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和盧森堡釋放逐步「解禁」信號
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15日電(記者潘革平任靜)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三國15日分別報告新冠累計確診病例33573例、28153例和3373例。雖然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比利時和盧森堡釋放了逐步「解禁」的信號。
比利時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15日發布公報說,該國新增確診病例2454例,累計確診33573例;新增死亡病例283例,累計死亡4440例。
比利時首相維爾梅斯15日宣布,比利時國家安全委員會決定將原定19日到期的封禁措施延長至5月3日,在8月31日前禁止舉辦大型文化體育活動。同時,一些封禁措施開始鬆動:允許花木、園藝店等營業;養老院和殘疾人中心開放探視。在逐步解除封禁措施期間,建議民眾在與人距離少於1.5米或人多的地方佩戴口罩。維爾梅斯強調,現在仍無法預測何時能恢復正常生活,希望比利時民眾能夠堅持不懈,戰勝疫情。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所15日發布公報說,該國新增確診病例734例,累計確診28153例;新增死亡病例189例,累計死亡3134例。
荷蘭首相呂特15日說,荷蘭將於21日決定是否將原定28日到期的封禁措施延期,醫院救治能力、老年人和弱者如何得到保護、對病毒的了解程度這三大因素將影響疫情期間的各項措施。他表示,由於民眾遵守政府規定,新冠病毒在荷蘭的傳播速度有所放緩,但目前不會完全解禁。
盧森堡政府15日發布報告說,該國累計確診病例增至3373例,累計死亡69例。
盧森堡首相貝泰爾在15日召開的記者會上宣布了一系列旨在逐步「解禁」的措施:從20日起建築工地重新開工,中學自5月4日起複課,小學和幼兒園從5月25日起複課。但是在7月31日前仍然禁止舉辦大型集會和文化體育活動。貝泰爾說:「由於歐盟各成員國的封禁措施各不相同,因而難以形成共同的解封戰略。」
古特雷斯稱讚世衛組織幫助非洲抗擊新冠疫情
新華社聯合國4月15日電(記者王建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5日稱讚世界衛生組織為非洲抗擊新冠疫情所作的努力,強調債務減免對非洲取得抗疫勝利至關重要。
古特雷斯當天在與聯合國非洲集團舉行視頻會議時,對世衛組織在新冠疫情暴發初期幫助非洲國家及早發現病毒所作的努力表示肯定。他說,在疫情暴發初期,非洲只有兩個國家能夠檢測新冠病毒,但在世衛組織的幫助下,如今已有47個國家能夠進行相關檢測。
古特雷斯認為,減免非洲債務必須是非洲大陸應對新冠疫情所有措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將繼續在國際社會倡導減免非洲債務。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也將與非洲財長一道,共同呼籲國際社會推出非洲債務減免一攬子計劃。
關於受到廣泛關注的新冠疫苗,古特雷斯說,開發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也許是讓全世界回歸正常的唯一辦法,希望相關機構和專家以人類歷史「前所未見」的速度和規模,加速開發和生產新冠疫苗。
此外,古特雷斯還對非洲國家積極回應他日前關於全球實現停火以全力應對新冠疫情的呼籲表示感謝,並再次強調目前要將所有的力量和資源投入到抗擊新冠疫情行動中。他警告說,對於非洲而言,新冠疫情給非洲大陸造成的影響也許將是最嚴重的。
聯合國區域集團是聯合國會員國一種非官方的劃分方法,根據地理區域將會員國劃分成5個區域集團。目前非洲集團共有54個會員國。
IMF總裁敦促國際社會協調一致應對疫情
新華社華盛頓4月15日電(記者許緣高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5日表示,新冠疫情阻礙全球經濟增長,國際社會必須團結起來,共同應對危機。
格奧爾基耶娃當天在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上表示,疫情或導致今年全球經濟經歷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衰退,且對經濟前景帶來極大不確定性。許多國家已採取非常規應對措施,但考慮到危機的嚴重性,國際社會還需作出更大努力,迅速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
格奧爾基耶娃說,為應對疫情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各國應從三個重點制定政策。其一,保護生命,優先安排衛生支出,避免醫療用品和食品的出口限制;其二,保護生計,使用貨幣刺激和流動性工具,避免流動性壓力轉變為償付能力問題;其三,制定經濟恢復計劃,立即採取政策行動,避免疫情對經濟造成不可逆轉的創傷。
她指出,許多新興市場和低收入經濟體衛生基礎薄弱,且遭遇嚴重資金外流,其中一些經濟體可能面臨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為此,國際社會必須加緊努力為其提供更多資金和債務償還優惠。IMF也隨時準備調動1萬億美元借貸能力,並對緊急融資請求作出響應。
