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湖2月9日開始抽水清淤,預計本月底完成清淤,蜈蚣湖已經進場地面清表。」「『花海』地面清表完成,景觀樹木預留完成,地面標高按照設計進行,全部工程預計5月份竣工……」
14日下午,在漳州高新區南山文化生態園項目現場,建設如火如荼。作為今年漳州高新區全力推進的重點工作,目前該項目徵遷正全面展開,南山寺周邊土地已經完成清表工作,承建的漳州城投項目部已搭建完成進駐施工,月底即可完成南湖中的南山湖清淤工作。
南山文化生態園花海項目加快推進。 記者 遊斐淵 攝
美麗由內而外
南山文化生態園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裡,將整體形成以蜈蚣湖生態園和南山寺禪文化體驗園等山、水、文相結合的生態休閒空間為中心,以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藝術館、規劃展示館為兩翼的核心區。文化生態園內有南山寺禪文化、五館新閩南文化、漳州三寶傳統文化(水仙花、片仔癀、八寶印泥)、漳州工業發源地遺址等深厚的文化底蘊,結合蜈蚣山及周邊發達的水系等特色生態環境,打造以文創辦公、文創研發、文化博覽、甲骨文雙創基地、創融小鎮、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等集文化、生態、旅遊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新空間。
南山文化生態園擬分期實施,啟動區一期工程規劃總用地450畝,主要建設蜈蚣湖生態園和南山寺禪文化體驗區,其中湖面面積約140畝,山體面積約156畝,擬結合滯洪區規劃建設蜈蚣湖,結合堤外場地建設溼地,整合南山寺周邊環境打造南山湖、三角梅主題園,利用現有木材供應公司、七建木材加工公司等工業遺址打造藝術創意園。
南山文化生態園建設如火如荼。 記者 遊斐淵 攝
徵遷如火如荼
徵遷是項目建設的強大引擎。
目前,南山文化生態園項目一期徵用龍海九湖鎮小梅溪村轄區面積123畝。龍海市組織市鎮村下派幹部僅用40個工作日左右就已完成全部農用地118.3畝及2宗、2500平方米的臨時搭蓋的徵收工作,目前正在加緊收尾工作。「早一日完成徵遷,南山文化生態園的藍圖就可以早一日實現。」九湖鎮黨委書記周紹斌說。
該項目一期還涉及薌城區部分土地。為此,西橋街道先後成立6個徵遷小組以及徵地組、國有單位協調組、拆除保障組,目前轄區內南湖徵地工作已經全部完成,進入青苗賠青階段,已經提供70畝土地進入施工階段。南山花海已經全部完成徵遷拆除工作,徵地50畝,拆除建築物2425平方米。出動100多人,利用春節期間完成。
為加快徵遷工作,漳州高新區還抽調幹部充實徵遷隊伍,並駐守一線協助做好後勤保障和維穩等工作,為順利推進項目徵遷提供保障,為推進拆遷提供支持和保障。
建設穩步推進
進度是檢驗成績的一把標杆。
作為南山文化生態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湖建設加快推進。據負責現場施工的承建單位漳州城投南山文化生態園項目總工李昌會介紹,南湖中南山湖自2月9日開始抽水清淤,預計2月底完成,蜈蚣湖也已經進場地面清表,待徵遷完成後即可進行後續施工。
此外,三角梅主題園所涉及的地面完成清表,景觀樹木預留完成,地面標高按照設計進行,全部工程預計5月份竣工;景區道路拱橋已交由設計單位設計。
「目前項目部公共區和生活區搭建完成,每天投入各工種人員200多人,投用吊車、挖掘機等各種機械50多臺,施工單位表示,將根據工程進度加大人員物力投入,確保南湖建設進度。」李昌會說。☉記者 劉銘明
通訊員 蔡騫 李智勇 陳群 黃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