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關於滑板的文章評論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大眾對於滑板的迷惑。為明年奧運會大家看滑板項目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得更加明了,這一期我們就來盤點那些外界對滑板的迷惑問題!
這應該是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滑板是如何可以被雙腳帶到空中躍起的。以前在街上滑板的時候,甚至有老大爺拿起我的滑板看看這裡面有沒有磁鐵,或者懷疑我的鞋子是不是特製的。
可能到現在還會有人覺得滑板裡面有一些特別的「機關」,那麼答案當然不是!下面我來揭開滑板的騰空秘密!
首先滑板躍起的這個動作叫做OLLIE(豚跳),由兩個步驟連貫而成(物理原理可參考槓桿原理)。第一個步驟是點板、也叫「POP板」,通過腳對滑板尾部進行一個點板動作,而滑板會因為力量而向上彈起(在點板具有爆發力的情況下)。
OLLIE點板分解動作
第二個步驟就是在點板之後進行刷板,將彈起的滑板用腳在空中拉平。
刷板動作分解
這兩步結合起來之後,就是人們常見到的滑板動作,將滑板在空中帶動躍起,仿佛在鞋子沾上了膠水一樣「粘住」滑板!(如下圖)
這個動作就像是你打開滑板世界大門的一個「鑰匙」,大部分的滑板動作都建立在OLLIE的基礎之上,假如想了解更多關於OLLIE的學問,可以到網上搜索相關的視頻,畢竟關於OLLIE的練習事項實在太多了。
每次我在看滑板影片的時候,旁邊不滑板的朋友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出以下的話:
「這滑板質量真好啊。」
「這些職業選手的滑板是不是特別結實?」
「這確定是木頭做的嗎???」
其實大部分的專業滑板的質量都不會差太遠,滑板不輕易斷裂的秘密在於他的材質與工藝,大部分的板面由七層楓木壓制而成,換句話說,專業的滑板板面,這個10mm左右的厚度已經包含了7層楓木,到後來出現在裡面加入玻璃纖維、碳纖維的技術,讓滑板變得更加耐用輕薄。
但是這並不代表滑板就是不會斷裂的,滑板本來就是一個消耗品,使用周期大概幾周到幾個月不等,而不好的使用習慣、高強度的練習、多次碰撞等等因素都會有可能導致加速滑板的斷裂損壞。
大家對於滑板鞋品牌的第一聯想——VANS,自然而然就覺得板仔穿的滑板鞋品牌都是VANS為主。
然而VANS並不是這個滑板鞋世界的全部。
VANS無疑是一個純正的街頭品牌,對於滑板文化的推廣也功不可沒,而小編也是VANS的超級粉絲,每年舉辦的街頭藝術活動HOUSE OF VANS都必到現場打卡。
HOUES OF VANS是VANS每年都會舉辦的集音樂、滑板、街頭藝術的大型活動。
除了VANS以外,還有很多做滑板鞋的品牌,比如
DCshoes \ Lakai \ Emerica \ES..等等。
美國滑板鞋品牌Emerica
如今鼎鼎大名的街頭品牌HUF,也曾經生產滑板鞋(8年之久),後來因市場衝擊等問題,在2019年4月正式宣布放棄滑板鞋生產。
HUF滑板鞋
一些運動品牌的滑板支線都是很多板仔的選擇。像如今被炒高價的DUNK SB就是NIKE的專業滑板鞋系列,還有Converse、New Balance、Adidas、Reebok等等品牌旗下都有滑板鞋系列,甚至還有專業的滑板隊伍。
NIKE DUNK SB系列
New balance numeric系列
Adidas skateboarding系列
有很多人都會好奇滑板是如何成為一個正式的職業,而最多滑手的目標都是想成為一名職業滑手,收著品牌方每個月的工資與用不完滑板、服飾、配件。
NIKE職業滑手Nyjah Huston
如果想要成為職業滑手,則需要過硬的技術與鮮明的個人風格,通過發布個人視頻或者比賽提高自己的曝光量,吸引滑板公司注意,在社交媒體與短視頻如此發達的今天,滑板比賽也在遍地開花,如今想要展現自己比以往輕易得多。
除了成為職業滑手、參加比賽去賺錢,你還可以選擇成為滑板攝影師、滑板媒體、滑板公司員工等等,隨著滑板走向大眾以及商業化趨勢,滑板相關的職業越來越豐富,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同一個前提上——熱愛滑板文化。
那些精彩片段背後都有著一個強大的攝影師。
知名滑板媒體THRASHER,在INSTAGRAM平臺擁有641萬粉絲。
各地興建滑板場、潮流品牌建立滑板隊、滑板培訓機構遍地開花...越來越多人願意為滑板文化發聲,越來越多資本也注入了滑板市場,這顯然對於滑板"文化生態圈"是好的,更多的愛好者可以加入到滑板行業,希望滑板這個職業也會在未來變得不再小眾。
滑板並不危險,安全與否取決於自身。
大部分的劇烈運動都難免帶有風險,常見的籃球、足球這類運動帶有對抗性,同樣也會有一定的危險性。
想要避免傷害的話,必須在運動前做好熱身,做好一切最周全的預備,不挑戰能力以外事情,那麼危險不會靠近你。對於滑板而言,基礎非常重要,如果在基礎不穩的情況下盲目去挑戰高難度動作,那麼受傷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
佩戴護具頭盔也是減少意外傷害的有效方式。
選擇在合適的地方滑板,比如滑板場、公園等等,也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傷害。學習滑板需要勇敢,但是也需要理智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