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2021-02-07 初中歷史
2.了解南朝的基本史實,及政權更迭給當地帶來的影響。江南一詞,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現在泛指長江中下遊(長江以南),古人又稱江東或江左。

詩詞中的江南:

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掉西晉。隨後,鎮守長江下遊的皇族司馬睿於317年重建晉王朝,以建康為都城,史稱東晉。司馬睿當皇帝得益於王導為首的南北大貴族的擁戴。司馬睿舉行即位大典時,居然邀請王導共坐御床,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東晉初期,多次進行北伐,曾收復了黃河以南的部分地區。由於朝廷對北伐將領心存疑慮,多方牽制,使北伐缺少後援,東晉最終未能恢復中原。原因:東晉雖然偏安於江南,但在歷代帝王在位的時候都希望收復北方的國土。結果:由於朝廷對北伐將領心存疑慮,多方牽制,使北伐缺少後援,東晉最終未能恢復中原。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戰勝前秦,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相對穩定的局勢,使社會經濟有所發展,江南出現了「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景象。420―589年的170年裡,中國南方政權更替頻繁,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約30年的時間裡,賦輕役輕,江南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南朝時,鎮守地方的貴族和將領勢力很大。梁武帝蕭衍從地方起兵奪取帝位後,放縱皇室成員和官僚大地主盤剝平民百姓,政治日益敗壞。後來發生了大規模的叛亂,建康失陷,江東最富庶的地區遭到搶掠,導致千裡絕煙,人跡罕見。從此,在南北實力對比中,南朝處於明顯劣勢。秦漢時期,北方和南方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黃河流域經濟發達,是全國經濟重心;而江南地區地廣人稀,農業生產落後。(1)西晉末年以來,大批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南下。到東晉後期,長江中下遊地區布滿了南遷的遊民,尤以江蘇一帶為多;有一部分流民還繼續南下,進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廣東等地。(2)北方人的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從而使自然條件優越的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經濟迅速發展起來。(最主要原因)(3)當時的江南地區,不像北方那樣戰亂不休,社會比較安定。①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耕地面積不斷增加,並興修了很多水利工程。②農業生產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改進、包括推廣和改進耕犁,實行精耕細作,以及推廣選種、育種、田間管理和施用糞肥等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③還發展種桑養蠶、種植果木、種植藥材等,實行農業的多種經營。南方的手工業也有了快速的進步。在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製鹽等方面都有顯著的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同時促進了商業的交流和城市的繁榮。南朝時的建康,人口眾多,是當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南方經濟迅速發展,南北趨向平衡;為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響,一般來講首都在哪兒,就在哪兒形成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統一時期,一般只有一個中心,分裂時期,則可能有多個中心。「經濟重心」則是指經濟最發達、地位最重要的某個較大地區。

1.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獲得開發的最主要原因的(  )2. 我國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現出「北麥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晉南北朝時,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還有各類北方麵食。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3. 戰國秦漢時期,北方一直是全國經濟重心,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經濟獨佔鰲頭的局面不復存在了,原本落後的江南經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使長期以來南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縮小了。這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   )A.長安   B.洛陽   C.鹹陽   D.建康5.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是(   )①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進②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生產技術③南方戰亂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④南方自然條件優越6.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因為它曾做過六個朝代的都城,下列以它為都城的六個朝代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羯族   B.鮮卑族   C.匈奴族   D.氐族① 修建水利工程,荒地變良田②種植水稻用綠肥③犁耕和糞肥的推廣④小麥的種植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9. 「北方人的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從而使自然條件優越的江南地區得到開發。」這則材料說明的是(   )10. 「漢帝國崩解後,中國陷入一段黯淡無望的長期動亂時代。豪強兼併所引起的社會不安仍未解決;甚至在一連串政治鬥爭激化下,導致戰事連綿不斷,胡人入侵,使社會秩序徹底瓦解。」這段「長期動亂時代」是(   )

往期精彩分享:

部編版:七上歷史《全冊複習提綱》

部編版:七上歷史《全冊思維導圖》,送給即將踏入初中的孩子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下冊單元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人教版:七上歷史《全冊易錯易混知識點》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知識點整合+同步練習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6課《三國鼎立》知識點整合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6課《三國鼎立》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知識點整合+同步練習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

