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訊 甘肅,絲路旅遊黃金帶,長達1600餘公裡的景觀長廊串起了千年敦煌、嘉峪雄關、天境祁連、麥積煙雲……受疫情影響,全省750多家文化旅遊企業陷入困境。甘肅稅務部門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推行個性化精準納稅服務,助力文旅業紓困發展。隨著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全省已有253家景區恢復開放,722家旅行社恢復省內旅遊業務,不少「網紅打卡地」逐漸有了生機,絲路旅遊再現「詩和遠方」。
「壓力小了」,減稅降費紓解景區開門「後顧之憂」
「與以往相比,今年遊客數量大幅下降,但正式開園後企業日常經營成本卻沒有減少,稅務部門主動上門給我們宣傳優惠政策,解決實際困難,減免了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600多萬元,極大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管理處副主任黃文明說。
圖為敦煌市稅務幹部到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輔導稅費優惠政策
受疫情影響,兩個多月的停業「休眠」,讓敦煌市旅遊業損失不小。各景區陸續開園後,國家稅務總局敦煌市稅務局組織宣傳小分隊,深入鳴沙山月牙泉、陽關、雅丹地質公園等景區開展上門宣傳輔導,把「有溫度」的稅費優惠政策送到納稅人手上。
「沒想到剛開業稅務部門就主動上門,詳細講解了可享受優惠政策,還送來了『稅企聯繫卡』,上面清楚標明什麼事找哪個部門聯繫誰,真是太方便了。」敦煌沙州夜市正式開市,收到稅企聯繫卡、減稅降費明白卡的小聶炒海鮮店老闆聶紅兵說。
位於平涼市的崆峒山是國家5A級景區,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美譽。今年受疫情衝擊,景區復開後,日平均接待遊客僅有1000人左右。
國家稅務總局平涼市稅務局及時提供全流程精準幫扶,從政策適用、會計核算等方面跟蹤指導,簡化稅務審核流程,開通旅遊業綠色通道、諮詢專窗等快捷通道,確保應享盡享、應享快享,一季度企業享受減免稅6.8萬元。「五一」期間,崆峒山大景區適時推出「俠女帶你遊崆峒」及崆峒武術表演等特色項目,接待遊客數量位列全省第五。
「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了公司困難,相信在政策組合拳的支持下,崆峒山會很快恢復到以往的景象。」平涼崆峒山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趙彩玲說道。
為旅遊業紓解資金困難,稅務部門一方面通過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擴大企業資金源頭活水,另一方面及時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盤活進項稅額沉澱的資金,進一步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
近日,蘭州新區西部恐龍園迎來夏季開園,今年疫情休園期間,遊客較往年同期減少了10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1600多萬元,項目運營方甘肅絲綢之路文商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每月僅工資支出就需80多萬元。
國家稅務總局蘭州新區稅務局疫情期間服務「不打烊」,通過遠程「非接觸式」稅費政策輔導,打包推送政策彙編、辦稅指南,讓企業一次都不跑「不來即享」各項減稅降費紅利。該公司很快就收到了增量留抵退稅329萬元,這筆退稅直接解決了員工4個多月的工資支出,確保了人員不失業,讓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這些優惠政策都是『真金白銀』,保障了公司內部正常運轉,也確保了正常開園迎客。」甘肅絲綢之路文商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張志鶴說。
「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助力旅遊業「全鏈復工」
七彩丹霞是甘肅絲綢之路上首個「復工」的旅遊地,2019年張掖七彩丹霞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年接待遊客突破260萬人次,是甘肅省成長性最好、發展最快的景區之一。
圖為臨澤縣稅務幹部到七彩丹霞景區宣傳稅費優惠政策
疫情防控期間,景區客流量銳減,運營方張掖丹霞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斷崖式下跌。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了解到企業經營困難的國家稅務總局臨澤縣稅務局立即派出「問診團隊」上門調研,為企業送上「稅情聯繫卡」和「政策大禮包」,現場講解電子稅務局操作、疫情防控最新稅費政策,到5月底,企業已獲得各類稅費減免26.95萬元。
臨澤縣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有什麼困難我們都會第一時間了解、第一時間解決,讓景區復業一路暢通。」
夏日的甘南草原,草木葳蕤,綠意盎然,九色香巴拉正以最美的姿態迎接八方賓客。當周林卡度假村坐落於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當周草原景區,毗鄰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主會場,生意一直火熱。企業年前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裝修升級,卻未想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迎客腳步。
