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族後代要京都大學返還先人遺骨:為能祭拜祖先

2020-12-14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沒有遺骨沒法祭祖!」據日本《朝日新聞》5日報導,現居衝繩的琉球王族後代向日本京都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京都大學返還其祖先的遺骨。90年前,京都大學的前身京都帝國大學研究人員曾將這些遺骨從衝繩墓穴中拿走「做研究」。琉球王族後代表示,這導致他們一直無法祭拜祖先。

據報導,提起訴訟的5名琉球王族後代均出生於衝繩,他們是曾在1406年至1469年統治衝繩的琉球王國第一尚氏王朝的後代。原告控訴稱,當年京都帝國大學的人類學副教授金關丈夫從第一尚氏家族的墓穴中取走其祖先遺骨,而未經王族後代及當地居民允許。保管遺骨的京都大學也一直未回應王族後代返還遺骨的要求。

琉球王國曾長期統治衝繩,並與中國保持宗藩關係。17世紀初日本薩摩藩出兵入侵琉球,迫使其同時向日本進貢。後來琉球王國滅亡,不少王族後裔仍居住在衝繩或遷入日本本土。

此次作為原告之一的玉城毅表示「為恢復民族的尊嚴,希望返還遺骨」。原告方表示,京都大學取走他們祖先遺骨的行為,損害了他們的權利。原告指出,《聯合國宣言》有規定稱,原住民族的遺骨應該受到保護。因此,他們要求京都大學歸還遺骨的同時賠償原告每人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00元)。對於起訴,京都大學稱「暫不對此發表聲明」。(李元)

