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交通十三五規劃:打造1樞紐2交通圈3城市中心

2020-12-18 廈門房地產聯合網(xmhouse.com)

  在廈門國民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中,「綜合交通運輸」部分備受關注。昨日,《廈門市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出爐,在這份規劃中,除了市民熟悉的「兩環八射」路網結構、奪人眼球的「五年交通固投約2500億元」外,還出現了「一個樞紐、兩個交通圈、三個城市(中心)」以及「三縱三橫」綜合運輸通道、軌道交通「中心放射、環灣聯絡」等新詞、熱詞。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市交通運輸局介紹,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廈門市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批准,在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之際正式實施,是我市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9個重點行業規劃之一,是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在交通運輸行業的專項安排。

  昨日上午,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市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時,對這份規劃以及這些新詞、熱詞進行逐一解讀。

  【目標】

  打造「一個樞紐、兩個交通圈、三個城市(中心)」

  著力打造「一個樞紐」

  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發揮重要門戶作用。

  加快形成「兩個交通圈」

  廈漳泉區域「1小時交通圈」和廈門市域「半小時交通圈」,服務民眾便捷出行。

  初步建成「三個城市(中心)」

  廈門國際航運中心、東南物流中心城市、綠色交通城市。

  此次規劃,立足「綜合交通」,打造「一個樞紐、兩個交通圈、三個城市(中心)」。

  「之前的規劃,基本是交通行業的發展規劃,專注於本行業。而此次的綜合規劃,著眼各種交通運輸系統的整合、著眼於其他重點行業規劃之間的融合對接,這是此次規劃的一大亮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這個目標下,「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實現便捷、高效、綠色、安全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交通運輸行業要堅持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和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網絡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體化服務、綠色化發展,加快各種運輸方式銜接融合,打造現代交通運輸升級版,提升綜合運輸總體效率,在支撐我市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服務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重要的先行作用。

  【重要任務】

  五年交通固投

  約2500億元

  將完善「開放互通、區域融合、山海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

  建設「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

  橫一:為跨島通道,串聯廈漳泉同城化沿海產業城鎮集聚帶;

  橫二:為環灣通道,串聯廈漳泉同城化核心區,支撐構建濱海環灣城市帶;

  橫三:為北部通道,承擔廈門市過境運輸功能。

  縱一:為泉廈金通道,對接「海絲」沿線和廈漳泉大都市區,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縱二:為鷹潭至高雄通道,功能與「縱一」類似;

  縱三:為贛州至海滄通道,強化對接中西部內陸腹地。

  「十三五」期間,我市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約2500億元,相比「十二五」的1082億元,增長極大。在這樣的投資下,我市將完善「開放互通、區域融合、山海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這是一項重要任務。

  其中,建設廈門「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是首次提出,體現了此次規劃的創新點——「綜合」二字。比如,「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加快建設廈門國際航運中心,福廈高鐵、翔安機場、跨島通道(第二東西通道)等重點工程,涉及陸、海、空、鐵,構建「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

  「『三橫三縱』,實現了各類交通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也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補短板』。」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三縱三橫」,也實現了國家、省、市通道銜接,緊扣我市各相關行業、產業的發展需要,將「綜合」二字的內涵充分體現。

  【項目解讀】

  「兩環八射」和軌道交通快馬加鞭

  在2500億元的固投中,「兩環八射」、軌道交通,佔額較大,是「十三五」期間我市交通最受市民關注的建設項目。

  全市「兩環八射」快速路網:目前已建成的快速路總長119.1公裡,在建126.4公裡,擬建86.8公裡。「十三五」期間,將投入450億元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網絡,建成第二西通道、翔安機場高速、海滄疏港通道等在建項目,開工建設第二東通道、跨東海域通道等規劃建設項目,基本建成「兩環八射」快速路網。

  軌道交通:「十三五」期間城市(際)軌道交通,將投入1250億元全面推進。預計2017年,軌道1號線將開通運營。「十三五」末,力爭1、2、3號線和4號線廈門北站至翔安機場段建成通車,通車裡程約140公裡,基本形成「中心放射、環灣聯絡」城市軌道交通骨架。

