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建布局先行區,黃河大橋擴建,「北起」時代即將來臨!

2020-12-12 融小房

01

11月25日土拍,電建布局先行區

11月25日,先行區大橋片區出讓組團地塊(1宗居住用地、1宗商業用地)底價成交,總成交價16690萬元,被電建地產+電建市政聯合摘得。其中,居住用地最大容積率2.3,樓面價為2616.86元/㎡。

據了解,先行區將引進各類企業總部,打造總部經濟區項目,此次成交的2宗用地與10月29日成交的組團地塊(D-1/D-2/D-4)同屬於該項目。

相關代建、配建如下:

此外,商業地塊上降需引入至少一家全國排名靠前的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

02

濟南黃河大橋擴建來啦

近日,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發布《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三次信息公示》。擴建工程橋梁位於現濟南黃河大橋下遊33.5米處,橋梁工程總長6911米,主跨488米將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擴建工程總投資94億元,每公裡造價達到12億元。按計劃,工程將於12月開工,工期4年,建成後將極大地方便主城區與先行區的往來。

環評公示信息顯示,目前初步擬定施工進度如下:2020年12月底開工建設,2024年12月底建成,建設工期48個月。運營期:近期、中期、遠期年限分別為2025年、2030年、2040年。

南黃河大橋新橋是「三橋一隧」通道中的最後一橋,同時又位於二環東快速路北沿線上,南端銜接現狀二環東路高架橋,北端銜接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規劃二環東快速路,能夠直接實現城市主中心、CBD副中心與先行區核心區域的快速交通聯絡。

也將直接利好華山片區,將多一條先行區核心區域到華山片區的道路,緩解交通壓力,使得溝通更加便利。而華山片區位於北跨核心及濱河新區腹地位置,是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直接輻射的區域,在新舊動能轉換區與老城區之間起到了連接紐帶的作用。

新大橋將成為濟南老城中心與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中的濟北中心的主要交通通道,是先行區中心部位向南與市中心區溝通的交通樞紐,是完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中部路網的關鍵通道,對帶動黃河兩岸經濟高效、一體化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03

全球最大會展中心 強勢助力「北起」

當前,三大國家戰略助力加持下,濟南城市發展進入快速通道,城市能級和輻射力也在不斷提升。

在先行區高標準規劃建設全球最大國際會展中心,將帶動區域產業加速聚集,成為濟南「北起」的「動力引擎」。如今,國內重點核心城市都意識到會展經濟的強大帶動力,將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城市甚至將會展業作為支柱產業進行扶持。

在黃河以北落地全球最大會展中心,交通配套已經先行。9月1日,濟南至樂陵高速公路南延線項目,在跨黃「三橋一隧一高速」中率先通車,為「北起」注入強勁動力。

此外,片區內路網也在加速推進,崔寨組團國博城片區路網項目,將建設「四橫四縱」八條市政道路,共計11.518公裡。截至10月31日,國博城南側的會展中路已具備通車條件,剩餘六條道路計劃明年6月底全部竣工。

地鐵建設規劃也將為「北起」賦能,10月底經國家批覆的濟南地鐵二期規劃中,7號線就將連通黃河南岸與濟南先行區,未來從黃河南岸到先行區看展將非常方便。

其中,齊魯黃河大橋計劃在2021年6月達到通車條件,鳳凰黃河大橋計劃在2021年12月達到通車條件。今年還將陸續啟動「三隧一橋」建設,分別為黃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濟濼隧道北延和濟南黃河大橋復橋。而在未來,先行區範圍內將呈現19條通道的跨河格局。

此前,濟南已建有濟南高新國際會展中心、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萊蕪國際會展中心、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等會展場館,但濟南的會展場館不論是本身的硬體,還是運營管理的軟體,都觸碰到了「天花板」

未來,這裡將構建濟南全新的會展經濟中心,勢在打造山東省乃至中國北方綜合規模最大的會展經濟園,為濟南「北起」強勢賦能。

04

總結

先行區獨佔新舊動能轉換國家戰略和黃河戰略,將建設黃河北岸主城區,成為黃河下遊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支點,引領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打造山東產業轉型升級新引擎。先行區未來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管慧敏

