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光影|盧溝橋農場:打造永定河畔的觀光休閒農業

2020-12-12 北京豐臺官方發布

莧菜、菠菜、油菜、茴香、蒿子稈、生菜、油麥菜,在豐臺區盧溝橋農場路9號的紫谷私家小菜園內綠汪汪的蔬菜隨風搖動,菜地中幾個帶著草帽的農民正在打理農作物,初夏播種的熱鬧場面在永定河畔持續著。在盧溝橋農場的經營下,這裡正在調整農業產業經營方式,由傳統的生產型農業轉變成以旅遊服務為主的觀光休閒農業,完成了由「一產」變「三產」的過渡,滿足了周邊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帶動了國有土地經濟效益的提升,促進了永定河畔綠色生態帶的發展。

一產三產,農民變身指導顧問

在私家小菜園內,租戶交了租金就可以擁有一塊自己的私家地,或40平方米,或60平米,用柵欄圍擋開來,而且每塊地都有灌溉水源,依據租戶的需求每家種植的蔬菜都有所不同。思維一變,這裡的土地從「一產」變成了「三產」,收入也就大幅提高了。

菜園負責人介紹,出租的菜園分為自耕自種型和全託管型,自耕自種型40平方米的菜園租金是2200元每年,而60平方米的菜園需要3300元每年,特別適合動手能力強有種植經驗的家庭。全託管型的菜園40平方米為4400元每年,60平方米的為6600元每年,園區按託管戶合理的種植要求進行管理,租戶按時來菜地採摘果實。

私家菜園給當地農民也帶來了收益,當地農民轉身變成了農業「指導顧問」,不僅為全託管的家庭護理蔬菜生長,還為自耕自種的家庭提供指導,整地、施肥、播種、澆水、間苗都會巡查提醒。滿足不同租戶的各種服務需求。

價格這麼高會有人來買單嗎?

價格這麼高會有人來買單嗎?記者帶著疑問走進菜園。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裡聚集了七百來戶租。一類是上班族,多選擇全託管型的菜園,周末帶著家人來「豐收」,還有一類是動手能力強的家庭,有些老倆口平時會「泡」在這裡一整天,尤其到了夏末秋初,泡上一杯茶,坐在葫蘆藤下欣賞自己的成果。

「租下這塊地主要是想帶家人來散散心,平時工作忙,周末可以帶孩子來觀察農作物的生長和田地間昆蟲的生活習性,比書裡教授的要直觀的多,孩子很喜歡。」租戶李先生是個上班族,他告訴記者。

「我兒子平時上班,我就和老伴來這裡打理園子,給孫子種點愛吃的青菜,周末全家會過來,幾乎家裡不用買什麼菜了,自己種植的還放心。最熱鬧的就是秋天,全家都會過來一起挖個地窖,把白菜和胡蘿蔔埋起來,再蓋上大棉被,夠吃一個冬天了」胡阿姨邊打理蒿子稈邊說道。

據負責人不完全統計,來這裡租地的民眾大多數抱著放心和放鬆的心態來的。

對這裡放心是因為,紫谷私家小菜園隸屬於盧溝橋農場,是首農集團下屬的國有企業,園地為沙壤土,無汙染,灌溉水為深井水,水源清潔,並承諾種植期間不使用化肥,禁用農藥。而來這裡放鬆的市民是看中地理位置,園區位於西五環永定河畔,毗鄰宛平湖、綠堤公園,是西部城區最近的都市農業園之一,5400畝的農場一眼望不到頭,配合著永定河溼潤的水汽,讓人感覺心情開闊緩解壓力。雖然出租每畝土地的價格較一產種植單一農作物有所提高,但轉為三產後所附加的服務是百姓認可的。

打造綠色休閒產業帶

首農集團負責人介紹,沿永定河畔共計1000畝土地已完成開發。其中,紫谷伊甸園佔地800畝,私家菜園佔地200畝以這兩個項目為基礎,通過土地資源的整合,這裡正在打造綠色休閒產業帶。

紫谷伊甸園內總種植面積達到500畝,相當於45個足球場大小。按照花期,4月到5月冰島虞美人、油菜花、三色堇、蘭香芥都已經成規模綻放。當下,園內的薰衣草、馬鞭草也生長旺盛,預計在6月可盛開,屆時將呈現紫色花海。

