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解放電影院恢復「首都大戲院」原名(圖)

2020-12-17 搜狐網

 

1931年建成的首都大戲院位於南京夫子廟貢院街84號,目前已經修繕完畢,昨晚亮燈,即將開業。

   據了解,首都大戲院1931年建成開業,樓上樓下約1400個座位,規模之大在當時是全國數一數二。修繕後的"首都大戲院",建築面積將達850平方米,分為三層。

  金陵晚報記者 姚媛媛

 原標題:歲的解放電影院回來了

  新街口的「大華大戲院」回來了,「勝利電影院」的門臉也穿越回新街口。那些曾經在南京人的生活中留下濃墨重彩的老電影院,以懷舊的姿態回歸,帶回民國的吉光片羽,和重情不舍的南京人再續前緣。如今,這回歸的時光裡又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分量—首都大戲院。民國南京四大影院之一、1949年後改名為解放電影院的首都大戲院,經過近一年的保護性修繕,其「老門臉」已經進入工程收尾階段,等待驗收。「現在的外立面,完全是按照民國時首都大戲院的老照片恢復的,包括『首都大戲院』這五個字,也是我們根據南京檔案館中的歷史檔案原樣恢復的。」修繕方—秦淮區文旅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前世

  民國時放映進口大片

  首都大戲院位於南京夫子廟貢院街84號。民國時期,它與夫子廟著名的飯店大三元酒菜莊相鄰。

  首都大戲院建成於1931年,在上個世紀30年代盛行「中央」二字命名建築物的南京,它的名字比較特別。首都大戲院是將電影從室外引到室內放映的中國第一批影院之一,其建築時間之早、規模之大,在當時都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它與大華大戲院(大華電影院)、世界大戲院(延安劇場)、新都大戲院(勝利電影院)並稱為民國時期首都南京的四大著名影院。 首都大戲院坐北朝南,左右對稱,從外觀上看高三層,平頂,屬於西方現代派建築。劇場部分設在建築物的中央,樓上下共設有l357個觀眾席。入口處門廳外有巨大的雨篷,伸展到人行道上,上方橫書繁體字「首都大戲院」五字。

  首都大戲院開業之時,曾在當時的《中央日報》上刊發廣告,上面寫著「首都最堂皇的劇場,東方最富麗的天國「廣告語。民國年間,這裡經常放映國產大片和進口的新片,吸引了上至國民政府的軍政要員、社會名流,下至平民百姓的社會各階層人士頻頻光臨。

  1949年南京解放後,首都大戲院更名為解放電影院。2005年解放電影院停業,其放映大廳樓下部分出租給夫子廟小商品市場,樓上部分保留為南京影劇公司老電影拷貝庫和內部放映廳。去年一度傳出要拆除的消息,但是最終解放電影院作為科舉博物館的配套項目,保留下來,並進行保護性修繕。

  今生

  復古「民國風」再現夫子廟

  昨天記者走過貢院街,立即被這座民國範兒十足的建築吸引。之前圍擋的腳手架已經全部撤走,一座中西合璧的民國風影院掩映在樹下,光鮮的門頭上是「首都大戲院」的字樣,古雅又莊重的外牆復古味十足。

  記者看到,修繕一新的解放電影院無論是門廳還是大櫥窗玻璃都透著濃鬱的懷舊氣息,入口處的臺階上面是幾扇民國時代影院常見的紅色木質門,寬大的雨篷外沿綴著一圈彩燈燈泡,讓人想起民國電影中彩燈交替、歌舞昇平的景象。就連售票處的窗口都是復古的式樣,兩個狹窄的可升降的小窗戶,僅容遞錢和拿票。

  玻璃櫥窗裡展示著民國時大牌影星的黑白照片。儘管已經83歲,這座古老的影院看起來還是那麼摩登,站在外面向裡望,有種奇妙的時光穿梭感,仿佛裡面「分分鐘」會走出個許文強。

  雖然面向貢院街的南側外牆已經全部修繕完畢,但是記者透過門窗縫隙向裡看,內部仍然還是正在施工的狀態,尚未進行內部整修,北側的牆面還是空的,距離正式開放顯然還有時日。

