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豪宅託管瞄準雙非學童 五星級每月2萬人民幣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5日電 香港北區「雙非」(父母均非香港人)孩童託管成行成市,近日網上更出現半山豪宅託管廣告,標榜「五星級會所設施」及「高尚住宅」,甚至表明「可代找學位」,令人猜想「雙非」學童或已殺入港島區名校。

  港媒記者日前佯裝「雙非」家長,直擊逾2000英尺「五星級的家」,屋內有按摩椅及特大魚缸;會所有網球場及恆溫泳池;雪櫃更有燕窩,力吸「雙非豪B(baby)」。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記者佯裝「雙非」家長,聯絡女戶主參觀住所,碰面劈頭第一句,她已遊說,「附近校網非北區可比,聖若瑟、聖保羅男女書院也在附近,都很出名。」她更索價2萬元人民幣託管費,包食宿及借住址報讀幼兒園,提供專車接送,且當監護人送小孩上學,揚言服務比北區託管高級。

  記者跟隨女戶主抵達堅尼地道九號的「中半山御花園」,她透露,所住單位約2700英尺,市值6000萬港元,目前租金也要10多萬,地段很豪,會所設網球場及小童恆溫泳池,附近有英國領事館及五星級酒店,前往英國文化中心與香港動植物公園只需數分鐘,「帶小朋友去很方便。」

  女戶主屋內有四房兩廳,環境寬敞,客廳與偏廳,均擺放大魚缸、按摩椅及大電視,甚至有髮廊用的焗油機。她說,兒子往海外留學,女兒則從瑞士留學回流,眼見香港「雙非」教育需求大,因此想為女兒覓得一份收入,負責照顧雙非學童。

  記者視察其為「雙非」學童提供的房間,放有2張雙人床,同樣有大電視及計算機,女戶主對記者有關家具擺設的建議亦有求必應。她更展示廚房雪櫃內的燕窩,直言「不是餐餐有得食,但夥食不會差。」目前她已有另外2名「雙非」客人向她問價。

  言談間她對教育甚有心得,強調自己與一間北角區老牌名校的教職員稔熟,可幫手報讀該幼兒園。她又說,名校生最少要學四種樂器,學遊泳更是基本,「我女兒鋼琴達演奏級,會親自教,若要學遊水,我也可另外幫你找。」

  「雙非」家長有殺入港島半山區之勢,同是位處半山的合一堂陳伯宏紀念幼兒園,今年也開始接獲「雙非」家長致電查詢和報名。該校位於北角雲景道,因交通不便,過往一直未獲「雙非」家長垂青,今年卻有所轉變。其校長吳鳳屏今年接到有「雙非」家長致電查詢和報名,有些甚至報稱家住寶馬山賽西湖等高尚住宅區,家境富裕,「『雙非』學童遠赴港島區讀書,要花的錢肯定比在北區多。」

  北區的報名情況與港島不同,「雙非」家長報讀北區學校時,會直接表明身份,但港島區的「雙非」則多借託管服務,找監護人代理報名,身份一時難辨。尤其近年東區學額競爭激烈,吳鳳屏亦擔心,若「雙非」殺入港島區,或為該區家長帶來恐慌,「今年真是要看清楚學童報名的地址,以及其監護人身份。」

  日前港府教育局使出六招,為北區幼兒園報名潮撲火,有輿論指此舉或令爭學位戰場轉到元朗及屯門。有元朗區「雙非」託管家庭聞風後,亦迅速變陣,務求吸納更多「雙非」客。

  龍小姐在網上討論區張貼廣告,聲稱家住大型私人屋苑、有20多年教學經驗,標榜孩子可享五星級會所設施,強調可代找香港學位,並做監護人,代處理校內一切事務,叫「雙非」家長安心。

  記者向龍小姐查詢託管詳情,她力銷區內的優質幼兒園和小學,稱學位充足,毋須在北區和其他地區撲學位。她更以一副推銷員口吻,直言自己與丈夫開設補習社,住在元朗大型私人屋苑朗晴居,家中更有菲傭可幫忙接管小孩。

  當她得知記者到港島區,找每月逾2萬元人民幣的託管服務時,她不但質疑港島區的託管「掠水」,更坐地起價,原本索價9000元的託管費,突然加至1萬元,「託管最重要的是要有安全感,元朗區鄰近福田口岸,車程只需半小時,你要帶小孩北上回家度假也很方便。」當記者說要報讀上水的幼兒園時,她立刻指上水、粉嶺學位已爆滿,更批評該區學校「無名氣」,「元朗區就有很多名校,我不但認識部分區內幼兒園校長,更有朋友在區內幼兒園任教,報讀名校一定成功。」

