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宿遷潤揚美苑幸福長

2020-12-18 宿遷網

宿遷網訊(記者 徐其崇 時曉凱)夏日炎炎,驕陽似火。此時,宿遷市宿城區中揚鎮潤揚美苑小區的銀杏樹已長得枝繁葉茂。銀杏樹幹分成許多樹杈,樹杈上又分出許多小枝,小枝上面長滿了深綠色的扇形葉片。銀杏樹茂密的枝葉遮天蔽日,樹冠下是一片清風徐徐的清涼。

今年80歲的莊雲業吃過了早飯,在小區的林蔭道上散步。面對記者採訪,他感慨道:「這輩子,我和老伴就沒想到能住進小區,現在我們老兩口住著樓房,整天就是享清福!」

莊雲業居住的潤揚美苑小區,是中揚鎮2016年開發建設的村民集中居住小區,莊雲業是2018年第一批入住的村民。潤揚美苑社區黨委書記汪浩告訴記者,潤揚美苑社區一期、二期共建成樓房118棟,可容納住戶2976戶。「除了在鎮區、城區、市區購買商品房,我們社區共有11個村的拆遷村民入住,等二期住滿後,可居住人口1.5萬人。」汪浩說。

「我的老家在陳莊村,早期住的是茅草房,後來住的是小瓦房,村裡的交通環境差,下雨天大家難以出村。現在大家都住在鎮區的潤揚美苑社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大家過著城裡人的生活。」莊雲業說,這裡是廣大村民的集中居住區,兩年前,他家的幾間瓦房拆遷補償18.2萬元,而購買這套130平方米的安置房才花17.2萬元。

離開老舊村莊,住進了功能齊全的小區,大家的生活來源靠什麼?莊雲業擺弄著指頭細數家庭收入。「我們老兩口育有兩兒四女,他們現在都居住在鎮區的小區裡,我們老兩口獨立生活。我家以前有7畝耕地,很分散。拆遷以後,和大家一樣進行了土地流轉,往日收成不理想的莊稼田,現在成為了淺水藕套養龍蝦基地,我們老兩口每年土地流轉金就有6000多元。再加上我和老伴都享受尊老金、養老金,還有我以前擔任過村會計,每月能領到500元補貼,這些錢我們老兩口吃不完用不盡。兒女們孝敬,我們又有醫保,晚年生活真幸福!」

記者了解到,中揚鎮除了幾處特色居住點保留外,其他村組的村民大都告別了往日的散亂村莊,或住在安置小區,或居住在鎮區、城裡。農民土地流轉後有土地流轉金收入,老年人在家樂享天年,年輕人到企業當工人,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生活,走上了小康之路。

「以前辛辛苦苦種莊稼,在沒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除去種子、農藥、化肥、勞動力等成本,我家7畝耕地年收入最多能達到2000元。現在土地流轉從事高效農業生產,農民不出力反而獲利多了,而經營土地的人也賺得盆滿缽滿,這就是雙贏。」莊雲業說。

今年78歲的範明月是一位退休教師,入住潤揚美苑小區之前,他家住在中揚鎮蔣劉村。「我家是第二批入住的,住四樓。我的老母親101歲,和我一起生活。老人整天閒不住,能自己上下樓,還能做飯。我都這麼大年紀了,每天還能吃到老母親做的飯,這種幸福的感覺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範明月說,祖祖輩輩當農民的他們,如今衣食無憂地幸福生活,多虧遇上了好時代。

