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出門也能吃到這麼新鮮的蔬菜,真好!」「你們辛苦了!感謝為我們菜農找銷路!」近兩日,浙江金華蘭谿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總是不斷收到這樣的心裡話。
目前,新冠肺炎防控處在關鍵期的蘭溪,隨著復工復產後,回城人員增多,不少家庭的生活必需品,特別是新鮮蔬菜購買少了些許「方便」。
《菜農實名登記冊》,是蘭溪綜合行政執法局一本「傳家寶」。詳實記錄著蘭溪「自產自銷」網點菜農信息。「戰疫」期間,「老冊子」長了「新本事」——將「菜籃子」編織在菜農居民心田。
路邊巡查,菜農「收穫季」遇煩惱
60多歲的蔡國忠,是一名地道菜農。蘭谿市蘭江街道橫山村,則是蘭溪遠近聞名傳統蔬菜種植基地。
往常,每天一早,從自家菜地挑著剛採摘來的蔬菜到附近小區售賣。
現在,門前「車馬稀」。疫情防控到了關鍵期,「自產自銷」點暫時關閉,老蔡家的蔬菜一時沒了著落。
「哎……眼看地裡這些菜一天天變老、變壞,還是捨不得拔掉……」蔡國忠說,現在小區封閉式管理,老百姓也是理解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老蔡的「難言之隱」,正巧被巡查該路段蘭谿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隊員知曉。此次巡查「偶遇」,成了「三服務」收穫。
田園家園,「兩頭難」變「兩頭甜」
「我們社區開展了代跑業務,執法隊員一說本地菜農有新鮮蔬菜待售,我們一拍即合。」蘭江街道丹溪社區的「代跑員」唐旭帆說,受疫情影響,菜場、超市等限時營業,本地新鮮蔬菜上門,不僅居民叫好,還可緩解「菜籃子」壓力。
「品種數量都是按訂單上發的,早上新鮮採摘的。」2月12日上午,執法隊員和菜農一起,將一車新鮮蔬菜送到丹溪社區工作人員手上。據悉,這些蔬菜都是附近國際花園、錦繡天成等小區居民提前預定的。
「線上點單、線下配單、義務送單」。路邊一條「′疫見′清單」,春風化雨,變為一張「戰疫」前線「服務清單」——蘭谿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一位位黨員幹部、一個個執法隊員變身「採購員」,化身「跑腿小哥」,一輛輛「執法車」搖身成為「三服務」「大棚」車,方便廣大菜農,服務社區群眾。
「當然好啊!本地菜,也不貴,還省了口罩呢。」雲山街道東方名都小區住戶舒先生樂呵呵地說,昨天,小區物業在群裡告知我們可以群裡下單買菜,新鮮蔬菜可直接送上門,我是立馬下單了。
「如何讓菜品更豐富,價格更合理,存量更有序,菜農居民更舒心?
大白菜、春筍、茼蒿、菠菜、草莓……橫山村、黎明村、黃湓村……目前,執法隊員們正緊盯《菜農實名登記冊》, 「蔬菜+水果」——拓展保障新渠道,針對品種、價格,存量等,調研詢價、梳理制定2.0版「菜籃子」直通車「三服務」清單。
隊員「多跑腿」,群眾「零跑腿」,執法「有溫度」。據了解,僅2月12日上午,蘭谿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線上平臺」向蘭谿市區5個小區配送菜品,幫忙菜農推銷蔬菜100餘斤。
「一邊是菜田農民′腸梗阻′,一邊是社區居民′行動不便′。如何將′兩難′化為′兩甜′。蘭谿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嚴肖軍表示,作為「疫線」執法隊伍,「嚴」字當頭的同時,對百姓「安居樂業」最後「一納米」,唯有「看得見」,「摸得著」,方能為民「執入」人心,幹群「管道」暢通。(文/應飛舟 朱窈 圖/蘭谿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提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