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亞農產品」APP 足不出戶選購優質農產品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足不出戶就能選購優質農產品

  ■ 全部農產品來自三亞本地農民種植、養殖

  ■ 價格整體比超市便宜

  7月11日上午,在吉陽區羅蓬村,脫貧戶藍德新在抓自己餵養的本地山雞。 本報記者 袁永東 攝

  吉陽區羅蓬村村民種的菠蘿蜜,樹上掛滿果實。本報記者 袁永東 攝

  「三亞市羅蓬村山雞70元/只約2斤,全場滿50元免費送貨上門……」9日,三亞媒體人馬壽青在朋友圈轉發了這條羅蓬村賣山雞的消息,吸引網友圍觀、轉發。點開一看,原來這些山雞是通過三亞扶貧電商平臺「三亞農產品」進行銷售的。

  當天上午,三亞市「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數據應用平臺設立的第一家行政村級服務站——羅蓬村扶貧農產品電商銷售服務站揭牌運營,成功幫助農戶打通銷售路上「最後一公裡」,農戶們種植、養殖的農產品通過手機APP「三亞農產品」就能進行線上銷售。

  「三亞農產品」平臺賣什麼產品,市民怎麼進行線上購買,上線以來成交額多少,食品安全怎麼保障,三亞如何扶持農村電商?9日至11日,三亞日報記者行了多方採訪並體驗了一把「線上買菜」

  「三亞農產品」APP賣什麼?

  目前銷售農產品達90餘種,下一步將豐富各類農產品

  在三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亞成功組建了三亞市「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數據應用平臺,平臺以銷售和推廣三亞特色農產品為核心業務。除設立服務站外,還自主研發了電商銷售平臺APP「三亞農產品」。

  目前,APP已經在各大應用商店上架,打開手機應用商店搜索「三亞農產品」即可下載,也可以通過關注「三亞扶貧」微信公眾號到三亞市扶貧農產品銷售服務中心微店平臺進行購買。

  三亞日報記者下載「三亞農產品」APP,安裝APP後打開軟體,可直觀看到APP首頁開闢有「三亞扶貧農產品銷售專區」、「三亞平價菜銷售專區」、「海南農產品展銷專區」等專區,點擊進入三亞扶貧農產品銷售專區,就可以看到本地農戶養殖的山雞、黑豬(豬腿、排骨、豬筒骨、豬尾骨和豬內臟等)等肉類,秋葵、四稜豆、空心菜、青瓜、蔥、姜、蒜辣椒等蔬菜類,還有海南火龍果等水果,宛如進入了實體超市或菜市場。

  據APP平臺研發公司負責人黎斌介紹,目前APP平臺上線各類農產品已達90餘種。下一步,該平臺將會進一步挖掘農戶家中的各類特色農產品,在擴大產品銷售範圍的同時,也致力於幫助更多農戶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

  怎麼購買農產品?

  下載「三亞農產品」APP完成線上支付即可享受送貨上門服務

  下載安裝「三亞農產品」APP後,用戶要進行線購買農產品,可通過手機號註冊登錄,也可以通過微信、QQ、微博等第三方登錄,然後盡情選購自己喜愛的農產品。目前三亞市內用戶只要買滿50元(不滿50元需要另付配送費),即可享受免費送貨上門服務(11:00—17:00送貨),付款方式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完成支付後,市民即可享受送貨上門服務。

  9日傍晚,三亞日報記者下載並安裝「三亞農產品」後,從線上選購了三亞黑豬前腿肉(18元/斤)、黑豬豬前腿(18元/斤)、小白菜(0.8元/斤)、秋葵(4.6元/斤)、萵筍(5.6元/斤)、金針菇(3.8元/斤)、冬筍(4.9元/斤)各1斤,共花費55.7元。

  記者對比了三亞某超市的菜價發現,萵筍(2.98元/斤)比線上便宜2.62元,小白菜(2.8元/斤)比線上貴了2元,秋葵(5.98元/斤)貴了1.38元,金針菇(7.8元/斤)貴了4元。整體上,APP上的菜價比超市便宜一些。

  由於下單時間超過了當天17:00,記者所購菜品只能到第二天才配送。10日上午,記者就接到了配送員小梁的電話,小梁在電話裡詢問了具體的送貨時間和送貨地址。約定下午2點送貨後,小梁身穿制服,按時將菜送到了記者所住的小區門口,沉甸甸的一大袋菜裝在一個結實的布袋裡,打開一看,菜品都很新鮮。