相關焦點

  • 黃河北「引爆區」6月底開建 打造濟南中央公園
    「10平方公裡引爆區選址範圍我們已經初步確定,主要分兩部分,一個區域靠近現有配套相對較好的片區,有利於建設等工作迅速展開,另一區域沿黃河北岸。」宋衛東說,引爆區力爭在今年6月底完成各項前期工作並開工建設。目前,已與中國電建、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建八局等世界500強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初步約定投資規模4000億元。
  • 濟南要建高鐵北站!就在黃河北的先行區,城中心!
    目前正在建設跨黃橋隧群,已經開工的有齊魯大道北延跨黃大橋、濟濼路穿黃隧道、鳳凰路北延跨黃大橋,濟南黃河大橋新橋今年上半年開工。建成後,汽車、軌道交通將同步穿黃。  「三橋一隧」北延線建設也將啟動。「三橋一隧」延長線共計54公裡,其中齊魯大橋北延線3.4公裡;濟濼路隧道北延線長約19公裡,沿鵲山水庫向北至桑梓店組團北邊界,鳳凰大橋西延線向西穿越城市副中心,長度約15公裡;黃河大橋北延長約16.6公裡。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陳鵬介紹,先行區交通規劃方面有很多亮點。
  • 桔子財經|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先行區調研時指出,濟南先行區是新舊動能轉換的「試驗田」,無論是產業培育、城市布局、生態治理等,都承載著濟南發展的未來。這個時候,承載濟南未來發展想像空間的濟南先行區如何「北起」,眾所矚目。1「北起」要靠優質資源「先過河」嗎?
  • 濟南建邦黃河大橋建成通車十周年,累計通車近億次
    2007年,濟南建邦黃河大橋特許經營權協議籤字,作為一家濟南本地民營企業,建邦集團正式投身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而讓百萬濟南市民翹首以盼的建邦黃河大橋,也即將成為現實。經過2年多的建設,2010年年底,建邦大橋正式通車。這座黃河上第一座中央索麵三塔斜拉橋的背後,是投資方、建設方的全力以赴。
  • 鄭州北越黃河發展勢在必行?
    濟南黃河隧道正在建設中中鐵十四局濟南黃河隧道項目宣傳部供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    核心提示丨上層公路雙向六車道,下層布局軌道交通5月8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濟南採訪時,了解到了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工程的最新進展。在濟南已通過「交通先行」規劃出跨河發展的具體路徑後,已流傳多年的「鄭新融城」這一話題再次引起了關注。與此同時,與「鄭新融城」的設想幾乎同步而來的還有「鄭許融城」的設想。那麼,鄭州下步發展究竟向南還是向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此展開採訪。
  • 「鄭新融城」設想又被提起 鄭州北越黃河發展勢在必行
    濟南黃河隧道正在建設中中鐵十四局濟南黃河隧道項目宣傳部供圖□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核心提示丨上層公路雙向六車道,下層布局軌道交通,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最早有望於2021年10月正式投用。5月8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濟南採訪時,了解到了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工程的最新進展。在濟南已通過「交通先行」規劃出跨河發展的具體路徑後,已流傳多年的「鄭新融城」這一話題再次引起了關注。與此同時,與「鄭新融城」的設想幾乎同步而來的還有「鄭許融城」的設想。那麼,鄭州下步發展究竟向南還是向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此展開採訪。
  • 全球最大會展中心加速產業裂變,助力濟南強勢「北起」
    其中,落地全球最大會展中心的濟南先行區,被濟南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城市空間拓展主陣地,肩負「北起」重任。先行區獨佔新舊動能轉換國家戰略和黃河戰略,將建設黃河北岸主城區,成為黃河下遊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支點,引領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打造山東產業轉型升級新引擎。|先行區鳥瞰效果圖在黃河以北落地全球最大會展中心,交通配套已經先行。
  • 臨港新片區3年建7座綜合能源補給站,油氣、油氫或油電合建
    臨港新片區3年建7座綜合能源補給站,油氣、油氫或油電合建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05-21 19:22 來源:
  • 「橫跨南北十周年」建邦黃河大橋通車十周年紀念活動隆重舉行
    與會嘉賓駐足建邦大橋十周年圖片展,回顧過往在紀念碑揭彩儀式上,陳箭董事長致歡迎辭。他對在建邦黃河大橋建設過程中給予大力支持的省市區各級政府領導、專家團隊、合作單位表示了衷心的感謝!正是在各方支持和幫助下,建邦集團才有機會建設這座黃河大橋。
  • 「保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攜黃北跨,濟南發展進入黃河時代
