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一戰28團硬扛敵「趙子龍師」,和另外一支部隊,共享榮譽稱號

2020-12-12 漫步史書

塔山阻擊戰是遼瀋戰役時期最關鍵的一戰,其中東野4縱、11縱要用兩個縱隊的兵力,擋住國民黨軍東進兵團的進攻,戰鬥持續了六天六夜,最終國民黨軍的東進兵團也未能突破我軍的陣地,我軍以付出3000多人傷亡的代價,斃傷國民黨軍近7000人,而戰後有4個團分別被授予了榮譽稱號:

4縱12師34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團」;12師35團被授予「白臺山英雄團」;炮兵團被授予威震敵膽炮團;還有一個團,10師28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守備團」。

事實上由於長期以來的不了解,塔山英雄團和塔山英雄守備團總是被混為一談,甚至在個別時候,還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實際上兩支部隊都屬於英雄部隊,因此特別為英雄正名。

塔山英雄團4縱12師34團,是負責防守塔山堡等主要陣地,在簡單地修建了土木攻勢以後,34團幾乎面對的就是東進兵團的全部主力,特別是國民黨軍的飛機、大炮、坦克的不斷進攻,10月10日東進兵團搶先發動進攻,猛烈的火力幾乎一瞬間就摧毀了34團修築的簡單工事,國民黨軍在炮火延伸以後,立刻以整營整團的兵力氣勢洶洶的壓了上來。

為了瓦解陣地上我軍的防禦,國民黨軍幾乎是集中了所有的炮火力量,不僅是工事被掀翻,就連泥土也被炸鬆了數十尺,戰士們只能躲在斷壁殘垣的後面,等敵人衝上來的時候,與之展開白刃戰,雖然陣地曾多次失守,但是旋即被我軍又奪回,雙方呈現出膠著狀態,直至錦州被攻破,34團始終牢牢堅守在陣地上,而整個團2000多人,最後活著走下陣地的,只有32人。

當然另外一個團「塔山英雄守備團」,也絲毫不遜色,因為他所面對的敵人是最精銳的獨立第95師。

實際上國民黨軍東進兵團,是在錦州戰役之前,為了加強東北戰場上國民黨軍的實力,而從華北調度的,獨立第95師就是其中最特別的一支部隊,因為他雖然番號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卻是僅次於五大主力的一支部隊。

該部前身是馬鴻逵的4個團,後來逐漸的中央化,其中很多黃埔系將領曾在此任職,對該部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黃埔一期畢業的羅奇,他曾將獨立第95師當作自己的嫡系部隊來培養,因此也鑄就了該部能徵善戰的特質。解放戰爭時期曾在華北戰場上與我軍對敵,由於從無敗績,號稱「從未丟過一挺機槍」,所以號稱長坂坡部隊、「趙子龍師」。

而在塔山阻擊戰中,獨立第95師也作為主力投入作戰,不僅如此,當時已經高升的羅奇作為華北戰地督察組組長,也在塔山親自督戰,可即便是如此,獨立第95師在面對28團的時候,氣勢上仍然稍遜一籌,獨立第95師也在這一戰中被打殘,雖然後來多次組織敢死隊衝鋒,但都被我軍擊退,該部也在塔山一戰後,直接失去了戰鬥力,因此28團的「塔山英雄守備團」稱號,是當之無愧的。

