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河道生態「組合拳」,打造生態環境高顏值

2020-12-06 大眾日報

為打造宜居優美的河道水生態,提升城鄉生活品質,濰坊高新區新城街道強化組織領導,狠抓責任落實,通過線上線下黑臭水體整治宣傳,整合河長、志願者等組成巡查隊伍,完善河長制工作方案,形成長效機制等,大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提升站位,高度重視。成立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兩名班子成員具體負責,召開會議,分析探討治理模式。依託城市管理巡查、入戶人口普查等工作及街道微信公眾號,開展線上線下黑臭水體整治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營造「治理黑臭水體,守護綠水青山」的輿論氛圍。嚴格落實屬地責任,社區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深入一線,現場督辦,全面鋪開整治工作。

重拳出擊,整治到位。發揮網格管理作用,全面對麻溝河、張面河等轄區重要河道進行每天早晚兩次巡查,以問題為導向,做到有的放矢。整合河長、志願者等多方力量組建5支河道兩岸保潔及水面巡查隊伍,結合實際,找準治理重點,組織機械,通過封堵排汙口、打撈河面漂浮垃圾、清理兩岸雜草等措施,打出「組合拳」,目前已覆蓋綠網2000餘平方米,清運垃圾5車。

健全機制,長效管理。完善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各級河長責任和責任範圍,加強日常監管,按照「全河段、全時段、全天候」的要求,加強巡查和保潔,確保河湧漂浮物和兩岸垃圾得到及時清理,形成長效機制,確保整治工作常抓不懈,保持河渠溝塘水環境乾淨整潔優美。(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蓓 報導)