相關焦點

  • 琉球王族後代東京起訴京都大學:還我王族遺骨
    (原標題:琉球王族後代東京起訴京都大學:還我王族遺骨!) 「沒有遺骨沒法祭祖!」據日本《朝日新聞》5日報導,現居衝繩的琉球王族後代向日本京都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京都大學返還其祖先的遺骨。90年前,京都大學的前身京都帝國大學研究人員曾將這些遺骨從衝繩墓穴中拿走「做研究」。
  • 琉球王朝後裔狀告日本京都大學,要求返還被挖走的祖先遺骨
    琉球王國宮殿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原名為京都帝國大)的人類學家在1929年以研究目的,從衝繩縣今歸仁村的墓穴裡帶走了至少26人的遺骨。對此,5位琉球王朝的後裔提起訴訟,要求京都大學返還遺骨。
  • 琉球王朝後裔狀告日本京都大學,要求返還被挖走的祖先遺骨
    琉球王國宮殿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原名為京都帝國大)的人類學家在1929年以研究目的,從衝繩縣今歸仁村的墓穴裡帶走了至少26人的遺骨。對此,5位琉球王朝的後裔提起訴訟,要求京都大學返還遺骨。
  • 琉球王朝的王室還有後裔嗎?
    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併琉球王朝,琉球國滅亡。大部份國土改設為衝繩縣,北部諸島則劃入鹿兒島縣。   以上作者雨霖參考   今天環球時報報導:琉球王朝後裔狀告日本京都大學,要求返還被挖走的祖先遺骨   文章附錄如下:
  • 逢年過節為什麼要祭拜祖先?
    中國遠古存在祖先祟拜觀念,逢年過節總要祭拜死去的先人,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祭祖的形式或許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大致說來,祭拜祖先有六個目的:一是慎終追遠;二是奉行孝道;三是感恩報德;四是維繫親屬團結;五是求祖先賜福;六是怕祖先降災。
  • 清明:祖先受祭,後代轉運
    祖先若是積累了大量功德(營養),就能傳承給他的後代,令枝葉長青、開花結果。祖先若是行為不端、惡人惡語,不僅沒有功德存款,還可能拖欠一屁股債。俗話說得好,父債子償,子子孫孫只好做牛做馬為祖先償還功德債,樹不枯萎已是萬幸,如何還能得到更多的滋養和財富?我們道教把這套命運的法則,稱為「道德承負」。這套道德帳戶可以上下影響九代人。
  •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就算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先人
    我們鄉下很重視春分這段時間,春分前後這段時間,是我們鄉下人最隆重的日子——祭祀先人的日子。從春分前後之兩天,各家各戶隨即著手準備祭祀先人的物資,以有人手調備,都在那一天施行。跟隨傳統我們有傳承追遠的傳統,但凡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先人,上供禮品等方式祭拜。
  • 除夕祭拜祖先,你做的對嗎?
    首先,很多先輩用身教言傳的方式教育後代忠義、誠信、謙虛、謹慎等,人們通過祭祖能夠銘記這些優良的傳統,勉勵自己,警醒子孫等。其二,人們可以通過祭祖來緬懷先人,傳承孝道。其三,祭祀先人的同時可以表達人們對未來的美好祝福。
  • 清明節來了,我們在家如何祭拜祖先和逝去的親人?
    祭拜祖先是中國傳統清明文化不可缺少的活動。隨著清明節的臨近,我們開始思念已故的親人。今年的清明節無法翻山越嶺祭拜祖先,也無法到公墓陵園祭拜先烈,網上祭拜又顯得孤單和冷清。很多人選擇在家裡祭拜先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 祖先與後代命運的秘密--為什麼要在寺院供奉永久祖先牌位
    ,有神來幫助你,所以這個夢很好,各位,能聽到的要發動所有人去立,以後多少錢也沒辦法,數量不多。不供奉祖先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祖先的供奉,過年過節一定要重視。普通人可以燒點紙錢、點香、供燈、供花、水果、吃的、喝的等等都可以祭祀供養。做為佛弟子,最好誦經、念咒、燒火供、煙供、放生、印經、修廟、去寺廟立超度祖先的牌位等等供養祖先比較好。有人說,我祖先死了幾十年了,還需要超度嗎?
  • 清明公祭中山王,琉球不忘中華情
    清明節祭拜祖先是琉球人的歷史文化傳統,活著的人一般都會到先人的墓前打掃、祭奠、祈禱和把願望告知祖先等等。據《琉球新報》3日的報導,今年4月4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清明節,琉球各地的家家均忙於準備裝入各種美味佳餚的盛具,然後提到先人墓前祭拜。
  • 清明公祭中山王,琉球不忘中華情
    清明節祭拜祖先是琉球人的歷史文化傳統,活著的人一般都會到先人的墓前打掃、祭奠、祈禱和把願望告知祖先等等。據《琉球新報》3日的報導,今年4月4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清明節,琉球各地的家家均忙於準備裝入各種美味佳餚的盛具,然後提到先人墓前祭拜。
  • 美國首次歸還澳大利亞土著人祖先遺骨
    新華網北京7月26日電 一個由土著人長者組成的小組26日離開澳大利亞前往美國,他們將把由美國史密森學會交還的33名澳大利亞土著人祖先的遺骨帶回澳大利亞。 路透社援引澳大利亞負責土著人事務的官員珍妮·麥克林的話說,這將是由美國機構歸還的首批澳大利亞土著人的遺骨。
  • 祭祖儀式程序有哪些,如何祭拜祖先
    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裡,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清通禮》把修整墳墓解釋為「掃墓」名稱的來由:「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
  • 進入冥月,冥月為什麼要祭拜祖先(中元節攻略大全)
    他們有的在活著時的家裡逗留,能看見自己親人的一舉一動。有的到處遊蕩,成了孤魂野鬼,過著更為悽慘的日子。這時,如果親人為他們做超度,他們就能夠得到天尊和神仙的力助,擺脫鬼的狀態,走向更光明處。在等待輪迴的日子裡,他們和我們活著的人一樣,都希望活著的親人能給他們一些吃的,更盼望著能給他們送來錢財。即使再入輪迴,其命魂是依舊不變的,後人的香火及祭祀,先人的命魂依然可以接受到!
  • 清明祭拜先人,沒有留下子女的周總理,不能被我們忘記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到,今天有很多人為自己的先人進行掃墓,同時有很多人雖然無法返回家鄉為先人祭祖,也會在心裡進行悼念。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崇敬祖先的民族,而清明祭祖,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三國時期,這項祭拜先人的盛大活動,已經是禮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客家人的二次葬習俗:遠古的繼承和對祖先的敬畏
    筆者是一位廣西客家人,從小就聽長輩說,我們從廣東遷移而來,而廣東的祖先又是從北方遷移過來的。 而這之上更遠的祖先從何而來,族中長輩也說不清楚。隨著年齡的增長,筆者逐漸了解到客家人這個群體的與眾不同,其中不得不提及客家人的二次葬文化。
  • 清明節來了,我們在家如何祭拜祖先和逝去的親人?
    祭拜祖先是中國傳統清明文化不可缺少的活動。隨著清明節的臨近,我們開始思念已故的親人。今年的清明節無法翻山越嶺祭拜祖先,也無法到公墓陵園祭拜先烈,網上祭拜又顯得孤單和冷清。很多人選擇在家裡祭拜先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 日本人是福建人的後代嗎?歷史學家發現了3個證據
    這個傳說真假難定,不過,最近倒是有一系列真實的考古發現,表明日本人有可能是福建人的後代。一,福建出土5000年前遺骨,有日本人特徵考古學家在中國福建省發掘了曇石山文化遺址。這座遺址距今大約4000到5000年,在137號墓出土了很多人類遺骨。其中有一具女性的遺骨,經過鑑定之後,是一位25歲左右的年輕女性。這位4000多年前的福建女性與眾不同,因為她的頭骨和曇石山文化出土的其他的頭骨都不太一樣。在她的左側顴骨的中下部,有一條貫穿的縫隙,這條縫隙把顴骨分為了上下兩個部分,這個骨縫的學術名詞叫顴橫縫,這是典型現代日本人的一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