相關焦點

  • 國軍有個「趙子龍師」,塔山阻擊戰中被打成了「趙子龍團」
    戰後,馬鴻逵被蔣介石任命為第15路軍總指揮,其部隊改編為甲種師國民革命軍第35師,轄九個團,馬騰蛟任師長。 隨後蔣介石採用擅長的手段削弱各地軍閥,馬鴻逵帶著5個團被打發回寧夏省任主席,留下的4個團和新編40旅合編為第95師,95師的番號第一次出現在國軍戰鬥序列。
  • 永遠的塔山精神
    在六天六夜的時間裡,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阻擊數倍於己的敵人。  塔山,成為敵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山」。塔山,鑄就了一支鋼鐵部隊的精神高地。  二  遼瀋戰役揭開序幕,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奉命直插北寧線,首戰月亮山,再戰砬子山,攻克興城後,切斷了關內和錦州的鐵路、公路交通。部隊正準備參加錦州攻堅戰,突然接到了東北野戰軍總部的電報,要他們立即進至塔山堡一帶,在塔山、高橋地區布防,和第十一縱隊、熱河的獨立第四師、第六師一起,準備阻擊錦西、葫蘆島向錦州增援之敵。
  • 解放軍十大鐵血阻擊戰之三:塔山阻擊戰
    當天最為激烈的戰鬥當屬塔山村以東至鐵路橋地段,攻擊部隊為獨立95師和8師1個團,獨立95師原是粵軍底子,素以強橫剽悍的戰鬥作風見長,在抗戰中也是一支鐵軍雄師,戰績不俗,據說從未曾丟過1挺機槍。在1941年大校閱時成績名列榜首,被稱為「當陽部隊」(即有趙子龍勇武戰當陽的意思),所以該師後來也就以「趙子龍」師而聞名。
  • 我軍一次慘烈戰役 趙子龍師推著屍體向上衝
    那是48年秋天的塔山,4縱,11縱,獨立第4師,獨立第6師和炮兵旅在這裡阻擊東進兵團。當時,部署了3道炮兵群,第一,二,三線火炮分別打擊塔山阻擊陣地前50-100米,500米和1000米開外目標,構成嚴密火力網,再加上步槍輕重武器將築起一道嚴密的銅牆鐵壁,最大的殺傷對方步兵。
  • 硬生生打出來的部隊,這個軍硬扛日軍師團,一個師僅剩500人
    1937年9月1日,國名革命軍事委員會下令,51師與58師合併為74軍,軍長俞濟時,這是後來五大主力之一的74軍發家的前身,58師是屬於調整師,源於其師長俞濟時是黃埔一期畢業,又深得蔣介石信任,而58師師長為王耀武,該部原先是有補充部隊發展而來,在王耀武手中調教成一支精銳的部隊,在淞滬會戰爆發以後,兩個師都調往抗日戰場上。
  • 戰史|塔山、黑山、徐東:解放戰爭中的三大阻擊戰
    村落四角要構築獨立的支撐點,各支撐點之間要能獨立防守和相互支援。在敵坦克便於通行的地方要構築防坦克壕,布設地雷和障礙物。兵力部署要前輕後重,少擺多屯,一線只部署少量部隊以減少在敵方火力下的傷亡,指揮員要掌握1/3的兵力作為機動力量,保證有足夠的兵力實施反擊。
  •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榮譽部隊
    我軍歷來重視開展立功創模活動,紅軍時期就授予過許多部隊榮譽稱號。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更是有數百支功勳卓著的部隊被授予榮譽稱號,其中,被旅和軍分區(或相當於旅和軍分區)以上機關授予稱號的有近二百支部隊。
  • 敵整編七十四師的毒箭穿心,兩淮失守,一戰漣水城
    陳毅司令員「袖筒裡的小老虎」山野第八師在泗縣一戰中傷亡達2000之眾,殲滅戰打成了消耗戰,泗縣也沒能拿下,士氣大受影響。薛嶽此次射出的毒箭—整編第七十四師,其前身和老底子,正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中的譚家橋戰役中令粟裕刻骨銘心的補充第一旅。
  • 迎風飄揚的榮譽旗幟
    ——編 者歷史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戰旗方隊打出的100面榮譽旗幟,是被授予過榮譽稱號的單位所獲得的旗幟,即獎旗。榮譽旗幟與榮譽稱號密不可分。我軍成立以來,第一次被授予榮譽稱號的是紅軍第一方面軍第3軍9師27團1連。
  • 70年前黃草嶺一戰成名,現成兩棲作戰尖兵|走進抗美援朝英模部隊
    「黃草嶺功臣連」前身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2軍124師371團2連。在第一次戰役中,該連奉命參加黃草嶺阻擊戰。後在掩護主力轉移過程中,該連以犧牲14人的代價,成功頂住擁有坦克、飛機支援的強敵的數次衝鋒。戰後,2連被志願軍第42軍授予「黃草嶺功臣連」榮譽稱號。
  • 金城反擊戰,抗美援朝最後一戰,創奇襲白虎團光輝戰例,180師勇打...
