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 走進亞洲最大的馬場

2021-01-20 中國甘肅網

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山丹馬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馬場。

「祁連」系匈奴語,匈奴呼天為「祁連」,祁連山即「天山」之意。祁連山充沛的雪水孕育了水草豐美的山丹馬場。

山丹馬場鸞鳥湖

水草豐美的大馬營草原孕育了品質上乘的山丹馬

畜牧業是山丹馬場的傳統產業,以馬匹繁育改良為主,馬牛羊並舉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公元前121年,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在焉支山下大敗匈奴,被擊潰的匈奴人唱著悲涼的歌退出了祁連山牧場。從此,漢帝國開始在大馬營草原這塊寶地屯兵養馬,成為歷代皇家馬場。

主要培育有青藏馬、蒙古馬、伊型馬、大宛馬、頓河馬、河曲馬和白章別徵馬(血汗馬種)等

自1949年9月以來,山丹軍馬場一直歸屬軍隊管理,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軍馬繁育基地,以年最多存欄兩萬匹成品馬的規模,輸送全國各地軍需民用。同時精心培育出了馱、乘、挽兼優的「山丹馬」,為祖國新馬種的培育繁殖作出巨大貢獻。

山丹馬氣質雄健彪悍、結構協調勻稱、體形方正威武、體質粗壯結實、反應敏捷靈活、速度快耐力強,以「日行千裡」而聞名。「山丹馬」項目經推薦申報,榮獲「全軍科技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冬季的山丹馬場千裡冰封,萬馬奔騰

山丹馬剛健昂揚的品格,形成了一種威武不屈、奮發有為的馬文化,融入了中華兒女任勞任怨、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精神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天馬精神」的真實寫照。

2001年9月10日,山丹軍馬場實現了由軍隊保障性單位向社會化企業的轉變,從而結束子2000多年軍馬培育的歷史使命。從此,山丹馬場褪下了軍管區的神秘面紗,逐漸進入了尋常百姓的視野。

燕麥草喜迎收穫

現在,種植業是山丹馬場的生存和支柱產業,規模種植青割燕麥草、油菜和大麥。

農業機械化形成從種植、收割、翻曬、打捆、運輸一條龍作業模式

冬日的山丹馬場度假小鎮

休閒遊、體驗遊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這裡風光旖旎,近年來旅遊業迅速發展,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這裡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視場地,《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紅色康拜因》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

