申城先鋒|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為大家講好黨史故事

2020-12-13 澎湃新聞

在上海的中心城區靜安,有一幢始建於1915年的石庫門老建築,厚重的黑漆宅門和敞亮的客堂間,以及90多年前的老陳設,講述著它們曾經歷過的百年風雨歷程。這裡,就是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曾在這裡召開。這次大會上,第一次提出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提出黨的統一戰線思想,第一次公開發表《中國共產黨宣言》,制定第一部黨章等,與黨的一大共同完成黨的創建任務。

3988人,57批團隊,這是2018年7月1日,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全天接待的參觀數量。統計數據顯示,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紀念館參觀人數已達到31.2萬人次,參觀團隊達4286批次。

該如何向觀眾講好黨史故事?這成為中共上海市靜安區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支部委員會(以下簡稱二大黨支部)始終在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個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基層黨組織,二大黨支部於2009年6月建立,現有黨員11名。這支隊伍始終以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支部為目標,夯實團隊建設,講好黨史故事,發揮堡壘作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不斷提高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視覺中國 資料

年輕基層黨組織講好黨史故事

二大黨支部由副館長尤瑋任黨支部書記、辦公室主任朱胤任副書記、人事幹部許蘭任組織委員、研究室負責人倪娜任宣傳委員、宣教陳列保管部館員許琴任紀檢委員。

二大黨支部是一個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基層黨組織。自成立以來,對全館中心工作和重要項目做到既有組織領導、有政治保證,又有人管、有人辦,形成了一個班子團結、工作協調、開拓進取、廉潔高效的集體。

據尤瑋介紹,在靜安區委宣傳部和機關黨工委的指導下,支委不斷加強組織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充分發揮支部的政治核心和全體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認真履行好紀念館「管理、保護、宣傳、研究、服務」等職能。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紀念館參觀人數達31.2萬人次,參觀團隊達4286批次。在此期間,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重要接待規範有序,支委會成員主動承擔講解任務;高峰接待保障到位,全體黨員奮戰一線,點式講解輪流值守;日常接待熱情周到,以觀眾需求為導向,策劃菜單式服務和體驗式參觀。

同時,二大黨支部抽調業務能力強的精幹力量,書記帶頭組建黨課研發宣講小組,結合宣傳熱點和自身特點,策劃了「紅色足跡——中國共產黨黨章歷程」、「明燈指路——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始末」、「偉大發端——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發端」等黨課。

小組成員還定期學習、集體備課、個性宣講,根據觀眾需求研發普通型黨課和微型黨課,面向全市提供免費預約、上門送講等服務。部分黨員受聘為市委講師團成員,2016年支部宣講員還通過市委組織部黨建服務中心電教平臺進行黨章課程錄製,供全市黨員隨時觀看學習。近兩年來,支部黨員宣講黨課300餘場,聽眾逾兩萬人次。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於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中共二大第一次全體會議會址」為重點安全防範區域,紀念館館藏文物1500餘件。為確保紅色聖地的安全有序,紀念館支部與物業團隊形成合力,落實崗位責任。通過每日巡查、節假日值班等機制,確保365天在崗,並建立預警機制;通過全方位的「人防+技防」措施,確保紀念館軟、硬體安全係數均達到國內最高標準——一級風險等級,每位黨員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二大黨支部抽調業務相關同志組建專題展覽研發小組,從大綱擬定到設計製作再到現場施工,黨員定崗定責,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推進專題展覽項目,保證場館常看常新。僅2018年上半年,便已主辦專題展覽4場,協辦1場,外地辦展1場。

與此同時,黨支部還結合時間節點,進一步整合研究力量,提升研究成果。多次舉辦市級或國家級大型研討會,出版各類書刊。近年來,黨支部業務骨幹承接多項上海及各省市科研項目,公開出版多篇研究論文,編撰科普宣講類讀物,圖書《畫說中共二大》、《騰蛟起鳳——中共二大歷史影像圖錄》等相繼出版,其中《騰蛟起鳳——中共二大歷史影像圖錄》一書獲上海黨史優秀成果獎(著作類)。

紀念館依託支部骨幹力量,結合宣傳重點,如 「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初心教育」、建黨90周年、95周年,二大召開90周年、95周年等,策劃大型主題活動。支部每年還結合「七一」、「八一」、「五一八」、「十一」等時間節點創建常態化宣教品牌項目。今年上半年舉辦了「石庫門裡迎新年 明燈閃亮唱心聲」、「不忘初心聚力新徵程 牢記使命築夢新時代」、「超級連接 相聚石庫門——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等系列宣教主題活動。在活動舉辦過程中,支部成員集思廣益,大膽創新,嘗試引進視頻音頻直播方式,擴大宣教輻射面。