  據了解,小梁是APP平臺研發公司的員工,因為目前平臺才剛開始起步,還沒有通過快遞公司送貨,所以只能由員工進行配送。他告訴記者,現在送貨的員工有三四個人,配送工作很忙,平臺上的訂單派送到他們手上後,他們就從明珠廣場平價市場進行配給,然後根據顧客的地址送貨上門。

  黎斌透露,自7月4日APP上線,截至7月11日,該平臺農產品銷售額達到5萬餘元,日均銷售近7000元。農產品中比較熱銷的是黑豬肉、雞蛋、鴨蛋、水果、蔬菜。

  農產品從哪裡來?

  全部農產品來自三亞本地農民種植、養殖

  三亞日報記者了解到,APP線上的農產品全部來自三亞本地農民種植、養殖。

  11日,三亞日報記者見到羅蓬村村民蘭學明時,他正在餵養自家的200多隻山雞,雖然天公不作美,時不時伴隨著陣陣暴雨,但卻澆不滅蘭學明內心的熱情。因為,自從扶貧電商平臺入駐到村子後,蘭學明真正搭上了開到家門口的致富「直通車」。

  蘭學明家曾經是羅蓬村典型的因病致貧貧困戶,2014年他在幹農活時不慎摔斷了右腿,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倒下了。當時,女兒還在讀書,妻子腦部腫瘤需要長期服藥控制,最窮的時候家裡不光積蓄全無,還借債2萬元,一家人陷入了絕望。

  後來,在政府的扶貧幫扶下,蘭學明一家實現了脫貧。不僅如此,蘭學明還開闢了芒果、檳榔種植園,養起了山雞。然而,芒果成熟、山雞出欄後,蘭學明又有了新煩惱——這些農產品怎麼賣出去?他自己也曾把農產品運到市場銷售,但結果並不理想。受種種原因的限制,山雞賣得最好的時候也只有10多隻,每隻50多元。每次外出銷售,蘭學明和妻子都要早早晨四五點起床,將山雞和芒果裝上車,在6點之前拉到農貿市場,如果長時間銷售不出去,還會出現芒果腐爛等情況,造成不小的損失。

  9日,三亞市首家「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數據應用平臺服務站——「羅蓬村扶貧農產品電商銷售服務站」在羅蓬村正式揭牌運營,這讓蘭學明看到了希望。服務站成立的當天,服務站負責人和村民代表籤訂了購銷合同。目前,服務站已經從蘭學明等3戶村民家中收購了380餘只山雞。「服務站工作人員告訴我,只要家裡的山雞達到出欄條件,我只需要打一個電話,就會有人上門進行收購,我再也不用擔心銷路問題了。」蘭學明興奮地說,不僅銷路不再是問題,服務站收購的價格也比自己在市場銷售的價格高很多。

  有了電商平臺,農戶們種植、養殖的農產品通過手機APP「三亞農產品」就能進行線上銷售。「村民家中種植和養殖的特色農產品,都可以拿到平臺上銷售。」黎斌告訴三亞日報記者,除了建立銷售體系,拓寬銷售渠道外,服務站還依託「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數據應用平臺,為廣大村民提供種植、養殖技術諮詢,還提供訂購火車票和繳納水電費等日常服務,村民只需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簡單、快捷地進入應用平臺。

  農村電子商務這兩年發展非常快,前景也令人看好。市科工信局局長周俊說,羅蓬村扶貧農產品電商銷售服務站就是為了幫助農戶打通銷售路上「最後一公裡」,將肩負起「服務三農,幫貧致富」的使命,為村民服務,村民也將成為三亞農產品銷售平臺的受益者。

  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從種養到餐桌,研發公司全程數位化管理跟蹤

  食品安全是大家最關心的。超市、菜市場的農產品有檢測準入環節,線上銷售的農產品又怎麼保證安全?

