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自播出以來,不僅在中國國內大火,同時還收穫了大量東南亞觀眾。
其實除了《延禧攻略》,中國電視劇,尤其是宮鬥類的電視劇一直以來都深受東南亞地區人民的歡迎,比如《還珠格格》當年就風靡越南、日本等國。《還珠格格》的出現在東南亞颳起了一陣古裝宮廷劇的風潮,此後,包括《三國》在內的歷史劇也收穫了眾多的擁躉。
那麼,中國影視劇緣何風靡東南亞?它們在文化交往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中國影視劇所謂「出海」,火只火到東南亞?
中國影視劇緣何風靡東南亞?
東南亞各國的歷史或多或少都與中國歷史有關聯,有的還關聯很深,另外中國傳統思想也在東南亞有著最廣泛的影響力。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中文系教授譚國安曾經參與譯製1994年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他認為中國影視劇易於被泰國觀眾接受,得益於兩國文化相通,很多泰國華人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同時這些文化元素也在泰國社會沉澱下來,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緬甸文化人士吳溫丁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說中國電視劇《西遊記》《包青天》等在緬甸可謂家喻戶曉,觀眾不僅熟稔劇情,更對劇中演員著迷。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地緣相近、文化相似,以緬中兩國為例,兩國人民都推崇公平、正義、忠誠和善良等美好品格,而這正是中國影視劇所反映出的核心價值。同時,中國影視劇也向東南亞觀眾介紹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展現了一個既古老又現代的中國,有利於促進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交往。
中國影視劇所謂「出海」,火只火到東南亞?
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出口電視劇主要面向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地緣文化相似或相近的國家,歐美市場出口相對疲軟,呈現出「東熱西冷」的局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出口至東南亞國家電視劇不論是總額還是數量上都穩居首位且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中國出口至日本電視劇總額快速上漲,而出口至美國電視劇數量不斷下降,這表明中國電視劇文化產品消費者主要在亞洲國家,歐美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所以《還珠格格》也好、《延禧攻略》也好,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當然是個令人欣喜的現象,但還走得不算好。常看美劇、英劇、韓劇、日劇的人就會明白,走好這條路,還需要更專業的劇本、更有人文情懷的主題和更國際化的製作水平。北京青年報曾報導,很多國產劇出品方根本沒有準備英文字幕,甚至無法提供沒有中文字幕的版本,缺乏國際化的眼界,如何能產出獲得國際聲譽的作品?想要加大國產電視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僅僅只局限在產量上是不夠的,還應該加強質量。顯然在這方面做的還並不夠,想要鞏固「播出大國」的頭銜,還需要影視人多多貢獻製作精良的好劇。
而隨著2018年愛奇藝、B站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更多的資本將湧入中國視頻領域。依靠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渠道資源優勢,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必將加大對國產網劇領域的投入。不論是傳統電視劇還是網絡劇,製作精良的國產電視劇衝出亞洲,進軍歐美,影響世界的逆襲之路,雖道阻且長,但來日可期。
來源:人民日報、環球網、虎嗅網
綜合整理:陳惠
編輯: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