當天,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召開視頻會議,同意世界最貧困國家從今年5月1日起至年底暫停償還債務。對此,格奧爾基耶娃和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歡迎,稱這是一項強有力、快速反應的舉措,將為保護最脆弱群體發揮重要作用。
受疫情全球蔓延影響,IMF和世行春季會議本月14日至17日通過遠程會議方式召開。在14日發布的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衰退程度遠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下滑。
哈薩克斯坦衛生部:哈進入新冠疫情高發期
新華社努爾蘇丹4月15日電(記者任軍)哈薩克斯坦衛生部15日宣布,哈薩克斯坦已正式進入新冠疫情高發期。
哈衛生部副部長利亞扎特·阿克塔耶娃在當晚的線上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哈薩克斯坦新冠病毒感染率達每10萬人7例,進入疫情高發期。對此,哈將增強大規模檢測力度,尤其針對感染風險較高的人群。醫療機構也將進入強化版抗疫工作狀態,每名就醫患者都將被視為新冠疑似病例對待。
阿克塔耶娃表示,哈薩克斯坦當前共有超過370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佔總感染人數的28%。她呼籲醫護人員加強防護措施,醫療機構必須嚴格執行隔離、防護、監控、消毒、登記等方面的防疫要求。
另據哈通社15日消息,哈總統託卡耶夫已籤署總統令,將全國緊急狀態期限延長至5月1日,同時要求哈政府會同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就落實總統令相關工作採取必要措施。
據哈通社數據,截至15日,哈薩克斯坦累計確診新冠病例1295例,治癒240例,死亡16例。
盧安達衛生部長:學習中國抗疫經驗非常重要
新華社基加利4月15日電(記者呂天然)盧安達衛生部長達尼埃爾·恩加米傑1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學習中國經驗對於盧安達遏制新冠病毒傳播非常重要。
恩加米傑當天早些時候和基層醫療保障國務部長塔爾西塞·恩潘加、盧多家治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負責人和一線抗疫醫生們與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11名專家通過視頻遠程對話,交流應對新冠疫情經驗。中國專家在2個小時的交流中同盧方分享醫院管理、應急處理、醫護人員培訓方面的抗疫經驗。
恩加米傑告訴新華社記者,全球密切合作是擊敗新冠疫情的關鍵,與會盧安達人員通過交流,學習到包括疫情管控、病毒檢測、感染病人救治、疑似和確診病例隔離等控制疫情的相關經驗,「盧安達衛生部的所有同事都會從中獲益」。
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在交流中說,希望邵逸夫醫院的實踐和經驗對盧安達有價值,能真正幫助盧安達的抗疫工作。「我堅信,我們都會在不遠的將來打贏這場抗疫戰。祝中國和盧安達好運。」
這一抗疫交流活動由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推出的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牽線聯繫。據阿里巴巴介紹,接下去還將面向斯裡蘭卡、辛巴威、南非、尼泊爾、加納和埃及等10多個亞非國家的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舉辦類似交流活動。
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於今年3月上線,旨在為世界各地的一線醫生和護士提供抗疫實戰經驗分享和在線交流協作,為海外華人同胞提供來自抗疫最前線醫生的新冠防治諮詢,並為醫療科研機構提供人工智慧(AI)大數據和雲計算方面的支持。
世衛組織:無證據表明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可預防新冠肺炎
新華社日內瓦4月15日電(記者沈忠浩)世界衛生組織15日發布的每日疫情報告指出,迄今沒有證據表明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可保護人們免受新冠病毒感染,因此目前不推薦通過接種該疫苗預防新冠肺炎。
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為減毒疫苗,在全球兒童中廣泛接種。與滅活疫苗相比,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中的病毒仍有一定活性,對免疫系統具有一定的非特異性作用。非特異性免疫指機體對各種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異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應的免疫應答。
