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市民吃海鮮後出現中毒症狀 疑為河豚魚中毒(圖)

2020-12-13 搜狐網

  本報訊24日晚,市民曲某約好友矯某和吳某一起到位於市區幸海裡某飯館嘗鮮,點了河豚魚等菜餚。半小時左右,三人出現中毒症狀,被迅速送往中醫院。當晚,芝罘區衛生防疫站迅速趕到現場調查。由於搶救及時,矯某、吳某暫無生命危險,曲某仍處於高燒中,目前三人仍在醫院觀察治療。

  芝罘區衛生防疫站提醒,《食品衛生法》明確規定禁止生產、經營、銷售河豚魚等有毒、有害的動植物食品。近期我市陸續發現市民貪食河豚魚中毒案例,市民應加以提防,切莫圖一時口福,給自己的生命安全帶來危險。(紅兵 振遠 初陽)

  河豚雖小巨毒無比 一兩小河豚放倒夫妻倆

  誤食河豚放倒一對中年夫妻 妻食用較多仍未脫險

  河豚魚公然叫賣 工商:春節期間是河豚中毒高發期  

河豚:

  市場現身食用:慎防中毒

  酒樓公開製售河豚被查 有關部門稱慎食河豚

  不識毒河豚吃了險喪命 9名外地打工者全部脫險

  廣東發出食品安全預警:遠離果子狸禁食河豚魚  

河豚: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喪命,但「無毒不美味」。河豚肉之鮮美已成中國美食界之「貂禪」,越是危險,越是垂涎。宋人梅堯臣《河豚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河豚食客由此更添「風瀟瀟易水寒」之氣概,只是他們在動筷之前,總會先讓服務員試吃,沒倒下,才大快朵頤。東瀛食客亦有此種氣概,他們已經研究出吃河豚的安全做法。中國人的土法是河豚肉+蘿蔔,每年春天,總倒下N個,但在中國永遠會有後繼者。

  衛生監督部門建議14類食品禁用或慎用

  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日前發布餐飲單位禁用慎用食品建議名單。本名單一部分食品是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禁用,一部分是無規定、但考慮工作實際而列入,所以稱建議名單。

  禁用食品(原料):除嚴格禁用《食品衛生法》第九條規定的各類食品外,還必須注意以下要求:

  1、非本單位自產的散裝易腐敗直接入口食品,如熟滷菜、涼拌菜、冷加工糕點等。2、非當日加工的涼菜食品,如鹽水雞、醉雞、糟雞等。3、直接入口生食的海產品、水產品,包括海蟄、海產魚、貝類、蝦、蟹,及其熗制、醬制、醃製、冰製品。4、作為原料,已死亡的甲魚、黃鱔、烏龜、蟹、貝類。5、河豚魚、金槍魚、毛蚶、織紋螺、荔枝螺、泥螺、狗肝、鯊魚肝、青魚膽、青佔魚、馬交魚、鮐魚等青皮紅肉魚類、不明野蘑菇、杏仁、琵琶仁、木薯、發芽馬鈴薯、牲畜甲狀腺及其它不明動物的器官、組織和腺體。6、改刀熟食不得作為外送盒飯供應。7、工業鹽、硝酸鹽、亞硝酸鹽。8、剩飯菜。

  慎用食品(原料):1、需燒熟煮透的:豆漿、四季豆、扁豆、蝦、海蝦仁、較大的肉、整雞、整鴨。2、需要特殊加工的:白果(去皮加水煮熟煮透後棄水使用)、鮮黃花菜(用開水燙,棄水後燒制食用)等。3、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汙染的:水發食品、腐竹、粉絲、狗肉、鹹菜、醬鹽醃臘食品。4、強調洗淨浸泡的:新鮮葉菜、水果等。5、需注意存放溫度和存放時間的:熟肉製品、涼拌菜、色拉、鮮奶製品、鮮奶油裱裝食品、改刀裝盤食品、生鮮啤酒、鮮榨果汁。6、需特別注意防止加工過程工具、用具、操作人員手交叉汙染的有:生家禽及其內臟,鮮蛋、海產品、水產品。  

