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數百萬年前,在被稱為「恐龍之王」的雷克斯霸王龍腳下,大地還在顫抖。而在此之前,南極洲的森林中曾棲息著一隻鬣蜥大小的「蜥蜴王」。
這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是一種古蜥,屬於後來包括恐龍、翼龍和鱷魚在內的同一類群。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具蜥蜴的部分骨架,其年代可追溯到2.5億年前,當時南極洲動植物繁盛。
科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稱,這位前「國王」的化石不僅為很久以前的南極洲森林景觀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還有助於解釋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物種滅絕之後的進化景觀。
儘管蜥蜴的化石並不完整,但研究人員能夠從融合的椎骨中,判斷出這是一種成年爬行動物,它的身長可能在4到5英尺(1.2到1.5米)之間。他們被稱為南極洲:第一部分的名字來自希臘字「南極金;第二部分是一個開創性的英國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點頭,誰叫南極比爾德莫爾冰川——許多化石,包括南極洲,最近被發現——在1908年的一次探險。
細微特徵的骨頭蜥蜴的脊柱和腳表示,這是一個新物種,和腳的形狀表明,它住在地面上,在森林的地面上亂竄。它的腳沒有任何適應性,讓我們認為它生活在樹上,或者它是穴居動物。」
其中一側的木塊託著南極帶卸扣;它保存了一些椎骨、肋骨和右腳。如果你想像一下南極洲現在的樣子,你可能很難想像這些樹:一片冰凍的、幾乎沒有生命的、覆蓋著冰的沙漠。但是研究報告的作者說,幾億年前,南極洲擁有溫暖潮溼的環境,那裡的溫度很少(如果有的話)降至冰點以下。
我們有證據表明,到處都是森林,大河流流經這些森林。」他補充說,在樹木和河流中漫步的有兩棲動物、哺乳動物的近親環齒龍、其他哺乳動物類食肉動物、長有獠牙和喙的雙齒龍,以及南極洲等爬行動物。南極洲的沙克爾託尼南極在早三疊紀時期,沿著一條河的岸邊跟蹤一隻昆蟲。
但這個化石也有助於一個重要的進化故事。這個未知的古老的爬行動物的發現,研究人員正在拼湊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祖龍多樣性,出現後不久二疊紀滅絕」——一個大約2.52億年前的災難性事件,蒸發了約96%的海洋物種,大約有70%的陸地脊椎動物。科學家們之前認為,在那次全球滅絕事件之後,動物們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才實現了多樣化,填補了地球上的空缺。但是南極洲的研究表明,早在二疊紀滅絕後的幾百萬年裡,原龍就開始多樣化了。
「如果你觀察三疊紀最早期的巖石,你會發現祖龍和其他種類的恐龍,正以爆炸性的方式輻射著。他解釋說,雖然南極洲鬣蜥蜴樣的身體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引人注目,但是一些三疊紀爬行動物,進化成翼龍在天空中翱翔,而另一些則返回海洋,最終進化成巨大的魚龍和蛇頸龍,它們的祖先可能與南極洲同時出現。
早三疊紀南極的存在意味著,所有這些瘋狂的血統在那時就已經存在了,即使從那時起我們沒有關於它們的良好化石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