疫情之下,市民對活動的社交距離都有了更深刻認識,地廣、人少、景色美的觀光旅遊生態產業成了很多家庭出遊的重要參考因素。按照規劃,首農將以此為重要因素打造適合家庭休閒娛樂的綠色產業帶。

來源 豐臺報

記者 原梓峰

相關焦點

  • 藏在北京的普羅旺斯 永定河畔大片薰衣草盛開 太美了
    位於北京西五環永定河畔的紫谷伊甸園,就有超大一片薰衣草可以看啦。紫谷伊甸園,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堤農場路9號,於2013年6月中旬開始對社會開放,園區規劃佔地面積約有40公頃,園區內規劃建設了噴泉廣場、風車、月亮、音符、鋼琴、電話亭等20多處景觀。
  •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針對大陸各地農家樂發展狀況,臺灣鄉村旅遊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林銘昌認為,農家樂的現有經營形態多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旨在為消費者展現安全管理及銷售農特產品,而非單純做休閒觀光,未來這兩者應結合。
  •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報告
    臺灣依託農業發展起來的農業觀光旅遊與鄉村休閒產業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十分豐富,不僅有上規模的農耕田園、漁業風情、森林旅遊、鄉野畜牧活動內容,還有別具特色的農耕教育、生態保育、民宿體驗、鄉土民俗等休閒活動項目。歷經多年的發展和完善,臺灣休閒觀光農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景象,主要有鄉村花園、農家民宿、觀光農園、休閒農場和牧場以及市民農園、教育農園等幾種類型。其中休閒農?
  • 清境農場-臺灣創意休閒農業
    · 1965年-更名清境農場退輔會購買後,1965年更名為「清境農場」現村民主要分布在榮光新村、忠孝新村與仁愛新村。· 1985年-轉型觀光農場直到1985年清境國民賓館完工開始營業,國民賓館的住宿收入遠大於農業收入。因此清境農場逐漸從單純的農場,發展成觀光農場。
  • 兵團第十二師頭屯河農場屯河畔田園綜合體項目開工
    9月30日,第十二師頭屯河農場屯河畔田園綜合體項目開工儀式在花田林海生態旅遊景區舉行,前期工作已初步完成,將打造鄉村特色旅遊、田園旅遊度假體驗,成為當地文旅產業的特色品牌。第十二師頭屯河谷文化旅遊體育休閒森林公園,26公裡的濱河步道貫穿河谷,沿途綠樹成蔭。屯河畔田園綜合體項目是頭屯河谷文化旅遊體育休閒森林公園項目之一,規劃面積約6000畝,總投資約1.5億元,是定位於觀光旅遊、農業風情、鄉野休閒度假等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集散地。
  • 南金農場公司依託南麗湖自然優勢 打造旅遊休閒觀光產業
    近日,南金農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依託南麗湖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打造「農旅結合」的旅遊休閒觀光產業。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南金農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通過強化菠蘿蜜生產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建立健全技術管理標準體系,提高菠蘿蜜生產科技含量,以及在以種植基地為中心的前提下,建立加工基地、旅遊休閒觀光基地,學會多條腿走路,爭取多渠道盈利,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長龍華僑農場生態農業觀光休閒園
    長龍華僑農場生態農業觀光休閒園         承辦單位:福建省連江長龍華僑農場        郵編:350507        負責人:劉長貴        電話:0591-6391149
  • 河北固安:打造京南都市休閒度假區
    春有花香,夏有清涼,秋有碩果,冬有溫泉,固安緊盯京津旅遊市場,瞄準旅遊對象,依託自身環境條件,積極開發觀光、採摘、住宿、溫泉、山地自行車等項目,組織梨花文化節、桃花藝術節、金秋採摘節、戲曲文化節等一系列特色活動,突破文化旅遊的時空概念,顛覆傳統旅遊供給格局,全力打造豐富完備的旅遊產品體系。
  • 河北固安:打造京南休閒谷
    「新地標」固安縣依託豐厚的文化底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豐富的地熱能資源等眾多優勢,全力打造「綠城花鄉、溫泉康養、休閒農莊、運動健康、文化體驗」五大旅遊品牌,豐富「旅遊+」產品體系,形成「旅遊+農業」「旅遊+文化」「旅遊+運動」「旅遊+康養」「旅遊+親子」「旅遊+夜經濟」等新業態,打造全景式觀光體驗服務。
  • 6大休閒農場案例,這才是真正的休閒農業!
