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山包保護區黑頸鶴數量達1717隻 刷新歷史最高記錄

2020-12-24 央廣網

央廣網昭通11月27日消息(通訊員蘇燕、吳太平、鄭遠見):1717隻!!!對,你沒看錯,這是今天(2020年11月27號)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統計到的黑頸鶴數量,比2018年11月23號統計到的1623隻多了94隻,再次刷新了大山包保護區黑頸鶴數量的歷史最高記錄。

與往年同期相比,飛抵大山包的首批9隻黑頸鶴雖然推遲了兩天,但從11月20號開始,每天抵達大山包的黑頸鶴數量增速迅猛,尤其是最近三天(11月25-27號)日均增加300隻以上。其中,11月27號的監測統計數據顯示:大海子夜宿地1424隻,小海壩夜宿地268隻,長會口夜宿地25隻,勒力寨夜宿地有霧未統計到黑頸鶴數量,合計共監測統計到保護區黑頸鶴數量1717隻,比昨天(11月26號)1482隻增加了235隻。同時,1717隻的黑頸鶴數量也刷新了大山包自1990年建立保護區以來的最高歷史記錄。

據相關研究表明:大山包保護區是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越冬最集中、數量最多、最重要的越冬棲息地之一,同時是黑頸鶴遷徙過程中最重要的中轉站和集散地。每年11月是黑頸鶴東部種群集中南遷返回滇東北越冬的繁忙季節,抵達大山包的黑頸鶴絕大部分將留在大山包越冬,少部分會進行短暫停留補充體力後飛往大山包附近的會澤、巧家、威寧草海等地越冬。次年3月則是這些鶴群集中北遷返回若爾蓋繁殖地的遷徙高峰期。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滇東北越冬黑頸鶴開始在大山包集結和中轉,為北遷做準備。因此,在每年的11月中下旬和次年的3月中下旬,大山包保護區都是黑頸鶴集結和停留棲息的高峰期。根據往年的監測統計情況,接下來的幾天,黑頸鶴飛抵大山包保護區的數量可能會有所減緩,預計到越冬中期的時候,停留在大山包保護區越冬的黑頸鶴將穩定在1400隻左右。

近年來,昭通大山包保護區管護局和大山包黨委政府結合保護區實際情況,在黑頸鶴棲息地周邊實施了溼地生態效益補償、溼地恢復、黑頸鶴食物源基地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多種管護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黑頸鶴的棲息環境和生存空間,為大山包保護區黑頸鶴數量逐年增加創造了有利條件。

