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地圖出行市場:高德百度戰略方向分叉

2020-12-13 驅動中國
  • 來源: 驅動號 作者: 網際網路隨筆   2020-01-07/21:18
  • 移動網際網路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其中在出行領域,這種影響最為深刻。無論我們採用何種出行方式——公交、地鐵、汽車乃至是騎行、走路,幾乎都離不開各類地圖應用,它們每天都在扮演出行助手的角色。

    盤點剛剛過去的2019年,地圖與出行這個領域仍在快速發展,而且競爭依然激烈。

    2019最後一戰

    近幾年,國內地圖導航市場一直是高德地圖佔據第一、百度地圖緊隨其後的雙雄格局。即使在2019年最後一個月,雙方還是不自覺地進行了一場對壘:兩家的明星導航語音包先後腳「上新」。

    2019年12月6日,百度地圖「官宣」趙薇語音導航包正式上線;一周之後的雙12,高德地圖推出了李佳琦導航語音。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娛樂明星,但李佳琦是2019年的現象級網紅,此前網友呼喚的段子猶言在耳,種種原因導致李佳琦的導航語音連番多次登上微博、抖音等網絡熱搜榜。對比之下,百度地圖的趙薇語音則顯得「靜悄悄」。

    2019最後一次對壘,無疑是高德地圖勝出。雖然無關大局,但高德地圖的快速反應、銳意創新,仍然讓人印象深刻。而這一戰也是雙方2019全年對決的一個縮影。

    在剛過去的2019年,地圖與出行市場的格局未有改變,只是雙方差距在加劇拉大。據權威數據平臺QuestMobile發布的《2019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秋季大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高德地圖月活躍用戶(MAU)超過4.8億,位居全網第八,不僅領先於百度地圖,還超過了百度App。在2019年,高德地圖月活躍用戶數超出百度地圖5000萬。通過對比計算發現,高德地圖的用戶數已經超過包括百度地圖在內所有其他地圖類產品的總和。

    倘若復盤2019年的地圖導航市場,最讓大家驚奇的或許不是這5000萬的用戶鴻溝,而是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正在完全不同的路徑上,走到了不同的目的地。

    高德向左百度向右

    地圖導航一直以來都比較特殊,過去它被視為使用高頻次、用戶高粘性、入手低門檻的工具類產品,但似乎很少有人將它當作入口級的超級App。但在高德、百度兩大公司的激烈競爭下,地圖導航被加持了更多的服務屬性。那麼,高德、百度又分別賦予了地圖導航什麼樣的定位,以及如何提升它的服務屬性的呢?

    通過梳理百度地圖在2019年的動作,發現提及最多的是關鍵詞是:人工智慧(AI)。

    在去年的9月,百度地圖宣布上線地圖語音定製功能,支持用戶最快20分鐘生成屬於自己的專屬語音包;此前的7月,百度地圖曾宣布用AR技術再現了圓明園大水法遺址。

    筆者還注意到,2019年7月,在"Baidu Create 2019" 百度AI 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地圖向外界展示了其AI 化數據採集能力,宣稱80% 數據採集環節實現了AI 化。

    百度一直以技術公司自居,而AI是百度寄希望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苦苦追趕阿里、騰訊幾乎唯一的砝碼。畢竟,在搜索已經無法為百度提升估值和未來想像力,並且屢屢遭受質疑的形勢下,AI轉型似乎被欽定為集團的第一戰略。百度地圖作為其AI生態中的一枚棋子,以AI作為地圖服務的標籤與其說是主動求變,不如說集團戰略的貫性執行。

    對比來看,高德地圖2019年的每次亮相,幾乎都與出行服務升級密切關聯,目的都是為了提升用戶的出行體驗。

    在共享出行方面,此前高德地圖於2017年率先推出了聚合打車模式,通過接入滴滴、首汽約車、神州專車、曹操出行、嘀嗒出行等眾多平臺,來幫助用戶一鍵多平臺叫車。在2019年,由於眾所周知的網約車整治行動的影響,打車難、打車貴成為用戶出行的一大痛點,高德地圖的聚合打車服務可謂是發揮了雪中送炭的作用。用戶不僅大大提高了打車效率,也能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品牌和價位的服務產品。去年8月,高德地圖還發布了傳統出行數位化升級方案,更進一步壘高了行業門檻。

    而在公共出行方面,除了基礎的地鐵圖、公交路線與站點查詢,高德還與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杭州等許多重點城市的政府相關部門和公交集團達成合作,推出了實時公交服務,為用戶直觀展示公交車的實時位置,距離當前站點還有幾站以及幾分鐘到達。去年11月,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和高德地圖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共同啟動了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MaaS),有評論就認為,「北京綠色出行服務平臺最終選定了高德地圖,這在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兩強爭霸的市場格局下,意義不言而喻。」

