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2020-12-16 熙熙爸爸育兒

每當看到孩子學習了新的技能,媽媽們總是喜在眉梢,忍不住由衷的誇讚道:「寶寶,你真棒!」但這樣的誇讚真的對孩子有利嗎?

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經常誇[你真棒]的孩子,易經不起挫折

前不久閨蜜聚會,就聽當幼師多年的琳琳抱怨道:班上有一個孩子,每次繪畫課後,都會舉著自己的畫問老師,問畫的棒不棒!

若老師回復[畫的棒],孩子就會高興的手舞足蹈;若沒有被回復[畫得棒],就會瞬間變臉、發脾氣、大哭大鬧,嚷嚷道:「我媽媽說我是[最棒的]」。

後來跟學生家長交流後得知,孩子的媽媽特別喜歡用[你真棒]來鼓勵孩子。孩子經過幾年的語言洗禮後,已經默認自己是最棒的,同時也無法接受自己[不是最棒的]。

類似的誇讚還有[你真漂亮]、[你真厲害]、[你真聰明]等,這些不切實際的誇讚,都不是孩子通過努力可以改變的。一直用這樣的誇讚方式,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變得膽怯、不自信、怕輸、不敢接受挑戰等。

畢竟在孩子的內心會認為:「我聰明、漂亮、棒都是天生的,我要做的就是避免任何讓我不聰明、不漂亮、不棒的事情」。

可見,父母平日間對孩子隨意的一句誇獎,對孩子來說,影響是巨大的;錯誤的誇獎,不僅會阻礙孩子的進步,還會讓孩子經不起挫折。

父母該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呢?

01、用描述性語句,誇讚具體的行為和過程

當孩子的某個行為有進步時,切忌用籠統性的詞語來誇讚結果,比如[你畫的真好]、[你真棒]等。應該用描述性的語句,誇讚畫的過程與行為,比如:

「哇,寶寶握畫筆的姿勢很標準哦,畫畫時也很用心,畫了好多種顏色,還畫了不同的形狀,媽媽看到了正方形、長方形還有三角形哦!」

聽到這樣的誇讚,孩子就會知道:原來我得到表揚,是因為握筆姿勢很標準、畫了很多種顏色與形狀。

這種誇讚方法還適用於希望孩子改進的地方,比如女兒有段時間玩拼圖時,拼不好就容易放棄,甚至發脾氣。有次看她獨立拼完後,我就特意的誇讚道:寶貝好棒哦,能獨立一個人完成拼圖,全都是自己完成的哦,沒有讓媽媽幫忙呢?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女兒玩拼圖時都能獨自一個人玩好久,專注力也明顯提高了。

02、誇獎孩子的進步,不盲目和他人對比

很多父母在誇獎孩子時,都喜歡和別的孩子對比,比如[寶貝作業完成的比隔壁琳琳快,真棒]。看似誇獎孩子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孩子的關注點:[比琳琳完成的快],寫作業的動機在於與琳琳爭輸贏。

其實,父母在誇獎孩子時,可以結合孩子自身的進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長與變化,關注自己從[不會]到[會]的轉變。

比如誇獎孩子寫作業快,可以這樣說:寶寶今天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全部作業,而且沒讓媽媽監督,這是原來從來沒有過的進步,擊掌!

03、誇讚孩子的內在動機,不誇易完成的事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誇獎孩子也一樣,對於一些孩子很容易就完成的事,父母就沒必要經常誇讚,以免稀釋了誇獎的激勵性。

同時,父母誇獎孩子,重在誇進步,而非結果。比如當孩子第一次安靜地看完一本書後,媽媽就可以說:「哇,寶寶已經獨立看完一本書了,你好像很享受看書的感覺哦」;

而不是誇讚孩子看書的結果,並用獎勵作為誘惑。比如:寶貝今天看完了一本書,好棒!媽媽獎勵你吃牛排。這樣用[牛排]來誘惑孩子看書,只會讓孩子認為,看書就是為了獲得[牛排]獎勵,久而久之,可能會喪失看書本身的興趣。

04、誇獎真實情況,不誇大事實

達達5歲多開始學騎自行車時,經常摔跤,爸爸卻每次都誇[寶貝好棒,騎的真好]!結果孩子沒騎兩下就不想騎了。

其實,很多父母都有過達達爸爸這樣的誇獎經歷,明明孩子沒有什麼值得誇獎的,父母卻誇大事實尬誇,結果卻沒有如自己所料。

其實,大一點的孩子,聽到父母不切實際的誇獎,內心都會很排斥,甚至覺得父母是在敷衍自己。所以,父母誇獎孩子,前提應該是尊重客觀事實。

05、根據孩子的性格,選擇正確的時機誇獎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性格不同的孩子,對父母誇獎的反應不同。比如性格開朗的孩子,對於父母的誇獎會感到認同,提升自信;

而性格內向的孩子,或許父母的當眾誇獎,會讓孩子感到不好意思。此時,父母就可以選擇私下誇獎。

總而言之,父母正確、恰當的誇獎,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有助於孩子的成長;而錯誤、不恰當的誇獎,很有可能就會讓孩子變得膽怯、怕輸哦。因此,父母誇獎孩子,還需掌握正確的誇獎技巧。

互動話題:你平時會用[你真棒]來誇孩子嗎?

