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川劇《黎明十二橋》啟動復排

2020-12-21 和訊

▲2012年,川劇《黎明十二橋》在成都首演

?2012版《黎明十二橋》劇照。

4月9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獲悉,由《偽裝者》編劇張勇創作的諜戰川劇《黎明十二橋》正式啟動復排。

《黎明十二橋》以我黨地下工作者成功策反川軍起義的真實故事為創作藍本,再現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英雄歷史。

解放前夕,許多地下工作者為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30多名共產黨員和民主人士在十二橋被殘酷殺害。該劇以優美的音樂、唱腔和演員純熟的演技,為觀眾講述了一個地下情報戰線的驚險故事。

2012年,川劇《黎明十二橋》在成都首演。很多戲迷還記得當時的演出場景:舞臺上,梅花獎演員王超扮演的肖飛與王玉梅扮演的巧雲珠聯璧合,為觀眾聯手上演了一場川劇諜戰大戲。優美的音樂、唱腔,演員純熟的演技,令觀眾大飽眼福。

《黎明十二橋》是張勇首次挑大梁創作的大幕劇。當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張勇還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理念:「借用傳統劇藝術手段,深度追求人性美和藝術美,讓其煥發出現代意義的光彩,折射出底蘊豐厚的川劇美,讓更多四川人能夠愛上川劇,讓川劇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作為當年的主演,王超在此次復排中擔任項目負責人。他透露,復排《黎明十二橋》既是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也是慶祝成都市川劇院建院60周年。「《黎明十二橋》是一個主旋律作品,是發生在成都本土的紅色題材劇,故事精彩耐看,很有意義。」

7年前主演,7年後復排,王超對《黎明二十橋》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他也願意將自己的理解與對戲的把握傳承給新一代年輕演員。「當年我們演得很有激情,熱血沸騰的。」接下來,王超會協助導演,手把手教青年演員排練這齣戲。

除了王超,復排導演馬麗也曾在《黎明十二橋》中有過精彩表演。從演員到導演,馬麗更加明白這部戲復排的意義。「作為本土題材的劇目,它復排的用意和思想性很重要,一是為了出人出戲,二是它本身很有特點,三是它的核心價值觀是在弘揚正能量。」

記者注意到,此次復排《黎明十二橋》,主要演員都是青年人,甚至一些主要角色由兩三個演員擔綱,「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誰行誰上。」馬麗坦言,與傳統戲相比,「現代戲非常不好演,沒有道具輔助刻畫人物,要求演員走心走人物的同時,還需要從表演、唱腔方面,對人物刻畫深入理解。而且,現代戲的步伐、內心節奏跟傳統戲不一樣,難度很大,所以一定要用心,打動自己才能打動觀眾。」