圖片編輯:麴車

攝影:王超 緝熙

設計:張筱楠

相關焦點

  • 蘭州文旅界走進張掖大美山丹軍馬場
    、走進山丹縣軍馬場考察。(何保華攝)山丹馬場悠久歷史,馬文化底蘊深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家馬場,也是最大的馬匹繁育基地。,也曾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軍馬場。,作為集團二級企業由集團直接管理,現為張掖市規模最大的中央駐地方企業。
  • 走進張掖之山丹軍馬場
    這裡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皇家馬場,也曾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軍馬場,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地跨六縣,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軍馬場。 最初,世界之最的軍馬場不是山丹軍馬場,而是舊蘇聯的頓河馬場,但是因為各種原因軍馬場被拆除
  • 旅遊:世界第一大軍馬場,馬匹生長的理想場所——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縣城東南50公裡處,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屬高原牧區,氣候常年溫和陰溼,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山丹軍馬場是當前世界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距今已經2000多年了,也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養馬組織。
  • 甘肅旅遊|一次跨越千年歷史,看遍萬般風景的旅行
    無數大自然的綺麗景致如畫卷般在這裡鋪展開去;這裡有懸臂上的石窟,有絢燦的雅丹地貌,奇異的鳴沙山月牙泉,有著千載文明的莫高窟,還有那搖曳千年的古老駝鈴……如今,讓我們尋著他的蹤跡,來到這片偉大的土地,感受河西走廊那沉澱了兩千年的華夏文明......
  • 莫高窟與吳哥窟 跨越千年文明對話
    莫高窟與吳哥窟 跨越千年 文明對話2019年11月10日—11日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時段播出的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以亞洲文明對話為題材,向人們展現了不同文明之間命運相通、藝術相通的奇妙關聯。
  • 世界最大的軍馬場——山丹軍馬場
    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最大的馬場——山丹軍馬場。山丹軍馬場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地跨甘肅、青海兩省,總面積約為2195平方公裡,是當前世界上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山丹軍馬場美麗的風光可不只有這些,那裡還有黃燦燦的油菜花。每逢夏季,山丹軍馬場便開滿了油菜花和野花,而且這些花兒都是成片成片地生長,放眼望去,就像是一片花的海洋。那除了美景,自然得有馬兒啊,要不然哪能叫馬場呢。
  • 走進千年古鎮 品味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 感受跨越千年的牽掛
    9月21日上午,乘坐江蘇派出的大巴,走進千年古鎮小丹陽境內的七仙大福村,開始一日遊。 在紅寶石婚來臨之際,走進妻子的故鄉,感受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學會理解,學會珍惜,相信兩個人的日子會過得越來越好。 「福村」原名「傅村」,傳說是董永幫長工的東家傅員外家所在,千年的時間、口口的相傳,現如今」傅」已經變成了「福」。
  • 亞洲最大軍馬場在山丹,第一任場長千古留名,馬踏飛燕原型的由來
    馬踏飛燕中馬的原型就是出自於甘肅張掖的山丹馬,而山丹馬的主產區就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馬場——山丹軍馬場。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伴隨著朝代更替、政治變革、經濟繁榮的,是無數大大小小的戰爭。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軍馬扮演著十分特殊的角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尋訪馬場古村 探求文旅發展
    藝術百家尋訪古村落採風團的二十餘位專家、學者,媒體記者走進徐州漢王鎮馬場古村,觀賞古老石屋,瞻仰千年古寺,聆聽「一山一水一溶洞、一寺一村一帝王」的傳奇故事。據史籍記載,漢王鎮馬場村始於楚漢相爭之時,馬場原為漢軍大將韓信練兵跑馬的場所。
  • 蘭新高鐵山丹馬場站開建!