  她現正託管一名「雙非」女生,「她的媽媽在順德開小型家電廠,有我們做監護人,家長完全不用處理學校事務。屆時該女孩睡上鋪,你的小孩則睡下鋪。」她又遊說記者,可先送小孩赴港,報讀屋苑附近的幼兒園學前班或Playgroup,適應香港生活,「這些班每個月數千元,非常划算。」

相關焦點

  • 香港將擴建北區及元朗六所學校收雙非學童
    香港將擴建北區及元朗六所學校收雙非學童 為應付過往5年急增1.2倍的跨境學童,教育局將擴建北區及元朗的6所學校,以應付雙非學童。但如何可確保雙非學童如報告中提到的「歸回有序」,不會發生湧港潮,增加香港的人口壓力,林瑞麟指當局現在未有計劃再增加北區及元朗的學額,相信學額會是最好的限制,控制雙非兒童來港。  報告指出,雙非嬰兒人數由2001年的620人,增加至2011年的逾3.5萬人,過往十年共有17萬雙非嬰在港出生。
  • 雙非兒童上學難 從被人羨慕到不能承受之重
    2001年,香港法院作出判決,父母雙方皆無香港居留權的中國內地居民(也即「雙非」)在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直到2013年1月,內地孕婦赴港生子才被完全禁止。在此十年間,有超過20萬的「雙非」或者「單非」(父母有一方為香港籍居民)嬰兒在港出生。  即使是2012年最後一批出生的「雙非」寶寶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
  • 觀察:赴港生子戛然而止 雙非港童何去何從?
    「赴港產子」這個龐大產業,在高速運行的軌道上戛然剎車。  4月26日,香港醫院管理局大會討論通過,2013年香港公立醫院將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而香港私立醫院明年起也停收「雙非」孕婦分娩的消息,為這個據說超過40億元「淨產值」的行業,敲響了「喪鐘」。不少中介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在這一周陷入了「最後的瘋狂」。
  • 雙非孩子離港潮:回內地比當年擠進香港還要難
    「讓孩子成為香港人」曾是眾多冒著生命危險「衝關」生產的「雙非家庭」(夫妻均非香港居民)動力源泉。至今,「雙非嬰兒」數量已超過20萬。  長期以來,這些極富冒險精神的父母認為,在經濟更為發達的香港,他們的孩子能獲得更優質的教育和更豐厚的福利,從而有更光明的前途。
  • 韓國瑜南港7200萬豪宅曝光毀「庶民」形象,質疑:錢哪來的?
    就在支持率到達關鍵爬升之際,被爆出在失業期間買下南港7200萬新臺幣(1658萬人民幣)豪宅,韓市長的庶民形象要「破滅」了嗎?據周刊報導,臺灣肥料公司於2011年推出的北市南港重劃區豪宅建案「無雙(日升月恆)」,剛好搭上南港重劃區炒作議題,剛推出就叫好又叫座,號稱「南港第一豪宅」,創下三天售罄紀錄。
  • 「雙非」兒童遇尷尬 內地戶籍難轉港籍變「雞肋」
    「雙非」港孩的尷尬……      能獲得香港戶籍拿到一張全球免籤的護照曾是不少內地人的夢想,近年來內地孕婦曾掀起一股赴港產子的熱潮,然而「雙非」家庭的種種遭遇讓香港戶籍變成「雞肋」。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曾千方百計赴港產子的媽媽現在希望讓孩子放棄香港戶籍,重新做回內地人,然而,想重新拿到內地戶籍也絕非一件易事。
  • 香港前11個月堵截超過3500名「雙非」孕婦入境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同時,為防止被拒入境的"雙非"孕婦再度於臨盆前冒險闖關,入境處會將有關孕婦的數據通報內地部門,從源頭進行堵截。最新統計顯示,未經預約"衝閘"產子個案由去年9月至12月的每月平均150宗,大幅跌至今年9月的25宗。
  • 新鮮,全新兒童閱讀訂閱模式出現|童書|童話故事|童學|學童|教育...
    訂閱模式背後,是小盒童學推崇的分級閱讀理念和潛心打造的分級閱讀標準,解決家長的選書苦惱,也增加閱讀樂趣,真正培養出小朋友的閱讀習慣。像訂閱雜誌一樣訂購童書相信絕大多數家長已經習慣了在市面上挑選常見的識字類書籍、童話故事書或者文化類普及書籍的習慣,而且通常都會採取成套購買的方式。
  • 雙非家長上水租樓盼避「專網」
    圖:九月入學的小一統一派位昨起一連兩日接受申請/大公報實習記者張愛林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家莉、實習記者張愛林報導:九月入學的小一統一派位昨起一連兩日接受申請,教育局第三年設立「跨境專用校網」以紓緩北區學位緊張,但不少跨境內地家長「見招拆招」,特意來港在北區租樓或置業