迎接困難、破解難題,稅企都在行動。國家稅務總局合作市稅務局加強與中國建設銀行甘南分行溝通協調,通過「銀稅互動」幫助該企業申請信用貸款108萬元。
甘南當周林卡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袁東升說:「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旅遊行業一下進入了『寒冬』,但銀稅互動貸款為我們帶來了希望,最近也開始忙碌了起來,準備迎接草原旅遊旺季的到來。」
今年前4個月,甘肅省通過「銀稅互動」累計為10808戶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360.75億元,幫助不少中小旅遊企業渡過了經營難關。
圖為天水市稅務幹部到麥積山景區開展稅收普法宣傳
旅遊全產業鏈復工是旅遊業全面復甦的關鍵。景區相繼開放後,為使景區住宿、餐飲業復工跟上景點復甦的腳步,國家稅務總局天水市稅務局推行「一企一策」,宣傳落實住宿餐飲業免徵增值稅優惠政策,圍繞企業需求實行管家式納稅服務和全鏈條定點幫扶,建立復工問題「搜集、協商、交辦、反饋」機制,實現服務全覆蓋、問題不過夜,助力景區加快開門迎客。
麥積山風景管理局會計王瑜表示:「疫情發生以來,麥積區稅務局幹部就上門宣傳稅費優惠政策,協助進行發票印製,真正解決了很多復業中的實際困難。」
發票數據監測顯示,4月份,甘肅省住宿餐飲業開票收入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累計開票金額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1%。
在「隴上江南」,依託綠水青山,近年來康縣的農家客棧、民宿、農家樂發展勢頭良好,成為當地農民創收的重要產業。為把疫情影響降至最低,國家稅務總局康縣稅務局積極落實「一人一企」,通過「復工承包責任制」,找準企業復工復產難點、痛點,為旅遊企業量身定製復工服務方案。
「受疫情影響面臨困境時,稅務局派來『管家團隊』及時對接,全過程跟蹤服務,就延期申報、減免事項等給出可行的具體措施。優質貼心的稅收服務,為我們加速復工增添了底氣和動力。」甘肅省人大代表、康縣興源土特產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鄭文山表示。
在過去的「五一」小長假,甘肅省接待國內遊客1060萬人次,旅遊收入65.4億元,均恢復至上年同期的60%以上。
用好稅收「優惠券」,鄉村旅遊成了脫貧「金鑰匙」
今年受疫情普遍影響,入甘遊客和出境遊客業務急劇減少,很多文旅企業運營存在困難,省內鄉村旅遊成了主要經營業務。目前,全省正全面推進60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268個鄉村旅遊示範村及150個鄉村旅遊合作社建設。
甘肅稅務部門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把促進就業創業、涉農稅收優惠、抗疫情助復產等減稅降費政策及時送到企業和農戶手中,確保用好稅收「優惠券」,依託鄉村旅遊「抱團」致富。
臨夏回族自治州是「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重要節點,建設有46個旅遊扶貧重點村、928個農家樂建設項目,花卉遊、採摘遊、鄉村記憶體驗遊、農家美食遊等鄉村旅遊發展勢頭良好,帶動當地2.2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近年來,甘肅省永靖縣三塬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區的草莓、聖女果、車釐子等採摘遊規模和名氣不斷擴大,吸引了蘭州等周邊地區遊客慕名而來。示範園區佔地1200畝,擁有陽光大棚264座,帶動24戶精準扶貧戶、108戶殘疾人家庭通過務工實現脫貧致富,過上了「莓」好生活。
「這兩年在稅費優惠政策支持下,為我們減免了近70萬元稅費,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享受稅費優惠41.6萬元,盤活了資金,這樣就可以將更多資金用於發展採摘遊。」園區負責人張海軍介紹道。
被譽為「中華自然奇觀」的黃河石林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年均遊客接待量達400餘萬人,有農家樂及酒店72家,帶動當地3000餘人就業。
圖為景泰縣稅務局到黃河石林農家樂「石林人家」了解復工情況
何乃軍是當地村民,他創辦的「石林人家」是黃河石林景區的第一家農家樂。他說:「這幾年來黃河石林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隨著周邊採摘體驗區、騎馬及影視城的旅遊資源豐富起來,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在這兒落腳。我這家小店去年就享受增值稅減免9300餘元,還能在網上申領發票,生意越來越好,收入比以前種地的時候翻了好多倍。」
圖為舟曲縣稅務幹部到農家樂輔導最新稅費優惠政策
舟曲縣土橋子村葡萄園農家樂依託本村葡萄種植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民宿等庭院經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農家樂也逐漸復甦,國家稅務總局舟曲縣稅務局精心定製「復工復產專項輔導包」,開展「一企一策」個性化宣傳輔導,確保納稅人及時享受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該企業經理袁王安說:「受疫情影響,我們農家樂閒置了一段時間,沒有收入。現在好了,客流量增加了,國家出臺的優惠政策為我們減免了增值稅等,我打算擴大葡萄園規模,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