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鄧麗君|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2020-12-12 詩詞世界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開在春風裡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你的笑容這樣熟悉我一時想不起啊,在夢裡......

1996年,一段熟悉的旋律伴著電影裡的經典畫面,重又響在人們的耳側:

兩個青年男女共坐一輛自行車下班。男的在前面用力地蹬著車,女的則坐在後座上,一邊不經意地晃動著雙腿,一邊小聲地哼著這首《甜蜜蜜》。

這是陳可辛導演的電影《甜蜜蜜》中的一個片段:

張曼玉飾演的廣州姑娘李翹、黎明飾演的江南青年黎小軍,他們在時代的裹挾下各自漂泊,相遇後,又再失散,而串聯起他們的正是鄧麗君始終不改的溫柔歌聲。

1995年5月8日,在巴黎的異國街頭,在播放著鄧麗君辭世新聞的櫥窗前,歷盡千山的兩人再次相遇,黯淡眼神裡對視的剎那,鄧麗君那無限繾綣的幽幽歌聲重又在耳邊響起......

二十四年等閒過,多少時移世易、物是人非,唯有鄧麗君那溫柔甜美的歌聲始終一如往昔。

鄧麗君,用她短暫的42年的生命,用她對音樂無比的執著,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個傳奇。

1、天下誰人不識「君」

1949年,一場時代的巨變,千千萬萬中國家庭的命運由此更改。其中,一個叫鄧樞的中尉帶著自己的妻兒,跟隨著120萬國民黨官兵撤退到臺灣。

1953年1月29日,在這個已有3個男孩的家庭,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就此降生。她的到來,讓一家人都欣喜不已,父親為她取名「麗筠」,意謂「美麗的竹子」,希望她能如竹子般纖纖而立,挺拔堅韌。

但大約是「君」這個字同這個小女孩更有緣分些吧,人們叫著叫著,她從此便被叫成了「鄧麗君」。

那時的她不會知道,這個名字此後會成為一個永遠的符號,牽絆著億萬觀眾心中的那縷柔情。

一年後,鄧家遷居到了南臺灣屏東市空軍機場旁――外省人聚居的「眷村」。從此,居無定所的生活終告一個段落。

童年於小小的鄧麗君來說,更多是貧寒與清苦交織。那時的她常常被其他小夥伴肆意捉弄,但幸而,她還有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快樂――唱歌。

在弟弟的記憶裡,鄧麗君自幼天賦異稟:

「那時候沒有電視,我母親時常做家事的時候,就喜歡放收音機聽當時的流行歌曲,然後她只要聽過兩遍,就會唱,我母親後來發覺她也蠻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經常晚上等於是餘興節目就讓她來唱歌。」

鄧麗君兒時照片

6歲那年,她就被父親帶上了軍樂隊的舞臺,初試鶯啼,便令人稱羨不已。

14歲那年,鄧麗君憑著一曲嬌俏活潑的《採紅菱》在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中,一舉奪魁,還應邀在中廣公司的六個直播節目裡演唱。

豆蔻年華的鄧麗君,便已聲名鵲起,那時她的一場演出費用便高達新臺幣一千元到兩千元之間,足以提供家裡半個月以上的生活開銷。

但演唱事業的風生水起,也為她帶來了學業上的困擾。1967年,彼時鄧麗君只要再讀一年就可以從金陵女中畢業,但校方態度強硬,堅持要她在學業與歌唱間做個選擇。

最終,出於對歌唱夢想無比的熱愛,鄧麗君選擇了後者,含淚辦理了休學手續。

休學後那一年,她很快加入了宇宙唱片公司,並灌錄了人生中第一張唱片――《鄧麗君之歌第一集鳳陽花鼓》,標誌著她正式踏入歌唱生涯。

清麗甜美的容顏、黃鶯啼囀般的歌聲,讓年方二八的鄧麗君迅速在臺灣走紅,成為新一代的青春偶像。

《肖申克的救贖》裡有這樣一句話:

