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自古是文人墨客鍾愛之地,那裡氣候宜人,美景醉人,就連女子也惹人心醉。相對於北方,江南的特點就是多山多水,這也成了很多詩人筆下的絕美意境。今天,我們就一起感受一下古人筆下的江南。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江南春》
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千裡大地,斜風細雨,花紅草綠,煙雨朦朧。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它不是以一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而是著眼於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題為《江南春》。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讀完此詩,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撲來,想著就令人覺得清爽。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與活力,領略到了採蓮人內心的歡樂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愉和甜蜜。
《水仙子·詠江南》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裡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殺江南!
是多好的美景才能讓詩人發出愛殺江南的感嘆。你看那陽光照耀一江水,騰起了薄薄的煙霧,兩岸人家彩繪的屋簷相連,畫梁相接。江面上荷花叢生秋光恬淡,看沙鷗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飛舞盤旋,家家珠簾裡飄出香風。美麗的船隻好像從天邊駛來,酒家的旗幟迎風招展。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人人說盡,江南萬般好,千種妙風情,漂泊流浪江湖人,當於江南變老。隨清風幾縷,隨碧波微漾,隨星子眨眸,隨暖陽融融,慢慢變老。似水流年春又至,無邊光景一時新。
《絕句》
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江南早春的雨是杏花雨,江南早春的風是楊柳風,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 細雨沾衣,似溼而不見溼,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 這是怎樣的江南春景圖呀。
《南鄉子》
李珣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風景有池塘。
木蘭舟上珠簾卷,歌聲遠,椰子酒傾鸚鵡盞。
一首僅僅三十個字的小令,卻描繪出了江南山光水色之秀美,肥田沃土之喜人,農民之勤勞富庶,富者之悠閒自得,詞人之喜悅歡暢,清川之舟楫往還。這樣大的容涵量,寫得卻不擁不擠,雍容自如,疏淡雅致,這是很難得的。
《望海潮·東南形勝》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杭州之美,在白衣卿相柳永的筆下表現的淋漓盡致,以致於金朝完顏亮看了此詩後都發出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感嘆。
《行香子·過七裡瀨》
蘇軾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這首詞是蘇軾宋神宗熙寧六年二月(時任杭州通判)的一個清晨乘輕舟經過浙江境內著名風景區——富春江上的七裡瀨以後寫下的。詞中對大自然美景的讚嘆中,寄寓了因緣自適、看透名利、歸真返樸的人生態度,發出了人生如夢的浩嘆。
《望江南·超然臺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此詞。斜柳、樓臺、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渾然一體,以及燒新火、試新茶的細節,細膩、生動的表現了作者細微而複雜的內心活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犯作者權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