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大行其道:Uber、滴滴讓出行隨叫隨到;Airbnb讓遊客有了和當地人一樣的旅遊和居住體驗;摩拜、ofo等單車則解決了人們最後一公裡的煩擾;在國外,Eatwith甚至可以讓人們一同分享食物.網際網路資訊時代下,共享經濟的模式已然深深影響並改變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如今,乘著共享經濟的東風,具有共享精神的網絡二手交易平臺也得到了更多關注。
剛需之下 誰領風騷
二手交易對人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從前的舊貨市場、跳蚤市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逐步轉戰到網絡各論壇、貼吧,再到現在的各類二手交易平臺。二手交易市場一直以來也是網際網路企業競相爭奪的重要版塊。諸如分類信息網站58趕集的二手車和二手物品交易、京東的二手交易市場、當當網的二手圖書交易等都早已涉足。在「共享經濟」「消費升級」以及當下人們「買買買」的習慣使然下,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可以說是剛需。有人說大佬們自然不會錯過這片藍海,而且到最後可能都是屬於他們的,你覺得呢?
閒魚——讓閒置遊起來
閒魚( 前身為淘寶二手) 於2014年6月上線, 依託阿里大平臺,只需憑淘寶或支付寶帳戶登錄,即可達成一鍵轉賣個人淘寶帳號中「已買到寶貝」、自主拍照上傳二手閒置物品以及在線交易等諸多功能。此外,閒魚已接入淘寶信用支付體系,保障交易安全。而「閒魚號」的開通也被視為經濟信任體系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閒魚號將對用戶進行史上最嚴格的實人認證,從而展現淘寶等級、芝麻信用、微博認證、動態信息等多維「信用記錄」,讓用戶之間建立更好的信任關係。同時,其基於地理位置或興趣同好形成的社區「魚塘」,已超過17萬個。
58轉轉——更專業的二手交易平臺
轉轉一直被稱作閒魚的強勁對手。依託於58同城和趕集網旗下的用戶基礎,轉轉天然就有二手交易的基因。2016年6月,58同城二手頻道正式升級為獨立APP「轉轉」。儘管「出道」較晚,但轉轉致力於打造「更專業的二手交易平臺」,針對保證二手物品的質量、買賣雙方的信息真實性、需求和供給的匹配等二手交易中最突出的問題,推出轉轉驗機、轉轉優品、審核機制、擔保交易等版塊。同時還與微信合作,用戶可以將商品轉發到微信朋友圈,帶來更多的社交信任。目前,在眾多二手交易平臺中,活躍用戶最高的依然是閒魚,第二即是轉轉。
京東優品——主打3C數碼
2017年1月,京東優品低調上線,主打3C數碼,除了自營產品、備件庫產品外,還與牧申數碼、愛回收旗下二手店鋪口袋優品等6個專業回收機構合作。目前,網站上售賣的品類並不多,主要集中在幾個熱門手機和筆記本品牌。比起閒魚、轉轉等C2C平臺,B2C的京東也有相對優勢,如嚴格的質量控制系統,由電商平臺直接發貨,提供180天保修的售後服務,有平臺做後盾會讓用戶感覺更有保障。據介紹,京東優品現在只上線了一部分二手產品業務,後續還會有其他相關業務推出,也會與合作的回收商共同設定更專業的二手產品品相分級標準。
拍照、上傳圖片、與買家溝通等一系列操作步驟是二手交易中不可避免的繁冗程序,在注重用戶體驗的當下,新興的二手交易平臺開創出新玩法,比如買斷模式。你只需將符合要求的閒置物郵寄給平臺,平臺給出估價,如果你能接受價格,立即打款成交,你無需理會後續的售賣事務了。除了買斷模式外,還有寄售模式,即將閒置寄送給平臺,成功賣出後與平臺分成。
只二——只愛女性二手正品
相比C2C二手交易平臺上不忍直視的產品照片,只二的界面簡潔清新,照片精緻、排版統一,看上去像個高品質的二手電商。來自上海的只二於2015年夏天出生,在少有對手的局面下,如其官網所述,還正處於學走路階段。只二有App、微信公眾號兩種方式。
輕櫃——閒置女裝交易分享平臺
