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學說,心不僅僅是肉做的心!

2020-12-15 張豔軍新絲路

過去我將自身健康外包給別人,現在我想做到我的健康我做主;過去家人有病束手無策求救無門,現在我希望能夠守護家人幫助別人。我知道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心血要付出,但我認為傾我的餘生,傾我所有的心血去做,很值!

我把所有學醫之路的歷程和學到的中醫知識分享出來,希望幫助更多有緣人。

2019年,我通過了中藥執業藥師考試的三門課程。2020年繼續義無反顧地走上了中醫師承學習之路。

學習中醫知識,先從中醫基礎理論開始。先認識一下我們的身體內部,我想先從中醫的藏象學說開始。

藏象,藏,有人讀cang,有人讀 zang。四聲,我的老師讀 zang ,有通「髒」「五臟六腑」的意思,也有儲蓄東西如寶藏的意思。象:涵蓋形象,現象,抽象,意象,法象等等意思。這些體現了中醫思維的方式,司外揣內,見微之著。這絕對不是迷信,是我們祖先歸納的大而全還精準的公式。中醫的忘、聞、問、切。就是通過對「象」的所感為憑,做出對病的判斷,從而進行施治。這也是我們的祖先通過對每一個鮮活的,不斷變化的生命個體的觀察分析,歸納總結提煉而來的。這方面既不同於解剖醫學,也不同於實驗室小白鼠數據。

藏象,總而言之,指藏在體內的臟腑,和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徵象。

一、心的生理功能與特性。

生理功能:

主神明的正常,需要依賴心血,心陰對心神的滋養;需要心氣、心陽去鼓動和振奮。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精神活動又調節和影響血液循環。血虛,即血液不足,血熱、血寒可以導致出血,神志改變或引起血行不暢。

心,是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臟六腑之大主。

日常生活中,我們養心神,通血脈,除心煩,可以選用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安全又有效。

(1)百合:甘能補心,微寒清熱,主要針對陰虛有熱的心煩,驚悸,神志不安,有清心安神定驚的作用,百合加生地黃同煮可用於虛煩失眠。

(2)茯苓:既可除溼,將體內多餘的沒有被氣化的水溼,通大便排洩,又可以健脾補中,寧心安神;茯苓塊堅硬,泡水前最好能敲碎,或浸泡時間延長,才能煎煮出有效物質。煮過後,茯苓塊的內心應該不是生硬的。常搭配黨參、當歸、龍眼肉、酸棗仁、用於心脾而虛的驚悸失眠。