  • "雙非"家庭陷戶籍壁壘 退回內地比擠進香港還難
    「讓孩子成為香港人」曾是眾多冒著生命危險「衝關」生產的「雙非」家庭(夫妻均非香港居民)動力源泉。至今,「雙非」嬰兒數量已超過20萬。長期以來,這些極富冒險精神的父母認為,在經濟更為發達的香港,他們的孩子能獲得更優質的教育和更豐厚的福利,從而有更光明的前途。
  • 香港雙非兒童上學困境:赴港讀書累 在深又貴
    2001年,莊豐源案在香港終審判決,確立父母雙方皆無香港居留權的中國內地居民在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自此十年間超 過20萬「雙非」嬰兒在港出生;直到2012年4月和2013年1月,香港所有公立醫院和所有私立醫院分別無限期停止接收非香港本地孕婦預約分娩,內地孕婦赴港生子才被完全禁止。如今,即使是2012年最後一批出生的「雙非」寶寶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
  • 港人又舉蝗蟲旗 回復【20150606】閱讀當天的港聞聯播
    美甲店女收銀涉虧空33萬 錢債命還【太陽報】美甲公司女職員捲入逾三十萬元公款失竊案,疑無錢償還恐惹官非蹈海自殺。一名在美甲公司任職接待員及收銀員的女子,被指「穿櫃桶底」上月底辭職,承諾本周三還錢,卻銷聲匿跡,老闆娘報警處理。
  • 香港進修移民,雙非家庭如何申請
    關鍵詞:香港進修移民香港進修移民,雙非家庭如何申請據了解,截至2019年「雙非」兒童數量已經超過20萬。初步溝通填寫評估表2. 博士團隊進行學術評估,選擇對應學校與專業3. 文件準備及整理(個人證件,學歷證明等)4. 材料準備完畢正式向學校提出申請5. 安排進行香港院校入學面試(提供面試輔導)6.
  • 「雙非」兒童「夾心」生活:回不了內地 融不進香港
    在中介運作下,仇偉和伊秋紅在香港生下了香香,一共花費十萬人民幣。  「當時,我們生意不錯,經濟條件好,並沒有覺得這是多大的負擔。」伊秋紅說,「在香港生育期間,享受到了香港的服務,甚至覺得挺值得。」  據香港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一項統計顯示,2011年一年,在香港成功分娩的內地孕婦有41846人,其中父親同樣是內地人的雙非嬰兒有35736名。
  • 舟車勞頓只為上學 香港「雙非」兒童的非常生活
    根據香港教育局的資料,目前,每天從深圳跨境到香港上學的中小學和幼稚園的學生逾1.6萬人,其中大部分是「雙非」兒童(父母均不是香港人,但小孩在香港出生)。  為了去香港上學,他們每天早上起床要比在深圳本地上學的學生早得多,每天往返花2至4小時。
  • 港漂的我去了一趟富人區豪宅,嘖嘖
    當時選擇,完全是由於便宜,每月房租不到2000,還省去了自己找房子的麻煩。每天一個小時的路程,也是體驗一下香港學生的感受。香港的高校和內地不一樣,不會給所有學生提供住宿,很多住在新界的學生,都要通勤3個小時或更多上下學。第三個地方是居屋。居屋是港督麥理浩在上世紀70年代推出的「居者有其屋」計劃。政府以市價的60%至70%,將40到80平米的房子,以200到300萬的價格賣出。
  • 原來「雙非」問題的根源是這樣!
  • 黃博寧:港漂的我去了一趟富人區豪宅,嘖嘖
    當時選擇,完全是由於便宜,每月房租不到2000,還省去了自己找房子的麻煩。每天一個小時的路程,也是體驗一下香港學生的感受。香港的高校和內地不一樣,不會給所有學生提供住宿,很多住在新界的學生,都要通勤3個小時或更多上下學。 第三個地方是居屋。居屋是港督麥理浩在上世紀70年代推出的「居者有其屋」計劃。政府以市價的60%至70%,將40到80平米的房子,以200到300萬的價格賣出。
  • 中國女首富5400萬買下雪梨豪宅!佔地2萬平方米如宮殿一般!
    這次刷新大家認知的這個豪宅,竟然不是什麼海景別墅,而是藏在遠離雪梨港的山區。這棟豪宅佔地2.08公頃,也就是2萬多平方米!她是藍思科技的董事長,一手創立了全球最大的手機玻璃供應商,身家近700億人民幣!
  • 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那麼30萬韓元大約等同於多少人民幣?
    主要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的育兒補助,並且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此外,韓國政府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