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6日訊(閩南網記者 李昌乾 文/圖)為提升漳州全市中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識,鞏固文明校園創建和平安校園建設成果,助力漳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今天下午,主題為「漳州市中小學校開展文明校園提升行動 爭當『文明交通之星』活動」的啟動儀式在漳州二中舉行。據悉,活動由漳州市教育局、市委文明辦、市道安辦、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舉辦。該項創新舉措為全省首創。
漳州市道安辦常務副主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林阿春在啟動儀式致辭中指出,隨著我國道路交通的迅猛發展,機動車保有量急劇攀升,道路交通事故各項指數居高不下,其中涉及中小學生的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趨勢。因學生和家長違反交通規則而引發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數,致使個別學生的身心受到嚴重傷害。因此,提高學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增強防範交通事故的能力迫在眉睫。
「漳州全市中小學生67萬左右,通過小手拉大手,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面覆蓋漳州近200萬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林阿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希望全體學生將認領「文明交通之星」當作一種榮耀,時刻遵守《校園「文明交通之星」安全守則》和道路交通規則,並通過他們的模範作用,影響和帶動家長及其他人文明參與交通,共同營造和諧、文明、安全的道路交通環境。
啟動儀式上,師生們還一同觀看了文明交通教育片與交通安全雲課堂——《中小學生、幼兒交通安全知識講座》。隨後,與會領導為漳州二中首批自願認星的16位學生代表授星。
漳州二中首批自願認星的16位學生代表
那麼如何認星?
記者了解到,爭當「文明交通之星」活動採取中小學生自願「認星」的方式,並作為入隊、入團、入選班幹部以及評選「三好生」「新時代好少年」的必備條件。
「認星」的同學統一填寫《認領「文明交通之星」申請表》,由學生、家長、班主任籤字,學校政治處(政教處、學生科、少先隊大隊部)確認。
「文明交通之星」授星儀式每學期舉行二次,以班級為單位,每次人數為班級人數的25%,一學年「認星」覆蓋率達到100%。
漳州市委文明辦、市道安辦、教育局、公安局交警支隊統一設計製作文明交通之星「星章」,由各地教育部門按「認星」人數分發至各學校進行「授星」。認證「文明交通之星」的同學必須佩帶「星章」,時刻提醒自己並接受監督。如有發現違反《校園「文明交通之星」安全守則》及道路交通法律法規的,由當地公安交警和學校政治處(政教處、學生科、少先隊大隊部)給予「摘星」處罰。被「摘星」的同學後續表現良好的,可申請參加下一次的「認星」活動。
此外,漳州市教育局、公安交警支隊微信微博將開設#每日一星#話題,推介表現突出的「文明交通之星」事跡;閩南網等媒體也將開闢專欄,宣傳校園「文明交通之星」。各地教育局、公安交警部門要充分利用自媒體開展「文明交通之星」先進事跡宣傳活動。
責任編輯:曾少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