馬麗還表示,與7年前的《黎明十二橋》相比,復排版會在「場與場之間做一些調整,邏輯性更符合劇情的需要,更合理。「據悉,復排版《黎明十二橋》計劃將於今年5月試演,9月首演。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荀超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過足川劇癮!4朵「梅花」將同臺綻放,5臺大幕戲輪番上演
    在9月16日的新聞通氣會上,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院長雷音介紹道,將有名家薈萃、好戲連臺的多項慶祝活動,將全面回顧劇院發展歷史,展示川劇在新世紀煥發的勃勃生機。9月21日晚在成都錦江劇場舉行的的開幕式上,四朵「梅花」將攜手其他川劇名角,共同為廣大戲迷獻上精彩演出。
  • 10個復排川劇折子戲集中展演 再現川劇經典
    為更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加強「戲劇進校園」川劇藝術普及傳播,9月25日,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安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開展了2020年廣安市復排川劇折子戲暨戲劇進校園集中展演活動,全市各地共10個復排的經典川劇折子戲參加演出。
  • 復排川劇《十五貫》今日首演
    復排川劇《十五貫》今日首演     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8月24日,四川省川劇院「周日戲聚」將上演新創排的川劇傳統大幕戲《十五貫》,為戲迷一展川劇崑腔的魅力。
  • 經典重現 萬州啟動挖掘整理復排川劇傳統折子戲工程紀實
    今年,萬州區文化旅遊委正式啟動挖掘整理復排傳統折子戲工程,邀請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許明恥,重慶川劇院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黃榮華,一級演員張建平,川劇著名司鼓吳子健等多位戲劇名家來到重慶市三峽川劇藝術研究傳承中心,面授川劇各種技藝,傳承優秀傳統折子戲,助推「中國戲劇?
  •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推薦閱讀   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11月25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品牌發展促進會承辦的「四川省川劇界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川劇名家名段品牌展演」活動在成都啟動。
  • 梅花獎推評大戲,川劇《死水微瀾》啟動
    近日,在傳承新經典川劇《死水微瀾》暨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推評大戲排練啟動儀式上,四川省文旅廳藝術處徐紅處長如是說。 改編自李劼人先生的同名長篇小說川劇《死水微瀾》,於1996年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出品,徐棻擔任編劇,國家一級導演謝平安執導,田蔓莎出演主角鄧么姑,一經推出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榮獲了文華大獎、白玉蘭獎等眾多殊榮。
  •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推薦閱讀   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11月25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品牌發展促進會承辦的「四川省川劇界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川劇名家名段品牌展演」活動在成都啟動。
  • 川劇傳統戲《白蛇傳》復排後首演 現三米長水袖
    原標題:川劇傳統戲《白蛇傳》復排後首演 現三米長水袖  本周日下午兩點,在經過兩個月緊鑼密鼓地準備之後,省川劇院精心復排而成的川劇傳統戲《白蛇傳》將在省川劇院劇場和蓉城戲迷們正式見面!   記者了解到,《白蛇傳》一直以來都是省川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曾代表川劇於上世紀80年代首次打開國際演出市場的大門。本版《白蛇傳》在保留過去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為了適應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特別新增現代元素,對舞美、燈光等都進行了加工,營造出絢麗的古典神話之美。此外,全劇時間從兩小時二十多分壓縮至兩小時內,劇情更加精煉。
  • 一本日記引出一段絕密歷史 諜戰川劇《天衣無縫》驚心動魄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繼《一觸即發》、《偽裝者》之後,《天衣無縫》是張勇諜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11月6日,在電視劇版《天衣無縫》上演之前,由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精心打造的川劇版《天衣無縫》,率先跟觀眾見面。舞臺上,兩朵「梅花」王玉梅和王超的精彩演繹,將「諜戰」表達得淋漓盡致。
  • 諜戰大劇《偽裝者》編劇是巾幗 普通工人半路轉行
