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一座正在崛起的現代化旅遊城市,「天下第一名山」泰山的所在地,因「泰山安,天下安」寓意「國泰民安」而得名,因泰山而為世人所熟知。泰安市旅遊資源豐富,著名景點眾多。既有傳統的風景名勝區泰山、蓮花山、八百裡水泊唯一遺存水域-東平湖等,又有新開發的現代景點徂徠汶河景區、天頤湖、方特歡樂世界等,每一處景點都是風景優美,景色宜人,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往往會讓遊客置身其中,流連忘返,給他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和美好的回憶。
泰安不但有名山,山美!還有名泉,水也美!據史料記載,泰山曾有七十二名泉,數量之多可媲美「齊多甘泉,冠於天下」的省會「泉城」濟南。只是後來隨著地質條件的變化,許多名泉都乾涸或消失了,實為可惜。
在泰山兩大著名景點王母池和老君堂的附近夾角處,有一處被外來遊客忽略的美景,即泰山「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滌塵泉所在地。中國古代名著《山海經》曾有記載該泉的描述,原文為「在泰山古環水之濱,東接王母池,西近老君堂,處泰山之麗區,得山水之精華,清澈甘洌,有洗塵滌慮、正身清心之感,故得名滌塵」。可見「滌塵泉」的歷史之悠久,影響之深遠。
為加強對歷史名泉的保護,當地政府在原泉址處新建了滌塵泉亭,並加築井臺、井沿,樹立碑刻標誌,將滌塵泉歷史鐫刻其上。一是保證了汲水環境的整潔,確保了水質的優良;二來也方便了市民取水、用水。同時還對周邊環境加以整治,將周邊區域開發成為公園,為市民、遊客增加了新的遊憩之所,也為泰山風景區再添一處新景點。
在環山路的北側,新虎山公園停車場東南門左側5、6米處,有一條石路向東直插入一片密林中。沿石路向上前行10多米,路左側就是泰山上唯一供奉太上老君的著名宮觀-老君堂。在老君堂山門東側東北方向有一條石路直通虎山公園。正東方向有一石路直達有「瑤池」之稱的王母池,在此路的右側、老君堂的東南、王母池的西南方10多米處就是滌塵泉所在地-滌塵泉公園。
滌塵泉公園整體大概呈不規則三角形,以滌塵亭為中心,向西十多米處就是環山路,南面緊挨環山路虎山公園公交站,東面是王母池「世代瞻仰」廣場,北面為老君堂和虎山公園。景區雖不算大,但布局卻十分精緻。公園內奇石遍地,滌塵涼亭古色古香,古松側柏鬱鬱蔥蔥,臘梅刺槐枝繁葉茂,園內石路曲徑通幽,石凳、健身器械藏匿其中。綠蔭中滌塵泉公園幽暗、靜謐,美景勝境,如在畫中!
沿滌塵亭東側的石路石階向東下行,不一會就到了王母池南外牆的八仙橋。橋下就是梳洗河谷,因天氣乾旱,谷內的水流非常纖細。雨季時,因水量巨大,上面的虎山水庫存水溢出,形成層層疊疊的瀑布奇觀,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動人心弦!沿橋西首的石階下行南面不遠處,有一泉名為「朝陽泉」,是「布衣將軍」馮玉祥隱居泰山時復建並題寫泉名。
再看滌塵亭,紅柱灰瓦,飛簷翹角,秀麗挺拔。南面的亭簷下方牌匾上書寫三個藍底鎏金大字「滌塵泉」,一副對聯懸掛在兩側的亭柱上,在陽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輝。亭內正中是一圓形光滑的石制井沿,高出井臺約50公分左右,直徑1米左右,汲水的市民紛紛拿著自製的繩索,掛著水桶,從下面的井中提上清冽甘甜的泉水,倒入自帶的塑料桶中,忙的不亦樂乎!
緊挨滌塵亭東側井臺下矗立著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滌塵泉的歷史。石碑後面石路旁邊的大石上,一位老人正帶著孫子、孫女避暑、遊玩,天真無邪的孩童歡笑聲不時地在園中迴蕩,令人羨慕的天倫之樂!
泰安又一避暑勝地被發現,位於泰山兩大名觀旁邊,風景太美了!來泰安滌塵泉公園,交通便利,還可以免費遊覽王母池、老君堂兩大古觀,是節假日、周末帶家人休閒、遊玩的絕美勝境,也必將成為網紅新的打卡地。
你對泰安滌塵泉公園的風景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