「世界上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散發著自由的光芒。」

鄧麗君就是這樣一隻關不住的鳥,有無垠的天空等待著她肆意翱翔。

70年代,正是臺灣流行音樂極速發展的時期,鄧麗君的恩師莊奴、左宏元等人都是當時勇於突破傳統的音樂人,他們推動了臺灣流行樂壇第一個高潮的到來。

1973年,由李行導演的電影《彩雲飛》,帶動了新一輪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的風潮。其中,鄧麗君演唱的插曲《千言萬語》一舉贏得滿堂彩。

一年之後,《彩雲飛》原班製作人馬拍攝了電影《海鷗飛處》,鄧麗君又成為欽定的演唱人選。

不知道為了什麼憂愁它圍繞著我我每天都在祈禱快趕走愛的寂寞那天起,你對我說永遠地愛著我千言和萬語隨浮雲掠過

鄧麗君那婉轉柔美的歌聲,與瓊瑤劇的溫柔細膩兩相交融,天衣無縫。

那時的她僅有20歲,卻已一路從臺灣唱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所到之處,迎接她的是無數的鮮花和掌聲。

但鄧麗君渴求的是更大的舞臺,1973年,她籤約了日本的寶麗多唱片,且一籤就是5年,她暗暗下定決心:「我要成為世界歌星。」

來到日本後,她首先接受了歌唱技巧的訓練,也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歌唱藝術還有更大提升的空間。

那時的她,每天被迫工作12個小時以上,體力嚴重透支,加之精神的損耗、同行的傾軋及老闆的壓榨,讓她在無數個夜裡泫然欲泣。

然而就是在這種極端不自由的情況下,鄧麗君始終堅持不取日本藝名,而且常常穿具有中國特色的旗袍。

即便此後的她憑藉一首《空港》名滿東瀛,並成為在日本最具盛名的華人歌手,她也時刻不忘自己首先是一位中國人。

1975年,鄧麗君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9月發行了著名的國語《島國情歌》系列。兩年後,系列第四集《香港之戀》裡收錄了一首經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

她用她柔情似水的演繹,在幽幽的午夜裡打動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

70年代的大陸,當鄧麗君甜美溫柔的歌聲剛剛傳到打破了禁錮的大陸時,身心皆被束縛已久的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種心弦的悸動,那是來自靈魂深處的一種衝擊。

她曾經在談及成功的秘訣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但是我唱歌的時候把我所有的感情,所有內心的感受,都用我的歌聲表達出來了,不管是歡樂也好,寂寞也好,痛苦也好,我只是用歌聲來表達的。」

她的聲音明澈、甜潤而清透,沉醉了多少漂泊孤寂的靈魂。

她的歌聲裡,愛情總是一如既往地,甜蜜蜜。然而當回到她自己的人生中,那溫暖甜蜜背後,卻永遠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傷、一種無言的悲悽。

2、再見,我的愛人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鄧麗君曾坦然,一生所歷的愛情中,有三段最讓她難以忘懷:一為初戀朱堅,二是成龍,三是郭公子。

兩人相識之時,鄧麗君尚未成名。朱堅家境優越,祖父、父親都是當地德高望重的富豪。雖然兩家算不得「門當戶對」,但兩家長輩念及兩人痴心,都願意積極成全。

1969年,正是在朱堅的鼓勵下,鄧麗君參演了人生的第一部電視劇《晶晶》,後來又連續推出了幾張唱片。

其中《一見你就笑》這首歌,雖已經過許多歌手的演繹,但始終反響平平。然而鄧麗君一張口,這首歌立刻「活」了起來,並迅速傳遍了臺灣的大街小巷。

而這首歌也成為兩人愛情最美的註腳:

我一見你就笑你那翩翩風採太美妙跟你在一起永遠沒煩惱

1970年,在朱堅的建議下,鄧麗君決定前往香港,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在香港一炮而紅後,她又轉戰東南亞,甜美的嗓音和容顏開始頻頻亮相在吉隆坡、曼谷等地的舞臺上。

而無可奈何的是,天南海北的兩人也只得鴻雁傳書、聊訴衷腸。1972年7月,彼時尚在香港的鄧麗君收到了朱堅的信,稱自己將到香港尋她。

鄧麗君欣喜不已,整整一晚輾轉反側,第二日更是早早坐在梳妝鏡前打扮,希望在戀人面前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然而她一直等到上午9時,期待中的身影卻始終沒有出現,反是等來了一個噩耗:朱堅乘坐的飛機因故障在海面墜落,所有人員全部遇難......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何其珍貴,卻又何其難得!