  廈漳泉「一軸、一環、三放射」的城際軌道交通網絡也被提出。該網絡中,廈門境內長105公裡。「十三五」將加快開展前期工作,並啟動建設。

  空鐵海三大樞紐提升區域輻射能力

  除了公路交通,規劃還介紹了鐵路、民航、港口行業發展目標,其中「樞紐」是這三大運輸方式的統一特徵,三大樞紐提升區域輻射能力。同時,圍繞東南區域物流中心城市建設,物流通道將持續完善,物流產業積極轉型升級,實現現代物流業從作為產業支撐到成為支柱產業的跨越式轉變,力爭到2020年物流行業總收入達到2000億元,較目前翻一番。

  鐵路:我市目前已形成沿海鐵路樞紐格局,「十三五」期間,將投入100億元,重點推動福廈客專建設,推進廈門至深圳、廈門經長沙至重慶、金門支線等客運專線和興泉鐵路廈門支線前期工作,進一步強化廈門依託海峽、聯繫「兩洲」(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輻射中西部的快速運輸通道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鐵路物流通道建設,如中歐(廈蓉歐班列)、中亞班列,使廈門實現「海絲」與「陸絲」無縫對接,全國唯一。以廈蓉歐班列發展為例,預計到2020年,將實現全年對開2000列、8萬個貨櫃,貨值783億元。

  民航:投入600億元大力提升民航業發展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廈門新機場,完善相應配套設施,實現旅客年吞吐量達到2900萬人次。將廈門新機場成為涵蓋廈漳泉區域、兼顧金門的閩西南地區綜合樞紐機場,並逐步打造成為具有相當國際影響力的我國東南沿海重要區域樞紐,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空中通道。力爭國際航線總條數達到40條,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空中航線達20條。

    港口:「十三五」期間還將投入約70億元,初步建成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努力打造我國對「海絲」沿線國家重要港航樞紐,初步建成國際貨櫃幹線港、區域性郵輪母港;兩岸航運交流合作先行區、國際航運服務業聚集發展示範區;東南沿海國際物流中心的「雙港雙區一中心」發展格局。

  公交優先治理城市擁堵

  繼續完善快速公交BRT系統建設

  持續優化完善常規公交線網

  組織開展出租汽車市場改革試點,探索網約車管理模式,推進行業改革

  推進自行車高(快)速路為骨幹線的自行車道網建設

  治理城市交通擁堵,關鍵在於落實公共運輸優先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成以「軌道交通+BRT」為骨架、常規公交為網絡,計程車、水上公交、慢行交通為補充的一體化公共運輸系統。在這一便捷的公共運輸體系支持下,到2020年公共運輸機動化分擔率達55%,較目前提升約15個百分點。

  為實現這一目標,規劃提出,將加快建設軌道交通,繼續完善快速公交BRT系統建設,優化配套設施;持續優化完善常規公交線網,構建幹線、支線、區域循環線相互銜接的常規公交運行網絡;在規範統一出租汽車運營條件和服務規範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出租汽車市場改革試點,探索網約車管理模式,推進行業改革。

  慢行交通系統建設也有提及,如逐步構建舒適、安全、連續的慢行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公共自行車系統,推進自行車高(快)速路為骨幹線的自行車道網建設。

  智慧交通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

  打造廈門智慧交通發展平臺:公眾出行信息將實現「一站式」服務,智能公交、電子客票、智慧港口、電子口岸大通關、行業信息化管理

  智慧交通,是「十三五」我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一個亮點,其將充分增強我市在城市管理、服務方面的水平,尤其是廈門智慧交通發展平臺的建設,標誌著智慧交通將從「幕後走到臺前」,體現了綜合交通在新領域的發展。

  按照全省「數字福建」和廈門「智慧名城」的建設要求,我市的智慧交通同樣著力於「綜合」,即以綜合交通信息運行指揮中心建設為抓手,打造廈門智慧交通發展平臺。比如,公眾出行信息將實現「一站式」服務,智能公交、電子客票、智慧港口、電子口岸大通關、行業信息化管理……智慧交通建設,將影響社會生活、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

  另外,建設綠色、平安交通,也是發展主基調。我市將繼續推進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加大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強新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行生態示範路建設,並在強化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管理、加強交通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加強交通運輸應急體系建設方面開展工作。

  【回顧】

  「十二五」成就

  「十二五」期間,我市交通運輸行業投入大、發展快,人民群眾獲得感強,並初步建成了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超千億的交通固投,完善了我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市交通運輸局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市交通固投1082億元,廈成高速、廈安高速建成通車,「兩環八射」城市快速路網啟動建設,帶動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我市的海、空運輸也取得驕人成績,為我市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在物流行業發展方面,開通全國首條自貿試驗區發出的「中歐、中亞班列」,通過加快建設重點物流項目,推動物流企業轉型升級,實現了產業總收入近千億元。

