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三十一中積極探索家校共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2020-12-11 瀟湘晨報

亳州三十一中是市高新區一所新建學校,自2018年9月投用後,一直探索特色辦學之路,積極倡導社會、家長、學校三位一體的多元化辦學思想,吸收社會和家長資源參與到學校管理,多輪驅動,形成教育合力,提升辦學質量,助力學生成長。

成立各級家長委員會,明確家長管理監督權。該校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打通家校溝通的渠道。由各班推薦2-3名熱愛教育事業、關注學校發展、家庭教育有方,有一定知識能力的家長,學校通過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競選等方式確定校級家委會人選,落選的家長則成為班級家委會人選。每學期學校定期召開各級家委會會議,匯報工作計劃、工作安排和要求,聽取家長代表對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反饋意見。學期末,學校向家長委員會通報各項工作,讓家長委員會及時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接受家長監督,從而實現民主管理和家校共育,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舉辦各級各類家長會,充分體現家長知情權。每學期上好一次新生「入學教育課」,邀請全體新生家長共同參與。通過教育課,家長了解學校管理方式和思路,從而積極配合學校管理。期中考試後召開一次成績分析家長會、期末開展一次家校共育總結表彰會,家長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在校成績情況,為孩子補差補缺,做到有的放矢。在校級家長會的基礎上,各年級組和班級不定時分散召開家長會,針對近期年級組和班級學生成長、學習、生活情況與家長進行面對面溝通,解決問題,完善管理、助力成長。同時,學校根據工作實際,分類召開家長會,如畢業班升學報考家長指導會、各類興趣社團家長會等,充分給予家長知情權。

開展各種特色活動,落實家長參與權。每學期舉辦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向家長開放課堂、功能室、食堂、宿舍等,讓家長走進教學區和生活區,了解孩子在校學習和生活真實情況。分期分批邀請家長到校進班與自己的孩子一起上課,參與考試監考工作,查閱老師作業批改和備課情況,監督學校和老師提升教學管理質量。

搭建信息交流平臺,暢通家長發言權。以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為媒介,讓家長隨時把握學校教育的動態。學校建議全體家長關注校園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學校工作動態。各班級建立家長群,發布班級工作動態,暢通家長和任課教師溝通渠道。學校德育教師製作電子問卷二維碼,不定期發到各班級家長群中,及時反饋總結家長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表達個人訴求,拉近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距離,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支持,倡議家長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做貢獻。

家長助教,開放學校「三一講堂」。鑑於家長資源豐富,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有,學校搭建了「三一講堂」這個開放的舞臺,邀請有特長的家長利用空餘時間,到學校參與教學活動。如當醫生的家長給學生講解衛生防疫、健康知識;當警察的家長開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校園欺凌等法律知識;家庭教育協會的家長到校為其他學生家長講家校共育知識,分享育兒心得體會;在消防救援隊工作的家長組織孩子進行消防安全演習,提高個人防護和自救能力等。本學期至今,「三一講堂」共舉辦了6期,受益家長和學生累計5000餘人次。家長一致認為,到校助教,一方面親身體驗了教師工作的辛苦,另一方面也發揮了自己的專業特長,服務社會,服務學校,服務孩子,很有成就感。

線上線下相結合,溝通無障礙。亳州三十一中地處城鄉結合部,農村學生多,留守兒童更多,學生父母外出務工,很多孩子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隔代教育效果不明顯。為彌補留守兒童線下家校共育的缺失,學校利用釘釘、微信等媒體軟體,嘗試召開線上家長會,和在外地的學生父母及時溝通,匯報學生在校情況,讓家長及時掌握孩子在校動態。線上召開家長會方式是對家校共育工作拓展的一個新方向,學校正引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認真研究和探索。組織各班班主任利用周末、節假日走訪學生家庭,直面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幫助協調解決學生家庭困難。對特殊學生群體,學校直接選派老師送教上門,幫助克服受教育難題。

每日經驗分享,讓家庭教育變得更輕鬆。針對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理論知識欠缺、在孩子教育方面心有餘而力不從心的家長,學校組織德育教師編輯家庭教育小知識,利用微信朋友圈每日進行分享,做到知識理論結合具體案例,貼近孩子實際,篇幅短小使用,家長受益匪淺。截至目前,學校與家長分享家庭教育文字達到十餘萬字。

