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已經是全球公認,不折不扣的製造業大國,但是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人不再沾沾自喜。而是將眼光投向了更高的層面,開始思考如何讓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無非先要認清差距,找到自身的短板,然後一項項攻克核心技術難關,逐漸追上和前行者的差距。而在此過程之中,一定要明白,只有砥礪前行,沒有彎道超車。
要知道以如今中國全球第一的製造業體量,為了滿足如此大的製造體量,中國的工具機保有量,每年工具機的購置數量都穩居全球第一。可即便國內具有如此之大的工具機市場,全球十大工具機企業,卻無一家中國工具機企業上榜,全部被美日德公司佔據。其中德國、日本各佔四席,而就是被很多人認為製造業幾乎完全退化的美國,仍然有兩家工具機公司上榜。
而且更加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工具機企業雖然在逐步向生產高尖端工具機努力,可生產高端工具機所用的核心數控系統,以及如工具機的主軸、導軌、軸承等行動系統的核心配件,卻也仍然需要進口。並且在這些核心關鍵技術上,我們沒有能夠國產替代的備選技術,完全受制於人。
那麼中國的企業要如何才能真正做強呢?就以全球十大工具機企業為例,每一家都有自己擅長的技術領域,而每一家又都在各自的領域深耕數十年,不但有深厚的技術經驗積累,更早已把這些積累系統化,數位化,轉換成了核心數控系統。因此才更不容易被後來者超越。
如日本的大隈公司不僅是世界上有名的數控工具機製造廠,而且早在六十年代已開始研製大隈自己的數控系統OSP數控裝置。目前年產數控裝置7000餘臺,主軸和伺服電機約3萬臺,在世界上排名在第5位左右。OSP系統不僅系統先進、穩定可靠、且功能實用、操作方便,完全與工具機融為一體,真正達到了機電一體化。
而大名鼎鼎的德馬吉-森精機公司,更是擁有近150年悠久的德國製造歷史,70年的日本製造專業知識,成為全球數控工具機領域的領導者,擁有寬泛的產品線,且在推進數位化工廠、先進位造技術領域取得了傲人的成果。
可以說,被稱為「工業母機」的工具機的製造水平,才能真正體現一個國家製造業的真實實力,因為工具機的性能直接影響機械產品的性能、質量和經濟性。 而中國要想邁向製造業強國,沒有真正強大的工具機製造企業,可以說終究是沙上建塔。因為沒有先進的工具機,就沒有先進的製造業,這是客觀現實。因此對於中國來說,放棄急功近利的想法,踏踏實實一步步攻克核心技術,先成為工具機製造強國,才是實現製造業強國的必由之路。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本文,別忘了轉發點讚,並請關注小編,跟蹤最新科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