聲明: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內容無關,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每當看到孩子學習了新的技能,媽媽們總是喜在眉梢,忍不住由衷的誇讚道:「寶寶,你真棒!」但這樣的誇讚真的對孩子有利嗎?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種稱讚方式,讓孩子未來更自信
    每次參加親子活動的時候,總能發現一些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或多或少的「毛病」。例如一到遊戲或者比賽的環節,我們就會聽見有的家長不遺餘力的在喊「寶寶真棒」「寶寶加油」「寶寶太厲害了」。實際上,有效的鼓舞和稱讚不是「你真棒」就可以解決的,如何高效地稱讚孩子?家長們應該多了解這些。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這5句話誇獎孩子更管用
    很多父母都喜歡誇孩子,總認為孩子需要誇獎,認為誇獎比批評重要,但是其實我們讚揚孩子的聰明時,為了保持他們的聰明這樣說聰明,就像是在告訴他們不要冒著犯錯誤的危險。毫無疑問,表揚對人的積極作用。 因此,父母需要知道的是如何讚美,以便更好地引導孩子成長。
  • 誇孩子「你真棒」毫無用處,北大教授:用這四句話誇孩子會更有效
    其實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下足了功夫,畢竟和以前的教育觀念都會有所不同,如今很多家長都會懂得去誇獎孩子。在以前的年代,父母是很少表揚孩子的,而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就會去表揚孩子,來幫助孩子變得更加的自信,所以都會用「你真棒!」「你好棒!」
  • 孩子做事缺乏自信心,家長常說這4句話,孩子變得優秀
    所以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給孩子樹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而家長常對孩子們說以下這4句話,他們的自信心就會越來越強,對未來會越來越出色。對於不自信的孩子,家長要對他們常說這4句話你長大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常對孩子說這句話,目的就是為了孩子會覺得家長尊重他,懂得聽取他的想法,這樣他自己也會感到自己的存在感,以被父母關注而感到開心
  • 「你真棒」的表揚方式已然失效,家長應該如何表揚孩子呢?
    現在的兒童教育觀念裡,絕大數父母都知道要肯定孩子、表揚孩子、鼓勵孩子。於是,很多父母會把「寶寶好棒、寶寶真聰明」掛在嘴邊,普遍認為這麼誇獎可以讓孩子更棒、更懂事、更乖巧。如果只是簡單地說一句「你真棒」、「你真乖」,孩子就會把我們的表揚看成是例行公事或敷衍了事,相當於「我知道了」、「噢」一類的語言所表達的意思,也就會失去鼓勵孩子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孩子在考試中得到好的成績,與其說「你很棒,真聰明」,不如說「我看到你為這次考試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 誇孩子不等於「你真棒」,「建設性」的讚美,對孩子才更有效
    "寶貝,你好聰明啊!""寶貝真棒!""寶貝好厲害呀!"相信很多家長對這些誇獎的句子並不陌生,甚至自己平時也一直在使用。在讚美教育盛行的今天,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讚美,然而讚美孩子並不僅僅是誇孩子"你真棒"這麼簡單的事情。
  • 看一下,這樣誇獎孩子才是棒棒的!
    你真棒!好聰明!這可能是出鏡率最高的詞彙了,殊不知這種空洞的表揚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負面的作用。對孩子多鼓勵,多表揚,可以讓他們知對錯,明事理,還可以樹立他們的自信,對以後的發展很有利,但很多家長不知道表揚也是很有技巧的,今天我就和妞們說一下,怎樣表揚孩子效果更好,以及一些實用的小技巧。
  • 誇獎孩子的技巧有哪些?學會好好誇誇你的孩子吧
    有一位父親,經常輔導孩子學習。一天晚上,孩子把父親出的幾道數學題都做對了,爸爸高興地說:「你太棒了,夠得上一個數學家了。」誇獎之後,父親又出了幾道數學題,滿以為他會更努力的去做,可不料他只看了兩眼就喊道:「我做不了。」孩子的這種態度實在令父親吃驚。
  • 如何正確表達愛意 誇獎孩子不能籠統地說"你真棒"
    誇獎孩子不能籠統地說「你真棒」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黃佔玲) 近日,自治區圖書館邀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耀芳進行了名為《如何愛,孩子才能收到愛》的家庭教育講座。劉耀芳稱,在生活中,不少父母向孩子表達愛意的方式多為誇讚,即誇讚孩子做得好,常用「你真棒」、「你真厲害」等詞彙,實際上,對於4~7歲的孩子而言,誇讚應該要具體,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    劉耀芳說,4~7歲正是孩子開始對外界探索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除了對外面的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之外,也會對自身有好奇感。他們想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 誇獎孩子的經典語句大全,家長值得收藏