如今,富有特色的家校共育已經成為亳州三十一中的一張名片,贏得了社會和家長的廣泛認可,有效促進了學校高速發展。今後,亳州三十一中將進一步總結家校共育工作經驗,充分挖掘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發揮家長作用,使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更加科學、高效。(供稿:吳大偉 編審:張秀禮)

【來源: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家校共育活動
    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12月14日,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了家校共育活動之家長會。該校校長陳金髮首先從成立家長學校的意義、開展形式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向各位家長做了闡述,使學生家長明確了成立家長學校的目的。會議推舉產生了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代表做了表態發言,表示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擔負起家長在家庭的監護的責任,多花關注孩子成長,同時加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聯繫,讓教師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長變化。
  • 家校共育合作 培養陽光少年
    為提升家長們先進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搭建家校溝通橋梁,助力學生健康成長,2020年8月30日下午,合肥市長三小教育集團海棠花園校區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們齊聚蘭亭分校,共同聆聽一場主題為《家校共育合作 培育陽光少年》的專題講座。
  • 重慶市家校共育工作會在九龍坡區召開
    趙為糧指出,家校共育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法定責任和使命,是堅持「立德樹人」提高學校德育工作質量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未成年人教育問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現實需要。重慶市過去在組織和指導家庭教育推動家校共育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比如:九龍坡區提出了「家長教育行動計劃」,通過「家長委員會」、創建「家長同學會」、建立和辦好「家長學校」、培養專業隊伍、開展課題研究等十大創新行動,構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結合」的良好機制,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黔江區從「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的高度,實施「德育——提升家庭教育素養」工程。
  • 洪山鎮開展"家校共育"講座 引導家長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
    11月24日,衡南縣婦聯邀請心理學專家周詩晏老師到洪山鎮開展"為愛護航,伴愛成長"講座。當天上午,洪山鎮中心小學禮堂外初冬清寒、陰雨霏霏,但禮堂內氣氛熱烈、掌聲雷動,約500多名家長在此認真聆聽講座。周詩晏與眾多家長分享了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經驗,家長們也積極參與模擬活動。在模擬活動中,家長們對生活的壓力感到共鳴,同時也體會到孩子成長過程的不易。
  • 探索原生家庭結構 「四大措施」促家校共育 ——合肥市周宗華名...
    6月7日上午,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主題研討活動走進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這一次研討活動的主題為「聚焦新時代家校共育研究」。  疫情期間如何進行家校共育?怎樣才能讓家校共育有效助力孩子成長?速來圍觀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團隊與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家校共育」課題組成員的這場強勁「頭腦風暴」。
  •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德州九中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
    為進一步增進家校聯繫,形成教育合力,共助學生成長,12月17日下午,德州市第九中學開展「學校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代表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近距離觀察、感受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德州九中大學路校區目前有34個教學班,1600多名學生就讀。新校區高標準配備了數字網絡化校園監控系統、微機教室、創客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音樂教室、舞蹈教室、多功能階梯教室等。完善的硬體設施為學校校本課程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七年級7班學生家長劉斌作為家委會的一員,深感責任重大。
  • 生輝暢談丨家校共育,你我都是踐行者
    其在架起家校共育連心橋的同時,也對學校和家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利用「空中課堂」,讓孩子們在延期開學期間進行有益、有效的學習是我們最為關注的。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自線上教學開展之前,濟寧各中小學都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制定了詳細的教學方案和豐富的課程。
  • 遼瀋地區首個校家共育數位化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這是遼瀋地區首個校家共育數位化平臺——校家雲通。作為2020年瀋陽市和平區教育領域重點打造的改革創新項目,該平臺,實現了家校溝通便捷化、校園管理數據化、校園設施智能化與課堂教學高效化,全面助力和提升了和平區推進智慧校園建設進程。
