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80年代的黑龍江齊齊哈爾,這裡有你的記憶嗎?

2020-12-19 靜靜時光

這是一組上世紀80年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這座城市昔日的樣子。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一起去逛逛昔日的齊齊哈爾,感受這裡的舊時光。圖為80年代齊齊哈爾街景。

齊齊哈爾,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這裡位於黑、吉、蒙三省區交匯處, 因這裡有珍惜珍稀禽類丹頂鶴,所以又被稱為「鶴城」。這裡是我國的商品糧基地、老工業基地。圖為80年代齊齊哈爾街景,那時自行車還是市民們的主要交通工具。

圖為齊齊哈爾老火車站。這個火車站,建於1934年,1936年火車站建成。這棟建築總共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築。這棟建築造型別致,這棟建築位於如今齊齊哈爾火車站的邊上,去過齊齊哈爾火車站的人一定對這棟建築有很深的印象。

圖為80年代齊齊哈爾火車站。這個火車站建於上世紀70年代,在1975年12月動工興建,1979年9月25日竣工,同年11月24日啟用。火車站站房主體高28.9米,鐘樓高48.7米,鐘樓上方設尖塔,鐘樓上安裝有時鐘。

圖為80年代齊齊哈爾工人文化宮 。工人文化宮是齊齊哈爾市最有名的地標性建築,文化宮始建於1958年,當時為齊齊哈爾市最大的職工學習和文體活動場所。這棟建築由主樓、北翼大劇場、南翼體育館組成。

圖為昔日齊齊哈爾輕工學院校門前。這所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在北安市創建的黑龍江省工科高級職業學校,1952年11月,學校從北安市遷到齊齊哈爾市,隨即更名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工業學校。在1977年學校更名為齊齊哈爾輕工學院。1995年與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合併組建成為齊齊哈爾大學。

圖為昔日齊齊哈爾師範學院。這所學校的前身是1958年創建的齊齊哈爾師範專科學校,在1995年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和齊齊哈爾輕工學院合併組建齊齊哈爾大學。

圖為昔日龍江飯店前的景象。龍江飯店是1929年興建的,飯店是兩層大樓,下有地下室,集飯店與旅館於一身,曾是齊齊哈爾最大的飯店。這裡曾被更名為東方紅飯店。在1972年又恢復原名。1985年由於修建中心廣場,龍江飯店被拆除。

