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人會否定,今年是在線教育絕佳的商業契機。
在線教育行業競爭之激烈、融資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不亞於之前的團購、共享單車、餐飲外賣。
根據在線教育企業跟誰學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跟誰學淨營收為19.65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5.570億元人民幣相比增長252.9%;淨虧損9.32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淨利潤190萬元大幅轉虧。
跟誰學創始人兼CEO陳向東認為,暫時的「戰略性虧損」不會持久,短期虧損換取長期高速增長未嘗不可。
12月7日,跟誰學(GSX.US)宣布,幾家價值投資者已約定購買總計約8.7億美元的公司新發行股票。跟誰學表示,此舉是為了增厚公司的現金儲備,以加大對旗下K12業務品牌高途課堂的全方位投入,包括對技術研發和內容研發的投入,對優秀教師和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度,以及對學生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的投入。
作為全國第一家實現在線教育盈利的企業的CEO,陳向東要思考的不僅是未來財報上的美麗的數據,還有做教育事業的初衷。
在他看來,優秀的企業家,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陳向東
押寶在線教育
從數據上看,跟誰學無疑是成功的。
全球市值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連續8個季度收入增長超250%;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規模化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世界上第一家市值突破100億美元的在線教育公司。
6年前,促成陳向東下決心創業做「跟誰學」,竟是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總金額4000萬元的驚人數據。
傳統的線下教育,是不是也能向線上轉移?這是不是一筆好買賣?
2014年6月,跟誰學剛創辦時被定義為一家科技公司,團隊中80%的成員都是針對於網際網路產品、內容、技術、研發等方向。
在O2O平臺時期,跟誰學的商業模式是對平臺上的老師、機構收取會員費、流量費。跟誰學平臺上一個月的GMV(成交總額)就衝到了一、兩個億,但公司還是賠錢。
隨後,陳向東組建了視頻直播技術團隊。在2015年3月,通過自有技術推出了3000多人在線直播大班課,次年開始孵化以K12的B2C為主導的在線直播大班課品牌高途課堂。
2017年8月,公司把所有to B業務「要麼關掉、要麼拆分」,把所有力量聚焦在跟誰學to C在線直播大班課,到2017年9月份,跟誰學整個公司單月實現盈利。
在線直播大班課這個最小盈利單元,讓陳向東嘗到了甜頭。2018年,跟誰學非但營收躍升到3.97億元,且有了1970萬元的利潤,實現了規模化盈利。等到2019年,其營收中來自to C端的K12課程服務已佔比80%以上。當年6月,跟誰學宣布上市。到年底,營業收入超過21億元,現金收入超過33億元,淨利潤接近3億元。
「小成功靠的是努力,大成功靠運氣。」陳向東認為。幾乎每一次內部會議中,他都會感慨:「跟誰學只不過是撞上了移動互聯這個偉大的機會,運氣好爆了。」在他看來,正是直播及支付等的發展,推動了在線教育形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才有了跟誰學的今天。
聚焦在線大班直播課,然後all in
對於在線教育而言,在線直播大班課並非跟誰學首創,但在某種意義上,跟誰學的確重新定義了這個概念。
32年的教育經歷,讓陳向東深知教師資源的重要性。
17歲時,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河南省新安縣的一所中學教書。「那個時候好老師稀缺,每個班都塞滿了學生,我的班級有73個人,人多到教室後面的門都打不開,我的校長為了要好老師,天天往教育局跑。」
在陳向東看來,「如果一個優秀老師在線下每個班只有20個學生,而通過技術在線上,每個班能夠教2000個孩子,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把一個最優秀老師的產能放大了100倍。」
對於在線直播大班課可能會存在無法針對性、個性化教學,陳向東和團隊採用了「雙師模式」。
「在線直播大班課的表象是大班,但對於學生和家長的上課來說,他面對的主講老師實際上是一對一。在線直播大班課有一個主講老師,可能會面對2000個孩子,但我們每200多個孩子會配一個輔導老師,而這些輔導老師會通過拉小班的方式服務於我們的學生和家長,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小班教學。」
相較其他在線教育模式,在線直播大班課具有邊際成本更低的優勢。在線直播教學,面向1個人直播,和面向100人、1000人直播的成本幾乎一樣,而且大班課模式利潤更高,也更容易形成口碑。
