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探訪城區部分超市及農貿市場發現,隨著氣溫逐漸走低,蔬菜價格漲多跌少,多數蔬菜價格出現上漲。據業內人士分析,降溫及雨雪天氣的來臨,對蔬菜生長和運輸帶來一定影響,導致蔬菜價格有所上漲。預計隨著後期地產露天菜上市量的減少,市場蔬菜供應將向南方菜、大棚菜偏重,價格很有可能進入上升通道。
多數蔬菜價格上漲 大蔥價漲六成
「半個月前蔥的零售價還不到3塊錢一斤,今天再來買,市場上最便宜的都要4塊了,價格漲得真厲害。」昨日上午,在城區紅星農貿市場買菜的市民黃女士告訴記者,半個多月前她在小區團購了一捆10斤的大蔥只要19.9元,最近幾天已經漲到39.9元了。據農貿市場一蔬菜店老闆介紹,最近大蔥、黃瓜、茄子、西葫蘆等蔬菜的價格漲得比較明顯,基本上都漲了一元左右。
隨後,記者探訪了城區多家超市發現,相較於上個月初,大蔥、黃瓜、豆角等蔬菜的價格上漲最為明顯,其中大蔥的價格從一個月前的不到3元一斤,上漲到現在的每斤4.5元左右,價格上漲了6成左右。在超市內買菜的市民張女士表示,最近菜價上來了,她都不敢多買了,隨便來買一次菜就得好幾十塊錢。
「現在天氣冷了,菜價比較容易上漲,我們現在進貨,青菜類的都不敢進太多。」城區紅星農貿市場內,一蔬菜店老闆告訴記者,現在蔬菜價格一貴,百姓買得也少,每天前來購買新鮮蔬菜的多半是經營飯店和餐館的,再有一部分購買者是年輕人,中老年群眾在選購蔬菜的時候還是會偏向於選購價格比較實惠的。該蔬菜店老闆說,現在像小油菜、大白菜之類的葉類菜價格還算比較便宜,但後期如果有雨雪天氣,這類比較便宜的葉類菜價格也會跟著漲。
茄子、黃瓜漲價明顯 大白菜、油菜小幅下調
根據市農業農村局市場行情數據,和上個月月初相比,本月初的蔬菜批發價格整體呈現上升態勢,其中,茄子、黃瓜、絲瓜、豆角、西葫蘆、大蔥等蔬菜價格明顯上漲,而部分葉類菜價格如大白菜、油菜等價格出現小幅下調。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期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氣溫逐步走低,蔬菜生產進入淡季,本地產蔬菜減少。再加上進入冬季後,露天和拱棚蔬菜接連退市,雖然外地及南方同類貨源已接檔上市,但上市初期的南方菜價格明顯高於前期本地貨源,且並未形成批量供應,貨源相對緊張,助推菜價上行。
「現在正值季節轉換之際,蔬菜市場的供應量出現階段性減少,導致蔬菜價格出現季節性上漲。同時,外地菜源進入市場後,由於路途較遠,運輸、貯存成本增加,也是帶動蔬菜價格明顯上漲的原因之一。」據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南方蔬菜將陸續增量進入市場,交易份額逐漸增大,而本地及周邊縣市蔬菜的市場佔有率會逐漸減少,預計未來蔬菜價格仍將保持上升態勢。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