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生逛大陸五線城市」獲國臺辦點讚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馬曉光31日主持例行新聞發布會,並答問。
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期在大陸高校就讀的一位臺灣女生在其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了以「臺灣女生逛大陸五線城市」為題的微視頻,談及對西北城市生活及大陸扶貧工作的感受,這條視頻迅速在兩岸引發關注,瀏覽量超過2000多萬,請問發言人有何評價?
馬曉光答道,看來這個視頻影響很大。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大陸的繁榮發展帶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脫貧攻堅擺到了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在過去五年裡,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進展,有六千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穩定脫貧,貧困的發生率從10.2%下降到了4%以下。貧困地區的面貌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臺灣青年用親眼所見、親身所感來傳播分享這一變化,這是很自然的事情。[詳細]
原
來
事
情
事
這
樣
事
滴
在北京讀研的臺灣女生「肆零」因為拍攝的視頻近日火了,有人說她是臺灣青年中的「戰鬥機」,也有基層扶貧幹部對她表示感謝,她到底說了什麼讓網友們紛紛按贊?
臺灣女生「肆零」表示——來了這邊才知道,什麼是扶貧、什麼是政府正在努力做的事情。我很難想像一個政府能夠在一年的時間內讓整個村1000多戶人家籤下易地扶貧搬遷,我覺得這些種種的事情讓我非常非常的驚訝!
共青團中央公眾號」對「肆零」的驚訝給了一個圖文詳解釋:
其實不必驚訝,你看到的只是扶貧的一個縮影。
為了脫貧,中國有多拼?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受歷史、自然、社會等因素影響,我國的貧困狀況十分嚴峻。
困難難不倒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扶貧開發。按照我國扶貧標準,1978-2010年累計減少了2.5億貧困人口。
參考國際扶貧標準,我國共減少了6.6億貧困人口。
歷史經驗表明,一國貧困人口數佔總人口10%以下時,減貧就進入「最艱難階段」。2012年,中國這一比例為10.2%。2013年底,我國還有近1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2014年年底前,我國實現了6億多人口的脫貧,為人類減貧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
從2014年開始,我國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為「扶貧日」,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
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
和貧困打一場驚天動地的決戰,與每一個中國人都息息相關,這場扶貧戰役,我們都能參與其中。
脫貧的成果是顯著的,五年來,全國農村累計脫貧5564萬人,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量,年均減貧1391萬人,這是從未有過的。
超乎想像的「五線」城市市容市貌
肆零說,這座「五線」城市的市容市貌
超乎我的想像
「I like it」
我們一起來看看臨夏的市容市貌吧
還有這裡的學校
其實
還有很多美麗的城市
沒有北上廣那麼有名
但是風景也很不錯哦
四川瀘州網友
秦皇島網友
丹東網友
柳州網友
丹東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