  • 肥東寶翠園小學召開「關愛學生心理,構建家校共育」主題家長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辦學行為「十不得」,家校溝通搭建平臺,切實維護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孩子快樂成長。11月20日下午,肥東縣寶翠園小學順利召開「關愛學生心理,構建家校共育」主題家長會。
  • 《家校共育-攜手同行-成長有禮》山東濟南義軒學校大型禮儀「家校...
    2020年11月20日,中國東方禮儀研究院院長·華平生先生受邀為濟南市歷城區義軒學校近400名一、二年級的學生、45名家長代表(每班限5名家長)和30多位老師進行《成長有禮,成長有你》的專題禮儀培訓。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理解出現偏差,就會造成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導致家校共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 實現家校教育同步走,成都龍泉三小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環境
    中國網11月6日訊(鍾傳亮)進一步增進家校聯繫,促進家校合作,激發全體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真正將「細養啟慧,慢成致遠」的辦學理念付諸於實踐。11月5日,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三小學校召開第三屆校級家長委員會換屆選舉大會。學校行政領導、各年級組長、各班級家委會主任及副主任參會,上一屆校級家委會副主任、現六年級家委會主任郝小玲主持活動。
  • 合肥:「家裡蹲」達人秀助力家校共育
    這兩天,關於線上課堂的爭議沸沸揚揚,不過,合肥市正在舉辦的「家裡蹲」達人秀系列活動卻深受歡迎,此舉旨在通過家長和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推進家校共育,促進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放假越長,家長越累,因為孩子自控能力差。」這是很多家長的切身感受。
  • 家校攜手 共育花開——康巴什區第六小學家校共建活動
    ,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家校共同成長,我每學期都會組織校級的家長會。     我校邀請交警為家長做培訓  五、家校共讀活動  我校非常重視「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的的開展,每學期我校都會選擇一到兩本家庭教育書籍來進行家校共讀
  • 家校攜手 共育花開 ——康巴什區第六小學家校共建活動
    ,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家校共同成長,我每學期都會組織校級的家長會。我校邀請交警為家長做培訓五、家校共讀活動我校非常重視「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的的開展,每學期我校都會選擇一到兩本家庭教育書籍來進行家校共讀
  • 「章丘後營學校」家校合力 共育良才
    為了更好的協調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因素對學生假期生活的影響,後營學校七年級級部採取多項措施,來保證學生們度過一個健康、安全並學有所獲的暑假……積極的家校溝通為了及時了解學生們假期的生活與學習狀況,老師們積極的搭建起家校聯繫的橋梁,採用電話溝通,微信聊天,實地家訪等多種方式關心學生們暑期的生活和學習……1
  • 泰安教育「理念」篇:紅色文化厚植校園 家校共育成就夢想
    教育理念,即關於教育方法的觀念,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對「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泰安市教育局不斷革新教育理念,注重以德為先,注重全面發展,注重融合發展,注重共建共享,紅色文化厚植校園,家校攜手共育,讓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階梯式教育讓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成長。
  • 亳州師專附小:聚焦家校共育 共享德育智慧
    在家庭和學校教育中,有很多令家長和老師頭疼的「焦點」孩子。為了給一線教師和家長「支招兒」、獻策,分享教育子女的成功經驗,毫州師專附小別出心裁,積極構建家校共育新模式,搭建「亳州師專附小家校共育」QQ群,定期開設德育雲課堂,分享教育孩子的經驗、突破相關教育壁壘、研究教育對策等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活動。
  • 山東泰安開展「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奏響新時代家校共育協奏曲...
    像蔣相淼一樣,泰安市自去年開展「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以來,數萬名教師對中小學(幼兒園)全體學生進行了家訪。小小家訪,持續釋放出一波波能量,奏響了新時代家校共育協奏曲。她多次在省內外做教育分享,還建立了心靈讀書會、家校父母學習群,和家長們一起成長。「家訪把我領上了幸福的大道,從此一發不可收,一個學生也不能少,一周也不能少。」李元蘭說。同樣從家訪中體會到幸福的蔣相淼,內心有著跟李元蘭一樣的堅定。他不僅是學校學雷鋒志願服務團隊的骨幹成員,也是留守(特困)兒童關愛中心的負責人。
  • 書生傳家教之道 老師明成長之德-家校共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開學三周,時近中秋,根據鹿邑縣教體局師訓股的要求,我們孫淑敏團隊按照第四工作室主持人田可老師的安排,組織學習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精彩的公益直播講座—《家校共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9月19日晚8:00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以自然平和的心態,淡定從容的從幫孩子發現優點長處、把優點/長處落到實處、引導孩子體驗成長快樂、引導孩子培養優秀習慣四個方面分享了教育孩子成長的公益講座。魏書生老師說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學生把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積極、勤奮、向上、樂觀等這些優點想明白、看明白,說明白,寫明白。
  • 家校攜手 共護孩子成長 崧華學校精心組織家長會
    近日,結合「家長開放月」活動,崧華學校打開校門,邀約家長進校園,看教育教學現狀,聽家教知識培訓,進一步增強了家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