輕櫃倡導「不閒置一件衣物」的理念,有自售、寄售、回收三種方式,是國內首家為女性用戶提供二手閒置衣服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輕櫃還引入了「低碳愛心」、「社交分享」概念,加入消毒包裝環節,平臺於2016年3月正式上線。搜索官網與微信公眾號可直達輕櫃主頁。
而在閒置二手交易領域,還有另外一種斷舍離的方式。
有肉——手機裡的「友善之牆」
有肉被譽為中國版的Freecycle,是一個基於移動端的二手閒置物品分享平臺,集聚了一大批極簡生活主義者。他們通過有肉踐行斷舍離的生活態度,將多餘的物品免費分享給需要的人,只收取郵費。因為管理有效,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有手機裡的友善之牆的美譽。
樂空空——免費閒置二手贈送平臺
樂空空是百姓網旗下的創新閒置分享平臺。該平臺開通社交平臺為主的多種登錄形式,用戶可以將家中的閒置物品,贈送給其他需要的人,也可以申請需要的物品,延續閒置的記憶。
事實上,如果在網絡上搜索二手交易平臺,二手房、二手車、二手家電等各類信息紛繁雜亂。除了以上整理,「獵趣」是諸多創業公司中名氣較高的大將,「回收寶」等平臺則專注於垂直領域。二手交易市場競爭激烈,正在引來行業的集體井噴。
一把雙刃劍——解決痛點但痛點頻現
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解決了用戶痛點的二手交易平臺在發展中也頻現痛點。常常一句「水很深」「有貓膩」「潛規則」表露出的意味深長是二手交易在人們腦中很難抹去的印象。關於二手交易平臺,讓我們來聽聽真實參與者怎麼說。
因為還是在校學生,沒有收入,平時也常買流行品牌,有很多閒置不知道怎麼處理,所以我還比較關注二手交易平臺,也比較看好這一市場。畢竟它解決了用戶痛點:一方面在於經濟,賣家變現,買家省錢;另一方面,它也應了環保綠色節約的考慮。目前為止,閒魚是我常使用的平臺,也用過只二、良衣匯等新興二手平臺。通常我是賣家,但也會在平臺上買東西。最大的感受是,如今的二手市場缺乏規範。
閒魚的問題,一方面是假貨橫行,很多淘寶上不能賣的東西都轉到閒魚上;另一方面,有時我在閒魚上賣東西會受到處罰,被控價格過低不是正品之類的,但東西就是在專櫃買的,只是沒有購買憑證就不能證明,或許應該把淘寶規則和閒魚的規則分開。
而只二的問題在於還不夠專業,雖然他們向消費者保證正品,嚴格把控質量,但是我依然在只二買到過高仿和質量不過關的衣服。良衣匯有些商品則未經過二次處理就銷售,感受很不好。
談及二手交易,大家都覺得水很深。的確,我自己在閒魚上偶爾買東西也受過騙。作為買家,我覺得一是要有分辨假貨的能力,如果對一個東西不夠了解,不建議貪便宜;二是應熟悉淘寶法規,及時維權,至少我發起的維權都成功了,沒有損失。作為賣家,我有自己的節操,至於別人賣假貨,請點頁面右上角舉報。
我的經驗
二手交易其實並不容易,但如今我的閒魚號交易額已突破1w,基本上每周都有成交。有幾點小心得跟大家分享:
1、商品本身要好,應季的,比較新,沒有大的瑕疵,不要太醜;
2、提高曝光率,找對應的魚塘,提供實拍圖,經常擦亮;
3、提供購買記錄,謹防假貨,證明是正品會讓買家更放心;
4、價格比市場價略低即可,不要迎合某些大刀的惡意壓價者。
新興類二手平臺採用買斷的「 重模式」,其中優缺點也很明顯。
優點
1、購買合適,能以較低價格購買到品牌衣物,正品有保障;
2、雙邊體驗較好,寄出時省心便捷,可以退貨;收貨時往往有驚喜,如只二的二手服飾包袋都經過清洗護理,寄送時有獨立包裝,掛上自己的吊牌,並用紙箱包裝。
缺點
1、賣出價格低,如果想以最滿意的價格買或賣,還是閒魚更合適;
2、篩選條件有限制,如只二隻接受固定品牌但會時常更新品牌庫,良衣匯則專注於輕奢和奢侈品領域。
【魚塘】 一般以校園、辦公園區、小區為單位,還有一些品牌產品的聚集地,用戶發布寶貝後,若是在附近區域的,比較方便交易
【擦亮】 一次下架上架的過程,擦新以後迅速提升到自然排行前列
作為一名數碼電子產品愛好者,我大概每半年換一次手機,所以我的二手交易中手機佔了一定的比例,此外,還有一些音頻設備,包括音樂播放器、耳機等,以及攝影器材,電子配件。
