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正在雪梨新州美術館舉行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吸引觀眾。題為「天地人」的這次展覽,是該院珍寶有史以來首次到澳大利亞展出,87組書法、繪畫、圖書、地圖、青銅器、瓷器、玉器、木雕作品,蘊含著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推崇的人類和自然在宇宙中和諧共存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圖為當地觀眾欣賞明孝宗弘治坐像。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攝
3月18日,正在雪梨新州美術館舉行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吸引觀眾。題為「天地人」的這次展覽,是該院珍寶有史以來首次到澳大利亞展出,87組書法、繪畫、圖書、地圖、青銅器、瓷器、玉器、木雕作品,蘊含著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推崇的人類和自然在宇宙中和諧共存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圖為觀眾欣賞青銅器。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攝
3月18日,正在雪梨新州美術館舉行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吸引觀眾。題為「天地人」的這次展覽,是該院珍寶有史以來首次到澳大利亞展出,87組書法、繪畫、圖書、地圖、青銅器、瓷器、玉器、木雕作品,蘊含著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推崇的人類和自然在宇宙中和諧共存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圖為觀眾欣賞清沈源的《清明上河圖》。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攝
3月18日,正在雪梨新州美術館舉行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吸引觀眾。題為「天地人」的這次展覽,是該院珍寶有史以來首次到澳大利亞展出,87組書法、繪畫、圖書、地圖、青銅器、瓷器、玉器、木雕作品,蘊含著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推崇的人類和自然在宇宙中和諧共存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圖為觀眾欣賞肉形石。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攝
3月18日,正在雪梨新州美術館舉行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吸引觀眾。題為「天地人」的這次展覽,是該院珍寶有史以來首次到澳大利亞展出,87組書法、繪畫、圖書、地圖、青銅器、瓷器、玉器、木雕作品,蘊含著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推崇的人類和自然在宇宙中和諧共存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圖為觀眾欣賞展品。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攝
3月18日,正在雪梨新州美術館舉行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吸引觀眾。題為「天地人」的這次展覽,是該院珍寶有史以來首次到澳大利亞展出,87組書法、繪畫、圖書、地圖、青銅器、瓷器、玉器、木雕作品,蘊含著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推崇的人類和自然在宇宙中和諧共存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圖為觀眾欣賞玉器。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攝
3月18日,正在雪梨新州美術館舉行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吸引觀眾。題為「天地人」的這次展覽,是該院珍寶有史以來首次到澳大利亞展出,87組書法、繪畫、圖書、地圖、青銅器、瓷器、玉器、木雕作品,蘊含著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推崇的人類和自然在宇宙中和諧共存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圖為一對青年男女在欣賞趙孟頫手書《赤壁賦》。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攝
3月18日,正在雪梨新州美術館舉行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吸引觀眾。題為「天地人」的這次展覽,是該院珍寶有史以來首次到澳大利亞展出,87組書法、繪畫、圖書、地圖、青銅器、瓷器、玉器、木雕作品,蘊含著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推崇的人類和自然在宇宙中和諧共存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圖為橄欖核雕制蓬船。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攝
(責任編輯:歐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