    近日,走進蘭新高鐵山丹馬場站配套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在雪中緊張施工,一片忙碌景象。「要趕在山丹馬場旅遊旺季之前建成投運,保證旅客能正常出行。」中鐵二十一局集團蘭新高鐵山丹馬場站配套工程項目部總工程師邱國標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09億元,計劃在7月份建成投運。  蘭新高鐵山丹馬場站建成投運以後,將大大方便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山丹馬場旅遊觀光。對於長住在山丹馬場及周邊的老百姓,將一步跨越至「高鐵時代」,極大地方便出行。
  • 祁連山下的山丹軍馬場,跨越甘肅和青海,風景美不勝收
    在祁連山下有一個山丹軍馬場,跨越甘肅和青海兩個省份,七八月正是草肥馬壯風景好的時候。美麗的湖邊除了可以看到馬,還有許多的犛牛在這裡悠閒地吃草。軍馬場附近的小村莊裡,可以體驗騎馬,有人牽著馬不用害怕,孩子們也可以試試。
  • 跨越千年的遇見——走進南召縣蠶文化博物館
    沿著兩千多年的時光隧道,一路尋覓而去,眸底的蠶身,在眼前幻化,一直綿延到兩千多年之前,數千年的塵封被一一打撈出歲月的箱底,一直落到羅敷這個名字上。「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在漢樂府《陌上桑》裡,描繪了一名美麗、賢惠、勤勞、忠貞的女子。你看世人對她的態度,就能體會到她的美好: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 南京:亞洲最大賽馬場變成停車場
    本報訊 據《揚子晚報》報導,作為亞洲最大的賽馬場,位於南京東郊的南京國際賽馬場呈現與其名頭不相符的現實:偌大的賽場成了一個巨大的停車場,一千多臺某品牌的新車沿著賽道整齊停放,如果不是有人提醒,外人不會想到這兒竟然是一個賽馬場。  2004年建設之初,南京國際賽馬場一度也被當做南京的城市名片來打造,6年過去了,這張「城市名片」始終暗淡無光。
  • 蓬萊建環渤海最大馬場
    記者 齊金釗 攝  □本報記者 齊金釗 qlwbqjz@vip.163.com 作為一座休閒旅遊城市,煙臺的騎馬運動方興未艾,除了擁有一批騎馬愛好者之外,一座規模空前的大型馬場也即將落成。記者了解到,佔地幾千畝的蓬萊和聖馬場即將在今年5月份正式對外營業,這座集繁育、賽事及旅遊為一體的環渤海最大的現代化馬場,將為煙臺的「馬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 新華社記者走進河曲馬場
    6月22日,在瑪曲縣河曲馬場,幾匹河曲馬在草原溼地旁奔跑。6月22日,在瑪曲縣河曲馬場,一群河曲馬在草原溼地旁覓食休憩。6月22日,在瑪曲縣河曲馬場,河曲馬在草原上奔跑(無人機拍攝)。6月22日,在瑪曲縣河曲馬場,幾匹河曲馬在草原溼地旁覓食休憩。6月22日,在瑪曲縣河曲馬場,幾匹河曲馬在草原溼地旁覓食休憩。6月22日,在瑪曲縣河曲馬場,馬場工作人員在照看河曲馬。6月22日,在瑪曲縣河曲馬場,河曲馬在溼地旁覓食休憩。
  • 走進蘭州紅古觀看馬場寶馬良駒
    深秋時節,11月1日,從蘭州七裡河出發走進永登觀丹霞有幸碰見馬場女主人,在她的引導下觀看了來自國外的踏雪尋蹤等阿拉伯的種馬該育馬場的女主人告訴我,由於種公性格剛烈,陌生人不得靠近,而母馬相對溫順在育種馬場遇見了馬術比賽提供頂級賽馬,當然這家馬場也是頂級種馬育種基地
  • 蓬萊建環渤海最大馬場 匯聚世界名馬(圖)
    蓬萊建環渤海最大馬場蓬萊建環渤海最大馬場蓬萊建環渤海最大馬場規劃佔地十萬畝的蓬萊和聖馬場是一座集繁育、賽事及旅遊為一體的環渤海最大的現代化馬場,打造一條貫穿騎馬運動的產業鏈。馬場還建設了一個專門供遊客觀賞的百馬園,能在馬場內看到各國名馬在百馬園內奔騰的景象。在中國馬術協會支持下,馬場成立的和聖馬術俱樂部的相關設施已達到國內一流水準,建設了室內大型馬術演藝場、室內騎乘俱樂部、馬術學校和騎乘培訓場館和世界馬文化和藝術品展覽館,滿足馬文化愛好者的多方位需求,打造蓬萊「北有蓬萊八仙閣,南有和聖百馬園」的旅遊新格局。
  • 世界上最大的馬場,藏在我國大西北,已有2000多年
    它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馬場——山丹軍馬場!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將通過一組照片,帶你看看這處藏於我國大西北的世界級軍馬場。看到了嗎?上圖你看到的這個地方,正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馬場——山丹軍馬場,你看,那縱橫馳騁的駿馬,多麼富有生機啊!
  • 題薩布素軍馬場
    長嘶只恨千年久,  未伴英雄過五關。  註:薩布素軍馬場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市阿木爾林業局興安管護區內,南傍額木爾河,東含月牙湖,四面環水,面積300餘公頃,涵蓋了島狀林、湖泊、河流、草場、溼地五大林區草原特色,風景絕美。馬場因薩布素將軍而得名。
  • 全國52對新人相聚西部花海 約拍世界最大馬場
    同時他們也會在這段時間身著婚紗正裝和民國新青年服飾,約拍在當前世界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山丹軍馬場以及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紫金花海、博物館等地。來自湖南的鄧思齊夫婦剛剛研究生畢業,他們大學相遇戀愛了八年,而他們此次參加集體婚禮就是想來看看祖國鎳都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