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藍色多瑙河,青山綠水完美風景!
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
瓦豪是奧地利的一個河谷,由流經奧地利的多瑙河形成。多瑙河流經歐洲很多國家。但是流域中景色最秀麗的河段正是瓦豪。瓦豪河谷介於牛山與克雷姆斯間,全長約30公裡。
瓦豪河谷從史前至現今,文明的遞嬗,時代的更迭,留下了許多歷史的痕跡。滄桑的城堡、古典的修道院,依山傍水,浪漫而瀟灑地俯瞰著俏麗的小鎮、嫵媚的村莊。風姿綽約的葡萄園漫漫依偎在蔥蔥鬱鬱的小山上。中世紀的風貌任時光流淌,悠悠緩緩的多瑙河掩映在旖旎秀麗的景致中。2000年瓦豪河谷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牛山,瓦豪河谷的起點。這個人口只有五千多人的古老小鎮最迷人的地方正是聖本篤修會修道院。聖本篤修會修道院是歐洲最華麗的修道院。座落在200公尺高的懸崖上,建於1089年。外牆黃白相間,建築典型的巴洛克式藝術風格。內部雕梁畫棟,金碧輝煌。11間宗教文物展示室。這裡有無數精美的溼壁畫。還有一座圖書館,藏書十萬冊,很多可是中世紀手稿。
乳紅橘黃相間,光鮮亮麗的樓梯螺旋而上,由小而大。爬上頂端往下看,那婀娜的迴旋、俏麗的曲線,心像在那兒跟著繚繞。
克雷姆斯,瓦豪河谷的終點。13世紀至15世紀的老鎮,有很多歷史性的建築物。自古以來就是葡萄酒交易中心。街道全做為散步道。
斯皮茨,瓦豪河谷的中點,處在一大片葡萄園中,是一座相當吸引人的小鎮。小鎮街道鋪滿了大鵝卵石。
杜倫施坦小鎮,人口只有九百多人,建於1019年。距離克雷姆斯9公裡,古老而典雅的葡萄園與歷史建築物,如詩如畫,是瓦豪河谷最羅曼蒂克的地方。喬爾倫修道院原建於1410年,18世紀改建。修道院部遠處的小山崗上有一座已成廢墟的城堡。十字軍東徵時,1192年12月至1193年3月英國國王獅心李察就曾被奧地利國王關在這裡。
遊瓦豪河谷最好的方式就是搭船。可選擇由牛山或克雷姆斯搭乘,中途站就是斯皮茨。沿途村莊風光旖旎。船艙傳來悠揚而柔美的樂曲,站在甲板上,倚著圍杆,極目遠眺,綠林、紅瓦、長河、藍天、城堡、細浪、波光瀲灩,涼風襲襲,心情悠悠,陶醉在浪漫的氛圍裡。
從遊輪遠眺牛山修道院,綠林掩映,金黃乳白,若隱若現,恍若蔥蔥綠叢中的險峰魄勢,為這一片古樸靜謐多了幾分優雅秀麗。
一座橋把兩岸的村莊連接了起來。
中世紀的建築,歌德式削尖融合巴洛克式的波動。數百年來含蓄、幽邃、清雅地依偎在悠悠河邊,卻又烘託出河流的生動、熱情與奔放。
綿延的青山,蔥蘢的樹叢間雜著葡萄果園迤邐而下。綠萌中綽綽掩映著幾座村莊。古韻、優雅、靜謐、婀娜。紅磚碧瓦,樓閣小榭,恍如十裡秦懷。思緒悠悠、悠悠思緒,在如詩如畫中。
遊這段河谷,不禁想起藍色多瑙河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藍色多瑙河是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最富盛名的圓舞曲。歌曲歌頌多瑙河流經維也納瓦豪的湛藍和亮麗。多瑙河兩岸的人們這才驀然發現,原來多瑙河是藍色的。不過或許由於地勢的遷移,氣候的變化,環境的汙染,現在看起來有些變化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文章有不理解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一一解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