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早上8:00,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李金環開工前,對責任內的危險源展開排查,發現一處異常—氣路接頭處漏氣,手機一鍵提交結果。8:05,安全生產總監夏方誼收到李金環排查情況,手機一鍵下達整改指令。8:12,隱患整改完成,夏總監到現場驗收,確認安全後,一鍵存檔。李金環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當日,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排查設備設施連接處鬆動、變壓器周邊積水等問題隱患8個。在濰坊濰城區,每天早上1157企業,31200名員工化身「啄木鳥」,對143180險源精準「掃描」,從而築牢安全生產「防火牆」。
濰城區創新開發「一鍵排查」APP,搭建「一鍵排查」智慧監管執法平臺,探索利用智能軟體,和信息技術排查風險隱患,企業不花一分錢,做到隱患天天查、 實時改。
為破解安全隱患排查難題,全面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 平,濰坊市濰城區把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作為工作重點,改革傳統粗放式安全生產監管模式,創新搭建「一 鍵排查」智慧監管執法平臺,開創精準化智慧監管新路徑。自今 年 4 月份上線應用以來,企業已自查整改安全隱患 4 萬餘個。
12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濰坊中遠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認真核查本崗位的隱患點,核對無誤後,便取出手機,打開「一鍵排查」APP,在該崗位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選項相應位置「打鉤」,檢查的情況會即時上傳到系統裡。工作人員在自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安全隱患,可直接拍照並附上文字上傳,企業維修部門會派人進行維修,再由企業負責人對審查驗收事項現場驗收。
當天上午8時30分,該企業衝壓工蘇海強自查發現,衝壓機三角帶老化,有短路風險,他立刻用「一鍵排查」APP上報信息,在正式開工前就完成了整改。「過去因安全隱患上報流程繁瑣複雜,員工不願主動上報,只要不影響短時間的工作,我們將就用著。有了『一鍵排查』APP後,一旦發現隱患點,相關人員就會及時上報並整改,企業內部對隱患排查也有獎勵,大家已將隱患排查當成了一種習慣。」蘇海強表示。
「企業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過去是車間主任和安全經理的工作,可一個車間有兩萬平方米,一天都無法完成排查,只能進行抽查,難免就會漏掉隱患點。」濰坊中遠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經理張琦表示,人工巡檢存在時間跨度長、流於形式等缺點,甚至還會出現弄虛作假的情況。「一鍵排查」智慧監管執法平臺就能避免這些情況,企業員工將各自負責的危險源排查結果通過APP錄入匯總,這樣就能將危險源按員工崗位進行分解,實現「化整為零」,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安全隱患。系統自動記錄實時巡查情況,還能避免弄虛作假的情況,確保單位內部安監管理工作無遺漏。
「通過一部智慧型手機,安監巡查、設備維修、人員值班等信息一目了然,公司的安全生產有了質的提高。」該企業的員工劉明明表示,企業能對生產運行情況進行24小時巡查,做到「隱患不出網格,不出家門」,建立「上傳——流轉——辦理——回告——反饋」的完整閉環。
隨後,記者又來到濰坊屹合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安全生產經理羅寶山剛從生產線上回來,作為一名負責多年安全生產的員工,他對該平臺的運行感慨頗多。據介紹,他們企業主要為其他企業生產配套設備,有的員工在使用吊車時圖省事,會忘記在吊鉤上安裝防脫鉤,發現幾次後讓他都有了心理陰影,每次路過吊車都提心弔膽。自從該企業5月份運行該平臺以來,企業內部的安全隱患逐月下降。
「應急部門不需要親自過來,我們公司的隱患排查、整改信息等就能通過一部手機實時上傳,濰城區應急局可以實時監控,我們省心,應急局也放心。」羅寶山表示,企業員工更熟悉自己崗位的安全隱患,檢查時間更充足,發現問題的概率也要高很多。該平臺降低了他們的安全隱患排查成本,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檢查效率。
該企業負責人肖玉升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名員工只需要花費3—5分鐘的時間即可完成本崗位的隱患排查,可如果聘請10名安全檢查人員,完成整個企業的隱患排查,需要花費一整天的時間。「一旦遇到整治行動,企業如果發現安全隱患要面談寫整頓報告,現在可以將一切隱患消滅於萌芽。」肖玉升說,現在只需要一名安全經理和幾名車間主任巡視,確保隱患整改完畢即可。
不僅如此,過去對小隱患置之不理,造成機械癱瘓的情況也不少,自從「一鍵排查」智慧監管執法平臺運行以來,此類情況幾乎絕跡。「維修一臺機器要成百上千元,可更換一個老舊配件也就需要幾十元,哪個划算一目了然。」張琦說,該平臺讓員工養成了上報隱患的習慣和積極性,安全生產有了多層保險,也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實踐證明,「一鍵排查」智慧監管平臺通過數據化管理,對排查整改情 況進行全面科學分析,實現精準管理,提高監管成效。(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石如寬 報導)