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通過聆聽精彩的脫貧致富故事,體驗田採摘生活,還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學習泥塑製作,讓我感受到巴南的美,我愛巴南!」7月4日,來自韓國的何在憲在暢遊了重慶市巴南區天星寺鎮後,興奮地說道。當天,2020年「老外遊鄉村」體驗活動及攝影、短視頻和遊記大賽第八期活動在天星寺鎮落下帷幕,來自各國的10名外國友人在此體驗田園生活,探尋鄉村美景,傾聽脫貧典型事例,感受脫貧變化,還學習到巴南的非遺技藝。
據了解,今年,巴南區創新「老外@Chongqing·體驗非遺」活動方式,採取非遺文化+傳統節日+鄉村旅遊的方式,舉辦「老外遊鄉村」活動,每周邀請外國友人深入巴南鎮街,賞風景、品美食、遊鄉村、學非遺,讓外國友人更加深入了解重慶「非遺」,感受、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鄉村巨變。
當天,外國友人首先來到天星寺鎮花房村貧困戶王家如家中,聽取村黨委書記周靜講述這家人脫貧致富的故事。2013年,王家如一家因學致貧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隨後的幾年裡,鎮、村通過教育扶貧、產業幫扶、大病救助、購買合作醫療、加入專業合作社等一系列政策,有效地改善了他們一家的生產生活狀況,讓她們家成功脫下了「貧困帽」。
據介紹,天星寺鎮依託厚重的人文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路,舉全鎮之力緊握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和市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區機遇打造現代農業生態觀光園,引進一系列文化生態旅遊項目。為全面提升脫貧質量,天星寺鎮還積極探索「公司 合作社 農戶」發展模式,把農業產業發展的收益更多地留給貧困戶,實現貧困戶增收與農業產業發展的有機銜接,使扶貧方式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增強已脫貧戶自我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力地促進了已脫貧戶增收致富奔小康。
聽完故事後,外國友人們紛紛表示深受觸動,認為天星寺鎮脫貧攻堅成效卓著,在與王家如道別後,便去往活動的第二站——天星寺鎮天雍生態園。在天雍生態園,其獨有的田園自然生態風光吸引住了所有外國友人的目光,走進園內,引入眼帘的是一個巨大的湖泊,不少遊客在此垂釣、娛樂,一派愜意。據介紹,天雍生態園海拔700米左右,佔地7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60%,負氧量達700多,是重慶為數不多集旅遊、休閒、度假、娛樂、服務於一體的休閒養生好地方。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外國友人挎起籃子來到天雍生態園的農場,展開了一番摘菜大比拼。農場內生態環境優良、風景宜人,不僅種植有辣椒、茄子、玉米、李子、桃子等水果蔬菜免費供大家採摘,土雞土鴨等也全部放養在野外,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令人駐足。大家一邊體驗採摘樂趣,一邊欣賞鄉村勝景。「和大家一起體驗田園採摘樂趣,令人身心愉悅,這種感覺特別好。」來自英國的凱倫·斯奈爾說。
最後,外國友來到該地著名民宿別花山房進行參觀。據悉,別花山房是天星寺鎮核心打造的「山水芙蓉」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也是今年剛開業的特色民宿,通過原樣恢復明清古建築——廖家老宅「別山花屋」,打造高端民宿。別花山屋位於天星寺芙蓉村學堂堡社,系天星寺鎮清代廖氏家族莊園之一,佔地面積3970平方米,該院為清代官至五品的廖海棠專為其夫人修建的院落,故命名為別山花屋,廖海棠清嘉慶年間曾任重慶知州,捐南坪海棠溪義渡,該義渡從清代一直延續到民國。該建築的發現對研究清代家族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旅遊開發潛力較大。
在別花山房,巴南區非遺劉氏泥塑的傳承人劉強,帶領外國友人們學習泥塑製作。卡通人物、花鳥蟲魚、家具擺件……憑藉一雙巧手,劉強讓一坨坨泥巴變成一件件精緻小巧的藝術品,引得友人們嘖嘖稱奇,紛紛向他討教技法。「想不到泥土竟能做成漂亮的藝術品,中國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來自英國的詹姆斯說。
當日,不少外國朋友感嘆這次的旅遊收穫良多,現場寫下10篇遊記。來自衣索比亞的安婷西就在遊記中寫道:i feel Today That is great.i Like it very much That is so nice.Beautiful city and I Love china.
據悉,「老外遊鄉村」活動將持續進行,在重慶的外國朋友們可以通過郵箱bntqw@126.com或電話66231839報名參加。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譚柯 實習生 嶽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