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C 博物館館長跨界進入拍賣行,藝術與市場的旋轉門在加速

2021-03-01 藝術新聞中文版


安迪·沃霍爾博物館前館長(Andy Warhol Museum)埃裡克·坎城(Eric Shiner)加入蘇富比,成為近來博物館與商業集團的邊界日益模糊的一個縮影。這樣的結合能讓雙方共享資源從而帶來雙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館和市場之間的傳統防火牆仍然重要。博物館人在市場面前該如何把握避免利益紛爭?

紐約。埃裡克·夏納(Eric Shiner)擔任匹茲堡安迪·沃霍爾博物館(Andy Warhol Museum)館長已有5年,他曾經成功地讓儘可能多的大眾對這位波普大師的作品更為熟知。現在,他要出售作品。


▲ 曾擔任匹茲堡安迪·沃霍爾博物館館長的埃裡克·夏納如今加入了蘇富比,圖片:The Art Newspaper

從9月開始,夏納要在蘇富比的藝術品部開始他高級副總裁的新工作,專注於20-21世紀藝術品的私人銷售。然而,他只是近年來資深博物館人跨界加入商業集團浩浩大軍中的一員。在4月,傑森·布希(Jason Busch)從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Saint Louis Art Museum)離職,加入了蘇富比的裝飾藝術部。去年,菲利普斯拍賣行也僱用了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前館長阿諾德·萊曼(Arnold Lehman)作為資深顧問。


▲ 紐約蘇富比大樓,圖片:Sotheby's.com

不過人員流動也並非單向的。費城巴恩斯基金會(Barnes Foundation)前總監德雷克·吉爾曼(Derek Gillman)於2015年1月加入了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部,此前他在博物館工作已經35年。但15個月後,他又離開拍賣行走進了象牙塔。現在他是費城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博物館領導專業的一名藝術史教師。

商業與藝術之間日益的模糊邊界

- ▬ -


許多人認為,近來的人員洗牌是商業集團與美術館之間邊界模糊的一個縮影。在今天的藝術界,許多私人收藏建立的博物館已經達到了國際水準,一些畫廊舉辦的展覽可能並不出售作品,而一些博物館也在藝博會上也有設立攤位的情況。這樣的做法「接受度越來越高」,2007年加入佳士得亞洲藝術部的阿敏·傑弗(Amin Jaffer)表示,他曾在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工作了12年。達拉斯藝術博物館前館長馬克斯韋爾·安德森(Maxwell Anderson)表示,儘管博物館高層領導自從1970年代開始就一直在向拍賣界滲透,但此種人員再分配的可見度不可同日而語。


▲ 「再也沒人關心邊界的問題了。」2007年離開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成為蘇富比美洲區主席的麗莎·丹尼森(圖右)表示,圖片:The Art Newspaper

自從麗莎·丹尼森(Lisa Dennison)在2007年離開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成為蘇富比美洲區主席以來,業內對待跨界跳槽的態度也大有改觀。在那時,《華爾街日報》為她的跳槽作了專門報導。而現在「再也沒人關心邊界的問題了。」她說道。她也表示每年都會接到「一次或兩次獵頭的電話」,試圖邀請她去做某家美國博物館的館長。

與此同時,夏納表示他將轉移到蘇富比視作「自然的融入」,希望「沃霍爾融合藝術和商業的特殊氣質—這也是我在博物館工作的首要驅動力之一—也能幫助我做好新角色。」

高薪的吸引力,博物館與拍賣行的雙贏

- ▬ -


這樣的結合也能共享雙方的資源:資深博物館人能帶來聯絡網,也有藝術史的眼光來幫助拍賣行識別作品,挑選出極可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的藝術品—並且知道誰擁有它們。再者,在藝術品市場熱潮當中,「擁有這種學術能力的人能夠增強成交的可信度,支撐那些難以置信的價格和成交量」,瑪麗·賽魯提(Mary Ceruti)說道,她是紐約雕塑中心(SculptureCenter)的館長。而在拍賣行專家方面,他們知道如何動員私人藏家出資,促成交易也已經成了他們的第二天性—對於缺乏資金的博物館來說,這是非常寶貴的技能。


