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滬澳兩地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市政協委員、澳門科技大學校董兼基金會行政委員蘇香玫作大會發言時說,希望通過滬澳合作會議機制,積極發揮滬澳經濟文化發展協會作用,共同譜寫滬澳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在蘇香玫看來,澳門可以學習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以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推進澳門特區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同時澳門特區政府積極向社團購買公共服務的經驗也值得上海參考。
她舉例說,澳門街坊總會被稱為 「超級居委會」,特區政府向其購買公共服務,由街坊總會提供託兒所、中小學、家庭服務中心、業主委員會等全方位服務,「習主席視察澳門時稱讚澳門社區工作做得好。」
與此同時,滬澳兩地可以聚焦科創資源,共同構建區域創新基地。蘇香玫介紹,澳門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依託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逐步融入了國家創新體系,「通過上海自貿區和澳門自由港的對接,形成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技術,為國家和澳門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
之前通過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 「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 算的證券市場」,澳門社會給予很高期盼。但蘇香玫坦言,澳門在金融方面還有不少短板,如法律不健全、人才相對不足、金融市場相對單一等。
她建議,今後雙方可以加強金融領域的合作,研究支持澳門建設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使澳門成為重 要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並加強滬澳兩地交易市場的互聯互通,在助 力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