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帶北抬!這些地方旱情有望緩解

2020-12-18 天眼新聞

雨帶北抬 氣象專家詳解未來強降雨趨勢與影響  貴州等地需防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自6月10日起,我國主雨帶北抬,江漢、黃淮南部、江淮等地成為強降雨集中地區,貴州等地仍有較強降雨。影響雨帶北抬的天氣系統是什麼?此次降雨過程能否緩解近期河南等地乾旱情況?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  未來幾天強降雨主要集中哪裡?南方地區的防汛壓力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  何立富:此次強降雨的主要時段是在6月11日至14日。雲南東部、貴州、重慶、湖南西北部、湖北、河南東部、蘇皖大部以及廣西西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其中貴州中部和西南部、重慶東南部、湖南西北部、湖北中部和東北部、河南東南部、蘇皖中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貴州西南部、湖北東北部、安徽中部等局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強降雨最強時段出現在12日至13日。

6月以來,華南、江南及貴州等地經歷了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兩廣一帶更是深受其害,多地出現洪澇、滑坡等災害。目前,江南、華南等地持續強降雨過程已經結束。未來我國東部主雨帶北抬,江漢、黃淮南部、江淮等地將成為強降雨的集中地,防汛壓力將由華南、江南等地轉移到長江中下遊一帶。  為什麼雨帶會北抬?影響它的天氣系統是什麼?此次降雨天氣過程能否緩解河南等地乾旱情況?  何立富:雨帶北抬主要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副熱帶高壓是影響我國天氣氣候的重要天氣系統,它的位置決定了汛期我國主雨帶的位置。由於副熱帶高壓北抬,加之有北方冷空氣的配合,冷暖氣流交匯形成的雨帶由之前的華南、江南地區北抬至江漢、黃淮南部、江淮一帶。由於未來幾天西南暖溼氣流不穩定,導致強降雨落區比較分散。  河南、安徽、江蘇等省部分地區前期存在不同程度旱情,此次降雨過程有望解除大部地區旱情。各地需結合實際情況,科學開展水資源調度,同時抓住降雨的有利時機及時搶墒播種。  西南地區特別是貴州等地強降雨可能會引發次生災害,有什麼樣的防禦建議或提示?  何立富:強降雨可能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及城市內澇,特別是貴州南部、湖南西北部、廣西北部等地前期強降雨偏多,需防範疊加效應。公眾出行需密切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預警信息,強降雨期間注意遠離土質鬆軟的山區、河谷地帶以及城市低洼地區,加強防範意識,做好相關防範措施。  目前位於菲律賓以東的熱帶擾動發展情況如何?將對我國產生什麼影響?  何立富:目前,在菲律賓呂宋島東部近海有一熱帶擾動活動,11日8時其中心位於呂宋島東部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5級(1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1004百帕。   預計,熱帶擾動將以每小時1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緩慢移動,並將發展為今年第2號颱風,於12日上午進入南海東北部海面上,逐漸向廣東中部到海南東部一帶沿海靠近,強度逐漸增強,最強可達強熱帶風暴或颱風級(10~12級,28~33米/秒),可能於14日前後在上述沿海登陸。受其影響,12日至14日,南海北部和中東部海域將有8~10級、陣風11~13級的大風。(中國氣象報記者蘇傑西 新華網記者郝多)

