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舉辦的赤溪鎮生態海岸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鎮將借勢浙江省生態海岸帶建設,圍繞交通、產業和文旅等方面,謀劃實施228國道配套工程、蒼南紫菜加工產業園、「濱海山城·花園中墩」、韭菜園房車露營基地等十大項目,擘畫生態海岸的「赤溪文章」。
打通「堵點」,為發展添活力
近幾年,該鎮抓住全縣大幹交通、幹大交通的有利契機,全力配合推進甬莞高速和228國道項目建設。2019年,甬莞高速建成投用,極大地改變了溫州南部沿海的交通格局,赤溪龍沙互通作為實質上的「蒼南東」出入口,成為我縣新的發展熱點板塊。而美麗鄉村精品村項目落戶石塘,更是讓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為後續打造蒼南東部濱海城鎮功能區奠定紮實基礎,其以鵝卵石灘保護為核心的石塘灣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順利入選溫州市海洋生態建設示範項目。
目前,赤溪也正在全力加速推進事關改變赤溪「命運」的一項關鍵性工程——228國道項目及其配套工程。據赤溪鎮長莊才泛介紹,228國道蒼南段建設項目橋梁、隧道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預計2022年建成貫通。屆時,赤溪生態海岸將擁有高速、國道和環海觀光公路「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將極大拓展生態海岸的「大通道」效應。
「小紫菜」,做出「大文章」
赤溪是濱海漁業大鎮,現有紫菜養殖面積2114公頃,是「中國紫菜之鄉」蒼南縣的養殖主產區。為推動紫菜養殖這一傳統特色支柱產業轉型升級,該鎮以「萬畝紫菜、海上耕漁」為主題,一方面持續深化「三權分置」的海域養殖產權改革,不斷擦亮深化改革的「蒼南樣本」;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安峰圍塘標準化養殖基地和魚塘休閒旅遊、紫菜加工園區及周邊附屬配套等產業化項目,推動傳統產業向生態化、智能化、市場化轉型。
據介紹,總投資2.5億元,距高速口僅10分鐘車程的紫菜加工園區,建成後將成為一座集紫菜精加工、技術研發、倉儲冷鏈、大數據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園區,是我縣推動紫菜產業轉型發展的有力舉措,現已列入浙江省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第一批示範項目,預計明年建成投用。
文旅融合,成就海岸「最美」
風光秀美的鳳凰灣與棕櫚灣、底蘊深厚的「國保」五洞橋與白灣堡,星羅棋布的湖井與吊壁燈的「龍潭」景觀,中墩港上2000多間依山而建的老房……驅車沿環海公路遊覽赤溪,一路背倚巍巍青山,面向浩瀚東海,風光美不勝收,不得不感嘆文旅融合讓赤溪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赤溪更是趁勢而為,立足優異的資源稟賦,從南到北依次謀劃了「兩灣」休閒度假區、濱海山城·花園中墩、石塘山海大峽谷旅遊度假區等項目。
位於信智片區新東村的菲菜園房車露營基地,是生態海岸建設的首個投用項目。自今年10月試運營以來,營地吸引了大量旅客前往觀光,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新晉「網紅打卡點」。而依海而建、傍山而居的中墩漁村經過一年多的改造,則是另一道美景。據介紹,赤溪接下來將在原有基礎上,對文化進一步挖局對業態發展進行全方位規劃,主要包括主入口打造、文化提升、網紅燈塔、漁趣體驗基地、研學基地等內容,項目總投資4500萬元,分兩年實施。
此外,該鎮還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從8月開始籌建鄉村大腦智慧社區數字平臺。「鄉村大腦」建設可助力該鎮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升級,全面打造平安鄉村服務體系,圍繞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路燈等物聯網落地,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建立發展鄉村旅遊服務體系,培育鄉村文化休閒旅遊項目,提升旅遊管理服務水平和遊客體驗;推動以精準化為目標的數位化治理體系,實現鄉村資源數位化管理,提升農村網格化管理水平,形成積極互動的農村基層自治模式;推進村務黨務公開,探索農民在線監督模式,激發農民參與決策的積極性。
【來源:今日蒼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