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王志明)2019年南山「十大優秀青工」評選活動由南山區總工會主辦,旨在進一步深入挖掘南山區各行業、各領域優秀青年工作者典型,展現南山青年工作者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精神風貌,激勵廣大青年工作者為南山創建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建功立業,為深圳高質量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展現南山青工新擔當新作為。
本屆「十大優秀青工」評選活動共徵集到153名候選人報名參評,經初評、實地考察、終評等環節,最終評選出方桂峰、李清等10名「十大優秀青工」,在第十四屆「青工文化節」上進行隆重頒獎、表彰。
2019年南山「十大優秀青工」事跡簡介
(按姓氏筆畫排序)
方桂峰
南山公安分局機動訓練大隊六級輔警
2013年入職南山公安分局機動訓練大隊,先後參與維穩應急任務300起、重大安保任務500餘次,各級警衛任務、押解看守900餘批……多年來,他從來沒有陪過父母過一次除夕,更不用說其他節假日。他以一名「90後」對公安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對守護平安的盡責之心,默默守護南山的治安穩定。曾多次獲得南山公安分局機動訓練大隊「忠誠衛士」、「戰訓之星」等榮譽稱號。
李清
鵬城實驗室研究副教授
先後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華為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學、鵬城實驗室從事未來網絡研究工作。目前李清博士在鵬城實驗室參與「鵬城雲網」大科學裝置建設,帶領團隊在邊緣計算、網絡存儲和智能傳輸3個維度進行探索,致力於解決未來網絡關鍵核心技術。累計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6項、授權11項。
邱建軍
深圳開立生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經理
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後備級),高級工程師。他帶領團隊成功開發業內首臺雙波長LED複合、國產首臺四波長LED複合醫用內窺鏡冷光源系列高端產品;帶領團隊開發了獨創的多光譜成像內窺鏡早癌診斷技術SFI、VIST,取得廣泛臨床應用。2016年以來,申請中國發明專利8項,其中第一發明人專利4項,含PCT專利1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項。
沈天鶴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教員機長
在飛行領域默默耕耘十餘年,以精湛的飛行技術、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保證飛行安全,是飛行隊伍中的技術能手和傑出代表。每次執行航班任務,他都本著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帶領整個機組認真協作準備,確保飛行安全;他時刻牢記「安全」就是生命,能把旅客安全正點地送達目的地,是他最大的欣慰。他在工作中,秉持「安全就是生命」的初心,敬畏職責、敬畏規章,充分發揮了一名基層飛行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宋新智
南山區金色年華特殊兒童幹預中心教學主管
15年來,他在與「星星的孩子」的共同成長曆程中,不斷增長知識、提升人格和完善自我,在不停地學習和實踐中,收穫著幸福和快樂。他深知,特殊教育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任務;但他更清楚,這也是一份偉大事業和一份社會責任。他堅信,在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的關懷下,「星星的孩子」會和其他孩子一樣,被世界溫柔以待。
陳小林
南山區西麗小學數學教師
現任喀什市第十八小學數學教師兼數學科組長,目前仍在新疆支教。她是一位有朝氣、有活力、有夢想的年輕教師,深受學生、家長、同事和領導喜愛。2018年8月,她赴新疆支教1年半,在工作中,與老師們一起實踐研討,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民族團結。獲得喀什市「優秀教師」、小論文區級二等獎、教學比賽縣級一等獎、教學質量標兵獎和「優秀指導老師」等榮譽。
武睿澤
順豐集團順啟和 (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包裝研發工程師
從事包裝設計,獲得近150項專利、6項包裝大獎 (其中2項為順豐內部頒發)。他致力於打造快遞綠色包裝,秉持「只有包裹沒有垃圾」的理念。主導集團豐景計劃項目,對順豐上百款包裝進行減材提質的優化,2年內節約成本上億元,節約碳排放上萬噸。參與設計循環包裝箱、快遞袋等,其中循環包裝箱已投放到市場60萬個,每個箱子可重複使用50次,累計減少3000萬個紙箱。
易生濤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模擬IC設計工程師
從事模擬IC設計的工作,帶領團隊完成多款SerDes IP的開發交付。參與高性能10G多模ONU寬帶接入晶片ZX279131項目中 serdes IP的開發,獲2018年高交會「優秀產品獎」。作為新一代56G高速SerDes開發的核心成員,主要負責高速低抖動PLL的設計,為公司下一代產品的自主高端晶片提供支撐。
徐海波
優必選軟體技術(深圳)有限公司軟體技術負責人
2017年—2018年,作為人形產品部軟體技術負責人,他帶領團隊打造出國內第一款極富生命感的人形智慧機器人。他主導「悟空」機器人的軟體整體技術架構的設計等,提出機器人防摔、安全守護等創新方案,帶領的團隊共申請了14項機器人相關的國家專利。「悟空」機器人先後獲得了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最具創新產品獎」、2019年CES創新獎,以及多個科技媒體評選的創新產品獎,併入選2018年—2019年「深圳禮物」。
蒙斯雅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ICU護士
她在重症監護等臨床一線工作11年,每年主導護理搶救工作約150次,承擔夜班約110次。她是「啟明星」重點培養人才,獲歐盟護士協會6級歐盟急危重症專科護士資質證書。2017年考取了國際創傷護士上崗資格證,成為國內獲此證書第一人;協助科室在全市率先開展ECOM(體外膜肺氧合)護理技術,成立ECMO護理團隊;2018年主導開展PICC(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及床旁徒手鼻空腸管置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