範明月老人作為社區文藝演出隊的編導,當場給記者朗誦了自己創作的作品《進駐小區好》:「吃水不用挑,燒鍋不抱草;白天無蒼蠅,夜間蚊不擾;窗明幾又淨,通風透光好;道路勤打掃,垃圾有人倒;趕街路不遠,商場幾步到;學校家門口,銀行亦不遙;出門水泥路,日出林蔭道;早晨逛公園,花香百鳥叫;晚上廣場舞,明燈四處照;人老也值錢,到月領鈔票;就醫挺方便,報銷比例高;進駐小區好,全靠黨領導……」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草莓園裡話幸福
    不同品種的草莓陸續成熟上市,吸引了不少市民嘗鮮採摘,在一顆顆草莓的背後是種植戶的辛苦付出,正是這種付出給小康生活加了甜。走進草莓大棚,綠意盎然中,點綴著紅豔豔的草莓,草莓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漫步大棚,草莓地裡,一個個紅彤彤的草莓鮮嫩欲滴,十分惹人喜愛。放眼望去是收穫的喜人場景。
  • 守望丨幸福海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周《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節目,就要帶大家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縣,跟著那裡的百姓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綠色發展之道。「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無論是鄉村旅遊還是生態種植,這裡的發展日新月異,這裡的村民笑容盡顯;大家都昂首闊步走在小康路上在,合力描繪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0-11-16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遇上急難事,中揚農家「心不慌」
    如何摘掉貧困帽子奔小康?中揚鎮黨委書記李威說,精準扶貧,用產業鏈連接農家,靠保障網託舉幸福。織密健康網,實現醫療「零」付費。中揚鎮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惠民卡」,病人就醫除去醫保報銷,多出部分由鎮政府和醫院各負擔50%,個人自付費用全部減免,門診檢查費享受30%優惠。該政策從實施以來共計財政轉移支付約780餘萬元,惠及建檔立卡戶3400餘戶。
  • [廣東新聞聯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西藏林芝:幸福生活在路上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02日 02:34 視頻簡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西藏林芝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烏鎮民宿老闆的幸福生活
    桐鄉烏鎮居民高英英曾是一位導遊,如今,隨著烏鎮變身蜚聲中外的網際網路小鎮,她成了一位擁有3家民宿的老闆,過上了夢想中的幸福生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播出:《烏鎮民宿老闆的幸福生活》。疫情稍微好一點的情況下,我們開始推下午茶,開始有布置嘛,慢慢就看到求婚的比較多,我們就開始推婚禮的外景拍攝。」(2010年,高英英在烏鎮的第一家民宿)高英英笑著說,在烏鎮這樣的網際網路小鎮,創新是必須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移民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移民的幸福生活 2020-09-29 0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和林格爾縣:苜蓿地裡「蓿」幸福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和林格爾縣:苜蓿地裡「蓿」幸福 2020-09-15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路+產業」讓小村走上幸福路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通訊員 沈晶晶 劉曼 劉萍萍)「六塘河,椿樹底;人興旺,路難行;明明騎車上六鬥,轉眼變成車騎人;你說稀奇不稀奇……」說起這首十幾年前在當地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順河街道順興河社區黨支部副書記趙振生滿心感慨:「那時這裡還叫椿樹村,六鬥渠是主幹道,村民出行都要從那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龍仁父子:用奮進託起穩穩的幸福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龍仁父子:用奮進託起穩穩的幸福 2020-09-17 21: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渭南富平:幸福院裡歡樂多
    (記者:閆楓 富平臺:張小晨)近年來,富平縣不斷加大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先後建成139個農村互助幸福院,有效解決了農村留守、孤寡、失獨等老年人的養老服務問題,離家不離村的養老服務模式,讓老人們在這裡享受到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
  •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新生活 2020-09-23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王雅莉的幸福生活
    位於太原市晉源區蒙山腳下的寺底村,是一個近年來依託當地旅遊資源發展起來的村莊,現在,村裡很多人都做著和旅遊相關的營生,有在景區打工當保安、幹環衛、開電瓶車接送遊客的,也有開飯店、做小買賣的,王雅莉就是其中的一個,從2008年蒙山景區開園時來到這裡工作,一幹就是十幾年,用她的話說,這樣的日子她覺得很幸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瑞金華屋村「華嬤嬤」:小康生活「泡」出來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東方女報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透過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一個又一個的小康故事,生動體現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匯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追夢的年華 幸福的「味道」
    宿遷網訊 (記者 裴凌曼 通訊員 顧佩佩)他生產的麵皮銷售全國各地,也正是這麵皮,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8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泗洪縣魏營鎮工業園區,只見石小亮創辦的泗洪縣奇盛風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一片繁忙,配料、和面、洗面、真空包裝、發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宿遷:仿真花變「致富花」幸福生活「滿眼春」
    在宿城區蔡集鎮的一家仿真花工廠,憑藉著手工製作仿真花,帶動了當地及周邊200多名村民就業,讓他們過上寬裕的生活。鄭連榮說,以前因為要帶孩子都是全職在家,都靠丈夫一個人在外面掙錢養家,生活很拮据。現在有了花廠這份工作,上班拿錢,照看孩子兩不誤,讓她很滿足。「有時候從家裡忙完了再過來上班,很自由,到下午小孩放學的時候,到4點就可以回家帶孩子了。給孩子買點什麼東西,生活上也就足夠了。」工人鄭連榮說道。工廠內大部分的工人都像鄭連榮一樣,屬於留守婦女。而創建這家仿真花工廠的是32歲小夥吳柏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圓滿結束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作品徵集活動...
    講述小康路上的奮鬥記錄小康路上的我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作品徵集活動開!始!啦!、江西新聞客戶端、贛鄱雲聯合全省各縣級融媒體中心面向全國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作品徵集活動徵 集一、活動主題講述小康路上的奮鬥,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尚義:幸福互助院裡樂事多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河北尚義:幸福互助院裡樂事多幸福互助院裡樂事多——尚義縣下馬圈鄉幸福互助院二三事尚義縣下馬圈鄉幸福互助院內,老人們正在樹下乘涼、打牌。下馬圈鄉幸福互助院建設初始,鄉政府聯繫愛心企業為全院捐贈了熱水器和電視機。因此,互助院裡熱水器是標配。水費不用花錢,互助院的院民們大部分人都養成了愛洗澡的習慣,三五天洗個澡成了日常。「我們現在跟那些『城裡人』沒兩樣。」秦起英咧嘴笑著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讓愛灑滿草原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