1979年,在日本發展得風生水起的鄧麗君卻在這一年, 無端被捲入了一場「假護照風波」。一夜間,她被各大新聞媒體推上了風口浪尖,日本、東南亞、港臺等地區紛紛製造大範圍的負面新聞,日本方面更是要將鄧麗君驅逐出境。

她心傷不已,想到自己只是單純想要當好一個歌手,卻無端被涉入種種政治、利益糾葛中,終於憤然離開,遠渡重洋,去洛杉磯苦修英文。

便在這個異國他鄉,她邂逅了當時恰好在美國拍電影的成龍。

他們驚喜地發現,彼此有許多共同語言:他們是同鄉;作為名人,都曾有過絢爛復歸沉寂的心境;且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來自港臺。

鄧麗君很喜歡成龍身上的那股豪爽,甚至是他大大咧咧的一股粗俗勁兒。而落落大方、甜美溫柔的鄧麗君同樣讓成龍心動不已。

在這個陌生的國度,兩人每日相伴,或於華燈初上的街道上漫步風中,或相攜遊泳、釣魚,或者只是長久地泡在快餐店裡,在周遭異國的語言中,感受到一種相依為命般的溫存。

鄧麗君與成龍

但這樣的甜蜜並沒能持續太久,兩人性格間的差異很快便顯現出來,並最終讓兩人越走越遠。

成龍曾在自傳中坦言:「她溫柔、聰明、有幽默感、又美麗,她是典雅的化身,我卻是個粗魯男孩,一心想做個真正的男子漢,說話沒有分寸……說實話,我配不上她,或至少當時的我配不上她。」

他還提到兩人最直接的衝突,「她希望和我一個人在一起,而我在公共場合時,不願沒有我那幫小兄弟跟班。我年輕、富有,被名聲慣壞了。我愛她,但我更愛自己,沒有哪一顆心可以做一僕二主的事。」

這段維繫了三年的情緣終究也無法善終,徒留下一個「動人的故事」。

1981年,鄧麗君一人獨獲5張金唱片獎,創下了前所未有的紀錄。當晚,在無線臺籌備的頒獎晚會上,卻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當時,無線臺安排成龍作為神秘嘉賓頒獎給鄧麗君,當天下午才由美返港的鄧麗君則對此毫不知情。

當她看到他的那一刻,驚悸地後退。後來,她在舞臺的一角退無可退,剎那間淚盈於眶。

他無奈,只得在她身後追了一圈,一邊走一邊小聲勸她:「先接住吧,好不好都先接著。」

後來,他們前嫌盡棄,曾經濃烈的情感不再,回首悵望,唯有淡淡一句「再見」。

正如她幽幽唱著的:

Goodbye My Love我的愛人 再見Goodbye My Love相見不知哪一天我把一切給了你希望你要珍惜不要辜負我的真情意

1981年,在籌備新專輯《淡淡幽情》時,鄧麗君認識了郭公子――號稱「馬來西亞糖王」的郭鶴年長子郭孔丞。

兩人情投意合,相知甚深,並很快訂婚。

她的朋友何江西後來回憶說:「那是她最甜蜜幸福的一段日子,她對這段感情非常認真。」

鄧麗君與郭孔丞

兩人原本打算於1982年3月舉行婚禮,甚至連喜帖、婚紗都已準備妥當。但這段感情終於也風流雲散。

在郭孔丞帶著鄧麗君回到新加坡面見家中長輩之時,觀念異常保守的郭家祖母,對鄧麗君娛樂圈歌手的身份十分不喜,便提出了三個要求:

一、鄧麗君必須完全公開其個人履歷;

二、必須停止一切演唱及藝術活動,專心致志地做一個賢妻良母;