聚焦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

自2017年8月開始,紀念館承接「國旗下成長——上海青少年升國旗暨愛國宣講主題活動」。因該活動恰逢周末,紀念館黨員主動放棄休息時間,輪流排班,承擔了每場活動的策劃、組織與保障工作,發揮了良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一方面,保證每場活動順利開展,每周日提早到館,檢查活動設備,清點活動道具,保障活動流程;另一方面,定期組織青少年培訓,邀請國旗班戰士對小小升旗手、護旗手們進行規範化動作指導,提升青少年參與感和儀式感。截至目前,紀念館共舉辦升旗儀式40餘場,2000餘名中小學生參與其中。

自2015年起,由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年輕黨員組建的師資團隊,每周五中午赴共建單位靜安區第一中心小學授課。授課內容涵蓋:黨史故事、接待禮儀、演講技巧等。授課組的黨員同志利用休息時間通過單獨備課、集體點評等方式形成基礎課件,通過學生反饋、定期更新等方式提升授課實效。通過近三年的摸索實踐,從課程安排到宣講內容再到授課形式,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既有二大特色又深受小學生歡迎的課程體系。三年間,共授課84堂,164名小學參與課程培訓。

二大黨支部全體成員奮戰在一線的同時,注重傾聽觀眾的心聲。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的老師在一次宣誓後留下這樣的感悟:每次前來瞻仰二大會址,心中總是充滿著莊嚴和肅穆。在那個苦難深重的中華大地,一群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抱著救國救民的真摯願望,本著民族復興的不懈追求匯聚到了這裡。今天每一位二大工作人員身上洋溢的朝氣蓬勃,都彷佛讓我們看到那種精神和使命的傳承。」尤瑋說。

首部黨章守護人張人亞的後人——張時華老先生在參觀完二大後,也感慨萬千為紀念館的年輕黨員們,講述了當年張人亞秘藏黨章的動人故事。當時,老先生滿懷欣慰地說:「有你們在這裡守護黨章,我放心,我放心……」這讓尤瑋和其他黨支部成員非常感動。

讓尤瑋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年近8旬的老黨員。「當時,他冒著酷暑堅持在門口站立排隊,並一再婉言謝絕工作人員對他的照顧,他說,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我今天就是來瞻仰黨的二大這塊紅色聖地的。既然是來瞻仰的怎麼能夠坐著,我站只站一小會兒,而你們一站就是一整天啊。」這些質樸的話語,都讓黨支部成員深受感動,並讓他們汲取到來自每一位觀眾和基層黨員帶來的鼓舞和力量。