    針對用戶的旅遊需求,高德在去年國慶前推出了景區隨身聽服務,覆蓋故宮、恭王府、頤和園等全國1000多個熱門景區,著名收藏家、高德首席導覽官馬未都、南派三叔以及眾多非遺傳人、知名主播、金牌導遊等都化身景區導覽官,幫助遊客更加深入的了解景區景點背後的歷史文化。在12月份,高德進一步發布「景區隨聲聽導覽官招募計劃」,向更多的優秀語音創作者發出了入駐邀請。

    梳理一下發現,高德地圖正逐步將地圖從導航工具,提升為綜合出行平臺,同時也將這個市場從工具競爭升級為生態之戰。

    對比見真章,我們能清晰地看到,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在過去的一年所分別發力的方向,以及在公眾認知層面二者差異化的定位。百度地圖竭力希望樹立AI領先者的角色,但真正在出行場景方面,其多項功能體驗相較於對手卻乏善可陳,流於技術之表。高德地圖則竭力做好用戶出行場景裡那個最佳助手的角色,真正解決用戶痛點,高德推出的各項真正實用、易用的功能服務,也順理成章地成為用戶地圖導航的首選。

    用戶體驗幹掉「黑科技」

    百度公司整體向AI轉型意願之迫切,我們早已從各種文章報導中了解到了緣由。針對於地圖導航服務的應用場景,需要結合用戶的各項行為數據進行不斷的調教。倘若如百度宣稱的那樣,其作為AI技術最強最豐富的地圖廠商,並且也陸續推出智能語音助手、語音定製、AR 步行導航、出行助手等產品,按理說應如虎添翼般進一步贏得市場,縮小與行業第一的差距,但在國內權威數據機構QuestMobile的報告中,其與高德地圖的差距卻不降反升。

    隨著地圖越來越成為連接出行服務最重要的戰略入口,地圖究竟應該被各種黑科技來包裝升級?還是應該深刻捕捉用戶需求,優先提升各種出行場景下的用戶體驗?二者誰才會被市場接受,通過兩家廠商的數據變化進行比較,用戶想必已經用腳進行了投票。

    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其現階段華麗包裝的AI應用並沒有讓用戶真正買帳。這也是百度公司進入移動網際網路後的一個頑疾,過度以技術領袖的身份自居,研發所謂「黑科技」卻容易忽視了市場裡最真切的痛點,與用戶漸行漸遠。

    舉個簡單的例子。百度地圖將其AR地圖功能與谷歌地圖服務比較,認為其領先於谷歌,然而這項功能在用戶現實場景中使用頻次是極低的,倘若將此作為推向市場的賣點,有可能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

    再以百度地圖的語音定製為例,錄製個人的導航語音,確實能從側面印證自己的AI實力,但這是否真的是用戶出門剛需?

    相反,高德之所以能不斷拉大與對手的差距,一方面是因為它充分洞察並滿足了用戶需求,而不只是用黑科技來提升逼格,畢竟對於地圖而言,再智能再高科技,都要服務於為用戶解決躲避擁堵、打車難、等公交難等實際出行煩惱來。

    事實上,高德地圖也積極探索使用AI技術,但呈現的產品服務比較而言更接地氣。其智能語音助手「你好小德」幫助駕車用戶解放雙手;車載AR導航服務幫助「路痴」在行駛途中更快更直觀地辨識道路岔口;與阿里雲共建城市大腦·智慧交通,利用AI和大數據能力,從城市的全局角度進行智能調度,緩解城市擁堵……

    真實的用戶體驗也反映在了網友口碑上。筆者對最近一個月的微博、今日頭條、知乎等社交媒體上的網民發帖跟帖,做了大致統計和分析,說實話,兩家產品都有被吐槽,數據不準啊、導航錯誤啊……當然,網友點讚的也很多,在品牌好感度上,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的對比大概是3:2。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出行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品質化,針對地圖產品也有了更多的使用場景和期待感。因此對於服務提供商而言,他們眼中的地圖服務究竟是什麼樣子?琢磨清楚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關鍵。

    去年8月,高德地圖宣推出了嶄新的品牌Slogan:「行,用高德」,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表示,這次產品全面煥新,意味著高德地圖正式進入了新的戰略發展階段:從地圖導航工具,升級為國民出行平臺

    直到今天,高德地圖已經覆蓋地圖信息服務、駕車導航、共享出行、智慧公交、智慧景區、騎行、步行、長途出行等非常全面而且專業的移動出行服務。月度活躍用戶數也突破4.8億,與微信、支付寶、微博等一起成為國民十大超級應用。