三、斷絕與文藝界人士的一切往來,斷絕與一切男性的朋友關係。

對自尊心極強、極有主見的鄧麗君來說,這是無法忍受的。況且歌唱不只是她一生的事業,也是她一生的夢想。

她不是不想同心愛之人共結連理,攜手白頭,她不是不願為其捨棄,只是剝離了歌唱的鄧麗君,將不再是鄧麗君。

歌唱已然成為她的魂靈,一個人能沒有精神的東西,僅渾渾噩噩地活著嗎?她不能夠,亦不願意。

「要嫁進去其實還是可以的,但是不想入了,不想勉強,不想遭人白眼。」

外表甜美溫柔的她,內裡卻是無比的堅韌。她也只是一個小女子,渴望與所愛之人白頭偕老,但她更有自己對歌唱的信仰與堅持,為此,哪怕傷痕累累,她也絕不願妥協。

3、何日「君」再來

1983年回到暌違已久的臺北後,在公司幫助下,鄧麗君正式推出全新古典專輯《淡淡幽情》。

這張唱片是鄧麗君的一個大膽嘗試:她不僅親自參與了製作、策劃,這張專輯本身也具有了與以往歌曲十分不同的獨特之處――主要收錄了唐、宋、元等歷代詞壇大家的婉約詞作。

鄧麗君用她柔美的聲線,將詞作中的憂傷、愁思完美演繹,讓人過耳不忘,聽眾更送名「夢幻專輯」。

《但願人長久》裡,她是那個將無限情懷寄託天地的詩人,皓月當空,她一人把盞,輕吟淺唱中,將人世悲歡一併道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幾多愁》中,她又化身成那位怯懦孱弱卻又深情憂鬱的南唐後主李煜,將國破家亡的滿腹愁情,託給那無根的昨夜東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這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抒發繾綣纏綿、離情別緒的方式,而鄧麗君則用她悠悠的吟唱,帶著我們穿越了時間無盡的滄桑。

1987年,鄧麗君推出了由日本曲《韶光流轉》改編的《我只在乎你》,這也是她在中國市場的最後一張專輯。

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她唱得那麼清淡,又似乎有無限柔情婉轉。

此後,由於身體不適,鄧麗君全心做慈善事業,偶爾會出席一些活動。全世界都在追尋她的芳蹤,更曾三番四次傳來她的死訊,每一次她都親自出來,笑眯眯地予以澄清。

作為鄧麗君好朋友的林青霞,後來在自己的書《雲去雲來》中,寫到1990年兩人的一樁趣事:

當時兩人相約到法國南部度假,在康城海邊沙灘上享受日光浴。一旁許多法國女人脫下比基尼上衣,坦然迎接陽光的照射,周圍沒有人大驚小怪。

林青霞慫恿鄧麗君和她一起脫掉上衣迎接大自然,鄧麗君先是堅定地喃喃自語:「我絕對不會!我絕對不會這樣做!我絕對......」漸漸地,聲音越來越弱,她終是同林青霞一起坦然地衝入大海。

對林青霞和鄧麗君來說,那都是一種靈魂從無形枷鎖中掙脫出來的快意,那一刻的她們,「我就是我,她就是她,我們都演回了自己(林青霞語)」。

這件事也在整個華語娛樂圈裡成了著名的梗,《縱橫四海》裡,周潤發一到坎城海邊就大喊她倆的名字,還和張國榮解釋「她們很喜歡來這裡裸泳的,我想找她們籤名呀!」

1995年5月9日,中華大地上傳來她在泰國清邁因氣喘病發與世長辭的噩耗,可惜這一次她再也不能出來澄清了。

5月28日,她一身淺粉紅色滾青邊的旗袍,戴著珍珠項鍊,一彎柳葉眉,臉頰上是淡淡的腮紅,仿佛只是安靜地睡著了。

噓,別吵醒她,那夢裡一定很美!

臺北金寶山的「筠園」,她的墓碑由黑色大理石雕制,鮮花和綠樹掩映下,是她甜美一如從前的容顏

2017年,日本一檔綜藝節目,運用全息投影技術將鄧麗君「復活」,當那熟悉的身影在舞臺上款款浮現,當那「任時光匆匆流逝,我只在乎你」的溫柔歌聲重又在耳邊響起,你會知道:鄧麗君永遠活在人間!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淚灑相思帶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

伊人已逝,我們只能聽著鄧麗君的歌,喃喃地說一句: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原創,作者:葉寒。