世衛組織說,美國計劃開展一項關於通過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世衛組織將對可能得出的有關證據予以評估。
在還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世衛組織不推薦通過接種該疫苗預防新冠肺炎,但繼續建議用其預防脊髓灰質炎。
脊髓灰質炎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影響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嬰幼兒。患者如得不到及時救治,會產生嚴重不可逆的後遺症。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將繼續與世衛組織合作抗擊疫情
新華社華盛頓4月15日電(記者劉品然 孫丁)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15日表示,美疾控中心將繼續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共同抗擊新冠疫情。
雷德菲爾德當天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說,「世衛組織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們的重要合作夥伴」,美疾控中心和世衛組織在全球範圍內合作抗擊包括伊波拉病毒在內的公共衛生危機,美疾控中心會繼續與世衛組織合作。
在回答有關美方決定暫停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可能產生的影響這一問題時,雷德菲爾德表示,此類與地緣政治有關的問題應由專業人士解答。在公共衛生領域,美疾控中心將繼續與世衛組織並肩合作,努力遏制疫情,保護美國人民。
美國總統川普14日宣布,美國暫停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他說,美國每年向世衛組織繳納超過4億美元會費,作為世衛組織的主要贊助方,美國有責任對世衛組織在疫情中的行為問責。此舉遭致國際社會和美國國內專業人士的批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4日說,全球正在抗擊新冠疫情,削減世衛組織或任何其他人道主義組織行動所需資源不合時宜,世衛組織必須得到支持,這對全球戰勝新冠疫情的努力絕對關鍵。
美國醫學會主席帕特裡斯·哈裡斯當天發表聲明說,抗擊新冠疫情需要國際合作,美國在此關鍵時刻暫停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是在錯誤方向邁出的危險一步。聲明強烈要求川普重新考慮這一決定。
世衛組織總幹事:對美國暫停資助世衛組織表示遺憾
新華社日內瓦4月15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5日對美國決定暫停資助世衛組織表示遺憾。他同時重申,新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只有全球團結才能擊敗病毒。
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說,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各國優先討論的議題之一就是建立一個保護和促進世界人民健康的組織。這一願望體現在《世界衛生組織章程》中。
譚德塞表示:「美國是世衛組織長期和慷慨的朋友,我們希望它繼續如此。我們對美國總統暫停資助世衛組織的決定感到遺憾。」
他說,在美國人民和政府的支持下,世衛組織致力於改善世界上許多最貧困和最弱勢人群的健康。世衛組織不僅在和新冠病毒鬥爭,還在努力應對脊髓灰質炎、麻疹、瘧疾、伊波拉、愛滋病、結核病、營養不良、癌症、糖尿病、精神衛生問題以及許多其他疾病和健康問題。同時,世衛組織還與各國合作強化衛生系統,改善人們獲得拯救生命的衛生服務的機會。
譚德塞宣布,世衛組織正在評估美國暫停資助可能會對該組織工作造成的影響,並將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填補面臨的財政缺口,以確保工作得以繼續而不受幹擾。
譚德塞強調,世衛組織承諾專注於公共衛生和科學,以及不畏懼、不偏袒地服務全世界所有人民,這一承諾不會動搖分毫。「我們的使命和任務是與所有國家平等合作,而不考慮其人口或經濟規模。」
他說,新冠病毒「不區分富國和窮國,大國和小國;它不針對特定國籍、民族或意識形態。世衛組織同樣如此。現在是我們所有人團結起來,與一個共同的威脅、一個危險的敵人鬥爭的時候。當我們出現分裂時,病毒會利用我們之間的裂縫。」
譚德塞同時表示,世衛組織會對各方向其提供的資源負責。「在適當的時候,世衛組織會員國和為確保透明度和問責機制而設立的獨立機構將審查該組織在應對這一大流行方面的表現。」
「毫無疑問,我們將確定需要改進的地方,並從中汲取教訓。但現在,我們的工作重心、我的工作重心是阻止這種病毒並拯救生命。」
譚德塞感謝各會員國、國際組織及個人對世衛組織的支持和承諾,並再次呼籲全球團結一致共同應對疫情。
(綜合新華社)
[ 責編:王宏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