▲ 賽魯提(圖中)與藝術收藏家詹姆斯(James)和斯黛凡尼婭·麥克蘭寧(Stephania McClennen)夫婦,圖片:llnyc.com

拍賣行的工作當然要比博物館裡的職位薪資更高。根據藝術博物館館長聯合會(Association of Art Museum Directors)發布的年度報告,美國博物館館長的平均年薪是23萬美元左右。總策展人的平均薪資大約是10萬美元。(根據沃霍爾博物館的納稅申報單估算,夏納在2014年作為館長的薪資剛剛超過20萬美元。)與此同時,拍賣行那些呼風喚雨的專家卻一年能掙到7位數。

「傳統的防火牆」依然重要

- ▬ -


喬納森·賓斯託克(Jonathan Binstock)曾離開華盛頓特區的科克倫藝術畫廊(Corcoran Gallery of Art),加入了花旗私人銀行的藝術顧問與金融團隊。他表示他在藝術市場從業的7年間,得以磨礪了自己的管理技巧,也有了環遊世界的機會。「有趣的是⋯⋯對我來說這是超越地理界線的機會,讓我突然成為一名國際的藝術從業者,」賓斯託克說,他現在是紐約羅切斯特紀念藝術畫廊(Memorial Art Gallery)的館長。「那完全是另一種生活。」


▲賓斯託克審視羅切斯特藝術畫廊的現代藝術布展,圖片:羅切斯特大學

一些人則認為,博物館和市場之間的傳統防火牆對於保持策展獨立性仍然很重要。「麻煩在於公眾觀念就認為藝術的商業面和機構面之間有一個旋轉門,」耶魯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羅伯特·斯託爾(Robert Storr)說道。「你無法說服公眾,說這是作弊行為。如果公眾已經認為藝術系統內就有作弊行為,那麼就更不可能在必要時候得到公眾的支持了。」(比如底特律美術館在城市破產進程當中就要求大量的國家資金支持才能保護其藏品。)

如何避免藝術與市場的利益紛爭?

- ▬ -


某些機構為防止利益紛爭的出現制定了嚴苛的規定。佩妮洛普·柯蒂斯(Penelope Curtis)擔任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館長時,她不允許手下的員工為商業畫廊撰寫目錄文章或組織展覽。但在她作為非收藏機構裡斯本古本江博物館(Museu Calouste Gulbenkian)的館長時,卻同意在馬斯垂克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 Maastricht)設立一個特殊展位,專門陳列該館收藏斜臥形象的作品。「所有情況都不一樣,你必須仔細思考,確認不會出現爭議,」她說。


▲博物館與拍賣行之間的藝術品交易也自然受到影響,圖片:路透社

一些嘗試投身於市場的博物館專家仍然發現老學院派的嚴格劃分難以撼動。「佳士得是絕佳的平臺,是令人敬畏的機構,但不是我的領域,」吉爾曼說,他第一份在藝術界的職業經歷是在1977年加入了佳士得的中國藝術部。「當時我不屬於那群能夠通過市場價值來觀看藝術品的人—而我現在仍然也不是。」

至於萊曼則表示,他盡力和銷售程序保持一定的距離,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支持美國博物館的展覽和拓展菲利普斯的品牌聲譽。「我從不打銷售電話,」他說。但是這種界限容易逾越。「你進來的時候是作為博物館館長,說『我來這不是為了做交易—我來這是為了拓展關係』,」丹尼森說。「可是關係就會引向交易,你要是覺得交易不是最終目標,那也許是在逗自己。」(撰文/Julia Halperin、Melanie Gerlis  譯/黃萊蒙)

HAMMER TIME

佩裡·拉斯波恩

(Perry Rathbone)