相關焦點

  • 一家4人河豚魚中毒 如何預防河豚魚中毒
    9月20日晚,因為誤食一條河豚魚,在沙溪打工的王先生一家人先後出現頭暈、嘔吐等不適症狀,而一雙兒女更因中毒較深,雙雙被送進了兒童重症監護室。23日,記者從市博愛醫院獲悉,經過搶救,哥哥的病情已經好轉並即日可出院,但妹妹仍處於昏迷中。
  • 5人吃河豚魚乾中毒
    為防止因食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河豚魚及其產品而導致食物中毒事件再次發生,省食安辦發布消費提示:市民應從合法渠道採購和購買河豚魚及其產品。應來源於經農業部備案並公布的河豚魚源基地,且經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魚分會審核通過的加工企業加工的包裝產品。
  • 海口6人聚餐時食用河豚中毒!大排檔經營者:是朋友帶到店裡食用的
    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報料稱,有人在海口海甸島一家大排檔聚餐時,食用河豚魚後中毒。記者就此事向該大排檔經營者及有關部門核實,均稱確有此事,目前中毒人員已得到救治。涉事大排檔昨日,記者來到市民反映的大排檔,該店處於未營業狀態。記者在大排檔招牌上看到,該大排檔主要經營肥牛火鍋,不涉及海鮮菜品。附近一位居民告訴記者,8月20日晚上,有人在大排檔聚餐時食用河豚魚出現中毒症狀,被緊急送往海口市人民醫院就診。
  • 男子吃河豚中毒成植物人,廚師被判刑一年
    來源:「浦江天平」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為《男子吃河豚中毒成植物人!廚師過失致人重傷被判刑一年》江浙一帶廣泛流傳的俗語「拼死吃河豚」,道出河豚鮮美的同時也一直在告誡人們河豚魚「絕命毒師」的本質。2019年12月23日,被告人季某某在明知河豚魚有毒,食用後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情況下,輕信能夠避免,將河豚魚加工烹飪後給被害人高某某等人食用,致高某某在食用河豚魚後出現中毒症狀,被告人季某某在知悉高某某出現中毒症狀後及時將高某某送至醫院救治。
  • 河豚魚可以吃了嗎?
    河豚魚毒素的中毒發病很快,潛伏期一般只有10~45分鐘,最長不超過3小時。先是感覺口唇、手指、舌尖麻木,繼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並有四肢無力,口唇、舌尖及肢端麻痺,以致身體搖擺,行走困難,甚至全身麻痺或呈癱瘓狀,嚴重者瞳孔散大、言語不清、血壓下降,而後呼吸困難,最後呼吸衰竭而亡。
  • 柿子+海鮮同時吃 真的會中毒嗎?
    入秋以後,軟糯清甜的柿子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愛,不過最近一些關於吃柿子禁忌的文章陸續在網絡上傳播開來。一種說法稱,柿子不能和奶製品、海鮮、紅薯等同吃,否則會出現不良反應甚至中毒。吃柿子,竟然還有這些講究?
  • 惠來已有2人吃這種魚中毒死亡
    市民朋友們:                                                             近期是河豚魚(俗稱乖魚)產卵的季節,河豚魚毒性最強,也是因食用河豚魚而發生中毒事件的多發易發高發期,近一個月來,我縣已有群眾因進食河豚魚引起食物中毒,造成2名進食者死亡的事件
  • 深圳近兩百員工疑吃荷蘭豆後中毒
    寶安區公明鎮某廠的近200名員工疑在工廠食堂食用荷蘭豆致中毒,於昨日(1.8)零時前後突發嘔吐、頭暈甚至昏迷等症狀,並被急送至附近的兩家醫院輸液搶救。至昨日上午,仍有一些症狀較重的員工躺在宿舍休息。  記者昨日上午接料後趕至該廠,但在門口便被保安攔住不讓進。不過記者看到,保安值班室裡坐著三名30餘歲的女子,手裡正拿著一包藥粒,在用開水吞服。
  • 潮陽海門鎮:數十村民吃西洋菜中毒
    疑是殘留農藥過量所致  本報汕頭訊 記者王漫琪,通訊員蘇碩元、周敏報導:本月21日上午,潮陽區海門鎮幾十名村民疑因食用了西洋菜而導致不同程度中毒,部分中毒村民被送往醫院救治。經搶救,目前大部分中毒者病情已經穩定。涉嫌殘留農藥過量的西洋菜已被封存。
  • @寧德人 老嫗吃了這個中毒身亡! 千萬別碰它
    N海都記者 林寧強 實習生 郭秋榮今早,市民陳女士致電海都君稱:12月2日,其母親在蕉城區洋尾村一水產公司外,撿到幾隻被丟棄垃圾堆的河豚,回家後煮食。讓她痛心的是母親食用後,因中毒,在睡夢中過世。今日,海都君從寧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近期該局已發布《關於預防食用河豚魚、織紋螺(麥螺)、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食品安全消費警示》。河豚魚又名河魨、鰱䰾魚,是一種味道鮮美但含有劇毒的水產品,尤其是其內臟和卵巢毒性最強,它所含的河豚毒素對環境抵抗力較強,經炒煮、鹽醃和日曬等均不能被破壞,人一般在食後10分鐘至3小時內就會發生中毒。