    在兵力配置上,68軍既獨當一面,又支援兄弟部隊,可見志司與兵團的信任。 根據兵團命令,68軍決心以203師和204師為第一梯隊並肩進攻,54軍130師主力為預備隊,首先突破南朝鮮軍首都師第1團防守之522.1高地、552.8高地兩個營的陣地,而後向敵首都師防禦縱深實施穿插,並對突破口兩側的敵人實施包圍迂迴,消滅敵第1團。
  • 走進駐安71352部隊:猛虎師的英雄傳奇
    猛虎師的前身135師22小時前進80多公裡,突破衡寶公路,大膽插入敵縱深之地黃土鋪,堵住敵人4個師退路。時任405團團長韋統泰(後來曾任猛虎師師長、國防科工委主任)率領的官兵在運動中與敵遭遇,全團不留預備隊,迅速發起猛烈衝鋒,以猛虎撲羊群之勢,把白崇禧的「鋼七軍」軍部和直屬隊攔腰截斷,分割圍殲。該團2連兵分6路與敵人展開短兵相接搏殺,哪裡有槍聲就衝向哪裡,哪裡有敵人就戰鬥到哪裡。
  • 「塔山英雄團」戰旗——六天六夜 浴血榮光
    為解錦州之圍,蔣介石迅速調撥精銳部隊,以11個正規師組成「東進兵團」,從錦西、葫蘆島方向增援錦州,並輔之以強大的海、空軍力量助戰。此時此刻,國共雙方的目光都緊盯著塔山這個毫不起眼的小村莊。塔山是國民黨「東進兵團」增援錦州的唯一交通要道。在東北野戰軍的作戰部署中,塔山是必須死守的阻援陣地。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在第11縱隊和獨立第4、第6師的密切配合下布防塔山。
  • 營口解放是東北戰場上最後一戰 遼南情報站策動敵58師起義
    1946年1月5日,國民黨第52軍25師搶佔盤山,進逼營口。我軍在高坎設伏,殲敵兩個連後撤出戰鬥。1946年1月10日,敵25師佔領營口,中共營口市委則在敵軍入城前安然撤出,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均徒步而行,婦女和體弱者乘膠輪車轉移。由於準備充分,布匹、藥品乃至報社的印刷機等都順利運至海城東部山區。
  • 正義之師:為我軍透明化裡程碑式一步叫好!
    是在南昌起義、平江起義及湘南暴動和閩西暴動等革命武裝的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的。其中原第47師第139團的前身是井岡山紅4軍32團和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榮獲過「模範紅十二團」光榮稱號。第46師136團的前身是紅1軍團第2師第5團,在中央蘇區反 「圍剿」作戰中被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模範紅五團」榮譽稱號。抗日戰爭中發展成為冀魯豫軍區部隊。
  • 「光榮的臨汾旅」:全軍最早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師旅級單位
    尤其是1948年3月至5月的臨汾戰役,在徐向前元帥統一指揮下,連續奮戰72晝夜,採取坑道爆破的方法率先破城,為解放臨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創造了我軍城市攻堅作戰的範例,形成了「猛、狠、拼、犟」的攻堅精神和「鐵心跟黨、勇於攻堅、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優良作風。同年6月,被中央軍委授予「臨汾旅」榮譽稱號,這是我軍最早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師旅級單位。
  • 塔山英雄部隊:和駐地貴港市代代相傳紅色基因 (1/11)
    廣西新聞網貴港9月9日訊(全媒體報導組)貴港是廣西駐軍較多的城市之一,其中赫赫有名的塔山英雄部隊就駐紮在這裡。近日,「軍民同心創城 共建壯美廣西——2020年廣西雲端雙擁行」採訪團記者探訪該部隊。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先後參觀該部隊愛國主義教育紀實展覽和旅史館,並聆聽相關情況介紹。
  • 被四野39軍痛打的美軍騎兵第1師,部隊番號還在否?換了藥沒換湯
    開國中將吳信泉指揮第39軍投入作戰的的八個步兵團,在二個炮兵團和一個高射炮兵團的支援下,以正面突擊與側後攻擊相結合的戰法,一舉攻佔了雲山城,這其實也是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志願軍基本消滅了雲山城內的騎一師第8團,順帶消滅了韓軍第1師的一個團,同時阻擊了騎一師主力對第8團的增援,絕對堪稱經典戰鬥。
  • 對越反擊戰最慘烈的一戰:步兵149師447團血戰黃連山
    316A師的作戰任務。447團加強95團一個營,擔任穿插斷敵退路阻敵增援任務。首先攻陷北山埡口,切斷公路,形成對內對外正面,阻敵西逃東援; 從這個任務看,447團被加強後在沙巴戰役執行的是步兵輕裝孤軍迂迴穿插任務,並沒有師屬炮兵配合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