    寫在最後

    目前,以00後為代表的年輕化群體,正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的新生力量。了解並滿足年輕群體的使用需求,贏得年輕群體的青睞,將在相當長時間內決定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競爭格局。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看到的地圖服務一定會變得更酷、更智能,也會成為用戶最離不開的出行助手,但這一切都首先基於它能更準確、更有效、更快速的解決實際出行問題。否則再華麗的功能設計脫離了根本需求,就仍是無本之木。

    相關焦點

    • 高德、百度的下半場地圖戰
      「高德給我導錯後,我直接就跟它拜拜了。」一位使用了三年百度地圖的用戶表示,之後他再也沒用過高德。而高德地圖的一位深度用戶表示,多年沒換軟體的原因是當年有次被百度導錯了。實際上,手機地圖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比達諮詢,2019 年手機地圖使用人數預計達 7.5 億人,主要用來規劃路線、周邊搜索、打車、查詢公交信息等。
    • 百度和高德的AI地圖對壘
      據艾媒諮詢《2019Q1中國手機地圖行業市場監測報告》,2019年手機地圖的整體用戶規模已經達到7.55億,並且,隨著AI技術在手機地圖上的應用逐漸成熟,這個數字還將繼續擴大。百度高德對壘有市場的地方就會有競爭,AI地圖作為AI賦能的必經之路,已經成為地圖大廠間搶佔市場的有利武器,而百度地圖在「地圖一哥」的爭奪當中並非勢不可擋。
    • 聯手HERE地圖劍指海外 「後發者」高德地圖能否制勝國際市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在升級為國民出行平臺之後,高德地圖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入阿里陣營第五個年頭(2019年)後,高德地圖的戰略發生了諸多升級。2019年8月,高德地圖正式宣布升級國民出行平臺,隨即推出系列出行一體化解決方案。
    • 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是怎麼盈利的?
      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起來後,高德殺入網際網路地圖和手機導航領域,算是轉型最為成功的傳統圖商。在百度地圖的長期廝殺後,百度地圖通過讓用戶免費使用手機導航,徹底打掉了高德地圖的營收來源,致使高德一度陷入發展困境,不得已而委身於阿里。最近消息,百度將百度地圖併入AI體系,剝離商業化,也開始專注於地圖業務自身。
    • 競品分析:高德地圖VS百度地圖
      其中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佔據用戶市場份額的頭部位置,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兩者佔比分別為34%和31%。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地圖雖然推出時間較前兩者較晚,目前的用戶市場份額已經達到16%,位列第三。2018年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手機地圖APP月活用戶數量均突破3億人,遙遙領先其它手機地圖APP,其中高德地圖佔據首位。
    • 中國手機地圖排名:百度地圖第一,高德地圖第二
      近日,網際網路第三方大數據機構易觀千帆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地圖行業最新數據,百度地圖以71.68%的比例佔據中國手機地圖APP領域活躍用戶覆蓋率首位,穩居行業第一,高德則以37.53%的佔有率排在第二。
    • 競品分析報告:騰訊地圖APP VS 百度地圖 VS 高德地圖
      從產品定位角度來看三者功能內容,高德地圖藉助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深化「網際網路+出行」,拓展出行內容;深化「出行+「,在O2O方面做的更為完善,開始向人口應用方向發展。百度地圖也介入了很多O2O方面的業務,再觀騰訊地圖,圍繞海量數據和精準導航開展其功能,增加街景地圖,堅持「足不出戶看天下」。
    • 競品分析報告 | 高德地圖 vs 百度地圖 vs 騰訊地圖
      據調查,2019年第三季度手機地圖APP市場整體活躍用戶規模為7.84億。環比下降1.9%,同比上漲3.9%。行業APP活躍用戶規模較上一年整體仍保持穩速增長。當前中國手機地圖市場格局趨於穩定,基本形成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雙雄爭霸,騰訊為首的第二梯隊迅猛直追的格局。
    • 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同時變更掌門人,兩家企業將徹底走向反方向
      中國地勢龐大,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地圖的關鍵就顯山露水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地圖也從紙質地圖變成了手機導航地圖,即使是街道或是線路有所變化也可以隨之更新,是非常方便的。同時語音導航也是常見的,不過現在出現的明星語音導航拉起了地圖戰役。
    • 百度高德搶奪手機地圖市場份額
      手機地圖正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的重要入口,由此也成為眾多公司爭奪的新焦點。  網絡巨頭百度近日也成立LBS事業部,將百度地圖作為其布局移動網際網路的戰略級產品來開發。新版的百度地圖謀求平臺化發展,本地生活服務信息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 地圖導航業下半場,高德與百度地圖各缺一子?