  亮點

  民國圖紙原件成「助修神器」

  「這次的修繕原則就是修舊如舊,儘量恢復歷史原貌。」昨天,秦淮區文旅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10月開始進行修繕,現在修繕工程已經結束,後面就是內部的設計和施工。他表示,解放電影院有83年的歷史,對歷史建築的修繕他們非常慎重,請了東南大學的專業設計團隊,施工方是蘇州太湖施工單位,都是對古建修繕保護有豐富經驗的單位。在修繕中,所有的歷史原物都留存,「交給我們時內部已經不是電影院,隔成一間一間的,但是經過專家的現場考察,凡是歷史性構件全都原樣保留。」

  該負責人坦承,剛開始進行修繕時,他們也有很多擔憂,因為當時的解放電影院年久失修,存在不少安全隱患,而且經過了人為改造,內部構件的鏽蝕情況也很嚴重。為了恢復原汁原味的民國時期風貌,他們找了很多歷史資料,不過最後讓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的,是在南京市檔案館中找到了當年首都大戲院的歷史檔案,不僅有民國老照片,最重要的是找到了它的工程圖紙,而且是設計圖原件。「這些圖紙對恢復首都大戲院原貌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這些設計圖原件都出自首都大戲院的設計者黃檀甫之手,黃檀甫也是中山陵的設計者之一。通過這些圖紙,可以知道當年的首都大戲院地面是水磨石的,室外雨篷的鐵鏈是鑄鐵的,內部結構構件是鋼筋混凝土的。而且,綠色窗欞、雕花外牆以及「首都大戲院」五個字的招牌,都是根據檔案中的老照片原樣恢復的。

  他告訴記者,現在的外立面大部分是原來的,主要進行了加固和維持,修繕中的一個亮點就是擋雨篷。首都大戲院的雨篷覆蓋面很廣,幾乎沿著整個南牆,而且是全鋼結構雨篷,這麼大跨度的鋼結構雨篷在那個年代,全國罕見。原來的擋雨篷都是鐵鏈子支撐的,經過了80多年這些鐵鏈仍然保留完好,因此在修繕過程中特意將這些鐵鏈全部保留,就是為了讓首都大戲院最大限度地回歸原始面貌。

  修繕後做何用?

  有望成民國電影博物館

  現在修繕後的電影院建築面積850平方米,分為三層,之所以恢復原名「首都大戲院」,是為了展示民國文化。目前恢復的是老門臉的部分,作為貢院街改造景觀的一部分。記者了解到,待全部修繕完成後,首都大戲院有望成為一座民國電影博物館,作為民國電影的展示臺,陳設相關的文物資料,進行展覽,也有可能開放小型放映廳。但是具體的用途仍未有定論。不過,很多懷念老電影院的市民,仍然希望在恢復後的首都大戲院中找到濃濃的懷舊風情。

【延伸閱讀】

那些年,我們錯過的老影院

      大華大戲院(大華電影院)、世界大戲院(延安劇場)、新都大戲院(勝利電影院)、首都大戲院(解放電影院),這民國時南京的四大影院,經歷了大半個世紀後,如今漸漸以另類的方式歸來。

      大華去年重開,勝利電影院在德基二期露了一張臉,現在解放電影院也老門臉重裝。南京人對老電影院的感情就這麼被勾起了回憶和牽掛,曾經的那句"勝利在新街口,曙光在鼓樓"讓多少少年男女會心一笑,如今少年已鬢染霜,"勝利"和"曙光"都已不在。大光明、紅星、中華劇場、秦淮劇場……隨著老影院消失的,還有一代人的酸甜追憶。

      大光明電影院:在南京的影劇院中,最老的當屬夫子廟的"大光明"。建於上世紀20年代前期的大光明電影院,前身是民國時期的中央大戲院,2009年被拆除。

      人民劇場:1928年建成的人民劇場,民國時是首都影院,是南京市第一家無聲影院。

      勝利電影院:中國首家有冷暖氣的影院,民國時的新都大戲院,內部安裝了從美國訂購的最新款冷暖氣設備,在當時全國只此一家。2004年10月拆除。

      中華劇場:1935年由國民黨一位空軍烈士的遺孀出資建造,原名"中央大舞臺",1947年劇院上映《一江春水向東流》,連映3個月,為當時南京城一大盛事。

      延安劇場:1930年建成,原名"世界大戲院",後來改稱"延安劇場",梅蘭芳等藝術家曾在此登臺。1934年胡蝶等人來此,引起追星族的狂熱追捧。

     曙光電影院:1958年建成開業,曾是南京的標誌性建築,是當時全國為數不多的寬銀幕電影院之一。

cul.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jlwb.njnews.cn/html/2014-08/05/content_1668369.htm report 4893 1931年建成的首都大戲院位於南京夫子廟貢院街84號,目前已經修繕完畢,昨晚亮燈,即將開業。據了解,首都大戲院1931年建成開業,樓上樓下約1400個座位,規模