佳士得高級副主席、博物館服務部總監和諮詢師(1973-1993年)

曾任博物館職位:波士頓美術館(Museumof Fine Arts)館長(1955-1972年)

理察·奧爾登伯格

(Richard Oldenburg)

蘇富比美洲區主席(1995-2000年);蘇富比榮譽主席(2001-2006年)

曾任博物館職位: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of Modern Art)館長(1972-1993年)

查爾斯·莫菲特

Charles Moffett)

蘇富比印象派、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部副主席(1998-2014年)

曾任博物館職位:華盛頓特區菲利普斯收藏館(PhillipsCollection)館長(1992-1998年)

艾弗雷特·法希

(Everett Fahy)

佳士得經典大師與19世紀藝術部資深顧問(2010年-至今)

曾任博物館職位:紐約弗裡克收藏館(FrickCollection)館長(1973-1986年)

紀堯姆·切魯提

(Guillaume Cerutti)

蘇富比法國區前執行長(2007-2015年);今年下半年起出任佳士得倫敦區、歐陸區、中東區、印度區、俄羅斯區主席

曾任博物館職位:巴黎蓬皮杜中心(CentrePompidou)執行長(1996-2001年)

麗莎·丹尼森

(Lisa Dennison)

蘇富比美洲區主席(2007-至今)

曾任博物館職位:紐約索羅門·古根海姆美術館館長(2005-2007年)

阿諾德·萊曼(Arnold Lehman)

菲利普斯資深顧問(2015-至今)

曾任博物館職位: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館長(1997-2015年)


Copyright © 2016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藝術新聞/中文版》為The Art Newspaper獨家授權現代傳播集團的出版物,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轉載和翻譯,否則權利人將根據智慧財產權法追究法律責任。



《藝術新聞/中文版》

主編:葉瀅

編輯部主任:陸曉凡

   編輯:徐丹羽、蔣立言、黃天然

編輯助理:何佩蓮

執行出版人:曹丹

助理執行出版人:安娜

聯繫相關編輯,可以電郵至:

