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是現代交通中最具代表性的交通工具。地鐵貫穿城市,不單單承載了交通工具的意義,甚至演變成一個城市活絡的大動脈。在每一個有地鐵的城市,地鐵樓盤一定會成為樓市高地。我們對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地鐵線路進行了梳理,推出了【灣區置業之地鐵篇】,一系列的實用數據將為正在置業的你提供一些參考。
廣州地鐵6號線是廣州地鐵建成投入使用的第9條地鐵線路,於2013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潯峰崗站至長湴站),2016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長湴站至香雪站),標誌色為紫紅色。6號線西起金沙洲潯峰崗站,途徑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黃埔區,東到黃埔區香雪站,大致呈東西走向。
廣州地鐵6號線不僅西向挺近了金沙洲,成為金沙洲地區第一條地鐵,有效緩解了當地30萬人口的交通壓力;更東向開入黃埔區,適應了廣州東進戰略,加快東翼產業集聚帶的發展,實現了廣州中心城區與東西區域的聯繫和延伸。
低調是我
6號線在廣州已建成運營的14條地鐵中,算是非常低調和普通的了。論線路長度,比不過14號線一期、3號線(含三北)、4號線,僅排第四;論日均客流,比不過3號線(含三北)、2號線、5號線、1號線,僅排第五;論客運強度,比不過1號線、2號線、8號線、5號線、3號線(含三北),僅排第六。
而就6號線列車而論,無論在列車長度、時速、編組還是載客量,基本處於最低水平。
不平凡是我
6號線雖說低調,但卻並不平凡,曾在廣州地鐵史上創下了多個「首次」。
首條開通最短行車間隔線路:六號線首期一開通就實現了3分59秒的高峰行車間隔,成為了廣州地鐵有史以來新開通線路初期行車間隔最短的線路。
首條全線設置公廁的線路:這是廣州地鐵建設史上的第一條全線設置公廁的線路,而且車站男女廁蹲位比例基本達到了1:2,絕大部分的車站還設置了無障礙廁所。自六號線開始,廣州地鐵後續的線路都全線設置了公廁。
首條宣傳歷史文化專線:從西關大屋到東山洋樓,從千年商都到紅色革命,6號線選取文化公園站、海珠廣場站、北京路站、團一大廣場站、東山口站、黃花崗站等6個特殊站點,在站廳層的牆面增加大幅的文化藝術牆,把西關窗花、千年商都、中國革命和老廣文化融入到地鐵站當中,詮釋廣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被詬病是我
6號線貫穿廣州市中心區,並與眾多地鐵線實現換乘,而6號線列車本身不具備特別強的運載優勢,因此,高峰期6號線的客流量壓力非常大,6號線由於常年超負荷運營備受詬病。特別是待今年年底21號線二期開通後,6號線的客流壓力將更加明顯。
針對6號線的問題,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在《關於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第20192118號建議答覆的函》中,提出了6號線增加車廂和車次的解決方案:6號線車站規劃設計採用4節車廂,增加車廂改造難度大,改造時間長,近期主要為優化高峰期大客流為主,下一步,將加快推進六號線列車增購的相關工作,2020年增購列車開始逐步到貨,預計2020年9月份起可逐步加密班次,以緩解客流壓力。
為優化和調控6號線高峰期客運流量,除常態化控制站點外,廣州地鐵從6月18日起,新增、調整的6個常態化客流控制車站,主要位於六號線,而6個站點之中,主控站為天河客運站,其餘站點為輔控站。
新增的常態化限流站點分別為:天河客運站、天平架、黃陂、柯木塱、長湴,另外植物園站則調整了限流時段。上述站點的常態化限流時段為每周一7:45~9:00。
江湖傳聞是我
6號線二期拆解為20號線?
2019年年初的時候,據聞廣東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報廣州市委書記調研廣州地鐵線網運營管理指揮中心時,披露了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圖(截圖),意外顯示了地鐵6號線的拆解情況:二期分拆為6號線和20號線。由於20號線並未納入《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號)規定,原則上本期建設規劃實施最後一年或規劃項目總投資完成70%以上的,方可開展下一期的建設規劃報批工,因此20號線或需要等到2022年以後才能申報,在此之前,線路也可能發生變動。
6號線是否東延至新塘?
根據《關於軌道交通六號線延伸至地鐵十六號線新塘客運站、地鐵十三號線官湖站的建議》,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曾在2016年做出過答覆:日前新一輪軌道交通線網和近期建設規劃優化中已採納了上述建議,且新一輪建設規劃方案已通過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審議,將在完善相關手續後,近期將上報省裡轉報國家審後續規劃和項目報批中。這也意味著,6號線東延到十六號線新塘客運站、地鐵十三號線官湖站已列入規劃,待申報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