");}

相關焦點

  • 復古「民國風」再現夫子廟 首都大劇院或成電影博物館
    民國南京四大影院之一、1949年後改名為解放電影院的首都大戲院,經過近一年的保護性修繕,其「老門臉」已經進入工程收尾階段,等待驗收。「現在的外立面,完全是按照民國時首都大戲院的老照片恢復的,包括『首都大戲院'這五個字,也是我們根據南京檔案館中的歷史檔案原樣恢復的。」修繕方--秦淮區文旅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 大華大戲院-南京民國建築今昔
    大華大戲院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山南路67號,地處新街口南部,始建於1935年,是南京著名的電影院和民國建築傑作之一,民國時期中上流社會的重要娛樂場所之一,由中國著名建築設計師楊廷寶主持設計,規模、設施均居當時南京之首。
  • 盤點民國首都四大影院 豪華配置令人驚嘆(組圖)
    2014年8月5日,有「民國四大影院」美譽,位於南京夫子廟的「首都大劇院」門臉正式修繕完畢。「首都大劇院」也將以獨特的形式再次出現在市民們的視線中。據悉,「首都大劇院」將在整體修繕完畢後以民國電影博物館的形式展現給市民,在這裡市民不僅可以看到民國時期的電影資料,更可以欣賞民國時期風靡中國的影片。「首都大劇院」的重出江湖,更勾起了市民們對「民國四大影院」:大華大戲院(大華電影院)、世界大戲院(延安劇場)、新都大戲院(勝利電影院)歷史的關注。
  • 傾聽|大光明大戲院(今大光明電影院)
    傾聽|大光明大戲院(今大光明電影院) 2019-09-11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起,南京多家電影院恢復營業!內含免費觀影福利
    365淘房 柏莉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最新通知: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據商業薈(syh365_819)最新統計:今天起,南京多家電影院正式恢復營業!
  • 幾代上海人的文化記憶——美琪大戲院
    歷史手繪設計彩色透視圖美琪大戲院位於上海市江寧路66號,在江寧路和奉賢路的轉角地段,是一棟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劇場建築。建築簡潔明快的設計手法,很大程度反映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建築特點,即裝飾藝術派風格(ART DECO)、現代派對上海的影響。
  • ...滬海寧路乍浦路沉淪記-海寧路 乍浦路 1933年 1950年 電影院...
    那時,海寧路乍浦路口,有四家電影院。勝利電影院位於乍浦路408號,原名「好萊塢大戲院」,由中國人投資,建成於1929年2月,後由德商、英商接辦,先後改名國民大戲院和威利大戲院。1942年,更名為昭南劇場。抗戰勝利後改名民光劇院。1949年12月易名勝利電影院。它曾被戲稱為縮小版的「諾曼第公寓」,建築立面呈圓弧「V」形,頗有「勝利」氣勢。
  • 細數合肥解放前後電影院 鼎盛時期最多有27家影院
    解放後的合肥影院一、曙光電影院曙光電影院位於合肥東部工業區,是附近安紡總廠、合肥鋼廠等大型企業工人休閒娛樂的場所。電影院放第一場電影的時候,安紡全廠工人都免費獲得了一張票。
  • 首都電影院進駐金隅萬科廣場 擬2013年開業
    由周總理親自定名的「首都電影院(需求面積:2000-4000平方米)」一直就未離開過西單,如今,首都電影院也要「開分號」了,近日,首都電影院、王府井百貨與金隅萬科廣場籤訂了合作意向書,首都電影院將落戶金隅萬科廣場。
  • 首都電影院停業五年後在北京西單重大悅城新開張
    新華網北京3月29日電(顧虹 白瀛)停業5年後,首都電影院28日在北京西單大悅城10層重新開張。   首都電影院始建於1937年,當時由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等15人籌資修建,稱「新新大戲院」。
  • 上海電影院地圖指南