相關焦點

  • 老照片:80年代的齊齊哈爾,充滿魅力的「丹頂鶴的家鄉」
    齊齊哈爾,別稱鶴城,卜奎,地處黑龍江西部。齊齊哈爾是丹頂鶴的故鄉,齊齊哈爾這個名字在達斡爾語中是「邊疆」或「天然牧場」的意思。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齊齊哈爾,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看看30多年前的鶴城的樣子。圖為80年代的齊齊哈爾老火車站。80年代的齊齊哈爾城市眺望。
  • 老照片:1980年代初期的黑龍江齊齊哈爾,淳樸安逸的「鶴城」生活
    齊齊哈爾,是黑龍江的一座地級城市,「齊齊哈爾」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齊齊哈爾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別稱「鶴城」,是我國丹頂鶴的故鄉。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80年代初期,再現了30多年前鶴城的淳樸生活場景。圖為1980年代齊齊哈爾火車站。
  • 老照片:90年代的齊齊哈爾,東北大地上最美麗的鶴城
    齊齊哈爾,別稱鶴城、卜奎,位於東北松嫩平原,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90年代的齊齊哈爾,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重溫昔日的鶴城生活。圖為90年代的齊齊哈爾客運西站。這座客運站位於新開路市場正對面,現在已經沒有了。
  • 歷史罕見老照片,京城80年代的記憶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歷史罕見老照片,京城80年代的記憶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歷史罕見老照片,京城80年代的記憶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 老照片:80年代的上海,和如今的這裡是大不一樣
    這是一組80年代的上海老照片,帶大家去看那時的上海,通過這組老照片可以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圖為福佑路,右邊的是豫園圍牆。圖為虹橋機場。那時這裡也有很多人到這裡遊玩,但是不像如今這裡是人山人海的。到了上海豫園就不能不走一下曲曲折折的九曲橋。九曲橋的盡頭,就是湖心亭。遠看湖心亭,看似普普通通的三座各不相同的亭子組成,走近就會發現,三座亭子之間錯落有致,主次分明,但中間沒有接縫。圖為80年代上海華山路一段。北起愚園路(靜安寺),南至衡山路(徐家匯),全長4320 米。華山路沿路環境幽靜。
  • 老照片:80、90年代的甘肅酒泉,屬於酒泉人的生活記憶
    也是敦煌藝術的故鄉、現代航天的搖籃,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拍攝的是80年代的酒泉,這些老照片記錄了酒泉昔日的樣子。圖為80年代酒泉,照片裡的這個轉盤路酒泉人應該都印象深刻吧。80年代的酒泉鼓樓。鼓樓是酒泉的標誌性建築,在鼓樓的東西兩面分別懸掛著兩個巨幅橫匾,上面寫有「聲震華夷」和「氣壯雄關」。如今酒泉現存的鼓樓為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的。
  •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8年的齊齊哈爾,是黑龍江兩百多年的省會!
    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照片均來自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地區。亞東印畫輯128回第7張(1935年3月出版),齊齊哈爾城內的大街,拍攝位置的一側商鋪,門前為長廊,對面的商家經營種類豐富,第一家是個表店,路上有西式馬車,一輛接著一輛。
  • 老照片:80年代的山東濟南,老泉城人難忘的生活記憶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拍攝於80年代的濟南。圖為濟南老火車站。這裡曾是濟南城的地標建築,濟南老火車站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濟南老火車站於1992年拆除。 80年代的濟南,位於成豐橋附近的光明電影院。
  • 1982年齊齊哈爾老照片:曾經是黑龍江的省會 而今淪為了四線城市
    齊齊哈爾位於黑龍江北部,這裡就是曾經的「北大荒」,在歷史上也的確如此。(齊齊哈爾鐵路局)齊齊哈爾因為地處偏遠,尤為絕域,所以它的歷史「書而不詳」,一直到明末清初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涼,只有少數的幾處小村落。
  • 老照片:80年代的雲南省文山州,三七姑娘拆除太可惜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雲南文山州的老照片,小時大家的故鄉只能存在記憶中,欣喜今天日新月異的發展。改革開放40年過去,如今的文山州與那時真是不可想像,不可同日而語,這組老照片承載了一代人的美好記憶,當年的文山州城市建設很不錯,如今昔日的文山州已經漸漸模糊,希望這組老照片能夠讓你重新認識文山州的同時,能給你帶來往日的美好回憶。
  • 這是一組20世紀80年代的老照片,帶您感受老山城時代
    這是一組20世紀80年代的老照片,當時重慶還不是直轄市,通過這些老照片,我們將帶你走進80年代的重慶,感受山城時代,圖為20世紀80年代重慶的一條街道。圖為雨後重慶的街道,前面有玻璃屋頂的建築應該是當時的重慶酒店,該建築曾是該地區的一個地標,具有傳統的中國建築風格,屋簷上翹,不幸的是,這棟建築在2007年被拆除。20世紀80年代的重慶,小學生們聚集在一個製作棉花糖的小攤前,在那個時候,我們經常能在學校門口看到攤販拿著棉花糖機在現場製作棉花糖,白色蓬鬆的棉花糖對孩子們的誘惑太大了,孩子們會被路過的人所吸引。
