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帶北抬 氣象專家詳解未來強降雨趨勢與影響 貴州等地需防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自6月10日起,我國主雨帶北抬,江漢、黃淮南部、江淮等地成為強降雨集中地區,貴州等地仍有較強降雨。影響雨帶北抬的天氣系統是什麼?此次降雨過程能否緩解近期河南等地乾旱情況?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 未來幾天強降雨主要集中哪裡?南方地區的防汛壓力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 何立富:此次強降雨的主要時段是在6月11日至14日。雲南東部、貴州、重慶、湖南西北部、湖北、河南東部、蘇皖大部以及廣西西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其中貴州中部和西南部、重慶東南部、湖南西北部、湖北中部和東北部、河南東南部、蘇皖中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貴州西南部、湖北東北部、安徽中部等局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強降雨最強時段出現在12日至13日。
6月以來,華南、江南及貴州等地經歷了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兩廣一帶更是深受其害,多地出現洪澇、滑坡等災害。目前,江南、華南等地持續強降雨過程已經結束。未來我國東部主雨帶北抬,江漢、黃淮南部、江淮等地將成為強降雨的集中地,防汛壓力將由華南、江南等地轉移到長江中下遊一帶。 為什麼雨帶會北抬?影響它的天氣系統是什麼?此次降雨天氣過程能否緩解河南等地乾旱情況? 何立富:雨帶北抬主要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副熱帶高壓是影響我國天氣氣候的重要天氣系統,它的位置決定了汛期我國主雨帶的位置。由於副熱帶高壓北抬,加之有北方冷空氣的配合,冷暖氣流交匯形成的雨帶由之前的華南、江南地區北抬至江漢、黃淮南部、江淮一帶。由於未來幾天西南暖溼氣流不穩定,導致強降雨落區比較分散。 河南、安徽、江蘇等省部分地區前期存在不同程度旱情,此次降雨過程有望解除大部地區旱情。各地需結合實際情況,科學開展水資源調度,同時抓住降雨的有利時機及時搶墒播種。 西南地區特別是貴州等地強降雨可能會引發次生災害,有什麼樣的防禦建議或提示? 何立富:強降雨可能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及城市內澇,特別是貴州南部、湖南西北部、廣西北部等地前期強降雨偏多,需防範疊加效應。公眾出行需密切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預警信息,強降雨期間注意遠離土質鬆軟的山區、河谷地帶以及城市低洼地區,加強防範意識,做好相關防範措施。 目前位於菲律賓以東的熱帶擾動發展情況如何?將對我國產生什麼影響? 何立富:目前,在菲律賓呂宋島東部近海有一熱帶擾動活動,11日8時其中心位於呂宋島東部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5級(1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1004百帕。 預計,熱帶擾動將以每小時1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緩慢移動,並將發展為今年第2號颱風,於12日上午進入南海東北部海面上,逐漸向廣東中部到海南東部一帶沿海靠近,強度逐漸增強,最強可達強熱帶風暴或颱風級(10~12級,28~33米/秒),可能於14日前後在上述沿海登陸。受其影響,12日至14日,南海北部和中東部海域將有8~10級、陣風11~13級的大風。(中國氣象報記者蘇傑西 新華網記者郝多)
來源 新華社
編輯 趙飛羽
編審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