同時,技術可以幫助解決學生的個性化問題,陳向東說:「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具體的錯誤點、難點、困惑點向他推送相關內容,甚至我們可以個性化地推送相關內容。比如200個孩子中有50個孩子選擇了A,選A是錯的,怎麼錯了,我們的輔導老師就可以錄製一段視頻,甚至拉著這50個人開個小課,然後通過系統瞬間發送給50個學生和家長。對於輔導老師而言他服務了50個孩子,但對於學生和家長而言,在那一瞬間他們是一對一的,也是個性化的。」
隨著消費升級、二孩政策開放、年輕父母教育的意識不斷增強,高質量教育需求愈加迫切,推動在線教育「剛需化」轉變,促使市場規模、用戶規模不斷攀升,在線教育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在線教育公司的鏈條比線下機構的鏈條長得多,一家在線教育公司的分工會比線下的分工多得多。比方說,流量團隊、銷售團隊、主講老師團隊、輔導老師團隊、內容研發團隊、教師打磨團隊、視頻直播團隊、數據團隊、人力團隊、財務團隊、數據反饋團隊等等。因為在線教育的分工更多,在線教育的鏈條更長,這就使得在線教育這件事本身組織的難度會急劇加大。」陳向東說。
有一些在線教育公司,把失敗純粹歸因於流量。陳向東批判這是一種「強盜邏輯」,因為教育質量永遠是根本之根本,即使大家都在討論營銷、流量的時候,在跟誰學,講得最多的仍然是老師、教學、品質、有效增長。
在陳向東看來,在線教育仍然是教育,而教育是慢功夫,是良心活,作為一家教育機構,最終要保證的是教育質量,不能辜負學生和家長的信任,要提供最優質的教育產品和服務。
在教育教學成績方面,今年跟誰學及旗下高途課堂學院中,有4位考生高考成績超700分,26位學員進入省前100名,78位學員進入省前1000名……優秀學員總人數位居在線教育品牌第一,斐然的成績也再次令業界為之側目。
「教得好,管得嚴,高科技,提分快」,正是在高途課堂強有力的自有技術研發力量的支持下,在優秀師資、教研、輔導老師等各個團隊的配合下,高途課堂源源不斷地向學生和家長輸出優質教育產品和教學服務。
「我相信通過奮鬥改變命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接受最優質的教育。」陳向東表示,每個人都應得到更好的教育,而「跟誰學」要做的,就是以技術創新結合多種渠道讓教與學更加平等、便捷與高效。
別人捐錢,我捐課
6歲的跟誰學,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在線教育機構,市值超過90億美元。對於一家上市教育機構來說市值越大,肩負的使命和責任也就越大。
面對疫情,陳向東選擇了捐課,在他看來,作為一個在線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每一節課都是有價值的,而對於等待教育的孩子而言,課程的價值無法估量。
「既然要捐課,就要捐贈最好的課程。」 今年1月底,跟誰學決定向武漢地區的中小學生,捐贈2萬份總價值2000萬元的寒假正價直播課,為確保教學效果與服務質量,承諾授課內容、上課時長、授課老師與寒假正價班一致。
隨後跟誰學攜手幾十家媒體平臺,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開放公益直播課以及免費精品課程,讓學生們的居家學習得到了保障。跟誰學的公益課程已惠及1500多萬學生。
不僅如此,跟誰學免費向全國培訓機構提供在線直播工具「微師」,免費幫助超過134000家培訓機構和個體老師成功轉為線上授課。
而為了使眾多線下培訓機構能夠及時將線下培訓轉為線上培訓,跟誰學旗下專為教育培訓行業從業者開辦的商學院「成蹊商學院」,不僅免費為中小培訓機構提供在線直播工具微師,並且在第一時間開展免費的線上轉型主題培訓。
今年以來,跟誰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大力推進大學生就業,幫助緩解就業壓力。跟誰學發布2020年招聘計劃,面向全國招聘6500個崗位,主要包括輔導老師、產品、技術、研發、內容等崗位。在鄭州、武漢、西安、濟南、合肥等城市運營中心均有大量崗位開放。
為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跟誰學」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發起了「在線誓師——高考百日衝刺承諾書」活動,為學生制定每日學習計劃,深度聯動考生家庭,提供心理諮詢和幫扶,為不能返校的考生提供了有力的備考支持。
在陳向東看來,大企業和創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形式差異很大。創業企業如果能夠活下來,能夠不斷增加就業、創造稅收,就是最大的社會責任。教育事業天然就帶有社會屬性,如果能把教育做好,就是在做慈善,就是在履行社會責任。而眼前承擔社會責任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本職工作,投入到為學生和家長的服務當中。
陳向東認為很幸運的是整個職業生涯都是在做教育,他不奢望人們稱他為教育家,但他希望自己能以一個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進步、不斷理解、不斷探索。
「可能每一個優秀的老師永遠是在路上,如何通過商業的方式更好的做教育,這也是我做的一個人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