    黃河濟南段沿河公園效果圖濟南市地勢南高北低,黃河在山東境內全部為地上河,過去,由於防洪安全的需要,濟南市的城區邊界被囿於黃河以南,城市發展更多圍繞大明湖進行建設,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如今,黃河得到了有效治理,濟南市跨黃髮展成為可能,2018年1月,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也宣告濟南城市發展由此開始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位於濟南城區北部,規劃總面積1030平方公裡,約佔濟南市面積的1/8,其中黃河以南300平方公裡,黃河以北730平方公裡。
  • 大西環開建 三環時代又近了 為京臺高速解壓將建黃河特大橋
    目前,濟南「三環」規劃中,大東環下半年通車,大西環動工開建,大南環、大北環也已經規劃,這意味著濟南的「三環時代」又近了一步。大西環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途經長清、齊河、禹城3個縣市區,沿線還會建一座跨黃特大橋,道路建成後將為京臺高速解壓,為帶動省會經濟圈發展「穿針引線」。
  • 央視《直播黃河》報導——北跨黃河 一覽芳華 穿...
    從150多年前黃河改道入海開始,濟南就在黃河臂彎裡生息發展。黃河將濟南一分為二,長期以來,濟南城市的發展格局,是不斷向東西擴展,城市的南北方向並未拓展開來。因為河道逐年淤積,河床普遍高於兩岸地面4~6米,部分地方甚至高出12米,黃河在濟南是典型的「地上河」。
  • 打造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泉水叮咚」融入「黃河大合唱」
    鋪開濟南地圖可以看到,黃河入濟後將這座城市一分為二,自然形成了南北兩岸。由於地勢南高北低,濟南的發展重心曾經長期框定在黃河以南。城區東西最長處達90公裡,南北最窄處卻僅10餘公裡。跨過黃河去發展,是濟南人長期以來的夢想。2003年6月26日,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確定了「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濟南城市空間布局,掀開了濟南人跨越黃河的新篇章。
  • 濟南這個片區將建黃河體育中心!可容納6萬人
    記者獲悉,總部經濟區位於先行區大橋組團西北部,用地規模約1.3平方公裡;黃河體育中心位於崔寨片區,總用地面積約145.8公頃(2187畝),規劃容納6萬人。總部經濟區位於大橋組團西北部規劃打造商務新地標總部經濟區位於先行區大橋組團西北部,城市發展軸線西側,北至橫一路,南至G308,西至S101,東至縱二路,用地規模約1.3平方公裡。
  • 濟南這座跨黃河大橋或年底開建!
    作為「三橋一隧」重要一環,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工程一直受到各界關注。近日,工程迎來了第三次環評公示,更多建設細節浮出水面。 工程起自歷城區將軍路與華山西路交叉口南約500米處,通過改建零點立交與濟廣高速相連,沿大橋路向北以高架橋形式延伸,在G104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下遊33.5m處新建一座大橋跨越黃河,在大堤北側與G104連接後,繼續向東北方向延伸,落地後下穿石濟客運專線,於大橋鎮山後陳家以東與G220平交,到達終點。
  • 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城市框架展開,濟南不斷長大
    如果把70年來濟南不同時代的地圖擺放在一起,便能直接感受到濟南「長大」的過程。從「大明湖時代」到「黃河時代」,70年來,濟南總面積增長64倍,建成區不斷提質擴容,一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呼之欲出。70年不斷擴容總面積增長64倍新中國成立之初,濟南的邊界北至黃河、南到千佛山、西到大飲馬莊、東到洪家樓,全市總面積僅有157.62平方公裡。
  • 中科院三大院所落地、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即將啟用……濟南北跨正...
    電商、物流、生鮮……這些核心業務集中落地一個城市,這在此前京東戰略布局中並不多見。在京東智聯雲濟南公司總經理尤瑞看來,集團對濟南市場重視程度在全國都能排到前五的水平。   其實,京東業務全面落地黃河北只是濟南先行區全面起勢的一個縮影。
  • 濟南黃河北首條有軌電車線路公布!設16座車站,途經這3個區!
    日前,濟南黃河北首條有軌電車線路露真容。據悉,濟南黃河北首條有軌電車將沿鳳凰路、220國道、光明街、正安路走行,線路全長約35.5公裡,設車站16座。有軌電車跨河拉近主城和先行區公示信息顯示,該項目的名稱為新建至濟陽區(先行區)有軌電車工程;建設單位是濟南交通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新建至濟陽區(先行區)有軌電車工程為連接先行區和濟陽區的軌道交通線路,途經歷城區、先行區、濟陽區。
  • 歐樂堡以東,建邦大橋以西,又一新大橋來了!
    作為「三橋一隧」之一、濟南攜河北跨的重要通道,齊河歐樂堡以東、建邦大橋以西的濟南齊魯黃河大橋工程迎來新進展,根據計劃,大橋將於在2021年12月通車。齊魯黃河大橋是齊魯大道北延跨越黃河的通道,設計為雙向八車道,中間預留軌道交通,採用公軌同層的布置形式,包括軌道交通、公交、BRT快速公交都可以同時在橋上運行,同時還會考慮讓行人也能在橋上通行。
  • 濟南開始北跨:投資40億 黃河北岸建新區
    日前,濟南市規劃局推出了《鵲山龍湖策劃方案》,拉開了濟南北跨的序幕。方案的主要內容是開發黃河北展寬區的濟南段,將在西二環延長線上再建一座黃河大橋;同時,在濟洛路北端建設黃河隧道,從地下穿過黃河。十年夢想濟南市由於北有黃河,南有群山,城區只能向東西方向發展。約在10年前,就有專家建議跨過黃河,開發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