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

2020-12-13 中國教育在線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廣東省教育廳直屬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有41年辦學歷史,是全省舉辦高等職業教育歷史最悠久的院校之一。院校代碼:12060,辦學性質:省屬公辦,錄取批次:專科。

【辦學歷史】 學院前身為廣東韶關鋼鐵集團職工大學,始辦於1976年3月,辦學初期校名為韶關鋼鐵廠「七.二一」工人大學;1982年6月,粵北三所冶金職工大學合併為韶鋼職工大學,由韶鋼管理,並遷至曲江區原廣東工業大學舊址辦學; 2000年6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為普通高等職業學校;2014年6月,由韶鋼移交廣東省教育廳直屬管理。

【辦學條件】 學院地處韶關市南郊,鄰近京珠高速公路,緊靠廣韶公路,毗鄰粵北名勝南華寺,便捷的交通,靈氣氤氳的寶林山,佔地43.7萬平方米,為莘莘學子提供了一片「寬、厚、平、和」的讀書沃土。

學院秉承「以人為本、教育創新、依法治校、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弘揚「求索、敬業、務實、創新」的校訓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勵精圖治,於2005年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畢業生近年來總體就業率均在99%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學院下設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計算機系、經濟管理系、外語系、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實習工廠等8個二級教學單位。現有全日制在校大專學生9289人;教職工數509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的140人;副高以上的90人,雙師素質教師179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14人,廣東省技術能手4人,南粵優秀教師4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冶金職教傑出個人12人,韶關市首期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人才3人。學院現有兼職教師98人,並聘請了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技術專家、能工巧匠羅東元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優秀技術人才為客座教授,打造了一支以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和雙師型教師為主體,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近年來,我院教師在各類技能競賽中屢獲佳績,並取得豐碩的教學科研成果。

學院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學院被授予2008-2010年度廣東省高校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學校、全國冶金高等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入伍預徵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大學生徵兵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院黨委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工作優秀組織獎、固本強基工程創新獎;學院就業指導工作在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評估中榮獲全省第四名,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在省教育廳考核中獲優秀等級。

【專業建設】 學院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思路,積極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人才培養、現代學徒制等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和崗位需求的專業群。其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為省高職高專教育示範性專業;數控技術、軟體技術、物流管理三個專業為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營銷與策劃專業為中央支持高職院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重點建設專業;數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為省高職教育重點建設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獲第一批省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專業建設點立項。

【實訓基地建設】 學院按照對接需求、特色鮮明的發展思路,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充分發揮背靠韶鋼的大優勢,探索建立「廠中校」「校中廠」實習實訓基地,建成一批融教學、培訓、技能鑑定於一體的校內外實訓基地。以央財、省財專項扶持資金項目的建設為牽引,進一步充實實驗、實訓硬體資源,初步形成了國家、省級、院級三級實訓基地體系。

現有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校內實訓基地15個,下屬實驗室、實訓室、計算機室共83個。其中,中央財政扶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兩個:電子電工與自動化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專業先進位造技術實訓基地;省級實訓基地8個:機電維修實訓基地、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機電技術公共實訓中心、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軟體技術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省級公共實訓中心1個:機電技術公共實訓中心。

學院校企合作蓬勃發展,在韶關和珠三角等地設有123個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其中4個為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寶鋼集團韶關鋼鐵有限公司、中國聯通(韶關分公司)、廣州市友迪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曲江團委(韶關)。在寶鋼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設有30個實習實訓教學點。

豐富的實訓資源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為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技能考證和競賽】  依託職業技能鑑定機構,積極開展高新技術考試和技能鑑定。學院建立全國高新技術考試站和職業技能鑑定所,能組織19個職業工種的職業資格鑑定考試,基本滿足學院各專業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近十年學院曾先後三次被省職業鑑定指導中心評為技能鑑定「先進組織」。

積極推進「雙證書」制度建設,要求每個學生在畢業時必須取得一個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據統計,我院歷屆畢業生有近半同學考取了兩種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最多的甚至考取了八種職業資格證書,大大提升了我院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同時,學院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貼近行業企業標準及規範的系統賽前訓練。近兩年來,學院師生先後斬獲幾十項全國、全省技能大賽獎項,圓了廣大師生「人生出彩」的職業夢想。

【文化育人建設】學院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一是加強物質文化建設,推進圖書和信息資源建設,建有音樂室、繪畫室、形體訓練室、九齡廣場、松林公園和標準塑膠跑道田徑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運動場地和設施;二是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工程,建立獎、助、貸、減、免制度,依託大學生就業與終身發展協會、心理健康協會、英語俱樂部等95個學生社團,發揮紅色文化節、校園讀書節、商務文化節、宿舍文化節、社團文化節、科技創新大賽等品牌活動的引領作用,大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人文教育和社會實踐,為學生發揮特長、展示才華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促進了「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培育了學生「注重人格、注重倫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諧」的人文精神。

42年的發展歷史,我院在教學、技能培訓、學生管理以及畢業生就業工作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校園文化。建校以來,培養了以「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津貼」的莊慶輝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工程技術人才、管理骨幹和以黃曉波為代表的一批創業人才。我院畢業生素以理論基礎紮實、專業技能強和綜合素質高著稱,且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創新意識,多年來一直受到用人單位廣泛好評。