相關焦點

  • 鄧麗君誕辰65周年:任時光匆匆流去 我們依然懷念你
    演藝圈很多人是「奇蹟」,但唯有鄧麗君是「傳奇」。2018年1月29日是鄧麗君誕辰65周年紀念日,她聲如黃鶯,潤物無聲,第一次讓國人感受到了流行音樂的美妙,影片《芳華》中偷聽鄧麗君歌曲的一幕正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我只在乎你》……她的歌聲撫慰心靈,成為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哪首是你的最愛?
  • 《我只在乎你》——鄧麗君的告白宣言
    《我只在乎你》的原曲是鄧麗君在1986年發表的日文單曲《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由荒木豐久作詞,三木剛作曲,詞曲作者皆是日本國寶級的創作人,也是鄧麗君闖蕩日本歌壇的御用黃金搭檔。憑藉這首日文單曲,鄧麗君在日本歌壇攀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並且確立天后不朽的地位。
  • 抖音當初你不吹牛逼我也不會嫁給你是什麼歌 我只在乎你歌詞介紹
    當初你不吹牛逼我也不會嫁給你是什麼歌?這首歌曲聽起來真的是很惡搞,不過還是很搞笑的,來看看這首歌曲的原唱是誰?抖音當初你不吹牛逼我也不會嫁給你是什麼歌:  據悉,這首歌是根據經典歌曲《我只在乎你》改編而來的,歌詞是網友為了好玩改編的,我只在乎你的原唱是鄧麗君。
  • 重溫經典——《我只在乎你》
    今天小編為您推送的是由鈦戈男團演唱的歌曲《我只在乎你》,請您欣賞。 《我只在乎你》是鄧麗君演唱的一首歌曲,由三木剛譜曲,慎芝填詞,川口真編曲。
  • 鄧麗君歌曲《我只在乎你》作曲三木剛因病去世
    新華網東京5月11日電(記者劉贊)鄧麗君演唱的歌曲《我只在乎你》的作曲者三木剛11日上午在日本岡山縣岡山市去世,享年64歲。  三木剛原名渡邊匡,1945年1月出生於東京。受母親影響,他從小對音樂感興趣,1967年出道成為作曲家。  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三木剛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
  • 邰正宵翻唱《我只在乎你》 懷念往事追憶父親
    邰正宵翻唱《我只在乎你》 懷念往事追憶父親時間:2016-03-29 08:4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邰正宵翻唱《我只在乎你》 懷念往事追憶父親 臺灣數字情歌王子邰正宵,2015年全新專輯《歌者3-歌者戀歌》大獲好評。
  • 重溫鄧麗君經典歌曲,忍不住循環播放,你最喜歡哪首?
    電影《芳華》中,夜幕下偷偷聆聽鄧麗君歌曲的那一幕,是那一代人的寫照!她潤物無聲,氣質清雅,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首傳唱永久、膾炙人口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我只在乎你》…你最喜歡哪一首呢?> 教我思念到如今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 我愛你有幾分 你去想一想 你去看一看 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歌曲歌詞就是你甜蜜蜜得笑害我的小鹿不停不停的亂跳
  • 鄧麗君,人如其歌,我只在乎你
    熟悉鄧麗君的朋友這樣評價她 : 鄧麗君的一生,單純而平凡。一如鄧麗君自己曾對好友林青霞說過:「我的出身很貧窮,可是我從來不羨慕豪門人家。」「我剛剛出道的時候老是盼著出名,那時因為家裡的生活艱難,只希望多賺些錢來補貼家用。」
  • 回顧經典:鄧麗君的經典歌曲,我只在乎你上榜,你喜歡哪首
    回顧經典:鄧麗君的經典歌曲,我只在乎你上榜,你喜歡哪首?鄧麗君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千言萬語》、《海韻》等作品打開香港及東南亞唱片市場,她的歌曲可以說是影響了一兩代人,就算是現在還有很多90後去KTV會點她的歌。像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等。