  三亞日報記者了解到,APP線上的農產品從種養到餐桌,研發公司全程數位化管理跟蹤,保證每一粒米、每一枚雞蛋、每一個芒果都是綠色、原生態的,健康也是看得見的。黎斌說,線上產品都是由公益性平價市場電商服務站點配送,產品對接平價市場後,會有相關部門監管,食品安全監督也有12345。

  周俊表示,將農產品和電商結合起來後,食品安全將是一個關鍵問題。要形成覆蓋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建立起一套完整、規範、長期有效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以生產標準為依據,以信息技術為依託,以開放的查詢終端為載體,為消費者、生產者和各級管理部門提供服務,實現生產經營與信息技術交融,建立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實現食品生產、倉儲、運輸、消費各環節全過程監控記錄,實施誠實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責編:蔣成柳、吳佔桂)

相關焦點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茉莉六合」第五屆中國南京(六合)優質農產品...
    12月18日,「茉莉六合」第五屆中國南京(六合)優質農產品博覽會,在江蘇國際農業展覽中心啟幕,六合區優質農產品現場展示展銷,引得眾多市民爭相搶購。值得一提的是,現場,福米、好閨蜜蜂巢蜜、食全食美雜糧禮包、合米等四款「茉莉六合」新品首發亮相,備受矚目。
  • 公益助農專場來了,優質農產品買買買!
    公益助農專場來了,優質農產品買買買!此次龍湖聯手重慶市商務委,將酉陽、彭水、城口等地扶貧農產品「請」出大山,在龍湖時代天街開設「公益助農專場」,讓更多市民直觀感受到這些來自大山的優質農產品,也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提供了一次大規模展示和銷售機會,讓這些原產地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 廣東鼓勵單位食堂採購湖北優質農產品,「菜籃子車尾箱」也要裝滿
    南都記者了解到,這些合作內容涵蓋現代農業區域合作、農業品牌宣傳、農產品銷售等各個方面。讓荊楚美味在南粵大地上飄香,廣東的行動相當迅速,不僅企業積極加入採購湖北農產品的行列,政府也在鼓勵各地各地各部門機關食堂直接採購湖北地區農產品。
  • 南投縣農產品進駐浙江省名特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
    南投縣農產品進駐浙江省名特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
  • 安吉助力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
    一批批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入更多百姓家中。由於受到交通條件、零散種養等影響,章村鎮並沒有形成完整穩定的產銷鏈條,大量農產品沒能充分轉化為商品。通過全方位、全領域調研,圍繞打造「綠色康養」產業鏈目標,「康旅章村500」區域特色品牌應運而生。「以海拔500米為靈感,打造章村地理標識商標,推行母子品牌建設,重點發展高山蔬菜、高山茶葉、高山堅果、高山中藥材等優質農產品。」
  • 昆明這個展銷會有428種優質農產品
    開花洋芋、優質麵條、牛乾巴……12月8日,昆明市2020年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會暨2021年元旦春節消費扶貧產品採購供銷對接會在昆明市市級行政中心舉行,428種優質農產品集中展銷,進一步暢通了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
  • 于田沙漠玫瑰亮相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
    近日,第十二屆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全國500餘家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參展,新疆和田地區特產「于田沙漠玫瑰」首次亮相。
  • 「茉莉六合」優質農產品走進上海市場
    昨天,南京市六合區在滬舉行「茉莉六合」優質農產品推介會,鮮美的活珠子、Q彈的鴿子蛋、脆嫩的大聖水芹、艾津歐標大米、軟糯的梁穆山板慄、茶中珍品平山雨花茶……首批涵蓋蔬菜、大米、
  • 廣東名特優新農產品亮相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
    據了解,本次展銷周展示眾多優質「粵字號」特色農產品,近50家廣東農產品企業組團進京,帶來眾多優質「粵味」年貨,包括富有廣東特色的新會陳皮、化橘紅等南藥,英德紅茶、小青柑、單叢等廣東好茶,有廣式臘腸、臘肉等腊味,還有各種魚類、海產品、乾貨和堅果等,受到廣大逛展消費者的青睞。
  • 逛起來買起來 30多種溫嶺綠色優質農產品進社區
    11月27日、28日,市綠色優質農產品進社區暨青農好產品直通車活動在太平街道南屏小區廣場舉行
  • 「湖南省特色優質農產品國際貿易平臺建設啟動新聞發布會」圓滿舉行
