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馬來西亞哥打基納巴盧2月1日電 題:遊船事故警示出境遊安全
新華社記者林昊 劉彤 薛飛
馬來西亞海事執法局1日說,對1月28日沙巴州遊船沉沒事故中失蹤人員的搜救範圍已擴大至3900平方海裡,在馬來西亞沙巴州和汶萊附近水域的基礎上,搜救範圍首次向西南方向擴大至馬來西亞沙撈越州附近海域。
目前,仍有5名中國遊客和1名船員下落不明。在繼續加緊搜救的同時,馬來西亞當局也已對沉船事故原因展開調查。
對於中國遊客來說,這起事故凸顯出:在越來越火的出境遊中,安全意識是事關生命安危的大問題,不容疏忽。
——遊船沉沒 緊急搜救
一艘載有中國遊客的遊船1月28日在馬來西亞沙巴州附近海域沉沒。1月29日,船長、1名船員以及20名中國遊客獲救,但另有3名中國遊客被確認不幸遇難。
隨著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最後時刻的來臨,馬當局加大了搜救力度。馬海事執法局、海軍、空軍、警方以及汶萊方面1月31日派出20餘艘艦艇以及飛機等參與搜救。海事執法局總監艾哈邁德·普濟說,儘管搜救工作受到惡劣天氣和海況影響,但馬方仍會加緊搜救。
最初得知遊船失聯消息後,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和中國駐沙巴州首府哥打基納巴盧總領館立即啟動應急機制。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緊急致電馬外交部秘書長拉姆蘭、海軍司令卡馬魯扎曼等,要求馬方立即行動,全力搜救失聯遊船和船上人員。中國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事陳佩潔敦促沙巴州有關部門連夜開展搜救,並與馬方負責人一起在海上搜救中心研究部署。
獲救遊客於1月30日凌晨返抵哥打基納巴盧,隨後由沙巴州政府安排在當地醫院接受體檢和治療。根據醫院方面的信息,20名獲救遊客均有不同程度的曬傷和脫水症狀,但都沒有生命危險。沙巴州警方負責人拉姆利1月31日介紹說,獲救遊客的身體狀況逐漸改善,但心理創傷仍需要時間才能平復。
——原因待查 問題顯現
一名獲救遊客告訴新華社記者,遊船1月28日上午從哥打基納巴盧向附近景點環灘島開出約40分鐘後便拋錨,隨後船艙後部開始進水。
不過,遊船失事的原因現在尚未得到確認。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已宣布要求徹查這一事故。馬來西亞警方、沙巴州旅遊管理部門等均已著手開始調查。
針對事發海域當天天氣惡劣的說法,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援引沙巴州旅遊、文化與環境部助理部長彭育明的話說,1月28日當天天氣良好,當局並未發出氣象警告。
對此,沙巴州警方表示將展開全面調查,包括船隻出海時是否超載、是否持有合法執照、是否有保險、是否要求乘客穿戴救生衣等。獲救的船長和1名船員以及船東均因涉嫌過失致死被警方控制。
無論最終調查結果如何,這次事故已暴露了沙巴州旅遊業的一些問題。彭育明表示,出事遊船並沒有按規定停靠亞庇遊客碼頭,而是在另一處碼頭非法載客出海。
馬來西亞媒體報導說,在亞庇遊客碼頭,旅遊從業者需要繳納額外費用,還需要就是否超載以及其他安全措施接受當局監管。
失事船隻使用的碼頭不在市中心,一些旅遊機構為節省費用通過這個碼頭出海。新華社記者1月31日在這裡看到,該碼頭只有一個遊船停靠點,周邊環境較差,有很多垃圾。
——安全防範 不容疏忽
沙巴州是馬來西亞位於加裡曼丹島北部的兩個州之一,海島、熱帶雨林等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受到中國遊客青睞。春節期間,哥打基納巴盧隨處可見中國遊客。
在廣之旅(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中平看來,沙巴州快速發展的旅遊業隱藏著不少問題,如設備陳舊、安全措施不足、監管不到位等。
他認為,馬來西亞在政府層面應建立和完善旅遊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制度,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等手段,第一時間向抵達遊客提供安全信息;加強和深化旅遊與氣象部門之間的合作,提升對惡劣天氣的預警和防範能力;加強安全巡邏和執法。
一些旅遊業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遊客應加強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在環灘島教授潛水的資深教練傑弗裡·方告訴新華社記者,眼下是沙巴州的旅遊旺季,大量中國遊客前來旅遊,旅行社無法提供足夠的接待服務。有的遊客為了不虛此行,往往隨便坐一艘船就出海,一旦出事,後果就會非常嚴重。
方教練建議,中國遊客在挑選旅遊項目時應多注意比較,價格太低或者太高都可能意味著其中有問題。
李中平表示,遊客出遊時應選擇大型和正規的旅遊企業和機構,這樣做能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即使出現意外也相對更有保障。對於不跟團的自由行遊客,他建議最好事先做好調研,提前查詢旅行社和船家是否有資質和執照,購買的旅遊產品是否合法,同時應購買旅遊保險。
中國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館也提醒中國遊客,應謹慎乘船前往偏遠島嶼遊玩,同時注意水上項目安全,確保平安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