  • 鄧麗君逝世25周年:央視為她「復活」重現螢屏,香港開紀念展館
    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5月8日是一代天后鄧麗君逝世25周年的日子,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支氣管哮喘發作於泰國清邁逝世。經送醫搶救無效,於19:30分許溘然離世,享年43歲……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
  • 鄧麗君逝世九周年 歌迷筠園共唱「我只在乎你」
    鄧麗君逝世九周年
  • 被唱歌耽誤的段子手,甜蜜溫柔的鄧麗君竟然還有另一面?
    「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裡,日子過得怎麼樣,人生是否要珍惜,也許認識某一人,過著平凡的日子,不知道會不會也有愛情甜如蜜,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 臺灣金寶山鄧麗君墓(圖)
    鄧麗君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女歌手。她給我們留下了諸如《襟裳岬》、《原鄉人》、《千言萬語》、《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月亮代表我的心》、《恰似你的溫柔》、《四季歌》、《我一見你就笑》、《但願人長久》、《風從這裡來》、《又見炊煙》、《何日君再來》、《夜來香》、《雲河》、《小城故事》、《在水一方》、《我只在乎你》、《酒醉的探戈》等歌曲,這些歌曲膾炙人口,經久傳唱。
  • 鄧麗君音樂館被關 盤點鄧麗君最經典的10首歌!
    畢竟他成立音樂館目的是想延續妹妹鄧麗君的音樂生命,一切順其自然。目前音樂館內的鄧麗君遺物已經打包,僅存一些鄧麗君生前使用過的大型家具物件等遺留在現場,但這些物件幾乎被當成垃圾堆置,毫無保存概念,讓人看了不勝唏噓。鄧麗君紀念館是由家人出資興建的,租用的是舊倉庫。紀念館不收門票,只接待10人以上的團體預約參觀。
  • 看到鄧麗君舊照,終於明白林振發成龍為何都喜歡她了網友難忘
    嗨咯,大家好,歡迎回到《娛樂七說》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七哥,生活不息,娛樂不止,七哥帶你侃娛樂! 生活一點點在繼續,我們也在一點點變化,時間的長河裡,每個人都有一股溪流,有的悠長,有的滋潤萬物,在遺忘中遺忘,在銘記中銘記,我們要做的從來都很簡單。是真的冷血了嗎?不是啊,該記得的,該懷念的,你、我、他、甚至他們都沒有忘記。
  • 鄧麗君的幾首日文歌,至今在日本都很有影響力,中文版的也是經典
    鄧麗君有幾首日文歌,曾一度在日本引起過轟動,被日本音樂界譽為永恆的經典。第一首《愛人》,是鄧麗君1984年重返日本樂壇後發表的第二張日文單曲,由荒木豐久(荒木とよひさ)作詞,三木剛(三木たかし)作曲。此單曲延續了1984年單曲《つぐない》推出即入榜的良好勢頭。
  • 號稱日本40年來最美歌聲,她演唱鄧麗君《我只在乎你》,驚為天人
    她擅長衝繩民謠,以鼻音濃鬱的特殊唱腔演繹衝繩傳統的島歌,搭配傳統的衝繩樂器三味線,在母親般溫柔和美麗的歌聲中,將海風島韻,向你款款道來。夏川與華語世界緣分不淺。從小聽鄧麗君歌曲的她,小時候參加歌唱比賽奪得大獎,唱的就是鄧麗君的歌。成名之後,為了紀念這段往事,她還在不同場合唱過多支中文歌曲,其中不乏鄧麗君的經典作品,如《何日君再來》等,都美得醉人。
  • 1988年日語版《我只在乎你》,這樣高清的鄧麗君,你看過嗎?
    1988年,在日本逐漸淡出娛樂圈的鄧麗君小姐,應邀參加當年紅極一時的加山雄三的節目,並用日語唱《我只在乎你》。細算一下,加山雄三現在已是83歲的老人,在半個世紀之前,他曾是當時日本的大眾偶像、創作歌手。
  • 薦讀丨25年了,我們為什麼還是懷念鄧麗君
    若問為何懷念鄧麗君,許是人美歌更甜,許是年少青澀的回憶,許是留戀那個流光瀲灩的年代……我們懷念的是「一代傳奇」李宗盛說:「演藝圈很多人是"奇蹟",但唯有鄧麗君可以稱為『傳奇』」;王菲說:「我從沒想過也不認為自己可以超越鄧麗君,她是我唯一的偶像,我喜歡她的歌,所以我就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