    原標題:你追的諜戰大劇《偽裝者》 編劇是位女子一直「潛伏」在成都 這部以明氏家族四姐弟為主角的諜戰劇自8月31日開播以來,就廣受觀眾好評,收視率、網絡點擊量接連創下諜戰劇播映記錄,成為現象級諜戰大劇,並被眾多年輕觀眾們封為本年度家庭和諧劇典範。此外,《偽裝者》在敘述視角、人物設計、商業化改造上做出的突破性探索,也為它在業界贏得了諸多讚譽。   9月29日,《偽裝者》編劇兼作者,來自成都川劇研究院的張勇接受了華西都市報獨家專訪。
  • 經典川劇《變臉》復演 新面孔徵服觀眾
    ,謝平安等執導,任庭芳、楊韜主演,集結各路英才而打造的川劇精品。任庭芳作為復排版《變臉》的導演之一,認為川劇傳承根本在人,而今天新面孔徵服了觀眾,他看到了人才的接續。該校早在12年前就開展了川劇特色社團活動,排演了原創川劇《趙一曼》等劇目。郭子涵和彭莞衡憑藉其音域寬廣、音色透亮的先天條件而在《變臉》選角中雙雙被選上,出演AB角,在深入學習川劇唱腔中,越發喜歡上了這一藝術。
  • 大型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復排上演
    大型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復排上演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國慶前夕,大型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在蘭州人民劇院復排上演。這是由省文旅廳選送,參加由文旅部與沿黃九省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展播」活動。
  • 視頻|復排版經典川劇《變臉》到底怎樣?彩排對公眾開放,首批觀眾...
    11月30日,復排版經典川劇《變臉》進入了最後階段緊張的彩排當中。就在2天前,新版川劇《變臉》的彩排現場首次免費對公眾開放,一時間自發地吸引了不少戲迷去劇場觀看,400多個座位的劇場被坐得幾乎滿滿當當,展現出經典川劇劇目的「觀眾號召力」。當天彩排現場,演員們帶妝帶道具上臺表演,用正式演出的態度詮釋角色。
  • 川音川調話川情 市川劇院八項活動慶祝建院60年
    9月21日晚,「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建院6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活動」在錦江劇場拉開帷幕。60年一甲子,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自建院以來,創作、演出了大量有特色有影響的藝術作品,培養了一大批川劇藝術人才——自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成立以來,共培養了9人次11朵梅花,分別為首屆梅花獎得主曉艇,「二度梅」獲得者劉芸、陳巧茹,梅花獎得主劉萍、孫勇波、孫普協、王玉梅、王超、虞佳,為川劇的繼承與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臥底、鬥智、暗殺、策反,介紹一部諜戰精品劇《黎明前的暗戰》
    《黎明前的暗戰》是由湖南廣播電視臺、長沙電視臺及上海麟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26集諜戰電視劇。由黃軒、杜雨露、孫興、郭廣平、周揚、郭達、郭東文、倪大宏等主演。該劇講述了中共地下黨與國民黨特務和反動派展開的驚心動魄的諜戰,國民黨湖南省人民主席程潛和國民黨愛國將領陳明仁深明大義,關鍵時刻,毅然脫離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統治,高舉起義大旗的故事。湖南和平起義成為中國解放戰爭史上和平解放的成功範例。
  • 大型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復排上演
    大型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復排上演 2020-10-13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復排版經典川劇《變臉》到底怎樣?彩排對公眾開放,首批觀眾...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11月30日,復排版經典川劇《變臉》進入了最後階段緊張的彩排當中。就在2天前,新版川劇《變臉》的彩排現場首次免費對公眾開放,一時間自發地吸引了不少戲迷去劇場觀看,400多個座位的劇場被坐得幾乎滿滿當當,展現出經典川劇劇目的「觀眾號召力」。當天彩排現場,演員們帶妝帶道具上臺表演,用正式演出的態度詮釋角色。
  • 新繹文化大型原創音樂劇《西廂》復排啟動
    10月4日上午,新繹劇社排練廳內,紅綢在熱烈的掌聲中緩緩揭開,寫有「大型原創音樂劇《西廂》復排啟動」字樣的儀式牌呈現在大家眼前。這標誌著新繹文化出品的大型原創音樂劇《西廂》正式進入到復排階段。導演趙永斌說,大家因為對藝術的熱愛而相聚《西廂》,一定要以負責的態度投入復排。在舞臺上,每個人扮演的都是重要的角色,希望大家在創作中貢獻好的創意,群策群力,把最好的《西廂》奉獻給觀眾。會上,與會的主創、演職人員及舞美保障人員闡述了對復排《西廂》的理解,並紛紛寫下祝福,表達了對《西廂》在藝術及市場領域再獲佳績的美好祝願。
  • 陳東槍槍諜戰小說《薄冰》面世,海飛監製,同名影視劇項目啟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梁真真近日,作家陳東槍槍的首部諜戰小說《薄冰》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據悉,該小說的劇改已經啟動,預計在2021年投入拍攝。《薄冰》是陳東槍槍的首部諜戰小說,講述了軍統王牌間諜陳淺在一次次行動中逐漸明確革命信仰,為人民而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