    湖南省特色優質農產品國際貿易平臺是由省委省政府指導構建的集「展示展銷一體化、體驗購物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期貨現貨一體化」的湖南省農產品展覽展示貿易新平臺,旨在助力富民鄉村產業發展和湖南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湖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力推動湖南省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富民強省。本次新聞發布會還發布了平臺招商政策、運營方案,以及即將配合平臺啟動而舉辦的「三湘農品嘉年華」活動方案。
  • 千種農產品送到家門口!2019河北優質農產品進京年貨節舉辦
    我省舉辦2019河北優質農產品進京年貨節千種農產品送到北京市民家門口河北新聞網訊(記者趙紅梅)1月21日至31日,北京方莊芳城園中心花園裡熱鬧非凡送春聯、擺年貨,2019河北優質農產品進京年貨節暨北京方莊首屆年貨購物節在這兒舉辦,我省300多個品牌的1000多種農產品送到了北京市民家門口。本次活動由省農業農村廳、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聯合主辦,北京365生活管家社區綜合便民服務平臺、河北食無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新發地百舸灣農副產品物流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北京春風社區公益服務中心協辦。
  • 三亞市供銷社與貴陽供銷電商籤訂農產品產銷合作協議
    三亞市供銷社與貴陽供銷電商籤訂農產品產銷合作協議共享銷售渠道 實現農產品互相「賣」本報訊(記者張慧臏)10月25日,貴陽供銷電商與三亞德航電商、三亞育才供銷社在三亞籤訂農產品產銷合作協議書,就雙方優質農產品進行整合,實現優質渠道共享,雙方農產品互聯互通。
  • 甄選優質農產品 「濟寧禮饗」送到家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1日訊 為確保抗疫期間的「菜籃子」工程建設,2020年3月5日至7日,濟寧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有關領導和專家深入到嘉祥縣、梁山縣、任城區、泗水縣、曲阜市生產一線指導「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對17個「濟寧禮饗」目錄企業、品牌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考察對接
  • 重構「好吃」 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熊貓指南2020秋榜發布
    與歷屆榜單不同,此次熊貓指南在已有果品、蔬菜和糧食三大品類的基礎上,將「科學定義好吃」的目標從現有品類延伸至畜牧產品,首次增加豬肉大品類,率先用儀器測評和感官測評作為衡量豬肉產品的主要評判標準,為消費者提供選購指導信息。「在11萬億的中國農產品市場裡,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屢見不鮮。
  • 周末還有一個環杭州灣綠色優質農產品博覽會
    而隨著歷屆慈谿春節年貨會規模不斷擴大,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今年,將有來自全國各地近200家參展商家慕名而來,市民可在展銷會期間選購名特優農副產品、水產品、肉禽蛋、糧油製品、醃臘製品、速凍食品、炒貨、休閒食品、菌類食品、煙茶飲料、乳製品、蔬菜果品等近20大類商品,約3000多個品種。
  • 德昌「農夫集市」上 57個攤位展銷優質農產品
    走進德昌農夫集市,57個攤位上,是數不盡的農特產品,石榴、葡萄、百香果,核桃、板慄、松子仁...堆了一筐又一筐。從不同地方來趕節的人們穿梭在各個攤位面前,忙著品嘗,忙著詢價,忙得不亦樂乎。9月22日,德昌縣在縣城中心的魁星閣下及附近舉辦了「成果展示曬豐收」 的「農夫集市」,展銷德昌優質特色農產品,30個展位展示了2個街道和10個鄉鎮的數十種特色農產品
  • 農產品展銷有了新載體,市北區開展 鎮街共建惠民大集
    今年6月份,為全面發揮聯建共建在助力基層發展上的優勢作用,促進鎮街協調聯動、均衡發展,市北區委遼寧路街道工作委員會同馬連莊鎮委員會籤訂《城市街道黨工委與鎮黨委聯建共建協議書》,以黨建帶聯建,探索城鄉經濟發展、基層治理、民生服務新路徑,暢通「雙向認領」「雙向服務」聯建共建新渠道。
  • 臺灣特色農產品亮相「2013年杭州市·都市圈優質農產品迎新春大...
    2013年1月9日至13日,「2013年杭州市·都市圈優質農產品迎新春大聯展」在和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臺灣南投縣埔裡鎮、鹿谷鄉、竹山鄉、南投市、仁愛鄉、國姓鄉和名間鄉等農會的30家企業帶來百餘種臺灣特色農產品亮相本屆農博會。
  • 大連農業贏得臺商優質農產品巡展團青睞
    大連農業贏得臺商優質農產品巡展團青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4日 18:28 來源:人民網 目前,園區有精品梨園400畝,優質新品種果園110畝,3300平方米的聯棟溫室連成一體。同時,還有320平方米的農產品加工車間一座。園區已經成為集養殖、種植、能源利用為一體的有機型立體生態農業系統。」聽了郝樹池的介紹,臺灣客人格外關心起園區的綠色生態系統建設情況。陳文津女士笑著對身邊的人說,這已經是企業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