編輯名字拼音@modernmedia.com.cn

theartnewspaper@modernmedia.com.cn

www.tanchinese.com


相關焦點

  • 壟上藝術聯合富藝斯拍賣行於上海K11藝術空間舉行 《Tongue + Chic...
    本次展覽由富藝斯攜手壟上藝術機構呈獻,將於11月9日至12月13日期間登陸上海K11藝術空間,展出逾20雙由聲名赫赫的藝術、時尚與文化名人們所設計的超限量潮鞋,當中包括當代藝術家湯姆•薩克斯(Tom Sachs)、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戴夫•懷特(Dave White)、跨界大師丹尼爾•阿沙姆(Daniel Arsham
  • 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韓戰明轉任首都博物館館長
    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韓戰明轉任首都博物館館長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鵬 2017-02-12 18:25 來源:澎湃新聞
  • 館長訪談|港大美術博物館館長:博物館得重傳承,並非遊樂場
    由成都知美術館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聯合主辦的「開放的東方——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近日在知美術館舉辦,論壇圍繞「開放的東方:全球當代藝術語境下的亞洲藝術」這一主題進行演講與討論。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羅諾德(Florian Knothe)與會並發表主題演講,研討會期間羅諾德館長接受了《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的專訪,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思考一所美術博物館存在的意義,為何要建立一個公共空間的博物館。「我非常看重私人博物館如何傳承博物館的使命,為社會帶來新的東西,否則博物館僅僅是私人的遊樂場。」
  • 跨界壯遊 | 來自兩依藏博物館館長馮依凌的分享
    壯遊是一場對藝術、文化和西方文明演進的追尋之旅。當時,對不同藝術門類的欣賞和購藏成為年輕貴族塑造自身文化品味的關鍵。如今,「壯遊」的精神仍在延續。巨匠臻藏作為世界領先的跨界收藏藝博會,特此推出「跨界壯遊」系列,分享策展人、藝術家、鑑賞家、收藏家等在各國遊歷過程中遇見的心中摯愛,以及他們廣闊的見識和學識如何為自己帶來無盡的靈感。
  • 博物館館長對話網際網路大咖,博博會上的跨界碰撞!
    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2018年11月25日文博界  科技界  企業界百位嘉賓聚集福州 博物館館長網際網路大咖文博企業掌門 縱論未來趨勢共商協同創新共謀跨界融合  探討科技與文博共融發展趨勢、新技術新裝備在博物館中的創新應用、博物館攜手企業為公眾提供優質文化服務等問題,引領文博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      ——高峰論壇——中國博物館的未來面向魏峻  廣東省博物館館長
  • 把握2021藝術品市場新動向!讀懂現當代藝術源流!遊學融建築、藝術、美食於一身的西岸美術館!
    本次,我們請來了中國第一家藝術專業拍賣公司朵雲軒拍賣行創始人祝君波老師,高屋建瓴,為大家解讀2021藝術品市場趨勢。還記得2020寧大藝術品班開學第一課嗎?男神朱永磊老師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大家解讀藝術品市場數十年風雲變幻,為同學們的收藏投資奠定良好的市場參考基礎。相信2021開年藝術品市場第一課,同樣令大家收益匪淺。
  • 上海汽車博物館全新跨界特展正式開幕
    2018年4月29日,「藝動|移動的狂想——汽車與當代藝術」特展於上海汽車博物館(Shanghai Auto Museum)正式開幕。這是上海汽車博物館首度跨界當代藝術,同時也是「藝動」跨界系列的首個展覽。
  • 博物館館長對話網際網路大咖,騰訊文旅在博博會上的跨界碰撞!
    網際網路大咖文博企業掌門 騰訊文旅業務總經理舒展將出席這次高峰論壇,為大家分享《智慧文博:騰訊的數位化實踐》,和博物館館長共同探討「博物館與企業」之間的熱門話題:「對接需求 深化合作」。舒展,博士,騰訊文旅業務總經理,雲南騰雲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總裁,騰訊研究院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副秘書長。
  • 英拍賣行拍賣與《蒙娜麗莎》親密接觸,羅浮宮館長貼身作陪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堪稱西洋藝術史上最有名的畫作,每年雖有千萬名遊客前往羅浮宮爭睹其面容,但若想與其獨處卻難如登天。不過,在今日開始的拍賣會上,幸運的競標者將有機會跟「蒙娜麗莎」近距離私人接觸,一旁還有羅浮宮館長馬蒂內茲(Jean-Luc Martinez)作陪導覽。 根據報導,英國拍賣行佳士得今日展開為期兩周的在線拍賣,本次標的物並不是實際物品,而是一趟極其獨特且稀罕的旅程,那便是參與「蒙娜麗莎」的年度檢查,是一年中該畫作從框架及嚴密的防盜措施中取出來的唯一短暫瞬間。
  • 博物館也親民 聚划算聯手蘇州博物館開啟時尚跨界
    博物館+電商的跨界組合正在推動新興服飾品牌升級。  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市場化需要藉助網際網路電商平臺,電商平臺的專業與博物館的文創資源強強聯合,才能優勢互補,互贏互利。
  • 當代藝術市場裡的非洲藝術家