      來自百度地圖的數據顯示,在地圖導航APP排行榜中,百度地圖活躍滲透率達到5.154%,周人均打開次數5.9次,市場份額超70%。其實,份額之爭的結果並沒有那麼重要,同作為地圖導航類應用的兩大巨頭,二者在業務發展方向上分道揚鑣,歸根結底,真正好用的、能使用戶受益的產品才是好產品。如今,地圖導航市場已經進入了下半場,高德和百度地圖卻異軌殊途。
    • 百度地圖發布國際化戰略 高德哭暈在廁所
      百度地圖發布國際化戰略 高德哭暈在廁所時間:2016-04-20 13:5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今天,我的朋友圈被百度地圖將要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刷屏了,看了鋪天蓋地的媒體報導得知,百度地圖的國際版早已經登陸了亞太18個國家和地區,真是令人振奮,難怪人民日報客戶端都發布了這條新聞
    • 聯手滴滴,騰訊地圖再向高德地圖、百度地圖衝擊
      出行離不開地圖,而國內地圖廠商經過多年激烈競爭,使得地圖市場格局逐漸趨於穩定,基本形成了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割據一方的「雙寡頭」局面。而騰訊地圖雖誕生多年,但在市場影響力上,和百度高德相比還是稍遜一籌。騰訊此次借旗下騰訊地圖和滴滴合作,進入共享出行領域,主要是希望藉此提高騰訊地圖的變現能力,增強其在出行領域的影響力。
    • 百度VS高德 地圖的未來發展之匙究竟掌握誰手?
      隨著有車一族的增多,地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當前國內地圖市場競爭已經變得越發激烈。近來,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皆在多個與地圖、出行、LBS、生活等相關的領域謀篇布局。4月19日,百度地圖公布國際化戰略,宣布將在2016年增加150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線,吹響加速海外擴張的號角;此外,百度地圖還與國內第一汽車廠商長安就智慧汽車達成戰略合作,並在春季上線了近150個景點的踏青全景地圖。而高德地圖也開始謀求入局車聯網產業。旁觀兩大地圖廠商的戰略布局,我們不難判斷出地圖的未來發展之匙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
    • 未來你可能用到的地圖APP,除了百度和高德還有哪些?
      2 市場競爭情況分析 高德地圖 VS 百度地圖,今天你用手機地圖了嗎? 根據易觀千帆2019年1月-7月活躍人數監測數據顯示,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領跑市場,1月份的時候,高德地圖月度活躍人數為38209.7萬人,百度地圖活躍人數為36777.3萬人,但短短半年後,百度活躍人數已經和高德基本持平,雙方都保持在接近4億的水平上。
    • 高德、百度各顯神通,春運手機地圖哪家強?
      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19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秋季大報告,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9月月活分別為4.8億和4.3億,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圖應用,基本上形成了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的雙寡頭格局。身處阿里巴巴經濟體內,基礎設施的角色定位配合新零售戰略,高德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2002年創立的高德地圖靠車載導航起家,一直是車載領域的領先者,201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成功上市。
    • 高德地圖的四處進擊
      EnfoDesk易觀智庫產業資料庫數據顯示,2013年第3季度裡,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搜狗地圖分別以31.3%(含iOS蘋果地圖6.1%)、26.6%、8.5%的比例位列中國手機地圖累計帳戶市場份額前三位。激烈的市場角逐之下,高德和百度地圖脫穎而出,而後兩者又因「免費」一事開始槓上了。
    • 萬字長文解析手機地圖競品: 高德、百度、騰訊
      本文以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三大巨頭產品為分析對象,宏觀上聚焦行業生態與公司戰略,洞察產品功能布局;微觀上著眼於產品內核,對手機地圖產品的數據、用戶、場景、功能、交互、優劣勢進行多方面剖析。最後對中國手機地圖產品的發展趨勢進行初步預測。
    • 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誰才是貼心出行助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地圖導航,無論是開車出行還是到陌生的地方,我們都會用到地圖導航軟體。然而在眾多導航軟體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就是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了。但別看都是導航軟體,其中差別還真是不小呢。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看看哪個才是你的貼心出行助手。
    • 競品分析報告:百度地圖VS高德地圖
      如果產品可以直接給出一份詳細的攻略加路線規劃圖,用戶在出行時只需要打開地圖類APP即可,儘量讓用戶少思考,不思考)2.1.1.3 多樣化的出行方式選擇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的出行方式基本差不多,都基本覆蓋了現有的出行交通方式,包括在未來智能汽車領域,百度也是引入了自家的自動駕駛汽車,而高德相應地也引入WeRide的自動駕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