在二手交易平臺出現之前,人們普遍都去各類網站、論壇發布二手產品的帖子。比如出售索尼的音頻類設備,我會去Walkman的百度貼吧發帖子,出售蘋果設備會在威鋒網的二手版塊發消息,出售安卓設備則會在機鋒網。這些論壇中的人都對產品很了解,可以說是行家,他們只要看產品品相、價格合適就會完成交易。但久而久之,這些論壇中滋生了許多二道販子,他們都是專門收二手的,這裡面有太多貓膩,因此這些論壇也就慢慢落寞了。
如今我會通過多渠道發布消息,一般小眾的商品仍然會在專門的貼吧發消息,而iPhone這類產品就直接通過閒魚發布。在貼吧交易沒有抵押保障機制,所以我通常都選擇本地面交,一手錢一手貨,錢從閒魚上過渡到支付寶。於我而言,閒魚的存在主要是完成交易。
我也試過58轉轉,但在數碼電子領域,這個平臺的用戶給我的印象大都是數碼小白,我用了一次就不再用了。在轉轉上,很多人對產品一點都不了解,就去二手平臺逛,這個貌似是不合理的。二手交易平臺本來就本著誠信、互惠互利的原則,大家應該互相尊重,但有些買家就讓人覺得是來收破爛來了。作為賣家,我只想把機器出給懂的人,就好比自己養的寵物,就算不打算繼續養了也想給它找個好下家。而一位賣家應有的操守就是如實反映你的商品,比如賣手機,哪裡磕了碰了都要描述出來,拍照示意,讓買家心裡有數。但往往許多人不會看那些描述。
總體來說,二手交易平臺挺好,也很成體系,交易多了還有信用記錄。我希望平臺可以弄一個信息庫,當買家搜到這個產品時會有產品的基本信息,如功能、配置、介紹之類的,這樣方便管理,賣家也可以省去編輯的時間。畢竟我自身有工作,也不想花很多時間去給買家普及功能性的信息。還有就是把二手交易的信用添加到個人信用記錄裡,最不濟也要通過實名認證後才能買賣,一旦有信用不良記錄,該用戶終生不能在這個平臺交易,並進入黑名單,同時,記錄與各個平臺共享。
我的經驗
1、比起奇葩賣家,買家更為極品
二手交易平臺之中魚龍混雜,賣家更要小心挑選買家。比如從來不糾結價格的買家,很快達成共識並讓你郵寄的多半是騙子;真正的買家,會很在意產品的品相,由品相再談到價格,等一切都確定好之後,會給出最終價,如果雙方能談好,那麼就可以交易了。總有人想著鑽規則漏洞,比如買家收貨後損壞貨品然後要求退款,而閒魚這類二手平臺基本上對買家的保障更好,多數情況下賣家只能吃啞巴虧。買家收到貨後「確認收貨」可以讓賣家安心很多。
2、如何避免糾紛
兩大原則:一是不賣給兩類人——二道販子和學生,二道販子不用說,學生要麼會在價格上斤斤計較,要麼會在品相上很挑剔,還會提出很多無理的要求,比如分期付款等等;二是貴重物品無郵寄只面交的原則。
3、了解「行話」有必要
在二手平臺的交易中,常看到「不接受大刀/小刀」的描述,這正是二手交易中的「行話」,「不接受大刀/小刀」就是「不接受大/小幅度砍價」的意思。而在二手交易平臺中火熱的3C數碼領域,其中行話精簡接地氣,有必要了解一二。
【箱 說】 原包裝盒齊全
【標 配】 機器標準配置、無額外贈品
【僅 拆】 東西拆了包裝,就試了一下
【充 新】 東西用了一段時間但品相很新
【暗 病】 內部的、不容易顯現的毛病,比如返修過
【到手刀】 貨到手後砍價,一般不接受到手刀
【馬化騰】 留一個qq號
【出屍體】 機器摔碎了、手機主板壞了或者屏幕鎖了,然後以超低價格出售
在二手交易領域,大件比如車、高價值的數碼產品、奢侈品,這類容易標準化的產品屬於紅海。而普通的閒置物品處理則屬於藍海。2016年1月有肉iOS版上線,瞄準紅海中的這一片藍海。有肉是一個二手閒置物品分享社區。與二手買賣處理時想要順便賺一點錢不同,所謂分享,就是指閒置免費,僅需支付郵費購買。
但這種模式也需要解決許多問題。有肉的使用中也會出現一些小糾紛,比如分享者未說明瑕疵情況,或申請者收到物品發現有色差,和照片不一樣之類,總體上相對其他二手交易平臺和諧很多。而隨著用戶的逐漸增多,因為有肉上的金錢交易主要在於郵費,所以會有一些居心不良的用戶在郵費上做文章。主要表現在:
一類用戶會分享成本很低的假冒偽劣產品,比如化妝品、香水、手錶、首飾等,以高收郵費達到變相賣東西的目的;一類用戶會從別的平臺下單購買低價商品,再在有肉平臺分享,賺取郵費差價。另外還有一類用戶申請到商品再到別的平臺轉賣。