(3)桂枝: 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桂枝,屬桂樹上最靠上細嫩的桂枝尖,為最好。桂枝和肉桂都屬同一植物,肉桂為樹皮,桂枝為枝的芽尖。一般選用廣西、越南的肉桂較好。它生長在南方火熱之地,桂枝尖更是全樹最高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秉承了太陽的火熱推動之氣。氣味辛香熱烈,溫熱血脈之力很強。肢寒畏冷寒凝氣滯的朋友,平常喝茶中可投放少量桂枝尖,氣味香醇,溫熱之氣瞬時而來。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藏象學說?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主蟄,封藏之本……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素問·靈蘭秘典論》《黃帝內經》比較詳盡地記載了藏象學說的理論。
  • 藏象學說對中醫臨床有重要意義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張景嶽對此概括釋曰:「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由此可見,所謂藏象就是指內在臟腑的生理活動及病理變化反映於人體外部的象徵,而這種象徵由客觀至主觀地反映了內在臟腑的機能變化,從而作為推論或斷定臟腑生理病理機能變化的基礎。即所謂「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藏,則知所病矣」。
  • 解讀藏象學說中腦與五臟的關係
    大腦也是*的一個重要器官,承擔著思考的重任,藏象學說中認為大腦與五臟是息息相關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腦與五臟的關係。髒象學說將腦的生理病理統歸於心而分屬於五臟,認為心是君主之官,五臟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統歸於心,稱之曰「心藏神」。
  • 中醫理論的「中醫藏象說」
    「藏象」二字,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於外的各種徵象。藏象學說是研究*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是在歷代醫家在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概括總結而成的,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 「藏象」究竟為何物呢?
    「藏象」二字,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於外的各種徵象。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是在歷代醫家在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概括總結而成的,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 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基礎
    在中醫學中,有著豐富多彩的理論體系,這些理論既來源於長期的實踐,又對醫療實踐有著廣泛的指導意義,諸如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血學說,經絡學說等,其中氣血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中重要而特殊的組成部分!陰陽五行學說是整體觀,是陰陽辨證,是五行聯繫,是陰陽五行的動態平衡,確立了中醫的理論基礎,那麼,藏象學說就是具體利用陰陽五行理論,針對人體更深層次的剖析,由諸內形於諸外的認識,揭示人體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相互作用的關係!
  • 夢象與藏象有何內在一致性?
    針對人體的「黑箱」特徵,藏象學說直指感官難以延及的部分,用可說解釋不可說,用可見呈現不可見。可說、可見的是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眾所皆知的現象或道理;用以闡釋的是人體「黑箱」中看 不見、摸不著、心中了了、紙上難明的生命原理和規律。古人認為「天道靡常」,這不僅意味著自然規律不可被僵化和規範,並且因此而要求一種更本原的領會方式和對待方式。
  • 中醫基礎理論——藏象學說
    藏象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貫穿整個中醫學的各個方面,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是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是表現於外的徵象和自然界各種事物現象的映象。藏是內在本質,象是外在反映,以此作為診斷治療疾病的依據。
  • 藏象之 人體生理的秘密
    很多人說藏象不就是五臟六腑嘛,何必搞個藏象這麼難懂的詞語來形容。如果這麼簡單地理解你就錯了。首先說「藏」,主要是指藏在於體內的臟腑組織器官。也就是我們說的五臟六腑。再說「象」主要是指表現與體表外的生理,病理現象。總的來說:藏象就是人體的臟腑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所以中醫的藏象不是西醫所說的簡單的五臟六腑,同時還包括了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功能現象。
  • 五禽戲與藏象學說之調心
    《黃帝內經》曰:「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動,五臟六腑皆動。」這裡的「心」指大腦,說明人的思維活動和情緒變化都能影響五臟六腑的功能。因此,在練習五禽戲時要儘可能排除雜念,做到心靜神凝。正如《莊子》中關於「心」的描述一樣,譬如《人間世》說:「容將形之,心且成之。」
  • 中醫經絡學說_尋醫問藥中醫頻道
    研究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之間的關係的理論,稱為經絡學說。是中醫學分析*生理、病理和對疾病進行診療的主要依據之一。「經絡」一詞首先見《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又如《靈樞·脈經》中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 公德心
    這時,旅客們都驚慌失措,卻緊張的保護自己的一點東西,誰也不急於想辦法堵塞船底下的漏洞,不多時,恐怕這個船上的旅客都要隨著船隻一塊沉沒在水底了。很明顯,旅客們都缺乏公德心,才造成這樣慘痛的後果,這有力地說明,在群體裡,公德心是何等重要! 一個群體,人人我字當頭,個個私心泛濫,這是極為可怕的現象,因為個體已經失去可依靠的總體的生命力了,所以危在旦夕。
  • 藏象集團寧波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助力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隊伍人才培訓
    為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隊伍建設,提升象山縣域內公共衛生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推進公共衛生安全長效管理行動,8月30日,由浙江省象山縣衛生健康局舉辦,象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辦,藏象集團寧波藏象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象山縣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隊伍培訓班」開班儀式,
  • 秦時明月麗人心每周更新幾集介紹 秦時明月麗人心有什麼看點
    8月14日起,由迪麗熱巴、張彬彬主演的古裝質愛武俠劇《秦時麗人明月心》將登陸浙江衛視中國藍周播劇場,每周一至周三晚22:00兩集放送。秦時麗人明月心改編自作家溫世仁的遺著《秦時明月前傳》,講述了公孫麗(迪麗熱巴飾)與嬴政(張彬彬飾)、荊軻、韓申四人王宮與江湖的陰謀與愛情的故事。下面一起去看看麗姬傳全劇劇情結局。
  • 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了。 首先,中醫將事物的性質與五行的特性進行類比,如事物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木;與火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火。
  • 中醫解剖學:神秘的藏象系統!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所處,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魄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 儒家學說的基本起點是什麼?
    面對這兩大問題,各家的不同思維路向、理論學說開始輪番登上歷史舞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個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將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二者的代表文獻是《論語》、《孟子》。而荀子則是儒家學說的「另類」。那麼,儒家思想能發展成一家學說呢?
  • 仁:孔子學說的思想基礎與核心
    「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柱石。無論是「修己以安百姓」也好,「為政以德」「齊之以禮」也好,抑或「君子」「孝悌忠恕信」也好,其意義指向都是一個「仁」字。「仁」是孔子學說的思想基礎與核心。「仁」在《論語》中使用頻率最高,全文出現109次,是孔門師徒經常討論的重要話題之一。《說文解字》:「仁,親也,從人從二。」「二人」為「仁」。「仁」涉及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英林心·心商店:一家做慈善的商業店鋪
    作為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 為公益慈善籌資與服務的一個平臺,英林心·心商店自開辦四年多以來,不僅在公益慈善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還能讓創業青年在這裡鍛鍊,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今年30歲的洪榮基,於2018年創辦了酒行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