    東山百老匯 霍山路57號  65411561  解放劇場 乍浦路341號  63578463  長治電影院 東長治路310號  65415306  大名電影院 東大名路1110號  65419460  嘉興影劇院 東嘉興路267號  56662654  群眾影劇院 四川北路1552號  63060960  東海電影院
  • 32歲天山電影院停業 「階段性」謝幕引關注
    聯和院線的顧敏表示:「天山電影院剛建成時,可是該地區最高的建築,可如今商場環繞,高樓林立,估計已經成為最矮的建築了。 」吳鶴滬則回憶說:「天山電影院和曹楊電影院都是依託兩個工人新村建設的影院,像天山影院是跟天山新村配套建起來的。如今天山商圈已成為商業文化重鎮,影院改造也是長寧區順應文化大發展潮流做出的規劃,今後肯定是打造成多功能的文化場所。
  • 1979年的藝術復興:南京電影界的黃金時代
    建於1927年的大光明影戲院、1930年的世界大戲院(延安劇場),1931年的首都大戲院(解放電影院)、1934年的新都大戲院(勝利電影院)、1935年的中華劇場、1936年的大華大戲院、1945年的秦淮劇場、1954年的下關電影院……都象徵著那時南京娛樂行業的繁榮。
  • 光明大戲院拆剩大屏幕
    文/羊城晚報記者 李春暐 何裕華 實習生 鍾哲  圖/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60多歲的光明大戲院是老廣州標誌性的休閒地點之一。但它戰勝得了歲月,卻未必戰勝得了鉤機。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海珠區南華中路的光明大戲院。透過狹窄的側門往裡看,整個戲院的建築部分絕大部分被夷為平地,只有孤零零的大屏幕依然佇立著(右圖),見證曾在這裡上演過的悲喜故事。  而工程方給出的解釋與拆除金聲電影院的理由相似:升級改造!  共同回憶  光明大戲院相傳興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當時仍相對落後的「河南」地區難得的娛樂場所。
  • 百年掌故:上海電影院的誕生
    雷瑪斯為了在營業上競爭起見,竭力在本市設立電影院。現在新華電影院的原址,即雷氏所經營的夏令配克影戲院,在當時很出過風頭,此外雷氏又先後建立恩派亞(即今嵩山影戲院)、卡德(現在已拆除)、萬國,於南、中、東各區,雷氏的經理古董培,又在梧州路開設中國大戲院,在中華路(方浜橋)開設共和影戲院(即今中華大戲院)。
  • 溫州這些裝滿記憶的老電影院 你還記得嗎
    大眾電影院的前身為「中央大戲院」,1932年由當時城區商業巨子許漱玉仿照上海大商場附設遊樂場所的方式建成。他將五馬街原店屋的後半部加高為五層,第三、四層設為劇院,樓內設有包廂,正廳裝有近千把活動椅,典型的歐式建築風格,成為當年五馬街上一道亮麗景觀。1935年起改放電影。1948年,大光明電影院也遷了過來。
  • 荔灣劃撥68萬元紓困,8家電影院恢復開放
    隨著電影院全面恢復開放,越來越多群眾選擇到電影院進行娛樂放鬆。 一名觀眾要進行觀影,需嚴格準守網絡實名預約、無接觸售票、全程佩戴口罩、交叉隔座觀影、觀影期間禁止吃零食等要求。感覺看電影像上課一樣!不過能夠在苦等6個月後迎來影院恢復開放,再嚴格的規定,我們也理解和支持!
  • 光明大戲院「靜雞雞」謝幕
    記者邱偉榮 攝將原址重建進行多業態經營 會保留電影放映功能和名字本報訊 (記者廖靖文)廣州又失去了一座老牌傳統戲院,海珠區光明大戲院的放映大廳近日悄悄被拆成平地,只剩下大門口的招牌,令許多戲迷惋惜不已。對於很多市民、尤其是「河南」的街坊來說,這座位於南華中路、有近60年歷史的電影院,留下了很多難忘回憶。
  • 《南京民族樂團專場音樂會》在中國大戲院上演
    《南京民族樂團專場音樂會》在中國大戲院上演 2020-10-16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傳奇電影院尋蹤攻略-上海,電影院,黃浦,影院,劇場,音樂廳,魯迅...
    據樂遊上海,11月11日,又到虐狗的日子了,其實一個人也可以逛逛電影院的。  從1989年上海的私家花園裡開始,電影在中國公開放映,1906年第一家電影院在上海建立,到此後電影院在上海如雨後春筍般勃興,看電影成了這個東方大都市裡最時尚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