    誇獎,即讚美、稱讚。正確的誇獎孩子,一是需要以具體的事件和場景為基礎,只有回歸具體事件和具體場景,孩子才會真正意義上明確自己哪些行為是正確的。二是需要真誠,要出於真心,所誇獎的內容是對方確實具有或即將具有的優良品質和特點。三是誇獎的內容應被對方所在意。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
  • 天天就會說「孩子你真聰明」,最簡單的誇孩子你都做不對
    在這個講究科學育兒的時代,大家更喜歡的是用激勵的方式,去鼓勵孩子成長。所以,現在走哪裡都會聽到,「寶寶你真棒」「寶寶你真聰明」「我家寶寶真厲害」諸如此類的誇獎。然而,這麼一昧的誇孩子,對於寶寶的成長真的都好嗎?萬一寶寶習慣了誇獎,以後沒有誇的時候,心理不會失落嗎?又或者,那一天寶寶那天沒有做好,自己能承受嗎?所以,誇孩子也是有講究的。
  • 「你真棒」最好少說,哈佛教授:不被誇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成功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誇獎都是有用的。我們經常說的「你真棒」,只是一種外部激勵。而教育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內在動力」。何為「內在動力」?我們常說的「你真棒」,就是屬於外部激勵的範疇。心理學揭示:一個人長久堅持的源泉,是來自內部的動力。而外部激勵的過度使用,反而影響孩子內在動力的形成,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那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試試這些語境誇獎,鼓勵同時還培養高情商
    很多家長誇孩子的時候總會說「你真棒」或者「我家孩子最棒了」,卻沒有發現這樣的話空洞而且沒有意義,孩子聽了也會覺得父母是在敷衍他,時間久了這樣誇孩子不但不會對孩子有鼓勵的作用,還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孩子變「怪」和誇有關,別再用「你真棒」敷衍孩子放學回家兒子一臉嚴肅的問我:「媽媽,你誇我的時候會說什麼?」我思想有點短路,楞了一下說「你真棒」想敷衍了事,可是兒子一下子哭了,一邊哭一邊說「不要,我不想變成怪孩子」。
  • 孩子最喜歡爸媽常說這12句話,你越說孩子越優秀!
    馬克吐溫甚至說:一句真誠的讚美就能讓我多活兩個月。讚美對人起的正面作用是無疑的。 父母們需要了解的是,怎樣表揚才最能引導孩子成長。 我們常見的讚揚用語可能成為了口頭禪,比如「你很聰明」、「你真棒」、「很好,繼續努力」等等,但其實真正的表揚不是體現在這些泛泛誇獎上。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不得不說,我被誇得心花怒放,開開心心的出門了。晚上回來,檢查孩子白天練的字,看完說了一句:「軒軒真棒!」就合上了作業本。小傢伙有些期待的看著我:「媽媽,沒有其他想說的嗎?你有沒有看出來『春』這個字我寫得更工整了。」
  • 誇孩子別只用「你真棒!」,聰明的父母這麼誇,孩子越來越優秀
    媽媽心裡很難過,但她卻笑著對兒子說:「老師誇獎了你,說你以前在椅子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你有了進步,媽媽也受到其他媽媽了羨慕。」兒子聽後當晚不但比平時多吃了很多飯,而且也不用媽媽喂。男孩上了小學,數學成績排全班倒數第二,老師懷疑他智力低下。家長會上,老師對他媽媽說:「我們懷疑他智力有問題,您帶他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 如何讓孩子更自信?他是乘著父母的「彩虹屁」起飛的!
    畫畫班每次結束的時候有一個「講自己的畫」的環節,孩子們要給家長們講講自己畫了什麼。一開始,所有孩子都怯生生的不敢說,要老師一句句的問、一句句的提醒。每次結束後,小宇媽媽都抓緊時間給孩子又誇又講解:「你很棒!但是聲音小了點,別人都聽不到!你要大聲點,自信一點!」
  • 不要讓孩子妄自菲薄,更不要讓孩子盲目自信,他終將要長大單飛!
    生活中,很多家長喜歡把「你真棒」掛在口頭,無論孩子在什麼時候,做成了一件什麼事情,家長都會說:「你真棒!」不少家長信奉「賞識"教育,覺得好孩子就是「誇」出來的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誇獎孩子越多越好嗎?有家長跟我說,孩子可能被自己誇得太多了,具體表現是,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看看媽媽,期待著媽媽的表揚。如果媽媽沒有表揚,就會問媽媽: 「媽媽,我很棒吧?」
  • 誇孩子不等於「你真棒」,「建設性」的讚美,對孩子才更有效
    "寶貝,你好聰明啊!""寶貝真棒!""寶貝好厲害呀!"相信很多家長對這些誇獎的句子並不陌生,甚至自己平時也一直在使用。在讚美教育盛行的今天,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讚美,然而讚美孩子並不僅僅是誇孩子"你真棒"這麼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