    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
  • 山頂果園農場—臺灣知名觀光休閒農業
    在臺灣草莓種植業,山頂果園農場就獨佔了六分之一的份額。農場將草莓離地栽種在高架上,其高度符合人體工學,種植不用彎腰防止長骨刺,下雨天高架排水草莓也不會爛在地裡,且可以利用空間多層種植。這不僅有效解決了想擴種但土地有限的問題,而且高架種植更節省成本。
  •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
    近年人們把農業與旅遊觀光結合起來,在島內興起一種新的邊緣行業,叫做休閒觀光農業。   什麼是休閒觀光農業?讓我們以臺中東勢林場為例,作一介紹。   東勢林場位於臺灣中部, 是一個以造林為主的林場,面積有225萬平方米。這裡環境清新,果木成林,一派山野情趣,原來主要產木材,收入很低。
  • 農廣天地│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現在正值兩岸農業發展合作的關鍵階段。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
  • 廣西梧州借鑑臺觀光休閒農業經驗
    廣西梧州借鑑臺觀光休閒農業經驗 2015年02月06日 13: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2月6日梧州消息 日前,廣西梧州市臺辦與梧州盛冠園林有限公司考察了深圳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企業
  • 北京九月永定河畔隨影
    北京的九月秋高氣爽,在藍天白雲下今天騎行來到北京郊外盧溝橋邊的永定河畔,這裡是廢棄的高爾夫球場,漫步岸邊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有的只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撲面而來。林中鳥兒伴著微風帶我來到河邊,映入眼帘的是「秋水共長天一色」,驚嘆於此,我便拿起手機記錄著眼前的美景,水中波紋陣陣,時而有魚兒露出水面:百鳥鳴唱,清風徐來,融入這幅優美的畫卷。
  • 江蘇微雀創新休閒農場新模式——親子農業
    隨著都市生活水平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集生產示範、觀光採摘、休閒度假、農耕教育於一體的農業綜合產業——休閒農場日益興起。依託生態良好的田園環境,休閒農場以特色農業為基礎,為客戶提供綠色安全的農產品及高品質鄉村體驗,並藉此改善農民經濟生活、增進國民體驗。
  • 吃住玩買讓你嗨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現在正值兩岸農業發展合作的關鍵階段。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
  • 東黃坨鎮召開青龍河休閒農業觀光項目推介會!
    4月20日上午,東黃坨鎮召開青龍河休閒農業觀光項目推介會,灤南縣副縣長楊洪偉、商務局局長田順凱,東黃坨鎮黨政主要同志參加會議,聽取了北京盛大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所做項目規劃報告。青龍河休閒農業觀光項目擬選址灤南縣東黃坨鎮梁各莊村青龍河畔,整體項目佔地約5000畝,投資約5000萬元,分為三個階段規劃建設。該項目以月季花海園藝景觀生態園為主體,涵蓋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研學教育、體驗式培訓、影視拍攝等綜合性配套設施完善的一站式項目,帶動當地農業、休閒、住宿、旅遊等相關產業鏈。
  • 鄉村旅遊開發丨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現在正值兩岸農業發展合作的關鍵階段。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時至今日,島內休閒觀光農業不僅深受陸客追捧,也在國際上打響了品牌。這背後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又將提供何種「臺灣經驗」?「山中無甲子,寒暑不知年」,這是「臺灣休閒農業教父」張清來為他的香格裡拉農場題寫的對聯。該農場位於臺灣宜蘭縣,被譽為臺灣休閒農場的「鼻祖」。遊客可登高遠眺,枕著滿天星鬥入眠,又可漫步林野之間,在螢火蟲群舞中追尋童年。
  • 6大休閒農場案例 | 取經中國臺灣,這才是真正的休閒農業!
    來源:青藍文旅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合理開發休閒農業,對於深度挖掘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臺灣休閒農業相對起步較早,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遍地開花的繁盛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