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去鼓浪嶼是不受限制的,隨時到碼頭就可以購票上島,如今,想要登上鼓浪嶼需要提前買票,當天除了島上居民之外,遊客是無法現場買票的。這多少也說明了當下鼓浪嶼的旅遊狀況。
有不少人表示現在的鼓浪嶼商業氣息濃重,一直以來的文藝清新範的標榜淪為商業化的裝飾背景,已經不值得一去了,事實真是這樣嗎?
我不這樣認為,我依舊認定,如果去廈門旅行,鼓浪嶼無論再如何商業,都是一定要去打卡的地方,更何況比起國內其他一些島嶼,鼓浪嶼的商業化還是富有人情味的,但凡還有當地居民居住的地方,再如何商業化都會始終保存著那份生活氣息,真實,也珍貴,只待你仔細品味,而且,鼓浪嶼值得你多留幾日,留的時間越久,你越能感受到它的脈搏,越能看到它商業外衣下的美好。
鼓浪嶼有著萬國建築之稱,這可不是徒有虛名,也不是商業化可以改變的地方。
很早很早以前,鼓浪嶼就有居民居住,因為臨海,居民的生存自然就離不開捕魚,那時島上的建築還是比較簡單的,都是十分簡陋的民房,直到後來發生鴉片戰爭,大量外國人員湧入,佔據了這座島嶼,開始定居,他們在這座小島上大興土木,建築房屋,也有不少華僑選擇此處定居,他們設計的房子則融合了中西風格。
由於交錯著不同國家的風格,鼓浪嶼的建築呈現著各式各樣的特點。若站在島上的至高點俯瞰這座島嶼,就會看到一片磚紅色的屋頂將這座島的面貌凸顯了出來,這是專屬於它的歷史風情。
除了一棟棟私人居住的別墅之外,他們還將自己的信仰搬到這座小島上,所以,現在走在鼓浪嶼,我們能看到教堂、教會醫院、教會學校等建築,保存完善的是聖三一教堂。
後來,解放後,鼓浪嶼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很多私人別墅有了新的身份和面貌,如林鶴壽的「八卦樓」成為了鼓浪嶼風琴博物館、西林別墅現為鄭成功紀念館。鼓浪嶼雖有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但並不是所有建築都向人們開放。
除了教會文化,19世紀開始,西方音樂流入,鼓浪嶼也開始了音樂的交流,這也是那時的歷史帶來的影響,使鼓浪嶼成為琴島,據統計,鼓浪嶼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有著國內僅有的國際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很多與鋼琴有關的大型比賽或活動都在鼓浪嶼進行。這樣的鼓浪嶼,無論再商業,也是有底蘊的。
鼓浪嶼並不大,才1.91平方公裡,但就是這樣的小小島上,卻有著豐富的可遊覽景點,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日光巖、毓園、菽莊花園、鼓浪嶼鋼琴博物館、皓月園、鄭成功紀念館、鼓浪石,島上還有海洋公園,臨海而生,自然也少不了不同位置的海邊浴場。
日光巖是鼓浪嶼的最高點,想要去這幾個大景點的話,是有套票購買的,順著時間安排一一遊覽即可,島上也有觀光車,可以搭載遊客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這些景點除了看歷史、看風光、看那些時代留下的物件之外,最重要的是看一種精神。
就拿菽莊花園來說,作為建築,它的價值不言而喻,可它真正打動我的,還是它的主人,據說,菽莊花園是在1913年開始修建的,它的主人是林永嘉,之所以叫菽莊花園,正是用林永嘉的別名叔臧諧音命名。當時甲午戰爭失敗,林永嘉的父親林維源不願當亡國奴,攜家帶眷遷到鼓浪嶼居住,隨後,叔臧林永嘉建了這座花園。
有時候,一座建築除了本身的價值以外,它背後所代表的精神更能讓人振奮。當然,鼓浪嶼的烈還不只是一個林家,我們熟悉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更是,鼓浪嶼上也有著他的紀念館。
鼓浪嶼的文藝是深入骨髓的,或許是臨海的氣質影響,或許是那時傳入的音樂薰陶,也或許是建築帶來的藝術瀰漫,我們很難去追尋鼓浪嶼的文藝到底來自何處,可如今,很多人都會認為鼓浪嶼的文藝是以島上中心花園為核心而開的一家家文藝範十足的小店。
其實,那只是鼓浪嶼發展至今自然而成的內容罷了。這些文藝是現代文藝生活的一種體現,那些坐落在鼓浪嶼商業街區的小店,展現著各種情懷,確實為鼓浪嶼增添了不少小資情調,咖啡館、明信片、茶店、藝術工藝品小店,無論是自身的櫥窗設計,還是打出的廣告標語,都成為現在人們享受生活的一種展現。
可是,我想表達的是,鼓浪嶼的文藝是在每一個角落,在島上那些或蜿蜒或筆直的小道上,是在遊客稀少踏足也依舊綠綠蔥蔥的小路上。
如果你漫步於島上,走出商業街區,來到一些角落處,或許你會偶遇一個安靜作畫的人,或許你也遇到簡單的斑駁驚喜,那老牆上的綠植,角落裡的光影,才是鼓浪嶼深入骨子裡的浪漫。
走出商業地段,找一個神奇的角落,你會發現那一棟棟小小的房子就像伸手便能摘取的房子棋,有一種來到小人國的錯覺。
只要你給出時間,鼓浪嶼就會給你驚喜。這裡依舊住著當地的居民,往後走,遊客越來越少,鼓浪嶼的靜才體現出來,那些熟悉的生活片景,確實能帶給你緩慢的時光。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這首我們無比熟悉的詩,它的作者舒婷不就住在鼓浪嶼嗎?如果你曾上島,誰又知你是否曾與她擦肩而過?
早些年,很多人跑到鼓浪嶼上租下當地人的別墅,設計成民宿,所以在鼓浪嶼,那些民宿也成為了一個特別的景點。以街心花園為中心,是鼓浪嶼最熱鬧繁華的地方,各種店一家挨一家的開著,美食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海蠣煎、沙茶麵、金包銀、鳳梨酥、土筍凍、魚丸等等,還有各式各樣的海鮮,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只要上島,吃住不愁,享受不愁,這還確實實現了一個旅行勝地的所有內容。
只有在清晨,六七點,走在街心花園,那份熱鬧還未開啟時,能感受到這座島是屬於當地居民的,或許你還能看到老人們在這裡打牌吹牛,管你是遊客還是誰呢。
上島還是建議買一張地圖,鼓浪嶼有各種版本的手繪地圖,隨著自己的喜好選擇吧,它能帶你更好的熟悉這座島,也不至於迷路,別小看這座島,它會讓你迷路的。
只要在鼓浪嶼仔細待過一段時間的人,都不會忘記它的色彩,那一棟棟磚紅又偏橘色的房子,那一條條自然生長一般的小路,就像紮根了一樣在心裡,閉上眼,還能聽到島上學校放學的鈴聲,孩子們背著書包興高採烈走在回家的路上,商業化嗎?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他們這些最普通日常的生活,會消消融掉那些滋長的商業氣息,只要有他們在,這座島浪漫依舊。
沒有人能拒絕這樣鼓浪嶼,無論它的商業如何發展,它都值得你去親自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