  • 老照片:80年代的江蘇無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熟悉的記憶?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無錫。圖為80年代的無錫南禪寺附近街景。南禪寺是古運河畔獨具特色的古寺廟建築,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距今已逾千年。80年代的蘇州南長街的老民居。南長街曾是北宋驛道。驛道南連蘇州,北接常州,與古運河並行。80年代的無錫商業大廈,商業大廈位於中山路,是無錫一家老牌子的大商廈了。
  • 老照片:80年代的新疆烏魯木齊,帶你感受這裡的舊時時光
    這是一組上世紀80年代新疆烏魯木齊的老照片,通過這組老照片,帶大家感受時代變遷,感受城市發展,重拾獨屬於烏魯木齊的那些歷史記憶。烏魯木齊,簡稱烏市,舊稱迪化。烏魯木齊位於新疆中部、亞歐大陸中心、天山山脈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毗鄰中亞各國,這裡有「亞心之都」的稱呼。烏魯木齊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橋頭堡和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這裡是世界上最內陸、距離海洋和海岸線最遠的大型城市(2500公裡)。 烏魯木齊在古準噶爾蒙古語中意思為「 優美的牧場」。
  • 老照片:80年代的浙江金華,金華鬥牛與金華火腿齊名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金華,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昔日的金華的樣子。圖為80年代的大佛寺赤松亭。大佛寺位於金東區曹宅鎮,是金華的一座千年古剎。80年代的老金華站站前廣場。那時候的金華站規模雖然小,但是車來人往,旅客流量很大。80年代的金華,這座彩虹橋金華人都還記得嗎?金華的80後們應該還有在這裡玩耍的印象。
  • 老照片:這是80年代的瀋陽鐵西,這是老鐵西人記憶中的樣子
    這是一組上世紀80年代遼寧省瀋陽市鐵西區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昔日鐵西的樣子,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重溫昔日老鐵西的舊時光。圖為昔日位於鐵西區的瀋陽化工學院,這樣的老校門,昔日的老校友和老鐵西一定還有印象。圖為昔日瀋陽鐵西百貨商店前的景象。
  •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的江蘇省常州市,你還能認識多少地方呢?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江蘇省常州市的老照片,這一組的老照片有一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了,原圖在圖片當中,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如今的常州迎來越來越多的人在這裡工作居住生活,但是對於過去的常州,您,還有印象嗎?
  • 珍貴老照片:80年代的北京,80年代的天津,80年代的上海!
    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拍攝的是80年代的北京飯店外景照片,從圖片中看去,當時的北京飯店建設在國內都是超一流的,整座建築氣勢磅礴,非常宏偉!飯店前面的馬路上,來往的車輛也比較多!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上世紀80年代的長安街照片,從圖片中看去,當時的長安街人相比現在來說非常少,出行的百姓也都是騎著自行車,很少看見小車的影子!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80年代的天津老照片,圖片正中間為當年的寶林祥食品店,店面的前方有大量騎自行車的行人,在照片的左側則是一輛時代屬性很強的解放牌大汽車。
  • 老照片:80年代的湖南株洲,這些老地方株洲人還記得嗎?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株洲,通過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曾經的株洲的樣子。圖為80年代剛剛建成的株洲一橋,株洲一橋是株洲地區建橋時間最早的一座湘江大橋,1988年建成通車。 80年代的株洲蘆淞市場。80年代的蘆淞市場都是開放式的地攤。
  • 老照片再現80年代的兒童,80後,你還記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嗎
    彈指間,80後的我們都已然漸漸長大成人,童年的記憶也漸漸地淡去,但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的我們卻仍然懷念童年,那些童年的玩伴、童年的玩具、童年的食物、童年的印記,那永遠不能重來也永遠只屬於80年代的童年。我想,我們的下一代不會再有這樣的記憶了。
  • 老照片:這是80年代的湖南長沙,帶你看記憶中的老長沙
    這是一組上世紀80年代湖南省長沙市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昔日這座城市的樣子,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重新逛逛80年代的長沙,重溫長沙的舊時光。圖為昔日長沙街景。圖為昔日國營東塘百貨商店大樓前的景象。東塘百貨商店大樓於1983年1月建成開業,這曾是這一帶的地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