相關焦點

  • 【要聞】興山區嶺南辦事處「網格+」組合拳 助推河道生態環境保護
    【要聞】興山區嶺南辦事處「網格+」組合拳 助推河道生態環境保護 2020-06-10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溫州市麻步鎮實施河道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浙江在線12月10日訊(通訊員 陳華帥)為全力做好水資源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工作,溫州市平陽縣麻步鎮牢固樹立科學治汙、綠色生態的理念,開展江灣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將江灣河致力打造為「流動的河、綠色的河、安全的河」,推動全鎮生態環境建設再上新臺階。
  • 廣州從化:寫好「治水」文章,打造生態美麗宜居環境
    守好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屏障,用活綠色生態家底是從化人民的共識。作為流溪河的發源地,從化治水工作成效直接關係到下遊1400多萬廣州市民飲用水源安全。近年來,我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打好治水「組合拳」,以加強河(湖)長制落實、大力整治「散亂汙」場所、推進碧道建設等重點工作為抓手,堅決守護好美麗河湖。
  • 【美麗中國長江行】杭州打造「水下森林」 重塑河道生態系統 浙江...
    2013年,浙江作為國內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之一,率先感受到環境汙染帶來的發展壓力,打出了一套以「治水」為突破口的轉型升級組合拳,並創新推出「河長制」,形成強大的五級聯動機制。  而今,環顧浙江大地,江河容顏蝶變,河川日新月異。據統計數據顯示,浙江已累計消除垃圾河6500公裡、黑臭河5100公裡,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
  • 天津日報|西青精武鎮提升治理水平 打造水系生態景觀 提升鎮域河道...
    天津日報|西青精武鎮提升治理水平 打造水系生態景觀 提升鎮域河道「顏值」 2020-08-30 12: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泰州市白馬鎮深入推進生態樣板河道打造工作
    中國江蘇網11月2日泰州訊 今年以來,泰州市高港區白馬鎮積極推進生態河湖建設,深入挖掘水資源稟賦,以打造生態樣板河道為契機,按照「安全流暢、生態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顯、管護高效、人水和諧」的標準,紮實開展陳家莊河水系生態樣板河道打造,構建白馬鎮人居環境品牌,打造人民滿意的生態河道
  • 河道「清網行動」,青浦這個鎮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良好生態環境
    河道「清網行動」,青浦這個鎮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良好生態環境 2020-05-29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斜灘鎮:打造生態水系景觀扮靚古鎮顏值
    6月6日,在壽寧縣斜灘鎮雙龍木拱廊橋上遊河道的岸邊,一群工人正忙著搭設木棧道。該木棧道修建在河岸邊上,建成後可將雙龍木拱廊橋與樓下村和斜灘社區相連,為古鎮人再增一個好去處。去年以來,斜灘鎮將生態水系項目建設與宜居環境、美麗鄉村、「茶碼古鎮」旅遊景觀、古街巷修復等方面相銜接,逐步實現鄉村生態提升和環境改善,喚醒了遊子的鄉愁記憶,更促進了古鎮綠色生態、群眾休閒生活與鄉村旅遊的相互融合。
  • 啟東市兩年打造樣板河303條 建成生態河道示範村27個
    啟東市兩年打造樣板河303條 建成生態河道示範村27個 來源: 南通市水利局 發布時間:2020-12-21 字體:[ 大 中 小 ] 時令已入冬,啟東市南陽鎮耕南二河清淤、六河護坡;北清河村河岸一期綠化已畢,二期正在籌備。
  • 生態浮島扮靚宿城河道
    細心的市民發現,城區一些河道在進行清淤治理以後,河面上多了一個個生態浮島,上面種植著水生植物,在淨化水質的同時,還美化了生態景觀。從市城管局了解到,自2018年起,該局在城區黑臭水體治理項目中,根據各河道水質、富營養化水平,水流、溫度、風速、水體波動等具體情況,針對性地設計浮島組合和浮島植物種類搭配,進一步提升河道景觀的「顏值」,改善城區水環境。
  • 坪山河碧道系統打造一流景觀生態河道
    近日,以坪山河為主線的碧道生態系統、綠道休閒系統、文化系統景觀規劃設計工作啟動,該計劃將著力打造一流景觀生態河道和深圳東部濱水活力空間。近年來,坪山區始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聚焦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傳承,加快推動坪山河濱水公共空間景觀環境提升工程建設。
  • 騰衝:四部門同向發力打出高黎貢山生態環境保護「組合拳」
    騰衝:四部門同向發力打出高黎貢山生態環境保護「組合拳」 2020-05-01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定縣石門口鄉大石門村:整修河道,打造生態綠廊
    「按照這個速度,兩個月時間足夠我們把河道開挖、平整,再做一些後續的整修工作。明年再修建幾座攔河壩,河道裡的水多了,村裡的環境也更美觀了。」賈源珂說。    陽勝河是平定縣的一條主要河流,由南向北流經大石門村,在村子以南,修建有一座大石門水庫。村子與水庫相鄰,農業用水方便,周邊風景也好,但水庫地勢比村子高,也為大石門村帶來了安全隱患。
  • 莆田湄洲島:生態優先 「一地三島」打造高顏值
    生態優先,實現湄洲島高顏值。   生態優先,「一地三島」打造高顏值   媽祖,原名林默,她扶危助困、濟世救人,尤其善於在海上拯溺救難,被譽為「海上和平女神」。湄洲島的最高峰上建有媽祖廟,世稱「湄洲媽祖祖廟」,是全世界媽祖信眾心中的聖地。   2009年9月,中國媽祖信俗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生態河道治理措施的方法
    1恢復河道的生態功能  生態河道治理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保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礎之上,恢復河道的生態系統,為各種生態活動提供適宜的環境。因此,在進行河道治理時,應該本著為人們的居住以及各種生物的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為目標,對傳統的河道治理過程中所採用的混凝土河床、護岸等進行改造,已恢復河道的生態功能。恢復河道本來面目,一般是對河道中的漿砌石護岸的上半部分進行拆除,換做土料築堤,自然草皮護坡,還可以採用生態混凝土草坪護坡。
  • 河道生態治理技術淺析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本文闡述了河道的基本功能,並對當前河道治理中面臨的問題分析及治理對策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供同仁參考。關鍵詞:河道功能;面臨問題;治理對策一、前言河道是水生態環境的主要載體,河道堤防不但具有防汛功能,而且還具有生態功能,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社會關注的民生工程。
  • 推進綠色發展 打造生態高地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以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以長遠眼光做好綠色發展的科學規劃,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廣水高起點站位、高標準謀劃,精心編制全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優化全市國土空間布局,劃定全市生態保護紅線、城市建設邊界線和基本農田保護線。目前廣水生態紅線保護區面積200多平方公裡,佔全市國土面積9%以上,為綠色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弘揚綠色新風尚。
  • 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廈門生態建設觀察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新華社廈門9月22日電 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廈門生態建設觀察  新華社記者顏之宏、閆紅心  國家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這一系列榮譽,是廈門經濟特區設立40年來打造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的豐碩成果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風景美如畫,看建寧如何念好蓮鄉「生態經」
    且看——環境保護打出「組合拳」9月8日,建寧縣黃坊鄉仍田村,河道管理員丁運仔一大早就沿著河道進行巡查。建寧縣企業河長成立以來,企業河道巡查人員共發現問題434起,處理434起,上報縣河長制辦公室處理61起。截至8月底,建寧縣企業認領河道總長272.5公裡。河長制工作,是建寧縣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一個方面。
  • 姜堰人打造了溱湖極佳的生態環境
    作者:中國攝像師潘長宏2020年5月14日一直以來,姜堰人以國家領導人所說的,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根本理念,致力於打造裡下河地區水域原生態,無汙染,確保一流水質,養殖最佳的水產品來回饋社會,現在姜堰人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