來源 新華社

編輯 趙飛羽

編審 李劼

相關焦點

  • 南方雨帶北抬?明起新一輪強降雨下在這些地方……
    預計明起,主雨帶將北抬至黃淮一帶,新一輪強降雨過程再度來襲!這次雨水過程影響區域有哪些?劃重點!24日至26日雨帶將再次南壓四川盆地、江漢、江淮、江南北部有強降水具體到今天(20日)來看,南方強降雨明顯收斂,這輪降雨也將進入尾聲。
  • 主雨帶馬上北抬,權威預報:華北東北或大範圍暴雨
    冷渦的雨對於北方的旱情是有用的,但沒那麼有用,比如7月17日-7月18日,監測數據顯示北方多地其實下雨的地方不少,黑龍江東北部和南部、吉林中部、遼寧西部和中部、河北、北京、山東西北部、河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但這樣的雨仍未能有效改善北方的乾旱情況,因為冷渦雨不確定性的確太大,很多時候需要下雨的地方就是不下。
  • 衛星雲圖看天氣:我國「雙龍」雨帶即將合體,武漢又要下雨!
    7月10日下午,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有兩道醒目的雨帶。一道雨帶在長江以南,覆蓋貴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多地,這道雨帶上帶來的是大家熟悉的梅雨。而在另一邊,一道雨帶從西南地區延伸到華北。這「雙龍」雨帶最終將合併,在我國中東部形成一條更強的雨帶。
  • 好消息是,旱情總算是緩解了……
    好消息是,旱情總算是緩解了…… 2020-08-10 12:1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甘肅今年最強降水過程緩解罕見「暖冬」旱情(圖)
    甘肅今年最強降水過程緩解罕見「暖冬」旱情(圖) 2017-03-16甘肅省氣象部門供圖   中新網蘭州3月15日電 (馮志軍 王興)甘肅省氣象部門15日晚披露,隨著甘肅今年最強一次降水過程的逐漸「落幕」,不僅使得近60年罕見「暖冬」困擾的該省多地初春蔓延升級的旱情得以緩解,還降低了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對冬小麥和牧草的返青生長及春耕春播非常有利。
  • 主雨帶即將北抬!未來十天淮河流域降雨偏多
    7月19日,太湖湖面平靜,水位高企。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分析,本輪強降雨影響範圍廣、局地強度較強,較7月上旬的強降水過程來說,雨帶位置偏北、雨帶移動特徵更為明顯。根據中國氣象局15日在發布會上的預判,7月20日之後,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強降雨趨於結束。就重要河湖的汛情來說,雖然太湖目前仍維持超保證水位,但未來流域降水較弱,有利於水位下降。
  • 浙江:多地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
    12月13日至14日,浙江省各級氣象部門搶抓有利天氣形勢,積極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緩解當前旱情。  據悉,今年10月以來,浙江省出現少雨天氣,10月1日至12月9日全省月平均降雨量51.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66.5%。
  • 副熱帶高壓與我國雨帶位置變化
    副高北抬西伸會帶來豐沛降水。它的身上長有一條纖細的「馬甲線」——西太平洋高壓脊線,其季節性的變化對應著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的位移。在脊線北側的西風帶中,其西部偏南氣流從海面上帶來充沛的水汽後輸送至鋒區的低層,向副高北側的鋒區源源不斷地輸送高溫高溼的氣流。
  • 阿里地區氣象部門開展人工增雨緩解重度旱情
    今年7月以來,阿里地區總體降水較少,部分縣城持續出現中度以上氣象乾旱,其中獅泉河鎮、普蘭縣為重度乾旱,為有效緩解重度旱情的情況,近日,阿里地區氣象部門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來緩解旱情。    通過本次人工增雨作業,有效地緩解了噶爾縣重度乾旱的情況,增加了阿里地區空氣溼度、土壤墒情,對緩解農田旱情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對當地生態環境保護、農業生產具有一定的幫助。(記者 溫凱 洛桑旦增)(責任編輯: 達珍 雪珍)
  • 北方旱情基本緩解 浙閩贛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伏旱
    北方旱情基本緩解
  • 專家稱中國水壩緩解湄公河下遊旱情(圖)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楊家邦給記者介紹,最近三天的間斷降雨,對農作物和大牲畜的旱情能有所緩解,但對瀾滄江水位影響並不明顯。據楊家邦分析,瀾滄江水位偏低主要原因是2009年降雨太少。按照慣例,往年都是10月份才下蓄水通知,但去年因為水量太少,蓄水計劃總是無法完成。景洪的作物主要是橡膠、茶葉和甘蔗,其長勢受氣候影響極為明顯。
  • 主雨帶即將北抬!淮河22日前有強降雨,部分河流或迎較大洪水
    根據氣象監測,影響中國的主雨帶未來兩天將有明顯北抬,新一輪強降水過程將主要影響江淮、華北、東北等地區,北方的防汛壓力也因此有所增加。長江中下遊強降雨趨於結束汛期以來,徘徊在長江中下遊一輪又一輪的暴雨讓沿江地區深陷洪澇的泥沼。19日早晨南北方的降雨系統幾近匯合,一條狹長的強降雨帶,橫跨中國東北-西南兩端。
  • 浙江省多地出現旱情 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
    事實上,不只是樂清,今年秋冬以來,我省多地飽受旱情困擾,降水量縮減明顯。截至12月13日20時,全省平均降水量僅30.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除樂清外,文成、慶元降水量亦不足5毫米。  「目前全省乾旱面積約3.26萬平方公裡,其中,溫嶺、玉環、洞頭三地達到重旱,青田、永嘉等八地達到中旱,另有13個縣(市、區)輕旱,乾旱區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旱情最重。」
  • 太平洋水汽來了,北方大範圍中雨大雨,旱情將徹底緩解!
    之所以華北多地空氣突然變得溼潤,是因為水汽輸送增強了,隨著我國北方地區環流形勢變化,今天上午從我國黃淮地區到華北地區都吹起了偏南風,將南方太平洋水汽的一部分向北輸送到燕山腳下,因此京津冀多地相對溼度迅速增加,空氣變得尤其溼潤。
  • 重慶持續陰雨已無氣象乾旱 旱情得到明顯緩解
    重慶市氣象臺統計認為,根據國家氣象乾旱標準,目前重慶已無氣象乾旱,農作物受旱和人畜飲水問題得到明顯緩解。    氣象專家告訴記者,所謂氣象乾旱,是指某一地理範圍在某一時段內降雨量比多年平均降雨量顯著偏少,對經濟活動產生較大影響。從去年入冬到今年3月初,重慶降雨比常年偏少三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六低值。
  • 河源多地現旱情供水告急!再不下雨,就要採取特殊手段了!
    高溫逐漸緩解,多雷雨天氣據市氣象臺預計,未來10天我市天氣逐漸趨於不穩定,高溫逐漸緩解,多雷雨天氣,局地有強降水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後期可能有熱帶氣旋發展並影響我市。據縣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供水水位不高,為緩解縣城缺水問題,從5月中旬開始,縣城實施夜間停水,具體停水時間為凌晨1時至早上6時。必須要有一場強度較大的雨水,才能徹底緩解縣城的缺水問題。
  • 中國地理:雨帶的形成與推移
    副高與我國天氣關係副高的北側陰雨區就是我們常說的雨帶,副高有季節性的南北推移,雨帶隨之推移。副高高壓脊與雨帶位置平均而言,5月份高壓脊線位於北緯15°附近,主要雨帶位於華南,6月份脊線越過北緯20°,主要雨帶位於長江中下遊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帶進入梅雨期;7月中旬脊線向北越過北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