相關焦點

  •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申明】以下關於初高中歷史課程內容的筆記分析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同學們學習歷史,對付考試還是需要以學校教師和書本為主。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上第十八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首先,關於這一課難度上,基本算個只要知道了解的史實。
  •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語: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將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6課《三國鼎立》知識點整合
    魏國: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北方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蜀國: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係,加速西南地區的開發;吳國:造船業發達,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現在的臺灣)從東漢的統一到三國鼎立(分裂)是歷史的倒退還是進步?(1)東漢末年,軍閥割據,連年混戰,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 初中中國古代史知識點梳理: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知識點1東晉的興亡   東晉建立與統治:316年,鎮守長江下遊的皇族司馬睿於317年重建晉王朝,建都建康,史稱東晉。司馬睿當皇帝,得益於王導_為首的南北大貴族的擁戴,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戰勝前秦,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江南出現了"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景象。   東晉滅亡:東晉末年,政權落入武將手中。
  • 部編版:七上歷史《全冊核心考點過關》
    1、請說出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徵分別是什麼? 2.我國境內已確認最早的古人類是什麼?發現於今天哪個省? 3.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是什麼?位於哪裡?
  • 魏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第一次大開發
    前言古代南方地區在前秦、戰國以至兩漢時期都非常的落後,北方的經濟優勢非常的明顯。但這一形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發生的很大的變化,由於北方地區陷入無休止的戰亂、天災不斷農業得不到恢復發展,而同一時期的南方則是相對穩定,北方的流民南下開發了南方地區。
  • 2020湖南教師考試面試指導:高中歷史《東晉與南朝》教案
    1.利用南北朝並立形式圖明確東晉與南朝空間位置以及朝代的更替,理解統一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趨勢。2.通過多渠道收集與江南開發相關的文獻圖片等史料,小組討論總結江南經濟開發的表現,形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意識,提高史料歸納總結能力。
  • 部編版:九上歷史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儒略曆」是以下哪一時期制定的曆法A.屋大維時期B. 漢謨拉比時期C.伯裡克利時期D. 凱撒時期2、我們想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狀況,我們可以查閱A.《十二銅表法》B.《荷馬史詩》C.《若亞方舟》D.,請在括號內劃「A」;違背了上表信息所表達的意思的,請在括號內劃「B」;是上表信息沒有涉及的,請在括號內劃「C」。
  • 2018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5課 探尋新航路》
    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攻佔君士坦丁堡,佔領巴爾幹、小亞細亞以及克裡米亞等地區,從而控制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國軍隊肆意搶劫商旅,而且帝國當局還規定對過往商品課以重稅。這實際上等於堵死了這一條重要的商路。結果歐洲市場上的東方商品的價格猛漲。——《世界史·近代史編》(4)政治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統治者的積極支持。
  • 聽新教師一堂課的點評札記
    【原創首發,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學校為了推進教研,間隔一周的周一教研會。我們歷史組的教研會是先聽組內教師上課,然後再開展教研評課。昨天(12月14日)歷史教研聽了新教師徐老師(也是師徒關係)的課,內容是中國歷史七上第18課的《東晉南期時期的江南地區開發》。本課她分兩課時完成的。第一課時講了「東晉的興亡」和「南朝的政治」,第二課時是「江南地區的開發」,而我們就剛好聽了第二課時。
  • 《江南地區的開發》練習題答案
    從東晉方面看,廣大將士在保衛江南、恢復中原思想的激勵下,士氣高昂;將領足智多謀,指揮得當,也是能夠取勝的重要條件。  3.《宋書》裡描寫的南朝時的江南與司馬遷描述的江南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  司馬遷描述的江南,人煙稀少,耕作方式落後,商品交換很不發達,貧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
  • 部編版:七上歷史《期末複習試卷》(三)
    七上歷史《期末複習試卷》(三)一、選擇題1.下列遠古人類,生活年代離我們最為久遠的是(  )A. 半坡人B. 北京人C.24.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王朝更替,種族遷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區也得到開發。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它能將複雜的歷史較為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理清歷史發展的脈絡。
  • 【歷史】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
    原標題:【歷史】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 中國歷史第一冊 第18課 三國鼎立 [知識要點] 1. 第19課 江南地區的開發 [知識要點] 1.
  • 古江西何時被開發? 六朝時期
    東漢時人口增速居全國各郡之首    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江西地區開發較晚,其經濟、文化較之北方的黃河流域和南方的吳楚腹地都要落後,持續到漢代。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六年,分淮南國置豫章郡,轄江西全省,包括南昌、廬陵、鄱陽、柴桑、新淦、南城等18個縣,江西始成獨立的行政單位。
  • 【歷史】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
    原標題:【歷史】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 中國歷史第一冊 第18課 三國鼎立 [知識要點] 1. 第19課 江南地區的開發 [知識要點] 1.
  • 初中中國古代史知識點梳理:江南地區的開發
    江南地區的開發     1.西晉建立: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得皇位,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國。     2.「五胡」內遷:從東漢末年以後,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陸續內遷。
  • 乾貨|部編版:七上歷史《期末能力類問題整合》
    (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秦王朝,雖然失敗了,但他們的首創精神鼓舞著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16、漢文帝時,為什麼要實行以農為本的政策?(與民休息、安居樂業、提高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和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漢朝統治進一步鞏固起來) 18、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儒家的態度 有什麼不同?(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9、戰國時期為什麼法家學說最受當時統治者重視?
  • 部編版:八下歷史第2課《抗美援朝》課件
    7.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8.榮譽稱號:最可愛的人。  探究二 《人民日報》主編鄧拓讀了軍旅作家魏巍在朝鮮戰場上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後,非常感動,破例將該文登載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報紙送到中南海,毛澤東讀後立即批示「印發全軍」。這篇文章曾收入語文課本,你讀過嗎?為什麼稱志願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
  • 東晉南朝政府,蠻族人口,納人編戶
    大家好,我是小編孫欣,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六朝時期對於出山的蠻族人口,東晉南朝政府的處置措施是什麼?1.納入左郡縣而為編戶。將蠻族人口納人編戶的具體措施是設置左郡縣。早在東晉安帝時,桓玄便「以沮、漳降蠻」設立武寧郡。當時有降蠻2千戶。,「分南郡立」。但到劉宋時,只剩958戶,少了1千餘戶,這當是蠻族人口逃亡等原因所致。劉宋以後,隨著蠻族人口大量出山,左郡縣也相應劇增。據《宋書·州郡志),分別在南豫州、荊州、鄭州設置左郡4、左縣18,此外西陽郡雖不是左郡,但該郡領縣10,卻有5個左縣。廬江、晉熙二郡各有左縣1。
  • 初一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13課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同步練
    部分初一歷史試題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第一課隋朝的統一於滅亡同步練習試題初一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秦漢時期同步練>初一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初一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初一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