  • 4名男子鮑魚場廢水池撈河豚當午餐中毒住院(圖)
    前日中午,4人共進午餐時,食用了米飯、醬油河豚、醬油黃魚、紫菜湯,午飯他們吃了15分鐘。  進食後約半個小時,陳智全就出現頭暈、口唇麻木的症狀。當日下午1點半左右,他馬上被送到古雷衛生院醫治,但輸液後,病情繼續加重,於是又被送到漳浦縣醫院急救。
  • 6人聚餐時中毒!這東西毒力強、致死風險高!千萬別吃!
    附近一居民告訴記者,8月20日晚,大排檔的人聚餐時食用河豚出現中毒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 根據店招牌上的電話,記者聯繫了該大排檔相關經營人員,對方稱確有食用河豚魚中毒的事。 他告訴記者,河豚是一朋友帶到店裡給他們聚餐用的,由於「不懂殺」,不懂如何製作,就用來涮火鍋,結果食用後中毒,「當時大家只吃了一條河豚魚,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食用人員中,2人中毒較重、4人中毒較輕。」
  • 一家5口吃2斤河豚中毒 河豚中毒最快30分鐘死亡
    近日,福安一家5口人自詡以前「沒有宰殺直接煮食小河豚都沒事」,於是一起吃了2斤多約3釐米長的小河豚,結果發生中毒,其中4人被送進醫院搶救。目前,他們已陸續康復出院。對此,醫生提醒,河豚毒素毒性比劇毒的氰化鈉還要高1250多倍,0.5毫克即可致人於死地。如果搶救不及時,中毒後最快可在30分鐘內死亡。
  • 男子吃河豚後中毒身亡!水產經營戶:我不賣,他偏要買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南通新聞頻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本來好好地從事水產生意,如今卻面臨牢獄之災;本該安享晚年,現在卻不幸離世,造成這一後果的原因,竟是幾條河豚魚「被告楊某在啟東從事水產生意,2019年12月16日,他從被告沈某和陶某處分別購進野生河豚魚300斤和200多斤,後向被害人張某出售河豚魚十餘斤。被告人楊某:」他自己買的,我不賣給他他拼命要買,他說我吃河豚的時候你還小著呢,我說不認識的人我不賣,不會殺的人我也不賣。
  • 廣西一男子買魚乾,朋友吃了中毒身亡!北海也有人因此喪命!
    聽說河豚肉質細嫩、鮮美,好吃到「吃了河豚,百味不鮮」的程度!小編是沒吃過,也不敢吃,這河豚雖好但毒性也不小,吃河豚中毒死亡的在國內外屢見不鮮。有村民疑因食用了河豚魚乾,導致一死二傷!5月6日是興業小平山鎮的趕集日,金華村蓮塘自然村的鐘某在街上看到一種魚乾的肉質不錯,就買了一些。
  • 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
  • 廣州食藥監局:食用人工養殖河豚魚有中毒風險
    專家稱巴魚是河豚的一種,可養到無毒,但不鼓勵隨便吃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提醒市民,市面上經營的「巴魚」多為人工養殖的河豚魚,有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且酒樓食肆經營巴魚屬違法行為。「放心吃,不用經過特殊處理,很多客戶一次就訂一兩百斤。」  隨後,記者走訪了黃沙水產交易市場附近幾家酒樓,在供食客選購的海鮮池內,大多專門有一格掛著「巴魚」的標牌。一家海鮮池的負責人稱,巴魚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如果有毒的話,早就有人吃出問題了」。
  • 遼寧丹東市場出現河豚魚奉勸市民莫食用
    近日,一位市民在永昌市場買了兩條河豚魚,回去後將內臟、魚頭去除清洗乾淨,給晚飯加了道噴香的燉河豚。可是享受完美食後不久,他感覺不對勁了,嘴唇陣陣發麻、呼吸也變得困難。該市民立即趕到醫院,好在中毒不深、就診及時,到晚上10點多恢復正常。  次日,執法部門來到永昌市場檢查時,賣河豚魚的商販已經不知所蹤。
  • 男子吃河豚後中毒身亡!賣家受審:我不賣,他偏要買!
    男子吃河豚後中毒身亡 賣家在法庭上懊惱: 我不賣的,他偏要買! 12月2日上午 南通啟東法院開庭審理了 這樣一起案件 被告楊某在啟東從事水產生意,2019年12月16日,他從被告沈某和陶某處分別購進野生河豚魚300斤和200多斤,後向被害人張某出售河豚魚十餘斤。
  • 男子食用河豚中毒休克!為其烹煮食材的漁民獲刑1年
    東方網記者劉理6月10日報導:河豚,其肉味鮮美,但處理不當或誤食,輕者中毒,重者喪命。上海一名漁夫季某某就因烹飪河豚魚給他人食用,惹來牢獄之災。近日,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季某某過失致人重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