    同樣,在馬立克·西迪貝(Malick SIDIB )2002年獲得同樣的獎項後,交易加速,2006年至2007年間,他的年拍賣成交額從5000美元大幅增長至44000美元。自今年年初以來,馬裡攝影師(Sidibeé於2016年去世)以87500美元創下新的拍賣紀錄,2019年2月21日在紐約畫廊拍賣了38幅照片。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新舊館長交替,看博物館之友提了哪些意見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下簡稱Met)因為財政赤字而誘發的各種危機在流行文化的時代引發了對精英文化的哀悼。在博物館即將迎來150歲生日之際,卻深陷1500萬美元的債務泥淖,計劃建造的現當代藝術翼館也遭擱置,為了減輕危機,博物館不得不裁員,並向紐約以外的觀眾強制收費。而Met館長兼CEO康柏堂(Thomas P.
  • 對想成為館長的年輕人,您有什麼建議?
    《11家博物館,11位館長:藝術與領導力訪談錄》一書作者麥可•夏皮羅採訪了多位藝術博物館的館長,館長們介紹了他們的個人職業發展歷程
  • 長三角文博會|衣食住行裡的「文薈江南」與博物館跨界合作
    期間,上海博物館攜手上海市博協各單位,聯合江蘇、浙江、安徽省文博單位,共同亮相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與前兩屆文博會相比,本屆參展的文博單位不但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形式更多樣、內容更多元,也更加注重文創的縱深推進,開啟更多IP授權交易和跨界文化合作新模式。澎湃新聞獲悉,今天下午,上博分別與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籤約,開啟更新的合作模式。
  • 銷售雕像、菜品:全球最佳博物館嘗試融合藝術與商業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商店實際上,要想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購物,並不一定要去博物館。只有一家博物館商店位於現代藝術博物館,另外5家門店,近的在街對面,遠的在京都。這些門店本身已成為重要的樞紐。一些品牌甚至都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作為跳板,進軍新市場:無印良品和Hay家居公司都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SoHo商業區(位於美國紐約下城休斯頓街南)商店開業時舉辦慶祝會,慶祝品牌在美國市場的首次亮相。這並不是說要忽視館內的商店,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於去年十月完成重新設計後,商店面積達到5300平方英尺(約492平方米),並且位置更加面向觀眾。
  • TANC | 潛入這些2018年全球新開博物館,揭開它們的藝術「未知數」
    2018年,一批博物館美術館將以全新的面貌登場。之前從未在公眾前露面的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展館將在5月對公開放;美國蓋蒂別墅擴建工程中的新開展廳「上下文中的古典世界」將囊括眾多屬於非歐洲文化的長期借展展品;法國拉斐特百貨公司基金會旗下的全新藝術空間「拉斐特希望」作為近幾十年來巴黎最激進的展覽空間,設計別具一格,可以移動組合49種不同展廳……這些新開博物館有什麼你不知道的未知數?2018,讓我們一同來提前探索。
  • 欲賣不能的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
    但是,無論這是多麼迫切的長期需求或這些計劃將如何利在千秋,AAMD當前的立場是:博物館基金的資金來源,絕不能通過出售這些『被移除的館藏』得來。」今年4月份,疫情導致大多數博物館出現了經營壓力,藝術博物館館長協會(AAMD)放寬了未來兩年的相關行業準則,允許文博機構出售某些藏品來支付其他永久收藏品的保管費用,以度過目前的艱難時期。
  • 「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中傳成功舉辦
    高校博物館肩負著文化強國和教育強國雙重建設的「跨界任務」,可謂繁重而光榮。一流的大學擁有傑出的博物館,這是普遍的常態。高校博物館不僅是優勢學科和科研成果的體現,更是大學精神的標示,是大學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價值所在。他指出,高校博物館是中國博物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博物館的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副館長人選公布 均為博士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日前(5月底)宣布,吳志華博士將出任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一職。吳於 2018 年 9 月已借調至西九作暫任館長,協助創立香港故宮,他將於今年 8 月 5 日履新。此前一個月(4月下旬),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布委任王伊悠博士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 閣瓷博物館霍錦湛:弘揚收藏文化 助力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
    閣瓷博物館原標題:專訪閣瓷博物館館長霍錦湛——弘揚收藏藝術文化 助力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文/閒品京華佛山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嶺南文化的發源地與核心區,其歷史文化遺存豐厚。日前記者慕名到訪閣瓷博物館,採訪了閣瓷博物館館長霍錦湛先生,聆聽他對閣瓷博物館介紹,以及他收藏生涯的點點滴滴。記者:霍館長,閣瓷博物館整體藏品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