相關焦點

  • 數量已達1482隻!雲南昭通大山包迎來黑頸鶴遷徙高峰
    連日來,雲南昭通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鶴群遷徙越冬高峰。據大山包保護區管護局統計的最新數據,截至11月26日10時,已發現1482隻黑頸鶴飛抵大山包越冬。 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11月9日,首批9隻「高原精靈」黑頸鶴飛抵大山包,雖然比往年推遲了兩天,但遷徙速度卻十分快。
  • 1938隻!佔全球1/6!雲南大山包黑頸鶴數再創歷史新高
    繼11月27日遷徙到昭通大山包的黑頸鶴1717隻,創歷年最高記錄後,11月30日,大山包保護區黑頸鶴遷徙數據再破紀錄,達1938隻,是至今為止歷年來大山包監測到黑頸鶴數量的最高紀錄。其中大海子溼地1352隻、長會口238隻、海腦殼溼地283隻、殷家碑溼地52隻。
  • 1938隻!昭通大山包黑頸鶴遷徙期數量達到歷史最高
    央廣網昭通11月30日消息(記者陳鴻燕 通訊員蘇燕)昭通大山包保護區黑頸鶴遷徙數據今天達到1938隻。是迄今為止歷年來大山包監測到黑頸鶴數量的最高紀錄。其中大海子溼地1352隻、長會口238隻、海腦殼溼地283隻、殷家碑溼地65隻。
  • 想去雲南昭通大山包的朋友們看過來,關於大山包開放的最新消息
    昭通大山包,位於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其實這裡嚴格來說不能叫景區,而是自然保護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越冬地,所以全稱叫做「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同時還是雲南的四塊國際重要溼地之一,溼地面積達3150公頃(其中草甸797公頃、沼澤
  • 一隻黑頸鶴在昭通大山包「累趴了」……
    12月10日,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說,因為發現及時、救護到位,一隻「累趴」在昭通市昭陽區大山包車路村的黑頸鶴最終得以恢復往日翱翔藍天的雄姿。 隨後,羅洪永慢步上前,輕輕抱起這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然後匆匆趕往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大海子管理站……
  • 雲南昭通大山包開展封閉性環境整治 未經批准不得進入保護區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9月5日,雲南網(微信公眾號:yunnancn)從昭陽區人民政府獲悉,為依法加強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
  • 黑頸鶴等大批候鳥正加速向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集結
    繼2020年11月9日首批9隻黑頸鶴先頭部隊飛抵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大山包」)以來,大山包天氣晴朗,碧水藍天,為黑頸鶴等大批候鳥長途遷徙創造了良好條件,截止11月24日10時的監測數據顯示,785隻黑頸鶴已順利抵達大山包,其中大海子536隻、小海壩208隻、長會口19隻
  • 「鳥中大熊貓」飛抵雲南香格裡拉 數量突破400隻 創下保護區紀錄
    近日,雲南香格裡拉納帕海自然保護區迎來候鳥遷徙高峰。隨著近年來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監測記錄到鳥類179種,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種群數量達到416隻,創下保護區成立以來最高紀錄。
  • 「草原精靈」黑頸鶴
    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花湖生態旅遊區裡,木質棧道一直伸向遠處,遊客沿著棧道前行,時不時停下腳步,掏出手機記錄下眼前的美妙瞬間。這裡是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的一部分,也是全國最大的黑頸鶴保護區。有「中國最美的溼地」「黑頸鶴之鄉」之稱。過去,由於當地人開溝放水、圍湖造田,過度放牧等多種因素,生態環境一度遭到嚴重破壞,1999年,花湖生態旅遊區啟動建設,溼地湖泊面積以及湖邊沼澤地面積開始逐年增加。
  • 來雲南大山包觀黑頸鶴,一定要來鶴來居,這裡住著一個餵鶴的姑娘
    史詩《格薩爾王傳》珠茉王妃在被巴扎那保國的霍爾王族黃帳王俘虜之後,寫信向格薩爾王求救時,派去3隻仙鶴送信,這裡描述王妃的信使,就是美麗而珍稀的黑頸鶴。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是世界上最晚被發現的鶴類。黑頸鶴隨季遷徙的候鳥,每年黑頸鶴會飛到雲南昭通大山包的高山草甸溼地過冬,到次年農曆三月三前後再離開。
  • 雲南太好看「鳥」!不接受反駁
    179種每年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據納帕海管護局及西南林業大學劉強老師團隊監測記錄顯示納帕海已成為國內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在納帕海首次記錄到黑鸛是1988年,2004年首次系統監測記錄黑鸛數量有60餘只。
  •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隨著第一批黑頸鶴的抵達,飛抵會澤保護區黑頸鶴數量每天都在增加。  據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橋管理所工作人員監測,今年黑頸鶴飛抵時間比去年晚了幾天。  11月15日早晨7點左右,保護區大橋管理所工作人員陳南英和蔣濤在好望角正監測黑頸鶴的數量: 「黑頸鶴起飛了,大壩方向17隻,又起飛5隻,李家灣方向8隻。
  • 「黑頸鶴之鄉」青海隆寶鳥類數量再創新高
    僅這次調查,就記錄到了鳥類9目17科4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2種,分別為黑頸鶴、胡兀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6種,分別為灰鶴、大鵟、獵隼、紅隼、草原雕,新增加鳥類楔尾伯勞。  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隆寶鎮境內,保護區總面積達100平方公裡。
  • 【玉樹州】稱多縣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達歷史最高值
    近日,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森林公安局調研組對嘉塘草原近期黑頸鶴的遷徙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發現黑頸鶴種群數量突破歷史最高值,達到了700多隻。這是繼2017年280多隻,2018年400多隻,2019年500多隻後,首次突破700隻。  在稱多縣嘉塘草原上,700多隻黑頸鶴正在覓食,作南遷越冬前最後的準備。
  • 雲南最佳觀鳥地圖發布:全球六分之一頸鶴都在這裡越冬!快收藏
    1938隻!雲南大山包越冬黑頸鶴數量創歷史新高!雲南最佳觀鳥地圖速度收藏文/雙姐旅遊數據再創新高!!據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11月30日監測統計發現,今年飛到大山包越冬黑頸鶴數量共有1938隻!!佔了全球黑頸鶴數量的六分之一!
  • 若爾蓋:黑頸鶴展開遷徙之旅 先頭部隊抵達越冬地
    隨著氣溫的持續走低,棲息在四川阿壩州若爾蓋溼地的黑頸鶴開始了遷徙之路,預計在本月的20號左右所有的黑頸鶴都將會離開若爾蓋溼地。四川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澤溼地,也是黑頸鶴在四川的繁殖棲息地之一,眼下這裡的大部分黑頸鶴媽媽都誕下了小鶴,兩隻成年鶴帶著一隻或者兩隻幼鶴悠閒地曬著太陽,或是在溼地覓食。
  • 「玉樹州」稱多縣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達歷史最高值
    近日,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森林公安局調研組對嘉塘草原近期黑頸鶴的遷徙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發現黑頸鶴種群數量突破歷史最高值,達到了700多隻。這是繼2017年280多隻,2018年400多隻,2019年500多隻後,首次突破700隻。
  • 黑頸鶴在仙境中起舞!深邃星空…
    大山包位於雲南省昭通市西部,是中國目前黑頸鶴越冬海拔最高的亞高山溼地生態系統,境內有大片被譽為"地球之腎"的沼澤溼地,成為黑頸鶴的理想越冬棲息地。冬季,黑頸鶴讓銀裝素裹的雲南昭通大山包有了些許生機。它們的黑羽毛就像墨汁,在大山包隨意揮灑。
  • 12萬隻候鳥在大山包溼地越冬
    大山包溼地公園的位置大山包溼地公園位於昭通市昭陽區,大山包溼地公園是我國黑頸鶴重要棲息地,大山包溼地公園也是多條河流的發源地,這也讓這裡成為了我國溼地的重點保護對象,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豐富了生物多樣性,像青頭潛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