相關焦點

  • 他們是上海紅色文化地標的守護者-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黨課 黨史...
    記者 葉辰亮攝  坐落於老成都北路上的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也是上海紅色文化的重要地標,僅在2017年7月—2018年6月,紀念館參觀人數達31.2萬人次,參觀團隊達4286批次。在這個神聖而莊嚴的場所,黨員們發揮著先鋒模範作用,他們銳意創新,不斷進取,當好場館的守護者、黨史的研究員和理論的宣傳兵。
  •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修舊如故打造新體驗
    為迎接建黨百年,去年11月16日,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開始閉館修繕,優化展陳。    這座106歲的老建築,歷經風雨滄桑,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的七個「第一」。未來,修繕一新的她將以怎樣的面貌迎接參觀者?
  • 汲取精神力量——走進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這裡,就是《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誕生地,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2012年7月,中共二大即將迎來90周年紀念。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2009年修繕後,依然保留了當年的建築風貌。在這座石庫門裡弄磚木結構的住宅裡,記者看到了當年與會代表們的畫像,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站在「歷史重現」的大幅油畫前,仿佛身臨其境地,感悟那一偉大而神聖的時刻。
  • 「修舊如故」的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將帶給參觀者哪些新體驗?
    為迎接建黨百年,去年11月16日,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開始閉館修繕,優化展陳。這座106歲的老建築,歷經風雨滄桑,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的七個「第一」。未來,修繕一新的她將以怎樣的面貌迎接參觀者?近日,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詳細講述了文物建築如何「修舊如故」,空間布局、展陳形式和部分展陳內容如何優化調整。
  •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講好軍史故事,唱響英雄讚歌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在此舉辦「講好軍史故事 唱響英雄讚歌」主題活動,旨在通過儀式教育、瞻仰參觀、沉浸表演等多種形式,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一支由部隊戰士擔任宣講員的志願服務隊也在當日正式成立,將以「軍人講軍史」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軍地共建,用活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
  • 從這裡走向未來——來自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的報導
    11月底的上海寒意襲人,位於靜安區老成都北路7弄30號的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前來瞻仰的人依然絡繹不絕。黨的十九大閉幕後,這座「石庫門裡的紀念館」再次迎來參觀高峰。 會址紀念館的「火爆」源於中共二大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裡程碑地位。95年前,這裡誕生了首部《中國共產黨章程》,從此,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這面信仰的旗幟下,拋頭顱、灑熱血,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 走進黨章歷程廳,玻璃展櫃內陳列著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所產生的所有黨章或黨章修正案。如今,只需指尖輕觸屏幕,「泛黃的紙頁」便會在眼前依次展開。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攜手上海高校向世界講好建黨故事
    新華社上海1月13日電(記者吳振東、郭敬丹)上海外國語大學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12日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基於各自優勢,共同開展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的研究、教育和傳播工作。據悉,雙方將合作打造「中共建黨歷史多語種語料庫」,推進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歷史檔案文獻的梳理與翻譯,圍繞中國共產黨的世界視野與全球話語體系構建開展專題研究。此外,還將充分運用上海外國語大學現有29個語種網站等對外傳播渠道,多語種講好黨的誕生地故事。
  •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新館今日正式開館
    為迎接中共二大召開95周年,進一步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於今年2月開始閉館整修,改造提升基本陳列。紀念館以「緊扣主題、依託史料、貫穿主線、多元敘事」作為新展策劃的指導思想,在原展廳布局基礎上進行結構調整,優化陳列,擴大規模,力求打造成「石庫門裡的紀念館」「紅色之源中心城區的地標」。
  • 靜安區領導到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參觀學習
    3月14日,區委書記陸曉棟,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於勇,區委副書記黃紅,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顧春源,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鳴來到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參觀學習,重溫了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百年黨史作品如何「破圈」?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黨史界出版...
    今天上午,「吹響慶祝建黨百年第一波號角」上海人民出版社與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籤署合作備忘錄暨《文獻中的百年黨史》新書發布會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舉行。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是上海這座初心之城、紅色之城最重要、最權威的黨史研究機構,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
  • ...執勤四支隊十中隊攜手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把黨的聲音傳播到千家...
    八一期間,一場特殊的軍地聯合黨日活動在上海一大會址紀念館舉辦,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黨支部與紀念館黨總支成員一道,就如何聯手講好黨史故事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挺立紅色聖地,不忘初心來路。十中隊指導員、黨支部書記楊澤楠介紹,中隊營區毗鄰一大會址,自1999年起,中隊黨支部就與紀念館黨總支結成對子,一起為遊客和駐地群眾講解黨史知識,把黨的聲音傳到了千家萬戶。
  • 二大會址紀念館重開後文物更豐富、展陳更新穎
    老成都北路7弄30號、緊鄰延安高架路,兩排百年石庫門建築在綠地環抱中巍然屹立,這裡是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這裡召開,會上討論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去年6月30日,二大會址紀念館在閉館整修4個月後重開,文物史料更豐富、展陳手段新穎有趣,年均參觀者激增到30多萬人次,高峰時日均超過4000人次。
  • 踏訪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章誕生地
    90年前,就在這座普通老房子裡,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制定中共第一部黨章,產生了統一戰線的思想。11月,記者來到了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同期】(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講解員 喬琦玥)我們二大是產生了我們中國共產黨第一部的黨章 我們有個特色展廳叫做黨章歷程廳 在這個展廳中也是將一大到十七大的所有黨章都展出了
  • 百年黨史作品如何「破圈」?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黨史界出版...
    今天上午,「吹響慶祝建黨百年第一波號角」上海人民出版社與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籤署合作備忘錄暨《文獻中的百年黨史》新書發布會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舉行。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是上海這座初心之城、紅色之城最重要、最權威的黨史研究機構,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
  • 二大會址紀念館重開後文物更豐富、展陳更新穎,創新講解方式讓參觀...
    原標題:「因人施講」更生動講好紅色故事 二大會址紀念館重開後文物更豐富、展陳更新穎,創新講解方式讓參觀者體驗「不打折」 老成都北路7弄30號、緊鄰延安高架路,兩排百年石庫門建築在綠地環抱中巍然屹立,這裡是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這裡召開,會上討論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 「二大」會址紀念館開放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昨天在原址———靜安區老成都北路7弄30號隆重開館。紀念館恢復、再現和較完整地保留了中共「二大」會址的歷史原貌,成為景仰參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市委副書記羅世謙,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黃躍金,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仲偉出席開館儀式。
  •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重新開館 展陳新科技受歡迎
    原標題: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重新開館展陳新科技受歡迎為迎接中共二大召開95周年,進一步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在經歷了4個多月的閉館整修後,今天(6月30日)重新開門迎客。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雲虎參加今天的開館活動。
  • 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
    6月24日,在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指導下,由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共同舉辦的
  •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基本陳列完成改建 感受首部黨章誕生時刻
    在誕生第一部黨章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95周年之際,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完成了對展出8年的原有基本陳列的改造,全新基本陳列今天正式向公眾開放。日前,記者走進老成都北路7弄30號先睹為快,被展廳裡豐富的史料和新穎的展陳手段所感染。
  • 上海崇明法院黨組中心組(擴大)赴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參觀見學
    上海崇明法院黨組中心組(擴大)赴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參觀見學 2020-09-1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