  在公交出行方面,我市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實現了全市域公交100%覆蓋和一體化票價,開工建設我市第一條軌道交通;在國內相關機構公交都市評選中,獲評「最適宜公交出行城市」。

  在智能交通和綠色低碳交通發展方面,我市實現了車輛動態監控和信息化管理,完成綜合交通運行信息指揮中心(一期)建設;在交通運輸部組織的綠色低碳交通區域性試點項目驗收中,從25個城市中脫穎而出,獲評「綠色交通城市」。

  交通行業行政管理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審批環節進一步優化,審批時限縮短至法定時限的35%,安全質量監管水平有效提升;完成了「村村通郵」,快遞網點實際派送覆蓋率達100%。

  【相關】

  今年交通行業

  發展態勢良好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全市交通運輸系統按照「十三五」規劃要求,全面推進各項工作任務開展,交通運輸行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截至9月底,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4.18億元,同比去年增長91.31%,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全年目標任務(350億元)的98.34%。

  目前,各大交通項目總體進度超前,40個市重點在建道路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9.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37.75%。開工建設了第二西通道、同翔大道南段、同安大道等省市重點工程;已建成翔安南路(翔安大道-蓮河段)二期工程、翁厝立交、演武大橋觀景平臺工程等重點項目。到年底,集灌路、杏濱路、灌新路(環灣大道至煙廠段)等項目還將陸續建成通車。(文/廈門日報記者 徐景明)