對於這些不良現象,我們需要在程序和管理方面跟進和進化。比如引入快遞公司,將郵費直接支付給快遞公司,這樣可以堵死賺郵費的路。現在我們還引入了居委會的模式,這是由熱心肉友組成的大家庭,他們就像朝陽大媽一樣每日巡視,負責調解矛盾,防範一些不規範行為的發生,也接受舉報,及時發現不良現象,儘量避免犯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把控社區質量被我們視作有肉的生命。社區質量是可控的,很多平臺其自身沒有下決心管控,甚至有點放任的態度。我們無法讓用戶去辨別亂象,目前來說我們也練就了火眼金睛,對於有問題的用戶能及時發現並做封號處理。除了要有鐵腕手段,我們也需要一顆慈悲的心。人都是變化的,也許生活好了,某些用戶也不會去做這些事了。
我的經驗
在有肉的創立中,我的感受是中產階級有很強的處理閒置的需求。有肉的模式本質是交換,A分享物品給B,從C處獲得分享。對於分享者來說,表面上雖未獲利,但處理掉物品獲得了空間,也獲得了幫助人的快樂,還結識了朋友,這些都是收穫。如今,有肉有2.4萬用戶,已產生了近30萬條分享。
分享越多的人申請越容易;開始不願意分享的,獲得分享後也會慢慢樂意分享。
買家、賣家、平臺、政府多方合力
在投訴維權平臺「消費保」搜索不同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可以查看到不少買家和賣家的投訴訴求,許多投訴因為各平臺的規定常常無法解決。種種案例也不禁讓人感嘆,二手交易中的套路防不勝防。用戶在二手交易中該注意什麼,遭遇不公時如何維權,讓我們一起聽楊河律師為您解讀。
Q:《消費電子》 A:楊河律師
Q: 提起二手交易,大家通常覺得「水很深」,您覺得在網絡二手平臺的交易中,糾紛一般集中在哪裡?
A: 二手交易最突出的問題在於:1、無法保證二手物品的質量,沒有統一的界定標準;2、買賣雙方的信息真實性,發生糾紛時往往找不到責任人。
Q: 二手交易不同於一手貨,尤其在網絡上交易更容易出現糾紛。有沒有辦法儘量規避這樣的事情發生?
A: 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應針對這一日漸普遍的現象制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約束,交易平臺也應當制定有效的交易規則避免這類事件的發生。同時買賣雙方在交易過程中也應當誠實守信,只有大家一同努力,才有可能規避這樣的事情發生。
Q: 出現糾紛後,在現有的法律下,有哪些維權渠道?
A: 出現糾紛可以先向平臺投訴,平臺不處理的,要求其披露商家的真實信息,如果是有營業執照的商家,可以收集好相關證據向有關部門舉報投訴,對於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收集固定證據確實是一個難題,因為雙方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易的,很難對交易的貨品進行準確的界定,相關證據真實性、合法性很難得到法院的認同,因此訴訟的難度增大不少。
Q: 在二手平臺交易中,您對於買家、賣家以及平臺各有何建議?
A: 建議買賣雙方儘量選擇信用好的對象交易,在正規的交易平臺上交易,對買家而言,交易前需了解退換事宜,對購買的商品有理性的預期,購買時一定要注意保存商品交易信息,出現問題可及時向交易平臺、工商部門、消費者協會投訴。對賣家而言,要詳實地對物品新舊程度、瑕疵進行具體呈現,不要隱瞞物品存在的問題。平臺方面要加大排查的力度,如果發現惡意欺騙、制假售假等行為,證據確鑿的需嚴厲處罰。
結語
二手交易有利於資源的再利用,節省資源,抑制浪費,促進經濟。二手交易平臺能夠讓交易更加便利快捷,符合時代和市場的需求。在當下信息龐雜的世界裡,或許每個人都需要不時來一場「斷舍離」的洗禮,去告別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