我院具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先進齊全的教學設施,幽雅的校園環境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為立志成才的求學者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也為企事業單位推動技術技能累積、科學研究、培養訂單人才架設了平臺,我院文化育人主體功能和功效得到充分展現。

相關焦點

  •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向山區小學捐贈綠色愛心電腦
    2020年11月5日上午,在這金秋送爽,碩果飄香的收穫時節,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向連南瑤族自治縣淳溪小學捐贈綠色愛心電腦儀式在連南瑤族自治縣淳溪小學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教育基金會主辦,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向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捐贈一批綠色愛心電腦,經深圳八方園通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將其整修,共組裝成達到使用標準的40臺電腦,捐贈給連南瑤族自治縣淳溪小學,建成一間「綠色愛心電腦教室」。
  •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一卡通擴建、公共教學機房建設及課室建設...
    一、項目編號(或招標編號、政府採購計劃編號、採購計劃備案文號等,如有):   440000-202010-156077-0119,440000-202010-156077-0117,440000-202010-156077-0118   二、項目名稱: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校園基礎網絡與一卡通擴建項目(分校區),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學校分校區
  • 【黨委書記系列訪談】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強黨建 樹品牌 亮特色...
    【黨委書記系列訪談】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強黨建 樹品牌 亮特色 促發展!強黨建 樹品牌 亮特色 促發展凝心聚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高職院校——訪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方迎生近年來,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 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   南都訊 記者朱利輝 通訊員黃慧 今日,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將更名為「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和...
    廣東中採招標有限公司受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的委託,於2017 年01月3 日就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和課程建設項目(440000-201612-156062-0043)採用競爭性磋商進行採購。
  • 廣東松山職院 移交省教育廳管理
    原標題:廣東松山職院 移交省教育廳管理  南方日報訊 (記者/雷雨 通訊員/鄭春玲)6月20日,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成建制移交省教育廳管理籤字儀式在寶鋼集團韶鋼公司舉行。省教育廳及寶鋼集團韶鋼公司有關負責人在移交備忘錄上簽字,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正式移交省教育廳管理。
  •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技術學院)「松山講壇」開講啟動儀式暨...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技術學院)「松山講壇」開講啟動儀式暨第一講開講    貴州職業技術學院    2019-05-22 大 中 小
  •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和...
    廣東中採招標有限公司受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的委託,於2017 年01月3日就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和課程建設項目(440000-201612-156062-0043)採用競爭性磋商進行採購。
  •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面向省內外招收高等學歷教育國家任務生、具有學歷證書頒發權的全日制綜合性省屬普通高等院校。學院根據國家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任務和培養目標要求,致力於培養我國經濟建設和管理一線急需的、適應國際需求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主持人: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創辦於1985年的公辦高等職業院校,是廣東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招生的批次是在第三批次。節目的開始,請沈主任為我們介紹一下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的基本情況。
  •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明年開機器人專業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明年開機器人專業> http://www.huaue.com  2015年9月18日  來源:信息時報   本月12日,廣東職業技術學院迎來辦學
  • 2016高考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2016高考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導語】:2016年高考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是幾本?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  ▲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於1998年,是廣東省教育促進會和深圳南山區政府聯合建立的民辦公助高等院校。校園環境優美,適宜學子讀書。
  •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和廣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區別,別再分不清
    在廣東,有許多大學的名字都非常接近。而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和廣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這兩所大學的名字只差一個字,經常會被大家弄混。而今天,小編好好分析這兩所學校,同學和家長們不要再弄混啦。廣州五羊01廣東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 2016高考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2016高考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導語】:2016年高考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是幾本?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面向全國招收國家任務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隸屬省教育廳。
  •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廣東錄取分數線
    2020-12-04 13:20:35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 松山學院學生在兩次全國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共奪得1項一等獎3項三...
    近日,第七屆「大唐杯」全國大學生移動通信5G技術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方工業大學舉行。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松山學院)學生喜獲高職組國賽1項一等獎、2項三等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協同獎。此次比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主辦,大賽主題為「移動通信5G技術」,設置高職組、本科組和研究生組。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300餘所院校8000多名選手報名參賽,經過省賽選拔,最終960餘名師生進入全國總決賽。據悉,在省賽中,松山學院的學生獲得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的優異成績。
  • 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2011高招政策解讀
    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2011高招政策解讀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公室主任沈細周>>點擊觀看 視頻訪談               >>點擊進入 在線諮詢區  [主持人]
  • 助推中國服裝製造升級——訪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助推中國服裝製造升級——訪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2013-05-25 09:55:12 來源:網上輕紡城
  • 2018年廣東省考點: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地址及線路)
    2018年廣東省考點: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地址及線路)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公務員考試準考證列印,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考點,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廣東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攜手弘光科技大學共建健康學院
    2019年,廣東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將新增「護理」「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三個專業,新專業今年夏季招生,秋季(9月)入學。據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普遍提升,健康消費需求多元化,以保健管理、護理和老幼服務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鏈發展迅猛,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