null

相關焦點

  • 國際航空樞紐!廈門新機場交通加速落地 未來去機場可以這麼走
    一廈門新機場將打造成國際航空樞紐廈門日報傳來消息,廈門新機場將著力打造成為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與創新型航空新城,將為廈門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要知道,機場對應的航空樞紐建設,已成為區域競爭的關鍵籌碼。根據民航十三五規劃,規劃的10個國際航空樞紐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三大世界級機場群,分別呼應京津冀、長、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而廈門新機場的規劃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向這些城市看齊,未來將變得高大上。
  • 《湖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公開發布
    湖州在線訊 近日,《湖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公開發布。到 2020 年,湖州綜合交通運輸將基本實現現代化。  1小時實現抵達周邊主要城市  開車出行到達目的地更快更便捷,是每個出行者期盼的事。
  • 規劃獲批!浙江打造3座以機場為中心的綜合交通樞紐
    繼溫州機場去年新一輪總體規劃獲民航華東管理局批覆後,近日,杭州機場、寧波機場新一輪總體規劃先後獲國家民用航局批覆。  根據最新總體規劃,浙江今後將擁有三座以機場為中心的「空公鐵」綜合交通樞紐。
  • 湖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
    總體目標緊緊圍繞「網絡交通、秩序交通、民生交通、智慧交通、陽光交通」五個交通,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網絡、運輸服務體系、行業治理能力」三大工程,打造形成周邊省市主要城市「一小時交通圈」和市縣(區)「半小時交通圈」,到 2020 年,湖州綜合交通運輸基本實現現代化,概括為「5321」交通運輸發展戰略。
  • 廣州南沙將打造大灣區區域交通樞紐
    近日,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打造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粵港澳大灣區區域交通樞紐,支撐南沙高標準推進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以及廣州城市副中心「三區一中心」建設,廣州市政府、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實施《南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2020-2035年)》(下稱《規劃》)。
  • 河北:「十三五」投資6000億建成相鄰城市1.5小時交通圈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苑)據河北新聞網消息,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河北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軌道網、公路網、港口群、機場群布局將更加完善,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市市有機場、市市通道連港口」,形成中心城市與新城衛星城半小時交通圈,京津冀核心區域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
  • ...於是新一醬決定引入「2小時交通圈」的概念,對當前規劃中的城市...
    2月國務院剛剛印發了《「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這個文件指出,「重要城市群核心城市間、核心城市與周邊節點城市間實現1-2小時通達。」  於是新一醬決定引入「2小時交通圈」的概念,對當前規劃中的城市群進行了一次群內部的快速交通網絡通達程度的檢索。
  • 廈門交通重大舉措!規劃2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接入翔安國際機場……
    廈門重大交通設施規劃情況下一步規劃打造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國際航運中心和陸路樞紐城市,並將基本形成「環灣放射」的快速道路系統及「中心放射、環灣強化、全域服務」的軌道網絡,打造以快速道路和快速軌道「雙快」為主的骨幹運輸網絡。
  • 福建這2座城市被國家點名打造高鐵樞紐中心,沒有漳州、泉州
    十三五期間國家將在重要的中心城市,打造100個國家大型高鐵樞紐站作為國家高鐵骨幹網。福建的福州和廈門這2座城市被國家點名打造高鐵樞紐中心。福州,是福建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邊緣,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臺灣省隔海相望。
  • 上海虹橋主城片區單元規劃獲批,將推動與長三角主要城市2小時交通圈
    應習文表示,虹橋主城片區東連上海中心城區,西連青浦(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南北分別連接的閔行和嘉定都是上海工業和科創的重要地區。所以它的定位是長三角一體化的一個交通樞紐,然後再由交通樞紐擴展到物流中心、貿易中心、會展中心等。虹橋之於長三角,就像北京的大興區之於京津冀,所以虹橋對於長三角一體化的意義非常重大。
  • 成都規劃39條軌道交通 構建市區、市域兩個30分鐘軌道交通圈(圖)
    1號線三期工程的建設,有利於促進成都市中軸線天府大道沿線和城北區域的開發與城市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合理調整中心城區的布局和功能,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  記者在現場看到,成都目前規劃的最大軌道交通換乘樞紐——博覽城綜合交通樞紐,與今年3月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基坑開挖面積約9萬平方米,深度為31米,土方總量約為194萬方的深基坑裡面已經搭建起了成片密布的腳手架,為下一步橋梁施工提供支護。同時,9臺塔吊也矗立於工地之上,以正在建設中的博覽城為背景,顯得氣勢恢宏。
  • 廣州火車站將改造成綜合交通樞紐 2019年動工
    資料圖片南方日報訊(記者/昌道勵)《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已於日前印發。根據《規劃》,廣州火車站改造工程的建設起止年限為2019年到2022年,將廣州火車站改造成樞紐內高鐵站、綜合交通樞紐,樞紐體總建築面積121.3萬平方米。
  • 廣深規劃建設第二條高鐵 打造「半小時交通圈」
    白雲機場T3布局「兩高鐵,兩城際」牽手深圳作為打造「半小時交通圈」的重要部門之一,廣州市發改委主任李海洲認為,廣深兩市應加快共建世界級機場群,推進廣州白雲機場三期擴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謀劃高速鐵路引入機場,共同推動優化珠三角空域資源,著力提升廣州、深圳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 襄州峪山鎮打造城鄉「半小時」交通圈
    峪山鎮黨委書記黃隨幫向記者講解峪山鎮的交通遠景規劃。見習記者 劉濤 攝  湖北日報(荊楚網)訊 記者 李璠 見習記者 劉濤  襄州區峪山鎮地處偏遠、交通閉塞、貧窮落後曾長期困擾這裡的發展。繞城高速峪山出口站。
  • 廣州全面增強綜合交通樞紐功能,白雲機場2020年旅客量全球第一
    規劃:廣州建設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姜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廣州要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綜合交通樞紐功能。為落實《規劃綱要》,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了《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從戰略層面系統謀劃大灣區交通一體化格局。
  • 建設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徐興東)「十三五」期間深圳將努力建成更具輻射力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統籌空中、地面、地下以及海面、海底等立體交通體系構建。預計到2020年,深圳機場國際航線達到48條,加快第三跑道和T4航站樓建設,啟動東部第二機場前期研究;建設深圳至茂名、贛州等對外鐵路通道,形成「四主五輔」的鐵路客運車站。
  •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長啥樣?詳解溫州「大交通藍圖」
    溫州網訊 交通建設,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通向民心。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市要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意味著,我市在「十三五」時期「大幹交通,幹大交通」的熱潮今後五年將得到延續,軌道、公路、航空、港口等領域還將迎來更大發展。
  • 雙城聯動打造「半小時交通圈」!廣州深圳規劃建設第二條高鐵
    2020年10月22日上午,在深圳召開的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上,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達成基礎設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提出要「 打造『半小時交通圈』」。李海洲指出,對標國內外典型機場樞紐規劃,多層級軌道交通的引入已成為「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統籌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將機場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一體化銜接已成為共識。為全面提升綜合交通服務水平和運輸效率,作為大灣區的核心民航綜合交通樞紐——白雲機場承擔了重要使命。
  •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公交線路省際化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 十三五交通運輸規劃印發 高鐵覆蓋80%以上城區人口百萬城市
    中國網財經2月28日訊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國務院2017年2月3日(此件公開發布)「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是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